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零极点匹配技术的电力电子开关恒导纳模型
1
作者 杜金鹏 王康 +1 位作者 汪光森 刘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103,共11页
L/C恒导纳开关模型具备导纳矩阵恒定、实时仿真效率高的优势,是电磁暂态仿真中主要的开关模型之一,但虚拟功率损耗问题严重影响仿真精度。为消除虚拟功率损耗,提出一种基于零极点匹配技术的L/C恒导纳开关模型。首先,根据Z变换下极点分... L/C恒导纳开关模型具备导纳矩阵恒定、实时仿真效率高的优势,是电磁暂态仿真中主要的开关模型之一,但虚拟功率损耗问题严重影响仿真精度。为消除虚拟功率损耗,提出一种基于零极点匹配技术的L/C恒导纳开关模型。首先,根据Z变换下极点分布规律比较结构稳定性,选择最优开关结构。其次,以零极点匹配技术离散开关模型,同时根据稳态特性与暂态特性确定模型参数。最后,通过分析虚拟损耗产生机理,提出一种恒定初始化技术,计算不同开关状态下的历史电流源。以两电平电压源型换流器为实验对象,搭建实时仿真硬件平台验证所提模型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L/C恒导纳模型相比,所提开关模型的虚拟功率损耗减小92%,模型振荡时间减少20%~30%,恒定初始化技术可彻底消除虚拟功率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开关 恒导纳模型 虚拟功率损耗 零极点匹配技术 恒定初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智能的电磁能装备轻量化故障诊断方法
2
作者 单南良 徐兴华 +2 位作者 鲍先强 丁启翔 廖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1-831,共11页
随着海量状态监测数据的获取,复杂电磁能装备的关键部件健康状态监测对于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断增加,研究利用边缘智能技术赋能装备故障诊断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方法。边缘智能技术致力于将智能算法和算力资源下沉到设备端,在靠近... 随着海量状态监测数据的获取,复杂电磁能装备的关键部件健康状态监测对于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断增加,研究利用边缘智能技术赋能装备故障诊断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方法。边缘智能技术致力于将智能算法和算力资源下沉到设备端,在靠近数据源的位置对数据进行处理,能够很好地解决工业嵌入式系统资源受限和海量数据传输所带来的故障诊断时延,防止设备过度损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边缘智能的轻量化故障诊断方法,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利用压缩感知技术将密集型的多元监测数据非线性压缩为稀疏采样数据,故障诊断模型集成了深度极限学习机和核函数,深度挖掘压缩采样信号与故障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模型轻量化技术,将诊断模型部署在设备端的边缘智能计算卡上,显著降低了数据的传输、计算和存储压力,从而提高了智能故障诊断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深度极限学习机 核函数 轻量化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能系统智能运维实时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鲍先强 商承亚 +2 位作者 石国良 肖海鹏 徐成成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5,共8页
为应对电磁能运维实时数据管理系统在大规模、分布式和异构化业务场景下面临的挑战,首先在综合考虑各类电磁能系统运维实时数据特征和实时数据管理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内存非关系型键值数学模型,构建了以数据为中心的电磁能实时数据处理流... 为应对电磁能运维实时数据管理系统在大规模、分布式和异构化业务场景下面临的挑战,首先在综合考虑各类电磁能系统运维实时数据特征和实时数据管理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内存非关系型键值数学模型,构建了以数据为中心的电磁能实时数据处理流程;然后,针对电磁能系统各业务软件与数据管理系统紧耦合的问题,提出了应用消息中间件的通用化数据管理系统结构,以消息包传输机制实现了数据流在实时数据库与业务软件间传递解耦合;最后,搭建了面向不同软硬件测试环境的电磁能实时数据管理原型系统,对所提架构进行了单节点和多节点的读写性能测试,并通过业务处理延时指标对比验证了该架构的技术可行性和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能系统 运维实时数据 NOSQL 实时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7
4
作者 鲁军勇 柳应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899-5913,共15页
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是电磁发射系统的核心执行机构,为电磁发射提供驱动磁场和加速通道。近十年来,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及其控制技术日趋成为直线电机领域较为热点的研究方向。该文归纳了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的特点和关键技术,综述了电磁... 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是电磁发射系统的核心执行机构,为电磁发射提供驱动磁场和加速通道。近十年来,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及其控制技术日趋成为直线电机领域较为热点的研究方向。该文归纳了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的特点和关键技术,综述了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旨在为电磁发射用直线电机的后续研究提供方向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直线电机 控制技术 轨道炮 线圈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速收发器的大容量逆变电源分布式控制架构
5
作者 杨国润 丁杰 +1 位作者 谢沁园 林克文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为实现大容量三相三电平全桥逆变电源的分布式控制,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收发器的分布式控制架构,并根据逆变电源需要监测的状态变量,设计了一主六从控制器的硬件架构、资源分配和通信协议;然后,测试了高速收发器的通信速率、延时和... 为实现大容量三相三电平全桥逆变电源的分布式控制,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收发器的分布式控制架构,并根据逆变电源需要监测的状态变量,设计了一主六从控制器的硬件架构、资源分配和通信协议;然后,测试了高速收发器的通信速率、延时和误码率;最后,在一台20 kW缩比样机和一台兆瓦级样机上对该分布式控制架构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分布式控制架构的可行性和高速收发器的优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控制架构 少缆化 三相三电平全桥逆变电源 高速收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屏蔽结构双边直线感应电机模型及参数研究
6
作者 张育兴 谢小虎 高子超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7,共6页
电磁发射要求的直线电机推力较大,为了达到设计的推力,电机驱动电流需要达到数千甚至上万安培,由此带来强大的泄漏磁场,对直线电机周围的其他电气设备正常工作产生干扰,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为了屏蔽强大的泄露磁场,建立了一... 电磁发射要求的直线电机推力较大,为了达到设计的推力,电机驱动电流需要达到数千甚至上万安培,由此带来强大的泄漏磁场,对直线电机周围的其他电气设备正常工作产生干扰,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为了屏蔽强大的泄露磁场,建立了一种带屏蔽结构的双边直线感应电机模型。首先,建立了带屏蔽结构直线电机的等效电路模型;然后,分析了横向边端效应对屏蔽板导体涡流的影响,随着频率的增加,屏蔽板导体边缘的涡流损耗增大,屏蔽板的电磁参数也不再是固定值,并利用3D有限元数值计算屏蔽板参数;最后,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均表明:屏蔽板参数值随着频率变化而变化,等效电阻值随着频率的提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直线感应电机 横向边端效应 3D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发射大载荷双向交变后坐力缓冲技术
7
作者 吴延好 许金 +1 位作者 李想 朱俊杰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4,共6页
为实现电磁发射双向交变后坐力的缓冲,提出了一种基于油气弹簧与双向阻尼器的组合式缓冲装置,建立了缓冲装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电磁发射后坐力的特点,分析了系统等效刚度和双向阻尼比等动力学参数对装置缓冲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装... 为实现电磁发射双向交变后坐力的缓冲,提出了一种基于油气弹簧与双向阻尼器的组合式缓冲装置,建立了缓冲装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电磁发射后坐力的特点,分析了系统等效刚度和双向阻尼比等动力学参数对装置缓冲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法。结果表明:该装置的缓冲性能与系统双向阻尼比和等效刚度等参数密切相关,当双向阻尼比相同时,电机定子的最大位移和粘滞阻尼力均出现在向上方向,且仅改变装置阻尼比和等效刚度无法实现缓冲性能的多目标最优;通过减小向上阻尼比和增大阻尼器的吸能密度等优化方法,使装置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动态响应均有了较大的改善,满足电磁发射大载荷瞬时交变力的缓冲需求。该研究结果可为电磁发射反双向后坐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后坐力 组合式缓冲装置 双向阻尼比 等效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心饱和对正交绕组平面感应电机电磁耦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帆 欧阳斌 +1 位作者 翟小飞 李鑫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7,共10页
针对正交绕组平面感应电机中初级铁心饱和造成的两个维度电磁力下降、波动加剧等电磁耦合效应问题,通过三维电磁场仿真计算模型,对比了两套绕组单独与同时通电时,初级铁心磁通密度的大小和分布规律。将安培环路定理分别与电磁场数值计... 针对正交绕组平面感应电机中初级铁心饱和造成的两个维度电磁力下降、波动加剧等电磁耦合效应问题,通过三维电磁场仿真计算模型,对比了两套绕组单独与同时通电时,初级铁心磁通密度的大小和分布规律。将安培环路定理分别与电磁场数值计算、磁导率迭代计算相结合,得到计算饱和效应修正系数的半解析法和解析法方法。采用两种方法得到两套绕组的通电电流和转差频率对电机各维度电磁耦合效应的影响。开展样机堵转试验,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维度上的绕组电流越大、转差频率越低,得到的饱和效应修正系数越小,电磁耦合效应越强;一个维度上的电磁力会随着另一维度绕组通电电流的增大而减小,而电磁力的波动则会随之增大;与试验数据相比,半解析法和解析法计算得到的电磁转矩最大误差分别为4.78%、8.56%,验证了所提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该研究可为正交绕组平面感应电机的初步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绕组平面感应电机 电磁耦合 铁心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VSI非线性影响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电流传感器MTPA控制策略
9
作者 许观达 肖飞 +2 位作者 连传强 郭力源 刘计龙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131-3142,共12页
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控制可充分利用磁阻转矩,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运行效率,但无论是公式法还是高频信号注入法,均需要安装至少两个相电流传感器以获得电机的电流信息。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在电流传感器故障条件下的容错控制能力... 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控制可充分利用磁阻转矩,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运行效率,但无论是公式法还是高频信号注入法,均需要安装至少两个相电流传感器以获得电机的电流信息。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在电流传感器故障条件下的容错控制能力,同时降低系统制造成本,该文提出了一种无需电流传感器的MTPA控制策略。该策略仅使用一个速度控制器,通过公式法计算电机的dq轴控制电压指令。为提高运行效率,降低逆变器非线性影响,采用平均值补偿法对电压源型逆变器(VSI)进行非线性补偿,提高了MTPA控制精度和控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控制性能与有电流传感器的MTPA方法接近,稳态时工作电流矢量幅值误差不超过1%,而未考虑VSI非线性补偿的传统方法最大误差超过30%,平均误差大于15%。实验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动态性能,并对电机参数变化具备一定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最大转矩电流比 无电流传感器 非线性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有源电磁干扰视觉检测与参数估计方法
10
作者 朱轩 阮江军 +3 位作者 吴灏 史朝鹏 何方敏 孟进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1263,共13页
面向高动态变化、时频混叠、未知干扰等因素,本文提出一种雷达有源电磁干扰视觉检测与参数估计方法,旨在提升雷达系统电磁兼容性与抗干扰能力.首先,基于电磁干扰信号建模仿真构建时频图像数据集,并利用自适应对比度与边缘增强网络(Adapt... 面向高动态变化、时频混叠、未知干扰等因素,本文提出一种雷达有源电磁干扰视觉检测与参数估计方法,旨在提升雷达系统电磁兼容性与抗干扰能力.首先,基于电磁干扰信号建模仿真构建时频图像数据集,并利用自适应对比度与边缘增强网络(Adaptive Contrast and Edge Enhancement Network,ACEENet)进行预处理,强化边缘细节并抑制噪声;然后,利用所提降参增强网络(Parameter Reduction Enhancement Network,PRENet)、嵌入三重注意力机制的Slim-Neck(Slim-Neck with Triplet Attention Mechanism,Slim-Neck-TAM)与组合损失函数改进YOLOv8n目标检测算法,构建高精度电磁干扰视觉检测网络(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Visual Detection Network,EIVDNet),实现干扰信号的模式识别与定位;最终,基于位置信息与参数估计原理实现干扰信号关键参数粗估计,并通过XGBoost回归算法修正后获得精确估计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电磁干扰信号检测精度与速度能够达到99.30%和82.75帧/秒,且参数估计总误差为1.01%,在低信噪比/干噪比与未知干扰情况下依然具有良好的感知性能,有助于提高雷达认知智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电磁干扰检测 YOLOv8 EIVDNet 参数估计 XG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多相H桥变频器中点电压调控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裘呈熠 胡亮灯 +2 位作者 郭城 鲁斌 龙齐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0-1562,I0027,共14页
电容电压不平衡将导致三电平变换器拓扑内外开关管承压不一致,造成输出电压畸变,严重影响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文中针对用于舰船推进的多相三电平H桥变频器中点电压调控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分析三电平H桥逆变电路中点电压不平衡成因;其... 电容电压不平衡将导致三电平变换器拓扑内外开关管承压不一致,造成输出电压畸变,严重影响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文中针对用于舰船推进的多相三电平H桥变频器中点电压调控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分析三电平H桥逆变电路中点电压不平衡成因;其次,研究一种适合三电平多相H桥拓扑的常规中点电压调控方法,但该方法下中点电压可控区域受限于负载功率因数,其限制了推进低速低功率因素工况平衡能力;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一种全功率因数范围下的中点电压平衡控制方法,其注入的零序分量根据电压信号扇区判断,再加入与负载电流同相的分量,在低功率因数工况拥有更快的平衡速度与更高的稳态精度。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优化方法可行性、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H桥 中点电压控制 零序电压 全功率因数 多相推进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电平空间矢量的并联三电平ANPC逆变器容错控制策略
12
作者 钟颖 李卫超 +2 位作者 马名中 周亮 晏明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并联三电平逆变器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五电平空间矢量调制的容错控制方法。根据不同位置的器件短路或者开路故障,对故障后能够输出的电平进行了统计分类,并在五电平矢量图中画出了可实现容错输出的区域。通过灵活选用... 为进一步提高并联三电平逆变器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五电平空间矢量调制的容错控制方法。根据不同位置的器件短路或者开路故障,对故障后能够输出的电平进行了统计分类,并在五电平矢量图中画出了可实现容错输出的区域。通过灵活选用冗余空间矢量,实现了单个和多个功率器件故障下的多模式容错运行。该方法无需增加功率器件和传感器,大大提高了并联三电平ANPC逆变器的输出性能和可靠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容错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控制 多电平逆变器 冗余空间矢量 统一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大容量介电储能脉冲电容器电热耦合仿真分析与原位测试
13
作者 朱博峰 张晓 +2 位作者 张冠祥 王鑫 鲁军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5,共9页
连发温升是导致电磁发射用脉冲电容器储能特性劣化甚至失效的重要因素,以往的薄膜电容器温度分布研究方法和结论缺乏对于极端应用工况等效性和测量结果进行全面、准确及实时性的考量。该文结合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以及原位测试等手段... 连发温升是导致电磁发射用脉冲电容器储能特性劣化甚至失效的重要因素,以往的薄膜电容器温度分布研究方法和结论缺乏对于极端应用工况等效性和测量结果进行全面、准确及实时性的考量。该文结合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以及原位测试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一种高压大容量脉冲电容器在连续浪涌电流冲击工况下的内部温升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完成连续的50次脉冲放电后,仅由电容器内部电流焦耳热和自愈生热导致的温升约为0.7~0.9℃,但在并联汇流排热传导的作用下,电容器单体端部温升最高可达21℃,可见影响脉冲电容器内部芯子最大温升和应用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芯子外部的热传导。该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于改进电磁发射用脉冲电容器散热工艺,进而提高其在极端应用工况下的工作可靠性具有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储能 脉冲电容器 电热耦合 原位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意代数精度的电路微分方程数值积分算法
14
作者 杜金鹏 王康 +1 位作者 汪光森 刘著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95-2006,共12页
数值积分是求解电路微分方程的经典方法之一,但传统数值积分形式固定、积分精度不可调节,且精度、计算量与积分的定量关系不明确。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任意代数精度的显隐式数值积分算法。首先,给出显隐式数值积分的构造方法,... 数值积分是求解电路微分方程的经典方法之一,但传统数值积分形式固定、积分精度不可调节,且精度、计算量与积分的定量关系不明确。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任意代数精度的显隐式数值积分算法。首先,给出显隐式数值积分的构造方法,以任意代数精度为条件确定积分系数,并分析证明所提积分算法的精度与稳定性;其次,定义单位时间计算量,补充传统数值积分评价指标,并研究单位时间计算量随方程维度、积分精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实时仿真验证所提积分算法与指标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高阶积分相比,所提积分算法的准确度可提高33%~72%,计算量可减小9%~42%,单位时间计算量可减小16%~61%,且单位时间计算量能够定量描述精度、计算量与积分的关系,对数值积分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微分方程 数值积分 代数精度 计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负载转矩辨识
15
作者 石秦赓 朱俊杰 +1 位作者 韩一 曾雄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868-3882,共15页
准确的负载转矩辨识有助于提升复杂非线性负载永磁驱动系统的抗负载扰动能力。滑模观测器具有对噪声高鲁棒性、响应速度快和结构简单等优点,已经成为负载转矩辨识的常用算法。然而,该算法存在高频抖振的缺点,限制了其在电力传动系统中... 准确的负载转矩辨识有助于提升复杂非线性负载永磁驱动系统的抗负载扰动能力。滑模观测器具有对噪声高鲁棒性、响应速度快和结构简单等优点,已经成为负载转矩辨识的常用算法。然而,该算法存在高频抖振的缺点,限制了其在电力传动系统中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型自适应滑模观测器,在传统滑模观测器模型的基础上,将符号函数替换为饱和函数,设计了一种自适应趋近率,并在反馈回路中引入了一个额外的分量来表示负载转矩的平均估计值,解决了传统滑模观测器趋近时间和系统抖振之间的矛盾。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相比于传统滑模观测器具有更高的观测精度、更快的响应速度;采用负载转矩观测值作为前馈补偿后提升了驱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及抗负载扰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转矩 滑模观测器 永磁同步电机 前馈补偿 抗负载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中点钳位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位优化控制策略
16
作者 薛贵景 刘计龙 +2 位作者 李科峰 代壮志 麦志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96-4006,I0036,共12页
现有的有源中点钳位三电平(active neutral-point clamped three-level,ANPC-3L)逆变器空间矢量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策略中点电位控制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且难以实现低复杂度和高中点电位控制精度的有机统... 现有的有源中点钳位三电平(active neutral-point clamped three-level,ANPC-3L)逆变器空间矢量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策略中点电位控制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且难以实现低复杂度和高中点电位控制精度的有机统一。尤其是在ANPC-3L逆变器高调制比、低功率因数工况下,参考电压矢量进入到空间矢量图的中点电位不可控区域,母线中点电位波动问题进一步加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简化等效SVPWM与模型预测的中点电位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建立中点电位预测模型,遍历确定最优的矢量序列及作用时间,实现对中点电位的快速精准控制。在中点电位不可控区域通过调制模式的动态切换,使ANPC-3L逆变器在高调制比、低功率因数工况下中点电位波动最高下降约80%,等效降低了对支撑电容容值的需求。最后,通过一台功率等级18kW的三相ANPC-3L逆变器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中点钳位三电平 空间矢量调制 模型预测 中点电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脉冲电源并联组网充电电压测量误差机理
17
作者 张晓 戴宇峰 +2 位作者 张冠祥 马涛 朱博峰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大容量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并联组网的脉冲功率电源系统是电磁轨道炮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充电电压将直接决定系统的初始储能以及最终的炮口动能。为此,针对一种基于蓄电池和电容器的高能级混合储能模块化并联组网式脉冲功率电源系统,... 大容量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并联组网的脉冲功率电源系统是电磁轨道炮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充电电压将直接决定系统的初始储能以及最终的炮口动能。为此,针对一种基于蓄电池和电容器的高能级混合储能模块化并联组网式脉冲功率电源系统,研究了其在充电过程中储能电容器组电压实时测量数据存在阶跃误差这一特殊实际问题。首先,分析了误差产生的机理;然后,利用仿真方法复现了故障出现的过程;最后,提出了充电电压闭环控制的改进方法,避免了脉冲功率电源系统实际过(欠)充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容器 并联组网 脉冲功率电源 电磁轨道炮 充电控制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发射复合电枢的动态特性及影响因素
18
作者 石敬斌 关晓存 +1 位作者 管少华 袁立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029-5036,共8页
电磁发射系统中的电枢结构及特性参数对发射性能有重要影响。为了探讨复合电枢的动态特性及影响因素,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及电磁场理论,推导出嵌入式和半嵌入式复合电枢动态发射耦合数学模型,分析储能电容器的容量及初始工作电压、驱动... 电磁发射系统中的电枢结构及特性参数对发射性能有重要影响。为了探讨复合电枢的动态特性及影响因素,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及电磁场理论,推导出嵌入式和半嵌入式复合电枢动态发射耦合数学模型,分析储能电容器的容量及初始工作电压、驱动线圈的匝数、复合电枢结构参数等因素对加速性能的影响,仿真计算复合电枢的结构参数a、c、d对发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储能电容器的初始工作电压和电容越高,复合电枢发射效率越高;同步感应线圈炮中驱动线圈匝数也对复合电枢发射性能产生影响,随着匝数增加,发射效率并非一直升高;参数中a、c对发射性能影响很小,而参数d对发射性能影响很大。所提出的数学模型和分析结果可为复合电枢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复合电枢 动态特性 电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大电流罗氏线圈的参数设计与仿真
19
作者 张冠祥 张晓 +1 位作者 戴宇峰 马涛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28,共8页
为设计一款能准确测量脉冲大电流的罗氏线圈,根据罗氏线圈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建立罗氏线圈等效电路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了不同电磁参数对罗氏线圈测量结果的影响,设计了相关样品进行测试。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电磁参数对罗氏线... 为设计一款能准确测量脉冲大电流的罗氏线圈,根据罗氏线圈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建立罗氏线圈等效电路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了不同电磁参数对罗氏线圈测量结果的影响,设计了相关样品进行测试。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电磁参数对罗氏线圈的性能存在较大影响,建立的罗氏线圈等效电路模型可以根据需求很好地指导产品设计,仿真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证明所设计的罗氏线圈可以对脉冲放电电流进行有效准确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线圈 脉冲大电流 参数设计 电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舰船推进的中压新型三电平多相H桥变频器共模电压抑制策略研究
20
作者 鲁斌 胡亮灯 +2 位作者 裘呈熠 龙齐杰 郭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644-5656,I0027,共14页
针对舰船直流10 kV新型三电平多相H桥串联变频器共模电压抑制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梳理新型直流串联H桥型变频器共模电压与零序电压的转换关系,并给出共模电压和零序电压等效电路;其次,基于载波翻转策略,提出一种适合三电平H桥型变频器... 针对舰船直流10 kV新型三电平多相H桥串联变频器共模电压抑制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梳理新型直流串联H桥型变频器共模电压与零序电压的转换关系,并给出共模电压和零序电压等效电路;其次,基于载波翻转策略,提出一种适合三电平H桥型变频器的共模电压抑制方法,该方法可在不恶化输出零序电压及中点电压平衡性能的基础上,实现共模电压优化抑制;最后,搭建12相三电平H桥串联变频器及其配套感应电机仿真模型及试验平台,并对所提共模抑制策略予以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保证零序电压、中点电压平衡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可降低共模电压峰值,且理论分析、仿真和试验三者吻合良好。该文所提共模电压抑制策略实现简单,可推广到其他多相H桥型变换器共模电压抑制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模电压抑制 三电平多相H桥串联变频器 载波翻转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 十二相感应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