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清洗频率对减少医院病床隔帘病原菌的成本效益分析
1
作者 段文娟 温素芹 柴强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4-111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频率下医院病床隔帘携带病原菌情况及成本效应。方法选取某院2023年1-6月感染相对高发且发病率波动较小的14个科室,每个科室抽取9个病室,每个病室2片隔帘,按照清洗频率将病室划分为低频、中频、高频组。比较6个月后床...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频率下医院病床隔帘携带病原菌情况及成本效应。方法选取某院2023年1-6月感染相对高发且发病率波动较小的14个科室,每个科室抽取9个病室,每个病室2片隔帘,按照清洗频率将病室划分为低频、中频、高频组。比较6个月后床旁隔帘表面环境卫生学检测合格率、菌株污染等情况,并进行成本效应分析。结果高频组床旁隔帘环境卫生学检测合格率最高,为88.10%。高频组床旁隔帘上、中、下位置表面菌落数均最低(P<0.05)。6个月内,高频组、中频组对应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16%、0.25%)均低于低频组的0.85%(χ^(2)值分别为5.653、3.915,均P<0.05)。成本效益分析显示高频组、中频组每增加1个单位的合格率,费用分别增加124.51、44.10元。结论清洗频率的增加可有效减轻普通病房床旁隔帘的细菌污染,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提高病床隔帘环境卫生学合格率,间隔2个月清洗一次可获得较佳的成本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病床隔帘 清洗频率 病原菌 成本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服药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晓燕 崔恩慈 +5 位作者 薛群 刘荣 张学武 王浅 王德斌 沈兴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371,共7页
背景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降压用药不仅要考虑患者血压特征,也要考虑患者合并症情况。现阶段,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比较缺乏。目的调查安徽省界首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高血压患者服... 背景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降压用药不仅要考虑患者血压特征,也要考虑患者合并症情况。现阶段,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比较缺乏。目的调查安徽省界首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高血压患者服药现状,描述患者服药行为与患者特征之间的关联,探索患者用药调整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基层高血压患者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7—8月从安徽省界首市随机抽取48个行政村,通过面对面调查法采用自制问卷收集患者特征和服药数据,参照《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将问卷中患者提到的降压药分为如下5类:A类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B类为β受体阻滞剂,C类为钙通道阻滞剂(CCB),D类为利尿剂,E类为单片复方制剂。通过科大讯飞智能语音血压计的后台获取患者上传的近1年血压数据,分析不同特征患者的服药行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用药调整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中联合用药是指服用复方制剂或2种以上降压药,用药调整是指患者过去服用其他降压药。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高血压患者3005例,其中男1291例(43.0%)、女1714例(57.0%),平均年龄为(65.5±9.8)岁,高血压服药率为79.1%,联合用药率为40.2%。2376例服用降压药的患者中,不同类型降压药服用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部分患者存在联合用药):E类(39.6%)、C类(35.1%)、D类(20.3%)、A类(20.1%)、B类(3.7%);服用最多的降压药为复方利血平(33.7%)。对于年均血压≥160/100mm Hg的患者,仍有12.2%和4.9%未服用降压药。患者联合用药以E类降压药为主。年均“舒张压≥100 mm Hg”且“患合并症”的患者,调整后A类和C类降压药的服用率增加相对较多,年均“收缩压≥160 mm Hg”且“未患合并症”的患者,调整后E类降压药的服用率增加相对较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服药年数长(OR=1.042,95%CI=1.031~1.053,P<0.001)、初中以上文化程度(OR=1.488,95%CI=1.195~1.853,P<0.001)、合并高脂血症(OR=1.267,95%CI=1.052~1.525,P=0.013)、合并心血管疾病(OR=1.394,95%CI=1.166~1.667,P<0.001)、合并脑血管疾病(OR=1.258,95%CI=1.040~1.522,P=0.018)是患者用药调整的促进因素,高龄(OR=0.980,95%CI=0.971~0.990,P<0.001)是用药调整的抑制因素。结论界首市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较高,主要服用E类和C类降压药。服药年数长、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合并高脂血症、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是患者用药调整的促进因素,高龄是用药调整的抑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 合并症 联合用药 农村地区 界首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界首市犬瘟热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彩堂 肖鹏 +4 位作者 刘彪 杨杰 张德群 徐良玉 陈金章 《中国畜禽传染病》 CAS CSCD 1995年第2期48-51,共4页
对界首市暴发的犬瘟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症状观察和病理学检查。自1993年2月26日至8月7日,流行163天,发病率26.7%,病死率40.75%;幼龄良种犬发病率高;个别病例有复发现象,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温和型、神经型... 对界首市暴发的犬瘟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症状观察和病理学检查。自1993年2月26日至8月7日,流行163天,发病率26.7%,病死率40.75%;幼龄良种犬发病率高;个别病例有复发现象,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温和型、神经型、瘫痪型、混合型,各病型致死率依次为8.9%、48.1%、42.9%、36.1%;症状和病变表明,病犬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病损较重。通过对门诊病例统计,揭示了犬瘟热与犬细小病毒病病原间存在的相互干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病 犬瘟热 流行病学调查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某市级医院HBV感染住院患者HBV基因型检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汪娟 董永海 +8 位作者 汪松 张学武 冯晨晨 许望东 黄芬 冷瑞雪 潘海峰 李筱青 叶冬青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市级医院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住院患者的HBV基因型分布状况,并探讨HBV基因型与肝炎严重程度、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HBV基因型检测采用PCR技术结合荧光探针技术,进行荧光PCR分型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应用化学发...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市级医院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住院患者的HBV基因型分布状况,并探讨HBV基因型与肝炎严重程度、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HBV基因型检测采用PCR技术结合荧光探针技术,进行荧光PCR分型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HBV-DNA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结果 48例HBV感染患者中HBV B基因型1例(占2.08%),C基因型35例(占72.92%),未分型12例(占25.00%),未发现B、C混合型和D型。不同基因型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中B、C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基因型中HBeAg阳性率为42.86%。HBV-DNA阳性率在各基因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市HBV基因型分布以C型为主,HBV-DNA水平在基因型间的差异提示C基因型感染者可能与肝炎病情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遗传学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成本核算 促进医院发展
5
作者 刘周华 《卫生经济研究》 2003年第3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医疗体制 改革 成本核算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自测血压值与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
6
作者 管晓勤 张学武 +6 位作者 王浅 李国城 薛群 刘荣 沈兴蓉 杜亚楠 王德斌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7-912,共6页
目的 探讨安徽省界首市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自测血压值及其他常见因素与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7月在界首市5个乡镇共计48个行政村中参与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且领取了可实时上传血压测量数据... 目的 探讨安徽省界首市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自测血压值及其他常见因素与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7月在界首市5个乡镇共计48个行政村中参与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且领取了可实时上传血压测量数据的智能语音血压计的高血压患者开展问卷调查,使用欧洲五维五水平生存质量量表(European quality of life five dimension five level scale questionnaire,EQ-5D-5L)中文版和自制问卷作为数据收集工具,结合家庭自测血压数据,分析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并构建多因素回归模型,探索家庭自测血压值与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 共招募高血压患者3005例,平均年龄为(65.50±9.84)岁。疼痛/不舒服维度是界首市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健康问题。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收缩压(β=-0.064,P=0.043)和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年舒张压(β=0.073,P=0.020)与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呈正相关关系。性别(β=-0.135,P<0.001)、年龄(β=-0.206,P<0.001)、文化程度(β=0.066,P=0.002)、婚姻状况(β=-0.041,P=0.023)、体质指数(β=-0.076,P<0.001)、腰臀比(β=-0.043,P=0.024)、患病年数(β=-0.104,P<0.001)和血压测量间隔天数(β=0.038,P=0.038)是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家庭自测血压值是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应重视女性、老年人、文化程度低、非在婚状态、肥胖、病程较长、收缩压> 140 mmHg和血压测量频率密集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EQ-5D-5L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博尔泰力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张学武 周敏 胡国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5-166,共2页
为探讨拉米夫定与博尔泰力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价值 ,将 6 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接受拉米夫定和博尔泰力联合治疗 (LM组 )。另一组单纯接受拉米夫定治疗 (L组 ) ,结果两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 93 75 %和 89 2 9% ... 为探讨拉米夫定与博尔泰力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价值 ,将 6 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接受拉米夫定和博尔泰力联合治疗 (LM组 )。另一组单纯接受拉米夫定治疗 (L组 ) ,结果两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 93 75 %和 89 2 9%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LM组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L组(5 0 %对 17 85 % ,P <0 0 1和 81 2 5 %对 5 0 % ,P <0 0 5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拉米夫定联合博尔泰力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地提高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博尔泰力注射液 乙型肝炎 乙肝肝炎病毒 CHB 临床疗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尔泰力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学武 周敏 胡国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6-107,共2页
探讨拉米夫定耐药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将46例拉米夫定耐药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A、B两组,均在继续服用拉米夫定的基础上对症保肝治疗,A组病例加用博尔泰力(400-600)mg/d,肌注;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ALT、HBVDNA、HB... 探讨拉米夫定耐药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将46例拉米夫定耐药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A、B两组,均在继续服用拉米夫定的基础上对症保肝治疗,A组病例加用博尔泰力(400-600)mg/d,肌注;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ALT、HBVDNA、HBeAg的变化及综合疗效;A组患者ALT复常率、HBVDNA及HBeAg阴转率分别为64.0%(16/25)、56.0%(14/25)、42.8%(9/21),而B组分别为28.6%(6/21)、9.5%(2/21)、11.1%(2/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或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及病情恶化。博尔泰力对拉米夫定耐药性乙型肝炎同样有效,可作为拉米夫定耐药性乙型肝炎治疗失败后的补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博尔泰力 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父婴传播阻断方法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学武 杨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2-174,共3页
探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父婴传播的方法。将126例父亲HBsAg、HBeAg均阳性的婴儿根据母亲抗-Hbs情况分为三个观察组,并以母亲HBsAg、HBeAg均阳性而父亲均阴性且无HBV感染史的婴儿60例做对照,分别在出生后给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 探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父婴传播的方法。将126例父亲HBsAg、HBeAg均阳性的婴儿根据母亲抗-Hbs情况分为三个观察组,并以母亲HBsAg、HBeAg均阳性而父亲均阴性且无HBV感染史的婴儿60例做对照,分别在出生后给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接种,并于1年后分析其免疫保护率和HBV感染率。结果对照组免疫保护率(IPR)为93.33%,HBV感染率为5.0%,而观察组IPR为66.67%,HBV感染率为15.87%,二者差异显著。但孕前母亲已主动免疫成功者,IPR可达94.74%。出生后的联合免疫对父婴传播的婴儿IPR不够理想,而母亲在获得乙肝主动免疫后再怀孕可有效地阻断HBV的父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父婴传播 免疫保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致转氨酶反跳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学武 李旭 +2 位作者 胡国启 李春玉 周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致ALT反跳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对96例接受氧化苦参碱治疗过程中出现ALT反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ALT反跳的临床意义,分析影响ALT的反跳的因素。结果氧化苦参碱治...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致ALT反跳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对96例接受氧化苦参碱治疗过程中出现ALT反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ALT反跳的临床意义,分析影响ALT的反跳的因素。结果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ALT反跳发生率为22.2%;伴有ALT反跳的患者对治疗的完全应答率和持续应答率均高于未发生ALT反跳者(P=0.0010和P=0.0086);ALT反跳的患者HBVDNA下降幅度高于未发生ALT反跳者(P=0.0002、0.0000);ALT反跳发生率与治疗前的HBVDNA水平呈正相关(P=0.0014);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能降低ALT的反跳率(27.2%vs 11.6%,P=0.002)。结论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可发生ALT反跳,其发生与氧化苦参碱抗病毒的应答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乙型肝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HBV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志勇 刘亚伟 张静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0-414,共5页
目的探究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阜阳市人民医院、界首市人民医院的PPPD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另招募... 目的探究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阜阳市人民医院、界首市人民医院的PPPD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另招募同期体检健康者56例作对照,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受试者认知功能,Niigata PPPD问卷调查(NPQ)评价PP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检测血清乙酰胆碱(Ach)、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和tau蛋白水平;根据辨证论治结果对PPPD患者进行分型,总结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分析不同证型患者与NPQ评分、MoCA评分、血清Ach、Aβ1-42及tau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PPD患者MoCA各维度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命名、注意、延迟回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PPD患者血清Ach、Aβ1-42水平均降低,tau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2例PPPD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气血亏虚型为主,占27.27%(36例),肝阳上亢型30例占22.73%,肝气郁结型24例占18.18%,肾精不足型和痰湿中阻型各21例各占15.91%;各种中医证型患者NPQ评分比较,除痰湿中阻型与肾精不足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证型NPQ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上亢型最高,其次是气血亏虚型,肝气郁结型最低。不同中医证型PPPD患者MoCA评分及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PD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痰湿中阻型、肾精不足型认知功能损伤严重,而肝阳上亢型和气血亏虚型病情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 中医证型分布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恙虫病45例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廷俊 连少峰 王荣刚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总结安徽省阜阳地区临床诊断为恙虫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安徽省界首市人民医院和阜阳市妇幼保健院病案史中检索出院第1诊断为≤14岁恙虫病病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居住地(农村和城市)、发病月... 目的总结安徽省阜阳地区临床诊断为恙虫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安徽省界首市人民医院和阜阳市妇幼保健院病案史中检索出院第1诊断为≤14岁恙虫病病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居住地(农村和城市)、发病月份、野外郊游史、诊断时年龄和性别等流行病学资料;采集高热、特征性溃疡或焦痂、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主要临床特征,以及病史中各系统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结果因两家医院均不能开展外斐试验和恙虫病立克次体检查,只符合临床诊断的45例恙虫病病例资料进入分析,其中41例为乡村医生转诊。①男性30例,女性15例;9个月至3岁16例,~7岁21例,~13岁8例;居住地城市3例,农村42例。45例均有野外游玩史或接触秸秆史。②45例均表现为高热和特征性溃疡或焦痂,分布于阴部和腹股沟居多。均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其中全身浅淋巴结肿大28例。44例表现为皮疹,其中8例为全身性。③45例均有肝肿大表现,其中脾肿大6例,咳嗽13例,头痛28例。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均异常,心肌酶增高26例,乳酸脱氢酶增高26例。④住院后24h第一诊断误诊26例(57.8%),其中误诊为呼吸道感染13例。⑤临床诊断病例均予阿奇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治疗后72h内退热,治愈出院,无一例复发。结论儿童恙虫病有临床特征性表现,合并多系统损伤,特别是肝肿大和肝功能异常是儿童恙虫病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肺切除治疗肺癌胸膜转移伴癌性胸水病人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竞 周乃康 +3 位作者 刘阳 初向阳 梁朝阳 黄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40-641,共2页
目的 探讨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对肺癌胸膜转移伴癌性胸水病人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应用胸膜全肺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对 5 5例符合手术标准的肺癌胸膜转移伴癌性胸水的病人进行治疗 ,并随访。结果  5 5例病人中 2例因手术后并发症死亡 ... 目的 探讨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对肺癌胸膜转移伴癌性胸水病人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应用胸膜全肺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对 5 5例符合手术标准的肺癌胸膜转移伴癌性胸水的病人进行治疗 ,并随访。结果  5 5例病人中 2例因手术后并发症死亡 ,其余 5 3例术后病情缓解 ,症状明显改善。经 1~ 2 5年随访 ,4 8例病人生存期为 5~ 4 0个月 ,中位生存期 14个月 ,5例病人仍健在。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尽可能切除彻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膜 胸水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在老年骨折病人中的实施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庆敏 樊捷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9期702-703,共2页
对94例老年骨折病人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7例)采用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对照组(47例)进行常规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为89.36%,与对照组(70.2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比较,... 对94例老年骨折病人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7例)采用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对照组(47例)进行常规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为89.36%,与对照组(70.2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因人施教,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对老年骨折病人树立健康意识、采纳健康行为、促进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折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庆敏 顾惠兰 段卫民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20期70-71,共2页
对 10 0例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循证护理。提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压疮是其主要术后并发症。通过采取抬高患肢 ,保证引流通畅 ,减少局部受压 ,早期功能锻炼等循证护理措施 ,术后病人无 1例发生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示... 对 10 0例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循证护理。提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压疮是其主要术后并发症。通过采取抬高患肢 ,保证引流通畅 ,减少局部受压 ,早期功能锻炼等循证护理措施 ,术后病人无 1例发生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下肢骨折术后严重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压疮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学武 肖影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8年第4期204-206,共3页
为了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中的作用,分析了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及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并实行了预见性护理。随机抽取前期同类病例做对照。结果观察组数字连接试验(NCT)复常率达48.3%;病死率、肝... 为了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中的作用,分析了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及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并实行了预见性护理。随机抽取前期同类病例做对照。结果观察组数字连接试验(NCT)复常率达48.3%;病死率、肝性脑病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预见性护理可及时发现并消除肝性脑病的诱因及潜在危险因素,降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和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失代偿 肝性脑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胎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红娟 纪庆超 随玉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8-228,共1页
病例 女,58岁。腹痛3天,加重半天入院。体检可见腹部膨隆。B超提示腹腔包块。CT检查:中下腹子宫上方见一巨大类圆形包块,上缘平脐,下至耻骨联合稍上方,大小约16.5cm×12.3cm,边缘不规则,股骨长约6.7cm,相当于孕36周左... 病例 女,58岁。腹痛3天,加重半天入院。体检可见腹部膨隆。B超提示腹腔包块。CT检查:中下腹子宫上方见一巨大类圆形包块,上缘平脐,下至耻骨联合稍上方,大小约16.5cm×12.3cm,边缘不规则,股骨长约6.7cm,相当于孕36周左右。包膜呈蛋壳样钙化,其内骨样组织清晰,可见脊柱、颅骨、肋骨及四肢等骨样组织,考虑“石胎”。追问病史,该患者38年前曾经怀孕,但未正常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腹腔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针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伸肌群疲劳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曹庆玲 贾光辉 王振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05-108,共4页
目的通过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对患者腰背伸肌群疲劳程度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医院于2019年4月—2022年1月收治的腰突症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 目的通过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对患者腰背伸肌群疲劳程度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医院于2019年4月—2022年1月收治的腰突症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针+药组给予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记录两组腰突症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及两侧腰背伸肌群中平均功率频率(MPF)、积分肌电值(IEMG)的变化,检测两组Th17、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统计两组总有效率。结果针+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针刺组的82.86%,组间比较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进行组内比较发现,两组左侧和右侧腰背伸肌群中MPF、IEMG逐渐上升(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针+药组左侧和右侧腰背伸肌群中MPF、IEMG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进行组内比较发现,两组Th17、MCP-1、TNF-α逐渐下降(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针+药组Th17、MCP-1、TNF-α低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进行组内比较发现,两组JOA评分逐渐上升(P<0.05),VAS评分逐渐下降(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针+药组JOA评分高于针刺组(P<0.05),VAS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腰突症可改善患者腰背伸肌群疲劳程度及肌力水平,降低相关因子的表达,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针刺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背伸肌群疲劳程度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Wnt-1和β-catenin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爱荣 赵卫东 +1 位作者 武世伍 承泽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Wnt-1、β-catenin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78例CSCC组织和3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在正... 目的探讨Wnt-1、β-catenin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78例CSCC组织和3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Wnt-1、β-catenin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20.0%和10.0%;CSCC组织中,Wnt-1、β-catenin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6.4%和74.4%,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3例CSCC淋巴结转移中Wnt-1、β-catenin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2.7%和90.9%;45例CSCC无淋巴结转移中Wnt-1、β-catenin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44.4%和62.2%。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与CSCC的分化程度(P<0.05)、浸润深度及FIGO分期均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等均无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Wnt-1与β-caten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490,P<0.001)。结论 Wnt-1、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CS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Wnt-1、β-catenin蛋白均可作为预测CSCC侵袭、转移的潜能及临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WNT-1 Β-CATENIN 肿瘤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肝样腺癌病理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金璋 孟刚 胡闻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 :探讨胃肝样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肝样腺癌 11例 ,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 :胃肝样腺癌 ,光镜下最具特征的组织学表现为玻璃样小体、广泛性侵犯静脉 ;免疫组化AFP、AAT、... 目的 :探讨胃肝样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肝样腺癌 11例 ,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 :胃肝样腺癌 ,光镜下最具特征的组织学表现为玻璃样小体、广泛性侵犯静脉 ;免疫组化AFP、AAT、ACT阳性 ,HCG阴性 ;电镜下 ,可见癌细胞围成腔样 ,类似于毛细胆管结构 ,腔面有微绒毛 ,细胞膜相连处有连接复合体。随访 1~ 5年 ,死亡 6例 ,其中 5例死于胃肝样腺癌广泛转移 ,1例死于腹腔种植性转移。其余随访中均存活。结论 :胃肝样腺癌是原发于胃粘膜并具有腺癌和肝细胞癌特征的一种胃癌 ,分化差 ,易肝转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胃肝样腺癌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