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型舰载机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源机箱及其核电磁脉冲防护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富强 刘鹏 +3 位作者 张建东 苏青林 刘艳 梁祎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30,43,共8页
[目的]针对某型舰载机电源机箱减重和核电磁脉冲(HEMP)防护的设计需求,采用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化的机箱结构设计,并利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电源机箱。[方法]利用CST仿真软件进行机箱复合材料的防护性能仿真和设计评估;选择镀镍... [目的]针对某型舰载机电源机箱减重和核电磁脉冲(HEMP)防护的设计需求,采用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化的机箱结构设计,并利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电源机箱。[方法]利用CST仿真软件进行机箱复合材料的防护性能仿真和设计评估;选择镀镍碳纤维和延展金属网作为电磁增强材料,同时配合层间电磁增强和缝隙、搭接等部位的电连接设计;使用有界波模拟器验证其在核电磁脉冲下的防护能力。[结果]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机箱在核电磁脉冲下的屏蔽效能达到65 dB以上。[结论]采用热压罐工艺制作的机箱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成型方便、电磁脉冲防护性能好、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磁脉冲 电磁屏蔽 复合材料 碳纤维机箱 热压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蔽复合材料设备舱电磁脉冲屏蔽效能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富强 马晨 +3 位作者 王东红 张建东 刘鹏 刘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5-229,共5页
利用镀镍碳纤维为基础材料,制作了镀镍碳纤维复合材料蒙皮,并辅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蒙皮和聚氨酯泡沫以及其他配件制作了全复合材料轻质设备舱。研究了其在核电磁脉冲(HEMP)、间接雷击电磁脉冲(LEMP)下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基于镀镍碳... 利用镀镍碳纤维为基础材料,制作了镀镍碳纤维复合材料蒙皮,并辅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蒙皮和聚氨酯泡沫以及其他配件制作了全复合材料轻质设备舱。研究了其在核电磁脉冲(HEMP)、间接雷击电磁脉冲(LEMP)下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基于镀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轻质设备舱在上升时间2.8ns、半脉宽24ns脉冲波形下,HEMP屏蔽性能达到50.1dB;在上升时间3.2μs、半脉宽40.3μs脉冲波形下,LEMP屏蔽性能达到57.2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舱 复合材料 屏蔽效能 电磁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脉冲屏蔽效能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富强 闫丽丽 +1 位作者 王东红 谷建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7-151,共5页
研究了连续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镍工艺,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纤维的微观形貌、镍层成分和镍层结构。测试了镀镍碳纤维和镀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制备了镀镍纤维为增强材料的抗电磁脉冲复合材料。在场... 研究了连续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镍工艺,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纤维的微观形貌、镍层成分和镍层结构。测试了镀镍碳纤维和镀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制备了镀镍纤维为增强材料的抗电磁脉冲复合材料。在场强大于20kV/m的环境下测试了复合材料在频率为1.3,2.8,4.3,9.4GHz处的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屏蔽效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屏蔽效能均大于60dB,其中2.8GHz下出现最大值91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镀镍碳纤维 复合材料 屏蔽效能 电磁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Ag光子晶体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亚丽 马富花 +3 位作者 江波 李克训 张青翠 魏学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16-1522,共7页
考虑材料的电磁屏蔽特性和可见光透过的矛盾,设计了以铝/氧化铟锡(Ag/ITO)为周期的光子晶体薄膜以实现电磁屏蔽和可见光透过的兼容。首先根据电磁屏蔽和可视的双重需求,优化了光子晶体的组份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接着采用磁控溅射方... 考虑材料的电磁屏蔽特性和可见光透过的矛盾,设计了以铝/氧化铟锡(Ag/ITO)为周期的光子晶体薄膜以实现电磁屏蔽和可见光透过的兼容。首先根据电磁屏蔽和可视的双重需求,优化了光子晶体的组份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接着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以Ag/ITO为周期的光子晶体薄膜,并对光子晶体薄膜的屏蔽和可见光透光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光子晶体薄膜在金属Ag总膜厚大于可见光趋肤深度而远小于微波波段趋肤深度时,在可见光波段的最高透光率高达55%,而在微波x频率段的屏蔽性能最高可达65dB。通过结构设计,使薄膜的可见光透光率曲线与人眼的敏感曲线相吻合。随着每个周期Ag膜层的厚度增加,方阻相应降低,微波屏蔽性能相应提高。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薄膜的可见光透光率没有相应降低、屏蔽性能没有相应提高。设计的光子晶体薄膜在30 MHz^18GHz较宽波段的屏蔽性能均大于40dB。这种设计方法为材料的电磁屏蔽和可见光透明兼容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光子晶体薄膜 ITO/Ag薄膜 电磁屏蔽 透明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g颗粒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吸收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亚丽 李克训 +3 位作者 马富花 孙继伟 谷建宇 魏学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1-236,共6页
利用磁控溅射分层制备Ag和SiO2薄膜,通过快速热处理,使Ag颗粒富集在复合薄膜的表面。研究了Ag膜层厚度、退火时间、退火温度和退火方式对Ag颗粒形貌的影响,以及Ag颗粒致密度对其共振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每层Ag膜的厚度,可有... 利用磁控溅射分层制备Ag和SiO2薄膜,通过快速热处理,使Ag颗粒富集在复合薄膜的表面。研究了Ag膜层厚度、退火时间、退火温度和退火方式对Ag颗粒形貌的影响,以及Ag颗粒致密度对其共振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每层Ag膜的厚度,可有效控制Ag颗粒形貌。当每层金属为2 nm、退火温度为500℃时,形成的颗粒粒径大小均匀且致密度较高。通过间断退火可有效降低Ag颗粒的粒径。发现Ag颗粒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并没有随颗粒粒径的减小而明显降低,甚至提高。这和以往的报道不同。通过深入研究金属颗粒表面等离子体产生机理,发现其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增强的原因是致密度较高的颗粒表面能级与费米能级差值较大,Ag颗粒内部的电子向颗粒表面迁移越多,形成新的费米能级E'F的电子数就越多,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就越强。最终得出了金属颗粒共振吸收不单纯依赖于金属粒径、和颗粒的致密度也有很大关系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致密度 表面等离子体 退火 费米能级 共振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磁性金属微波吸收剂的制备和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谷建宇 马晨 +1 位作者 周必成 刘艳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02-604,共3页
通过化学浸渍沉积技术对活性炭进行了磁性金属负载处理,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微波吸收剂。该吸波剂在8~18GHz频率范围表现出良好的吸波特性。通过等压氮吸附、扫描电镜等分析了活性炭表面金属颗粒形貌,发现金属颗粒大部分以纳米尺度的粒... 通过化学浸渍沉积技术对活性炭进行了磁性金属负载处理,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微波吸收剂。该吸波剂在8~18GHz频率范围表现出良好的吸波特性。通过等压氮吸附、扫描电镜等分析了活性炭表面金属颗粒形貌,发现金属颗粒大部分以纳米尺度的粒子存在;并通过对负载前后吸波剂孔径和电磁参数比较研究,认为活性炭较大的表面积是吸波剂的电磁特性得以改善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吸收 活性炭 电磁防护 纳米磁性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波段吸收材料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东红 李宝毅 周必成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570-573,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发展较为迅速的太赫兹波段吸收材料——超材料吸波体、碳系材料、超薄金属、半导体材料等对太赫兹波的吸收情况,并展望了太赫兹波段吸收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太赫兹 吸收材料 超材料吸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化碳纳米管/聚丙烯酸酯导电压敏胶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东红 闫丽丽 王富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84,共4页
以原始碳纳米管(MWNTs)为原材料,先用稀硝酸回流处理,后稀盐酸回流处理,再空气氧化处理的方法对原始MWNTs进行处理,制得纯化MWNTs,最后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纯化碳纳米管/聚丙烯酸酯导电压敏胶(PSA)。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X射... 以原始碳纳米管(MWNTs)为原材料,先用稀硝酸回流处理,后稀盐酸回流处理,再空气氧化处理的方法对原始MWNTs进行处理,制得纯化MWNTs,最后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纯化碳纳米管/聚丙烯酸酯导电压敏胶(PSA)。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综合纯化法对原始MWNTs进行处理后,金属催化剂镍粒子和无定形碳杂质被有效去除。扫描电镜(SEM)显示,纯化MWNTs均匀地分散在聚丙烯酸酯PSA中,并形成了导电网络。电性能测试及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纯化MWNTs的体积份数为4.0%时,其综合性能最佳,此时180°剥离强度为0.634 kN/m,剪切强度为0.546 MPa,电导率为5.37×10-6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化碳纳米管 聚丙烯酸酯 导电压敏胶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场发射烧毁机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哲 马江将 +5 位作者 李克训 李旭峰 魏学红 鞠军燕 贾琨 赵亚丽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3-648,共6页
在碳纳米管场发射过程中,碳纳米管烧毁现象一直是影响碳纳米管场发射能力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对碳纳米管烧毁机理研究较少。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原位生长技术制备了不同形貌的碳纳米管阵列。通过对不同形貌的碳纳米管场发射测试... 在碳纳米管场发射过程中,碳纳米管烧毁现象一直是影响碳纳米管场发射能力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对碳纳米管烧毁机理研究较少。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原位生长技术制备了不同形貌的碳纳米管阵列。通过对不同形貌的碳纳米管场发射测试过程及碳纳米管烧毁前后形貌的研究,得出碳纳米管烧毁机理主要有三种。一是碳纳米管高度不均匀和碳纳米管本身的缺陷等原因引起了电场局域现象,这种局域场强使得碳纳米管局域温度过高而引起碳纳米管烧毁;二是碳纳米管吸附和脱附造成碳纳米管烧毁;三是碳纳米管与基片间存在较高的接触电阻而产生较高的焦耳热,使得碳纳米管烧毁。本文不仅给出了碳纳米管烧毁机理,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场发射 接触电阻 烧毁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场发射测试方法对其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孙继伟 贾琨 +4 位作者 贾爱珍 吕德涛 许晓丽 郭峰 赵亚丽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1-1204,共4页
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在金属基片上制备碳纳米管列阵薄膜,应用二极管结构对其场发射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影响碳纳米管阴极场发射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加,碳纳米管阴极场发射性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场发射性能的稳定... 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在金属基片上制备碳纳米管列阵薄膜,应用二极管结构对其场发射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影响碳纳米管阴极场发射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加,碳纳米管阴极场发射性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场发射性能的稳定性增加;阴阳极距离15μm时,碳纳米管具有最好的场发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场发射 测试次数 阴阳极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