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爪槐角与槐角对照药材中主要黄酮苷元成分的对比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景东 王志玲 +3 位作者 勾凌燕 王憬 刘会敏 王秀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90-992,共3页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龙爪槐角与槐角对照药材中主要的黄酮苷元成分进行比较,探索龙爪槐角替代国槐槐角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摘石家庄不同地点的龙爪槐角,以槐角对照药材为参照,提取水解后,高效液相色谱法绘制HPLC色谱图,同时测定...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龙爪槐角与槐角对照药材中主要的黄酮苷元成分进行比较,探索龙爪槐角替代国槐槐角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摘石家庄不同地点的龙爪槐角,以槐角对照药材为参照,提取水解后,高效液相色谱法绘制HPLC色谱图,同时测定其中的主要黄酮苷元成分槲皮素、山柰酚和主要异黄酮苷元染料木素的含量。HPLC测定条件:Diamonsil C18柱(150mm×4.6mm,5μm),0.4%磷酸-甲醇(50∶5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60nm。结果龙爪槐角与槐角对照药材HPLC色谱图峰型基本一致,其中的槲皮素、染料木素和山柰酚平均含量分别为(0.30±0.07)%、(3.04±0.27)%和(2.74±0.30)%,与槐角对照药材中三者的含量接近。结论龙爪槐角与槐角对照药材的主要黄酮苷元成分种类相同,含量接近,具有代替槐角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爪槐角 槐角 槲皮素 染料木素 山柰酚 高压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石驻极合成纤维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亚朴 傅雅慧 +6 位作者 刘会敏 王憬 王秀卿 甘露 勾凌燕 施楣梧 王志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85-888,共4页
目的研究电气石驻极合成纤维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5只)、模型组(12只)和保护组(13只);对照组常规饲养,模型组和保护组采用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分别用普通合成纤维织物或电气石驻... 目的研究电气石驻极合成纤维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5只)、模型组(12只)和保护组(13只);对照组常规饲养,模型组和保护组采用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分别用普通合成纤维织物或电气石驻极合成纤维织物进行局部保护。观察大鼠足部的外观变化、利用排水法对大鼠足部体积进行测定,并对大鼠足部进行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较保护组严重,甚至出现关节变形强直;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左、右后足病变严重,保护组大鼠左、右后足关节病变均较模型组轻;从第2周开始,保护组各时间点左后足平均体积均小于模型组,其中第2、6、8、10和12周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组大鼠关节炎的发病率低于模型组。结论电气石驻极合成纤维织物对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大鼠关节炎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合成纤维 实验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免疫性肝损伤中细胞凋亡和铁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庄甲举 刘景东 +3 位作者 王志玲 勾凌燕 王憬 甘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2-604,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和低铁处理在实验性免疫性大鼠肝损伤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肝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通过放血或去铁胺(DFO)处理复制低铁动物模型;采用卡介苗加脂多糖(BCG+LPS)诱导法复制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铁(SI)、转铁蛋白(TRF...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和低铁处理在实验性免疫性大鼠肝损伤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肝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通过放血或去铁胺(DFO)处理复制低铁动物模型;采用卡介苗加脂多糖(BCG+LPS)诱导法复制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铁(SI)、转铁蛋白(TRF)、总蛋白(TP)含量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组织中铁(HIC)含量、细胞凋亡调节蛋白bal-2基因和Bax基因表达的变化,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和Bax与Bcl-2(Bax/Bcl-2)比值。结果:结果表明:(1)在免疫性肝损伤中,调控细胞凋亡基因中的Bax表达量显著增大,而Bcl-2表达量并无显著改变,因而Bax/Bcl-2比值和AI均增大,细胞凋亡增强,同时伴有AST活性增加、MDA含量增高。(2)用静脉放血或注射DFO复制低铁的动物模型。这种铁缺失大鼠的Bax和Bcl-2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Bax/Bcl-2比值和AI亦显著增大。但该比值和AI的增大与免疫性肝损伤组比较,前者显著低于后者。这表示铁缺失的动物虽然肝细胞的细胞凋亡也增强,但程度上较免疫性肝损伤要低的多。(3)免疫性肝损伤加放血或注射DFO,虽然Bcl-2和Bax表达量均明显升高,但Bax/Bcl-2比值和AI均显著低于单纯免疫性肝损伤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已无显著差别。这提示铁通过对Bcl-2和Bax表达量的调节,在免疫性肝损伤的细胞凋亡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低铁大鼠发生免疫性肝损伤后,MDA含量均低于单纯免疫性肝损伤组,而SOD活性则高于免疫性肝损伤组,提示铁在免疫性肝损伤中的自由基代谢失控发生过程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结论:在免疫性肝损伤时,细胞凋亡过程增强,易化肝细胞的损伤;铁在免疫性肝损伤的细胞凋亡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铁处理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王志玲 庄甲举 +6 位作者 刘景东 勾凌燕 姜虹 刘卫 付红霞 张殿林 甘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82-984,共3页
目的 :探讨去铁处理对实验性大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 方法 :将 4 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单纯对照组、单纯肝损伤组、放血对照组、放血肝损伤组、去铁胺 (DFO)对照组、DFO肝损伤组 6组 ,通过放血或DFO疗法制做低铁模型 ,采用卡介苗加... 目的 :探讨去铁处理对实验性大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 方法 :将 4 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单纯对照组、单纯肝损伤组、放血对照组、放血肝损伤组、去铁胺 (DFO)对照组、DFO肝损伤组 6组 ,通过放血或DFO疗法制做低铁模型 ,采用卡介苗加脂多糖诱导法复制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铁 (SI)、转铁蛋白 (TRF)、总蛋白 (TP)含量及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活性 ,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肝铁含量 (HIC)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DFO对照组及放血对照组SI有降低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DFO对照组TRF增高 ,放血对照组TRF降低 ;肝损伤后SI水平和TRF均显著下降 ,AST均增高 ,TP均降低 ;DFO损伤组和放血损伤组AST活性增高幅度和TP含量的降低幅度均小于单纯肝损伤组。各组动物肝组织铁含量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 ,DFO对照组及放血对照组MDA均显著降低 ,SOD活性仅有下降趋势。各损伤组与其相应对照组比较 ,MDA含量均增高 ,SOD活性均降低。 结论 :去铁处理降低铁负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铁处理 大鼠 免疫性肝损伤 脂质过氧化 卡介苗 脂多糖 天冬氨酸转氨酶 病毒性肝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