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AV载体介导的视网膜基因转移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单清 张杰 +4 位作者 任华 王登龙 伊洪涛 吴小兵 钱焕文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 以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作为标记基因 ,观察腺相关病毒 (AAV )载体介导视网膜基因转移作用 ,为视网膜疾病的基因治疗打下基础。方法 制备重组腺相关病毒 r AAV- gfp;将纯化的 r AAV- gfp病毒 10 μL (10... 目的 以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作为标记基因 ,观察腺相关病毒 (AAV )载体介导视网膜基因转移作用 ,为视网膜疾病的基因治疗打下基础。方法 制备重组腺相关病毒 r AAV- gfp;将纯化的 r AAV- gfp病毒 10 μL (10× 10 1 2 TU· L- 1 )分别注射于青紫兰灰兔及日本大耳白兔视网膜下 ,于一定时间内取眼球或用眼底照相机进行观察。结果 注射 r AAV- gfp后未见兔眼术后细菌感染及明显免疫反应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GFP表达情况 ,3周时可见明显的绿色荧光分布于 RPE细胞层 ,5、6周荧光强度比3周增强 ,荧光范围也有所扩大。直至 10周荧光范围进一步扩大 ,强度更强。眼底照相机观察显示 ,最早 4周观察到眼底 GFP表达 ,至 7个月 (观察仍在继续 )仍然维持在高水平。结论 视网膜下注射 r AAV- gfp病毒可在 RPE细胞内稳定表达报告基因 gfp;AAV载体可望用于视网膜疾病的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基因转移 腺相关病毒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 AAV G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纤溶酶PI_(239)基因在杆状病毒中的表达 被引量:7
2
作者 沈悦 梁宏 +2 位作者 孙兆军 付士红 梁国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23-26,共4页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PI2 39基因通过细菌 /杆状病毒 (Bac to Bac)表达系统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载体采用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将重组病毒转染昆虫Sf9细胞 ,细胞出现明显病变。SDS PAGE电泳可以见到相对分子质量 3 .0万位...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PI2 39基因通过细菌 /杆状病毒 (Bac to Bac)表达系统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载体采用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将重组病毒转染昆虫Sf9细胞 ,细胞出现明显病变。SDS PAGE电泳可以见到相对分子质量 3 .0万位置有蛋白表达 ,免疫印记结果表明该条带可以与PI2 39抗体反应。提示蚯蚓纤溶酶PI2 39重组蛋白已经获得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蚯蚓纤溶酶P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杆状病毒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HPCagA基因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璇 刘金保 +3 位作者 赵小东 吴淑华 董伟华 陆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81-1985,共5页
目的: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的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从而为探讨表达HeCagA的重组腺病 毒对哮喘TH1/TH2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获得防治哮喘的新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幽门螺杆菌CagA 基因,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 目的: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的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从而为探讨表达HeCagA的重组腺病 毒对哮喘TH1/TH2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获得防治哮喘的新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幽门螺杆菌CagA 基因,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该重组质粒与腺病毒DNA共转化E.coli BJ5183,通过细菌内同源重组 获得重组腺病毒DNA,将其转染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结果和结论:成功构建了幽门螺杆菌CagA的非复制型重 组腺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螺杆菌 幽门 基因 CagA 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用型重组2型腺伴随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外源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桐 王文亮 +4 位作者 侯云德 杨新科 颜子颖 孙立连 王伯云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312-316,320,共6页
以野生型2型人腺伴随病毒(AAV-2)基因组载体pSSV9-int-为基础,构建了一种携带和表达真核基因的基础AAV载体pSSV9/MulV-neosv,表达了neo基因,并采用该载体组建了携带人白细胞介素-2cDNA的重组AAV载体pSSV9/MulV-neosv-IL-2... 以野生型2型人腺伴随病毒(AAV-2)基因组载体pSSV9-int-为基础,构建了一种携带和表达真核基因的基础AAV载体pSSV9/MulV-neosv,表达了neo基因,并采用该载体组建了携带人白细胞介素-2cDNA的重组AAV载体pSSV9/MulV-neosv-IL-2,转染A549细胞后表达了人白细胞介素-2基因。为应用腺伴随病毒作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伴随病毒 载体构建 基因表达 基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SHZH03株VP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世力 李琳琳 何雅青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59-262,共4页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得到肠道病毒71型(EV71SHZH03)外壳蛋白VP1基因,经序列测定证实后,构建重组表达质粒VP1/pPIC9K,转化Pichiapastoris酵母宿主菌GS115,以Myc-Tag多克隆抗体作为一抗,利用双层滤膜法筛选酵母转化...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得到肠道病毒71型(EV71SHZH03)外壳蛋白VP1基因,经序列测定证实后,构建重组表达质粒VP1/pPIC9K,转化Pichiapastoris酵母宿主菌GS115,以Myc-Tag多克隆抗体作为一抗,利用双层滤膜法筛选酵母转化子.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30000,与天然VP1大小一致;ELISA实验表明,表达上清液可与EV71患者急性感染期血清呈阳性反应,表明重组蛋白VP1具有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SHZH03株 VP1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优势抗原表位基因的化学合成及其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分析
6
作者 王海林 金冬雁 +3 位作者 颜子颖 周园 白植生 侯云德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6-10,共5页
依据丙型肝炎病毒(HCV)多蛋白核心区N端氨基酸序列和密码子简并性,人为设计并采用半化学半酶促的方法合成了一个DNA片段。经核酸杂交检测以及DNA序列分析证实,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将合成的DNA片段插入... 依据丙型肝炎病毒(HCV)多蛋白核心区N端氨基酸序列和密码子简并性,人为设计并采用半化学半酶促的方法合成了一个DNA片段。经核酸杂交检测以及DNA序列分析证实,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将合成的DNA片段插入融合表达载体pGEX-2T中,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Western免疫印迹实验和间接ELISA分析,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具有HCV核心区抗原的免疫反应性,可望用于HCV抗体的检测.此外,编码HCV优势抗原表位的化学合成基因有可能为HCV嵌合抗原的研究提供一条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抗原 合成基因 抗原性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腺伴随病毒(AAV-2)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哺乳类细胞中的表达
7
作者 张桐 王文亮 +4 位作者 王伯云 杨新科 颜子颖 段淑敏 候云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11-16,共6页
以野生型2型人类腺伴随病毒(AAV-2)全基因组载体(pSSV9和pSSV9-int-)为基础,构建了重组AAV载体pSSV9/P40-LacZ(+)和pSSV9/P40-LacZ(-),制备AAV重组病毒,感染宿主... 以野生型2型人类腺伴随病毒(AAV-2)全基因组载体(pSSV9和pSSV9-int-)为基础,构建了重组AAV载体pSSV9/P40-LacZ(+)和pSSV9/P40-LacZ(-),制备AAV重组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表达了β-半乳糖苷酶基因。此外,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载体导入293细胞和A549细胞,进行了LacZ基因瞬时表达研究。结果显示,重组AAV载体(PSSV9/P40-LacZ(+))LacZ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特点是,转染后表达较早(12~24h)出现,并迅速达到高峰值(经24h),随后较快下降(经48~72h)并维持在较低水平。将启动子附近itr结构有差别的上述两载体转染宿主细胞72h后做表达水平比较,结果pSSV9/P40-LacZ(-)在293细胞和A549细胞中,LacZ表达水平均高于pSSV9/P40-LacZ(+)(1.2倍~1.4倍),提示启动子附近AAVitr结构的变异对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伴随病毒 基因治疗 载体 构建 Β-半乳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蛋综合征病毒全基因组DNA文库的构建及物理图谱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茂祥 金奇 +4 位作者 章金钢 曾力宇 李红 殷震 侯云德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4-286,共3页
  E D S V A A2 株纯化 D N A 经 Hind Ⅲ、 PstⅠ和 Sph Ⅰ水解后, 分别提取 D N A 片段并克隆至p Bluescript K S( + ) 和p G E M3 Zf ( + ) 载体, 构建了 E D S V 全...   E D S V A A2 株纯化 D N A 经 Hind Ⅲ、 PstⅠ和 Sph Ⅰ水解后, 分别提取 D N A 片段并克隆至p Bluescript K S( + ) 和p G E M3 Zf ( + ) 载体, 构建了 E D S V 全基因文库。根据 E D S V D N A 片段和基因组 D N A 电泳迁移率计算, E D S V 基因组大小为329kb , 通过克隆片段酶谱鉴定, 杂交建立了 E D S V 限制性内切酶 Hind Ⅲ、 Pst Ⅰ和 Sph Ⅰ的物理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蛋综合征病毒 物理图谱 DNA文库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载体表达人乳头瘤病毒6型L_1基因的比较
9
作者 舒琍琍 冯慧敏 侯云德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58-260,共3页
以表达融合蛋白的载体PUR288以及高效表达载体PBV221作载体,在大肠杆菌内成功地表达了我国克隆的HPV6BVL_I基因,并对表达蛋白进行免疫学鉴定,对两种载体的表达情况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表达 晚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痢疾杆菌全基因组序列及基因组岛的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红 杨帆 +18 位作者 张笑冰 张继瑜 杨国威 董杰 薛颖 侯云德 袁正宏 闻玉梅 徐建国 陈洪松 马大龙 王宇 杨剑 沈岩 强伯勤 吴洪涛 贺秉坤 吕渭川 金奇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第10期40-47,共8页
福氏 2a志贺菌 (Shigellaflexneriserotype 2a)是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原体。本文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福氏 2a志贺菌 30 1株 (Sf30 1) (我国细菌性痢疾的优势流行株 )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初步分析。该基因组包括一条由 4 6 ... 福氏 2a志贺菌 (Shigellaflexneriserotype 2a)是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原体。本文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福氏 2a志贺菌 30 1株 (Sf30 1) (我国细菌性痢疾的优势流行株 )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初步分析。该基因组包括一条由 4 6 0 72 0 3个碱基对 (bp)组成的环状染色体和一个含 2 2 16 18bp的侵袭性大质粒pCP30 1以及另外两个小质粒。通过将Sf30 1的染色体序列与其亲源关系相近的非致病性大肠杆菌K - 12菌株MG16 5 5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发现Sf30 1的染色体上有 5 72Kb特异性序列 ,并形成了 32 0个长度大于 5 0bp的“痢疾岛” (Shigella island ,SIs) ,其中大于 1Kb的共计 131个。这些岛共包含 5 19个开放读码框架 (OpenReadingFrames,ORFs) ,多数SIs的一侧或两侧均伴有插入序列元件、转座子或者tRNAs。G +C含量及密码子使用频率等分析显示出部分SIs的外源性。通过结构及ORF编码产物功能的分析 ,鉴别出 9个可能与痢疾杆菌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岛” ,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2a志贺菌301株 全基因组序列 测定 痢疾岛 毒力岛 痢疾杆菌 痢疾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菌gyrA和parC基因QRDR序列的测定与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继瑜 金奇 侯云德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3期47-50,59,共5页
测定了我国痢疾流行病原志贺菌福氏2 a 3 0 1株与喹喏酮类药物耐药性相关的 gyr A( DNA旋转酶 A亚单位 )和 par C(拓扑异构酶IVA亚单位 )基因 ,并将 gyr A和 par C基因QRDR(喹喏酮类药物耐药性决定区 )核苷酸序列与几种动物和人的病原... 测定了我国痢疾流行病原志贺菌福氏2 a 3 0 1株与喹喏酮类药物耐药性相关的 gyr A( DNA旋转酶 A亚单位 )和 par C(拓扑异构酶IVA亚单位 )基因 ,并将 gyr A和 par C基因QRDR(喹喏酮类药物耐药性决定区 )核苷酸序列与几种动物和人的病原菌进行了同源性和遗传进化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志贺菌福氏 2 agyr A和 par C基因 QRDR序列分别与宋内氏志贺菌、大肠杆菌 O1 57、大肠杆菌 K1 2、阴沟肠杆菌、坂口肠道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肺炎克氏杆菌、产道克氏杆菌、空肠弯曲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具有显著同源性(均大于 88% ) ,表明 gyr A和 par C是这些细菌中的看家基因 ,推测在各种细菌中具有类似的起源 ,因此对在不同细菌之间进行喹喏酮类药物耐药性的研究非常有利。 QRDR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 ,同属或相近属细菌 gyr A或 par CQRDR的遗传距离明显接近 ,其中与大肠杆菌属的距离最近 ,认为可列到同一个属 ,结果有力支持了近年提出的大肠杆菌与志贺菌属于同族细菌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 GYRA PARC基因 QRDR序列 测定 同源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7融合基因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初步活性测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礼初 梁国栋 +5 位作者 杜靖远 付士红 陈飞 郑启新 肖宝筠 侯云德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92-295,共4页
构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7融合体, 研究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利用DNA 重组技术,将编码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 成熟肽的0.36 kb 基因片段与编码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 (BMP-7) 成... 构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7融合体, 研究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利用DNA 重组技术,将编码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 成熟肽的0.36 kb 基因片段与编码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 (BMP-7) 成熟肽的0.44kb 基因片段连接,得到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7 融合基因; 经测序鉴定后,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BV222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 温度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初步纯化后测定其对培养小鼠成骨样细胞增殖、分化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克隆质粒转化的工程菌,经42℃诱导4~6 h 后,高效表达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7, 在SDS-PAGE上出现一新的蛋白带, 分子量约29 ku,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 ,表达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经初步纯化、裂解、复性后的BMP-2/7 蛋白具有促进成骨样细胞分化、增殖及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作用。BMP-2/7 融合基因的构建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融合基因 构建 表达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外壳蛋白VP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世力 李琳琳 何雅青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57-159,共3页
将扩增得到的肠道病毒71型外壳蛋白VP1基因克隆到测序载体pGEM-T,测序验证该序列为目的片段后,将目的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表明,在经IPTG诱导... 将扩增得到的肠道病毒71型外壳蛋白VP1基因克隆到测序载体pGEM-T,测序验证该序列为目的片段后,将目的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表明,在经IPTG诱导的BL21中检测到分子量与预期大小相符的大约60 kDa的融合蛋白。利用表达产物作为抗原,对EV71感染病人阳性血清的检测初步证实,重组蛋白VP1可以作为检测EV71感染的检测用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VP1 大肠杆菌BL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合成肽进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线性抗原表位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海林 颜子颖 +2 位作者 夏宁邵 侯云德 金冬雁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418-422,共5页
首先利用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对HCV多蛋白中可能含有优势抗原表位的14个肽段进行了化学合成,并用合成肽作包被抗原进行间接ELLSA试验来分析它们的抗原性,结果表明,所有合成肽中除NS3区的P7、P8和NS5区的P13无抗... 首先利用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对HCV多蛋白中可能含有优势抗原表位的14个肽段进行了化学合成,并用合成肽作包被抗原进行间接ELLSA试验来分析它们的抗原性,结果表明,所有合成肽中除NS3区的P7、P8和NS5区的P13无抗原性外,其余肽段均具有抗原活性,其中C区的P1,NS4区和P9和NS5区的P12三个肽段的抗原性较好,与相应的重组蛋白C22,C100和NS5A比较,它们之间的抗原性比较接近,随后选择抗原性较好的几个肽段合成了含八分支的多抗原肽(MAP)MP1、MP2、MP3、MP10和嵌合多肽CP15等工程肽抗原,前者不仅保持了相应单体肽的抗原性,而且与抗体反应的敏感性有显著提高;后者含双表位改善了常规合成肽抗原表位单一的缺陷,为研究HCV工程肽抗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工程肽 抗原表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3型病毒义乌流行株免疫原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雯 金聪 +7 位作者 张硕 张全福 李建东 杭小同 王芹 李川 梁米芳 李德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95-699,共5页
目的对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暴发流行的登革3型病毒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初步研究其E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 RT-PCR扩增义乌分离株全基因组,利用MEGA 4分别构建E及NS1区域核苷酸及氨基酸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构建重组质粒JESS-ywD3p... 目的对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暴发流行的登革3型病毒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初步研究其E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 RT-PCR扩增义乌分离株全基因组,利用MEGA 4分别构建E及NS1区域核苷酸及氨基酸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构建重组质粒JESS-ywD3prM/E397JEV-pcDNA5,IFA及Western Blot检测E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及分泌情况。将纯化后的分泌性E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A、中和试验等方法对体液免疫进行测定。结果登革3型病毒义乌分离株与广州GZ1D3株及印度GWL-25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9%以上;其分泌性E蛋白可以刺激小鼠产生登革特异性IgG抗体及针对同型病毒的中和抗体。结论义乌分离株属于登革3型病毒亚型Ⅲ,其分泌性E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3型病毒 义乌分离株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3型病毒义乌流行株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顾雯 金聪 +7 位作者 张硕 张全福 李建东 杭小同 王芹 李川 梁米芳 李德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7-370,共4页
目的对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暴发流行的登革3型病毒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初步研究其E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 RT-PCR扩增义乌分离株全基因组,利用MEGA 4分别构建E及NS1区域核苷酸及氨基酸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构建重组质粒JESS-ywD3p... 目的对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暴发流行的登革3型病毒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初步研究其E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 RT-PCR扩增义乌分离株全基因组,利用MEGA 4分别构建E及NS1区域核苷酸及氨基酸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构建重组质粒JESS-ywD3prM/E397JEV-pcDNA5,IFA及Western Blot检测E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及分泌情况。将纯化后的分泌性E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A、中和试验等方法对体液免疫进行测定。结果登革3型病毒义乌分离株与广州GZ1D3株及印度GWL-25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9%以上;其分泌性E蛋白可以刺激小鼠产生登革特异性IgG抗体及针对同型病毒的中和抗体。结论义乌分离株属于登革3型病毒亚型Ⅲ,其分泌性E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3型病毒 义乌分离株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x基因过表达与A549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家昆 于欣欣 +1 位作者 李江 杨新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30-632,共3页
目的 研究bcl 2基因家族促凋亡蛋白Bax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同时评价它作为肿瘤治疗潜在靶基因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一种可诱导性表达的MT Ⅱ调节系统 ,在外加锌离子 (ZnSO4,10 0 μmol/L)的条件下诱导目的基因表达。快速生长的A5 4 9... 目的 研究bcl 2基因家族促凋亡蛋白Bax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同时评价它作为肿瘤治疗潜在靶基因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一种可诱导性表达的MT Ⅱ调节系统 ,在外加锌离子 (ZnSO4,10 0 μmol/L)的条件下诱导目的基因表达。快速生长的A5 4 9细胞系作为靶细胞 ,获得表达Bax基因的稳定转染子。结果 Bax基因过表达的细胞显示广泛的细胞死亡。TUNEL实验证实细胞核的碎片化 ,从而提示这种细胞死亡是凋亡。流式细胞仪显示在诱导后 2 4h ,有 14 .6 8%的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结果表明这个表达系统能够在体外评价Bax基因的抗肿瘤效果 ;Bax基因能够诱导A5 4 9细胞发生凋亡。因此 ,Bax基因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X基因 表达 A549 细胞凋亡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22调控的TK基因有效降低TK/GCV治疗系统的肝毒性
18
作者 王刚 董小岩 +6 位作者 田文洪 尉迟捷 胡键阳 付昕阳 柳云帆 谭文杰 吴小兵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2-498,共7页
目的:探讨利用肝脏特异性microRNA-122(miR-122)调控外源基因在肝细胞的表达,减轻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苷激酶和更昔洛韦(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thymidine kinase/gancyclovir,TK/GCV)治疗系统的肝毒性。方法:通过在相应基因的3′... 目的:探讨利用肝脏特异性microRNA-122(miR-122)调控外源基因在肝细胞的表达,减轻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苷激酶和更昔洛韦(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thymidine kinase/gancyclovir,TK/GCV)治疗系统的肝毒性。方法:通过在相应基因的3′非翻译区(3′UTR)插入miR-122靶序列,构建miR-122调控的pEGFP-122T、pLuc-122T和pTK-122T表达载体,分别转染miR-122阳性的Huh7肝癌细胞和miR-122阴性的HeLa宫颈癌细胞,观察细胞中报告基因的表达及TK/GCV的细胞毒杀伤作用。水动力法分别注射上述质粒至小鼠体内,冰冻切片和活体成像观察肝脏EGFP和Luc的表达,通过小鼠血清ALT、体质量变化、存活率和肝脏病理变化评价TK/GCV系统的肝毒性。结果:在Huh7细胞,miR-122靶序列的插入抑制了EGFP的表达和Luc的活性,减轻TK/GCV的毒性杀伤;而在HeLa细胞,miR-122靶序列的插入对报告基因表达和TK/GCV的杀伤无影响。体内实验结果显示,pEGFP-122T处理组的肝细胞不表达EGFP,而pEGFP处理组的肝细胞有30%高表达EGFP;与pLuc处理组相比,pLuc-122T处理组的Luc活性下调了33.70%。pTK处理组小鼠血清ALT显著升高、体质量进行性下降、肝脏出现明显病理损伤,进而引起小鼠死亡;而pTK-122T处理组小鼠血清ALT正常、无体质量下降、肝脏切片未见病理改变。结论:miR-122靶序列的插入可抑制外源基因在肝脏的表达,并可有效地降低TK/GCV系统的肝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122 胸苷激酶 肝毒性 肝肿瘤 宫颈肿瘤 自杀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流感病毒感染对后代小鼠肺发育的影响
19
作者 张钰 韦红 +2 位作者 周剑芳 于在江 舒跃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18-1321,1331,共5页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流感病毒感染对后代小鼠肺组织形态和肺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B、-C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非致死量流感病毒A/四川/SWL1/2009 H1N1稀释液滴鼻感染孕15 d BALB/c孕鼠,待其自然生产,取后代小鼠。称取各时...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流感病毒感染对后代小鼠肺组织形态和肺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B、-C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非致死量流感病毒A/四川/SWL1/2009 H1N1稀释液滴鼻感染孕15 d BALB/c孕鼠,待其自然生产,取后代小鼠。称取各时点小鼠体重及肺组织重量;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SP-B、-C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小鼠体重明显减轻,肺组织重量轻度增加,肺泡发育程度较低,肺泡隔厚度明显增加,辐射状肺泡计数(radial alveolar counting,RAC)明显减少,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数量无明显改变;SP-B的表达量在出生当天(P0)降低,在出生后4、7和14 d均明显升高,SP-C的表达在P0升高,在其它各检测时点显著降低。结论:妊娠晚期流感病毒感染可影响后代肺发育,改变后代肺组织SP-B、-C的表达模式,可能对后代肺功能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H1N1亚型 小鼠 妊娠 肺发育 表面活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锤头状核酶RCP对HBV的P基因体外转录物的作用
20
作者 甘立霞 王平 +2 位作者 朱锡华 董燕麟 候云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7-189,共3页
本文根据Haseloff和Gerlach发表的锤头状核酶结构,设计合成了针对HBVayw株P基因5'-端2360位点(GUC)的核酶RCP,其作用底物为HPVaywP基因的翻译起始区(2140-2422区段),运用基... 本文根据Haseloff和Gerlach发表的锤头状核酶结构,设计合成了针对HBVayw株P基因5'-端2360位点(GUC)的核酶RCP,其作用底物为HPVaywP基因的翻译起始区(2140-2422区段),运用基因克隆结合体外转录的方法,评价了RCP的切割活性,结果表明,RCP在体外成功地切割了长为340个核苷酸的靶RNA分子,这一工作为我们进一步在细胞内评价RCP抑制HBV全基因组复制及其基因表达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锤头状核酶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 核糖核酸 转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