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液相下二价镁缬氨酸配合物(Val·Mg^(2+))对映异构的密度泛函理论 被引量:1
1
作者 曲亚楠 杨文富 +5 位作者 杨应 刘芳 王佐成 姜春旭 丛建民 杨震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9-1490,共12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处理远程弱作用的M06-2X和MN15杂化交换泛函方法以及SMD模型方法(处理溶剂效应),对生理环境下二价镁缬氨酸(Val·Mg^(2+))的对映异构(S手性→R手性)转变过程的机制进行研究.对映异构反应通道研究结果表明:手性Val...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处理远程弱作用的M06-2X和MN15杂化交换泛函方法以及SMD模型方法(处理溶剂效应),对生理环境下二价镁缬氨酸(Val·Mg^(2+))的对映异构(S手性→R手性)转变过程的机制进行研究.对映异构反应通道研究结果表明:手性Val·Mg^(2+)对映异构反应通道分别是H质子以羰基O为桥、羰基O与氨基N联合为桥以及氨基N独自为桥迁移.反应过程的自由能势能面计算表明:H质子以N独自为桥的迁移反应具有优势;在水溶剂的极性作用下,优势反应通道速度控制步骤的能垒为210.4 kJ/mol,水分子(簇)的催化使该能垒降至116.1~118.3 kJ/mol.水液相下二价镁缬氨酸配合物对映异构的速度极缓慢,其可安全用于生命体,二价镁离子和缬氨酸同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氨酸 二价镁 配合物 溶剂效应 密度泛函理论 对映异构 自由能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塑钢纤维混凝土抗冻性与孔结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朋 王桂花 +1 位作者 刘俊成 肖力光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47,52,共6页
为解决吉林省西部地区混凝土建筑物和构筑物抗冻性不足的问题,研究聚丙烯塑钢纤维掺量为0 kg/m^(3)、3 kg/m^(3)、6 kg/m^(3)和9 kg/m^(3)的混凝土在0次、50次、100次、150次和200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利用低磁场核磁共振技术... 为解决吉林省西部地区混凝土建筑物和构筑物抗冻性不足的问题,研究聚丙烯塑钢纤维掺量为0 kg/m^(3)、3 kg/m^(3)、6 kg/m^(3)和9 kg/m^(3)的混凝土在0次、50次、100次、150次和200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利用低磁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T_(2)谱图面积、分布和孔结构,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冻融前后不同聚丙烯塑钢纤维掺量的混凝土微观孔结构的变化,最终探究出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内部微观孔结构和孔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不同聚丙烯塑钢纤维掺量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有不同程度地下降;T_(2)谱图整体呈现向右移的趋势,a峰T_(2)谱图面积和占比逐渐减小,b峰和c峰T_(2)谱图面积和占比逐渐增大,且c峰占比的增大速度大于b峰;冻融过程中聚丙烯塑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其内部有害孔和多害孔所占比例呈负相关。总体而言,6 kg/m^(3)的聚丙烯塑钢纤维对提高混凝土抗冻性效果最佳,其内部有害孔和多害孔所占比例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塑钢纤维 抗冻性 抗压强度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作用下混凝土箱梁竖向温度梯度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记国 钟新谷 +1 位作者 王桂花 薛晓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3-227,243,共6页
文章以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应用热成像仪实地观测日照温度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箱梁桥中的温度场日变化规律,并分析其最大竖向升、降温温度梯度荷载分布形式及大小;采用ANSYS软件数值模拟分析温度梯度荷载在结构中产生的效应,... 文章以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应用热成像仪实地观测日照温度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箱梁桥中的温度场日变化规律,并分析其最大竖向升、降温温度梯度荷载分布形式及大小;采用ANSYS软件数值模拟分析温度梯度荷载在结构中产生的效应,同时与现行规范进行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日照温度荷载在混凝土箱梁桥中产生的竖向升、降温温度梯度场呈曲线型分布,并在箱梁的底板存在温差现象;温度温梯度荷载在混凝土箱梁的腹板、底板中均有应力产生;观测分析所得的温度梯度荷载与现行规范规定的温度梯度荷载在结构中的分布形式、数值大小及其在桥梁中产生的效应方面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箱形梁 日照温度荷载 温度场测试 温度梯度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下扶椅型单臂碳纳米管内缬氨酸旋光异构及羟自由基致损伤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宇 王艳 +4 位作者 王佐成 佟华 绳绍旭 白杰 张新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7-316,共10页
用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组合的ONIOM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的SMD(slovation model density)模型方法,对水环境下单臂碳纳米管(SWCNT)内缬氨酸的旋光异构及羟自由基致损伤机理进行了研究.势能面计算表明:以2个水分子簇作传递质子媒介,氨基氮... 用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组合的ONIOM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的SMD(slovation model density)模型方法,对水环境下单臂碳纳米管(SWCNT)内缬氨酸的旋光异构及羟自由基致损伤机理进行了研究.势能面计算表明:以2个水分子簇作传递质子媒介,氨基氮作质子迁移桥梁时,缬氨酸限域在SWCNT(8,8)和SWCNT(7,7)内旋光异构的决速步能垒分别是115.80和165.64 kJ/mol,水溶剂效应使这2个能垒降到104.34和150.07 kJ/mol.限域在SWCNT(8,8)内的缬氨酸,羟自由基抽氢致其损伤的能垒是 13.31 kJ/mol ,水分子辅助羟自由基抽氢致其损伤的能垒约15.00 kJ/mol,水溶剂效应使它们相应地上升至18.85和约 20.00 kJ/mol .结果表明:SWCNT(8,8)和SWCNT(7,7)的限域对水环境下缬氨酸的旋光异构分别具有正催化和负催化作用,水溶剂具有助催化作用;SWCNT(8,8)的限域对水环境下羟自由基致缬氨酸损伤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水溶剂则会阻碍羟自由基致缬氨酸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氨酸 旋光异构 损伤 碳纳米管 ONIOM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手性SWCNT尺寸对布洛芬分子旋光异构限域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艳 王佐成 +1 位作者 杨晓翠 佟华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4-731,共8页
用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组合的ONIOM方法,考察布洛芬(Ibu)分子限域在螺旋手性单壁碳纳米管(SWCNT)内的手性转变机理.结果表明:螺旋手性单壁碳纳米管的直径越小,限域在其孔道内的布洛芬分子形变越明显;布洛芬分子在SWCNT(6,4)和SWCNT(7,4)... 用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组合的ONIOM方法,考察布洛芬(Ibu)分子限域在螺旋手性单壁碳纳米管(SWCNT)内的手性转变机理.结果表明:螺旋手性单壁碳纳米管的直径越小,限域在其孔道内的布洛芬分子形变越明显;布洛芬分子在SWCNT(6,4)和SWCNT(7,4)内的旋光异构只有一个反应通道,在SWCNT(8,5)内的旋光异构有两个反应通道;布洛芬分子限域在SWCNT(6,4),SWCNT(7,4)和SWCNT(8,5)内时,旋光异构反应决速步骤的内禀能垒分别为247.95,273.83,292.24 kJ/mol,总包能垒分别为278.96,291.91,325.88kJ/mol.可见S-Ibu的旋光异构易在较小孔径的螺旋手性SWCNT内实现,SWCNT(6,4)可以作为布洛芬分子旋光异构的纳米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手性 布洛芬 ONIOM方法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微扰理论 Gibbs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