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白杨素协同维奈托克杀伤AML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艳
朱沛雄
+4 位作者
杨彭月
吴秀丽
李扬秋
余锡宝
徐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0-1307,共8页
目的:探讨白杨素协同维奈托克诱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ML细胞系MV411和MOLM13,单独使用白杨素或联合维奈托克处理,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细胞...
目的:探讨白杨素协同维奈托克诱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ML细胞系MV411和MOLM13,单独使用白杨素或联合维奈托克处理,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及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16和32μmol/L白杨素可显著抑制AML细胞活力,G1期细胞比例和凋亡比例显著增加。与白杨素或维奈托克单用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白杨素浓度的增加,DNA修复酶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裂解体水平升高,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与白杨素及维奈托克单用组相比,联合用药可显著上调PARP裂解体,下调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白杨素可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及抑制Akt/NF-κB信号增强维奈托克对AML细胞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白杨素
维奈托克
细胞凋亡
Akt/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应性皮炎的中西医病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瑾玲
陈钰涵
+7 位作者
李欣
区燕华
袁迪芬
白琨然
袁嘉丽
段媛媛
羊忠山
牛海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1-592,共12页
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在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医药显示出对免疫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以2型免疫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对其发病机制和针对其治疗的免疫药物研究也不...
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在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医药显示出对免疫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以2型免疫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对其发病机制和针对其治疗的免疫药物研究也不断增加,从而产生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动物模型。本文旨在对现有的AD动物模型及其免疫相关特点进行综述,希望为未来AD的相关研究模型的选择提供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动物模型
中医病证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菌动物在肠道微生物组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胡雅谦
王珊珊
+2 位作者
张童
袁嘉丽
牛海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6-954,共9页
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概念的提出,人类宏基因组学也成为了揭示人体发育与健康的新途径。肠道微生物组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微生物区系,已经被发现在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有着丰富的种类及数量,在有关...
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概念的提出,人类宏基因组学也成为了揭示人体发育与健康的新途径。肠道微生物组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微生物区系,已经被发现在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有着丰富的种类及数量,在有关于肠道微生物组的研究中,无菌动物的应用使实验更具准确性,也更加便利,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基础动物模型,不仅如此,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模型也对该类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综述就对无菌动物的认识、无菌动物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无菌动物模型的前景等方面,回顾无菌动物在肠道微生物组中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动物
肠道菌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杨素协同维奈托克杀伤AML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艳
朱沛雄
杨彭月
吴秀丽
李扬秋
余锡宝
徐玲
机构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暨南大学病毒致病及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0-130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2200167)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No.2021A1515110140)
+1 种基金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No.S202310559081)
广州科技GI青年博士“启航”项目(No.2025A04J3702)。
文摘
目的:探讨白杨素协同维奈托克诱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ML细胞系MV411和MOLM13,单独使用白杨素或联合维奈托克处理,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及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16和32μmol/L白杨素可显著抑制AML细胞活力,G1期细胞比例和凋亡比例显著增加。与白杨素或维奈托克单用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白杨素浓度的增加,DNA修复酶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裂解体水平升高,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与白杨素及维奈托克单用组相比,联合用药可显著上调PARP裂解体,下调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白杨素可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及抑制Akt/NF-κB信号增强维奈托克对AML细胞的杀伤作用。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白杨素
维奈托克
细胞凋亡
Akt/NF-κB信号通路
Keywords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hrysin
venetoclax
apoptosis
Akt/NF-κB signaling pathway
分类号
R733.71 [医药卫生—肿瘤]
R363 [医药卫生—病理学]
Q255 [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应性皮炎的中西医病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瑾玲
陈钰涵
李欣
区燕华
袁迪芬
白琨然
袁嘉丽
段媛媛
羊忠山
牛海涛
机构
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病毒致病及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无菌动物与微生态转化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1-592,共12页
基金
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2022YFF0710701,2022YFF0710702)
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06010157)
广州市市校联合资助重点实验室项目(202201020381)。
文摘
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在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医药显示出对免疫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以2型免疫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对其发病机制和针对其治疗的免疫药物研究也不断增加,从而产生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动物模型。本文旨在对现有的AD动物模型及其免疫相关特点进行综述,希望为未来AD的相关研究模型的选择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动物模型
中医病证
免疫
Keywords
atopic dermatitis
animal model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syndrome types
immunity
分类号
Q95-3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菌动物在肠道微生物组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胡雅谦
王珊珊
张童
袁嘉丽
牛海涛
机构
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病毒致病及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暨南大学实验动物管理中心/广州市无菌动物与微生态转化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6-954,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2022YFF0710701,2022YFF0710702)。
文摘
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概念的提出,人类宏基因组学也成为了揭示人体发育与健康的新途径。肠道微生物组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微生物区系,已经被发现在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有着丰富的种类及数量,在有关于肠道微生物组的研究中,无菌动物的应用使实验更具准确性,也更加便利,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基础动物模型,不仅如此,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模型也对该类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综述就对无菌动物的认识、无菌动物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无菌动物模型的前景等方面,回顾无菌动物在肠道微生物组中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
无菌动物
肠道菌群
动物模型
Keywords
germ-free animals
gut microbiota
animal models
分类号
Q95-3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白杨素协同维奈托克杀伤AML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王艳
朱沛雄
杨彭月
吴秀丽
李扬秋
余锡宝
徐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特应性皮炎的中西医病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陈瑾玲
陈钰涵
李欣
区燕华
袁迪芬
白琨然
袁嘉丽
段媛媛
羊忠山
牛海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无菌动物在肠道微生物组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
胡雅谦
王珊珊
张童
袁嘉丽
牛海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