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系统可靠性约束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渊 郑舒 +2 位作者 陈永华 王俊 王子辉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2,共10页
针对配电网储能选址定容过程中系统可靠性提升需求难以实现同步快速量化分析的问题,本工作提出了计及系统可靠性约束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模型与求解方法。首先选取系统电力不足期望指标量化考察储能配置对系统可靠性的提升作用,建立了... 针对配电网储能选址定容过程中系统可靠性提升需求难以实现同步快速量化分析的问题,本工作提出了计及系统可靠性约束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模型与求解方法。首先选取系统电力不足期望指标量化考察储能配置对系统可靠性的提升作用,建立了兼顾经济性与可靠性目标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双层规划模型,上层以配电网配置储能的净投资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下层以配电系统N-1故障下负荷削减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其次基于内点法求解优化问题过程中的KKT条件及复合函数求导法则,推导出系统可靠性指标对储能出力上限及容量灵敏度分析解析表达式,并将其代入到线性化后的系统可靠性不等式约束中,实现上下层模型间的参数传递;最后以改进的IEEE RTS-79测试系统算例为例,验证了所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与所推导的灵敏度分析解析表达式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储能配置 系统可靠性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馈入下新能源高占比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评估
2
作者 崔晓丹 吴家龙 +2 位作者 王彦品 许剑冰 冯佳期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2期191-202,共12页
实际运行的电力系统获取的量测数据大多是稳定的,失稳情况少。但是基于数据驱动的暂态稳定评估准确度与稳定和失稳有效样本量的平衡度有密切关系。为了克服评估模型对稳定样本的倾向性,将稳定和失稳样本的有效样本数量这一特征引入交叉... 实际运行的电力系统获取的量测数据大多是稳定的,失稳情况少。但是基于数据驱动的暂态稳定评估准确度与稳定和失稳有效样本量的平衡度有密切关系。为了克服评估模型对稳定样本的倾向性,将稳定和失稳样本的有效样本数量这一特征引入交叉熵损失函数,用来度量损失函数中不同类别的权重,训练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此外,基于文中提出的模型建立了分类判定阀值与评估结果的映射关系。当系统的运行工况发生变化时,采用迁移学习方法并将核主成分分析法应用于源域、目标域输入特征的提取,解决异构迁移学习的问题,仅需目标域的少量样本对源域模型进行微调,使模型能够快速适应变化场景下的暂态电压稳定评估。最后,在引入直流和新能源发电的IEEE39节点系统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评估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样本不平衡 类别平衡损失函数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果蝇算法的地铁列车运用计划编制研究
3
作者 徐鹏 辛丽平 +2 位作者 张增超 周永荣 马兆兴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5-207,共13页
针对地铁列车运用计划编制问题,基于改进果蝇算法开发了一种地铁双车辆段列车运用计划编制模型,使列车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检修规定里程数,前往不同车辆段完成对应检修任务。在满足列车检修周期内行驶路程要求、列车均衡运用的基础上,将... 针对地铁列车运用计划编制问题,基于改进果蝇算法开发了一种地铁双车辆段列车运用计划编制模型,使列车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检修规定里程数,前往不同车辆段完成对应检修任务。在满足列车检修周期内行驶路程要求、列车均衡运用的基础上,将双车辆段的所有列车与车次任务综合规划;根据列车与车次的匹配关系,将列车运用计划编制问题转化为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以列车-车次匹配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列车运用计划编制模型,并以国内某地铁列车运用计划为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就人工方案编排的不合理的检修日期,提出一种自动检修日期更新修改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列车均能按时完成检修要求的行驶路程,抵达规定车辆段进行检修,实现列车均衡运用;通过对不合理的检修日期(来自人工方案)进行修改,使列车检修日期平均提前14d,从而提高了列车检修资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运用计划编制 改进果蝇算法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新能源场站阻抗辨识方法
4
作者 王彦品 崔晓丹 +3 位作者 吴家龙 李亚杰 邓馗 冯佳期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5期251-257,共7页
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电力系统引发了一系列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受到电力电子装置阻抗的影响,由于电力电子装置具有非线性和时变的特性,且内部控制逻辑和参数由于厂家对外保密难以获取,使得其阻抗建模是黑箱问题。针... 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电力系统引发了一系列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受到电力电子装置阻抗的影响,由于电力电子装置具有非线性和时变的特性,且内部控制逻辑和参数由于厂家对外保密难以获取,使得其阻抗建模是黑箱问题。针对基于电压源变换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新能源场站阻抗建模的黑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建立阻抗模型方法,可以识别不同工况下的VSC阻抗特性。基于前馈神经网络建立了一种针对VSC阻抗的通用识别框架,通过将解析法求得的结果与神经网络模型的运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阻抗识别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场站 阻抗辨识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