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通用手环的睡眠呼吸暂停检测
1
作者 黄锦阳 崔丰麒 +6 位作者 马长秀 樊文东 李萌 李经宇 孙晓 黄林生 刘志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45-3056,共12页
睡眠呼吸暂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多导睡眠图(PSG)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的“金标准”,然而它的成本高且不便长期监测。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通用运动手环的新方法以便捷地检测睡眠呼吸暂停。该方法通过分析手环采集的心率、血氧饱和... 睡眠呼吸暂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多导睡眠图(PSG)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的“金标准”,然而它的成本高且不便长期监测。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通用运动手环的新方法以便捷地检测睡眠呼吸暂停。该方法通过分析手环采集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睡眠状态数据,采用自适应生理数据重构方法和数据插值方法滤除噪声;在特征工程中,融合连续生理变量和类别变量,以深度提取睡眠状态特征;而分类模块采用轻量级门控循环单元(GRU)模型,从而简化训练过程,并降低过拟合风险。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23人数据集上获得了93.68%的准确率和93.97%的召回率。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氧饱和度、身体质量指数和年龄是判断睡眠呼吸暂停的关键特征。与PSG相比,所提方法更适用于家庭环境下的长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检测 通用手环 多模态数据处理 长时健康监测 多因素影响指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C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任务分割与资源分配
2
作者 杜剑波 董伟哲 +4 位作者 金蓉 王军选 康嘉文 刘雷 策力木格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51,共9页
在6G时代,空天地一体化网络(SAGIN)可以为物联网(IoT)设备提供无处不在的覆盖,能有效解决当前网络架构覆盖能力不足的问题。多接入边缘计算(MEC)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可以进一步增强SAGIN的服务能力,其中MEC在有效降低任务执行延迟和... 在6G时代,空天地一体化网络(SAGIN)可以为物联网(IoT)设备提供无处不在的覆盖,能有效解决当前网络架构覆盖能力不足的问题。多接入边缘计算(MEC)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可以进一步增强SAGIN的服务能力,其中MEC在有效降低任务执行延迟和系统能耗方面表现出显著的能力。提出一种支持MEC的SAGIN架构,其中卫星和多架无人机(UAV)作为边缘节点,为IoT设备就近提供算力。通过IoT设备的任务分割以及UAV和卫星的带宽分配,实现网络平均总能耗的最小化。将网络动态性问题表述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的自适应决策算法对其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最小化网络能耗和DDPG代理累计奖励最大化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边缘计算 资源分配 任务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户时代文士与朝鲜通信使的中国诗学讨论——以丈山、林家、木门与通信使的笔谈交流为中心 被引量:2
3
作者 范建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江户时代文士与朝鲜通信使交流时留下了很多笔谈集,这些笔谈集大多以写本或刊本的形式被保存了下来。其内容大半是诗文的唱和应酬,其中也有涉及中国诗文论的讨论。这些讨论往往是散见于各笔谈集中的片言只语,还没有做过系统的整理和研... 江户时代文士与朝鲜通信使交流时留下了很多笔谈集,这些笔谈集大多以写本或刊本的形式被保存了下来。其内容大半是诗文的唱和应酬,其中也有涉及中国诗文论的讨论。这些讨论往往是散见于各笔谈集中的片言只语,还没有做过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虽然如此,但它们是江户文士与朝鲜通信使面对面交流的直接记录,是原始的、当事者的、第一手的珍贵资料。把这些一鳞半爪的诗文论钩沉出来,进行比较系统的整理和研究,相信无论是对于我们演绎日本文士与朝鲜通信使的交流史,描述日朝两国汉文学的发展史,还是对于我们研究汉文学之本源的中国诗文论对其周边国家汉文学发展的影响史,或者日朝汉文学对中国文学的接受史,都是有所补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时代 朝鲜通信使 笔谈 中国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样的数据流差分隐私快速发布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修君 莫磊 +4 位作者 郑啸 卫琳娜 董俊 刘志 郭龙坤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3-2447,共15页
基于云原生数据库的许多应用场景需要处理海量的数据流.为了实时分析数据流中的群体趋势信息而又不泄露单个用户的隐私,这些应用需要在每个时刻都可以为数据流中的最近数据集快速创建可以安全发布的差分隐私直方图.然而,现有的直方图发... 基于云原生数据库的许多应用场景需要处理海量的数据流.为了实时分析数据流中的群体趋势信息而又不泄露单个用户的隐私,这些应用需要在每个时刻都可以为数据流中的最近数据集快速创建可以安全发布的差分隐私直方图.然而,现有的直方图发布方法因缺乏高效数据结构,导致无法快速提取关键信息以确保数据的实时可用性.为解决此问题,深入分析数据采样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采样的数据流差分隐私快速发布算法SPF(sampling based fast publishing algorithm with differential privacy for data stream).SPF首创高效数据流采样草图结构(efficient data stream sampling sketch structure,EDS),EDS对滑动窗口内数据进行采样统计估计,并过滤不合理数据,实现了对关键信息的快速提取.然后,证明EDS结构输出的近似值理论上等效于对真实值添加差分隐私噪声.最后,为了满足用户所提供的隐私保护强度,并且避免正确反映原始数据流的真实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效数据流采样的自适应加噪算法.根据用户的隐私保护强度和EDS结构所提供的隐私保护强度之间的关系,通过隐私分配的方式自适应生成最终可发布直方图.实验证明,相较于现有算法,SPF在保持相同数据可用性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时间和空间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原生数据库 滑动窗口 数据流 差分隐私 数据采样 数据发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驱动机器人的最优轨道生成与实现 被引量:15
5
作者 栾楠 明爱国 +1 位作者 赵锡芳 陈建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422-1425,143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的动力学前馈方法 ,解决了欠驱动系统由于系统不完全可控造成的反馈控制失效、运动轨道难以实现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习 -优化交替式最优运动轨道生成方法 ,该方法将轨道优化与学习控制相结合 ,所生成轨道可以... 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的动力学前馈方法 ,解决了欠驱动系统由于系统不完全可控造成的反馈控制失效、运动轨道难以实现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习 -优化交替式最优运动轨道生成方法 ,该方法将轨道优化与学习控制相结合 ,所生成轨道可以在欠驱动机器人上实际操作 .对一台实际的欠驱动机器人实现了最优轨道生成 ,并进行了动作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机器 最优轨道生成 欠驱动系统 非驱动关节 学习控制 轨道优化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乌伦古富碱侵入岩成因探讨 被引量:73
6
作者 赵振华 王中刚 +1 位作者 邹天人 增田彰正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5-220,共16页
对沿乌伦古深断裂分布的钠闪石花岗岩、钾长花岗岩、闪长岩、碱性正长岩等富碱侵入体进行了较系统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O、Pb、Sr、Nd同位素组成研究,确认它们为一类幔源重熔分异型富碱侵入岩类。在分析其... 对沿乌伦古深断裂分布的钠闪石花岗岩、钾长花岗岩、闪长岩、碱性正长岩等富碱侵入体进行了较系统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O、Pb、Sr、Nd同位素组成研究,确认它们为一类幔源重熔分异型富碱侵入岩类。在分析其物质来源、形成构造环境和成岩条件等特征基础上,用部分熔融、多阶段分离结晶和分离结晶一地壳混染等模型探讨了其成岩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岩 成因 富碱 稀土族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Ⅱ)Sr、Nd、Ce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97
7
作者 刘丛强 解广轰 增田彰正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3-214,共12页
对有代表性的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Sr、Nd和Ce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合系统的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其地幔源区同位素组成的不均一性;利用Ce、Nd同位素地球化学给出的信息,探讨富集Ⅰ型(EMⅠ)地幔端... 对有代表性的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Sr、Nd和Ce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合系统的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其地幔源区同位素组成的不均一性;利用Ce、Nd同位素地球化学给出的信息,探讨富集Ⅰ型(EMⅠ)地幔端元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玄武岩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量点胶方法与实验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勤 徐策 +1 位作者 徐晨影 青山尚之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71-2078,共8页
针对微装配/密封工程对用胶量超微化(≤1 pL)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既适用于接触式点胶,也适用于非接触式点胶的超微量点胶方法.采用移液针穿过装有胶液的玻璃微管,在移液针先端吸附微小胶滴,当移液针先端靠近点胶面时,其先端吸附的微小... 针对微装配/密封工程对用胶量超微化(≤1 pL)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既适用于接触式点胶,也适用于非接触式点胶的超微量点胶方法.采用移液针穿过装有胶液的玻璃微管,在移液针先端吸附微小胶滴,当移液针先端靠近点胶面时,其先端吸附的微小胶滴与点胶面接触,移液针离开点胶面后,微小胶滴的一部分将残留在点胶面上,实现超微量点胶.通过匹配点胶的参数,实现点胶量的控制.该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黏度(1~3.5×105 cP)的胶液、任意空间方向的超精密点胶.实验讨论了移液针直径和点胶距离(移液针先端与点胶面的距离)对点胶性能(胶斑直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匹配移液针直径、点胶距离、玻璃微管内径和点胶速度等参数,实现了胶液黏度为971 cP,点胶量为40 fL、170 fL、180 fL在3种亲水性不同的点胶面上的微量点胶;以及胶液黏度为3×104 cP,胶斑直径为243.9 μm时的超微量点胶.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量点胶 点胶控制 点胶分析 高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合成AZ91D镁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13
9
作者 吉泽升 陈晓瑜 +2 位作者 胡茂良 S.Sumio 杨续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10-2015,共6页
利用固相合成方法在挤压比为11:1的条件下,将AZ91D镁合金屑分别在573、623、673和723K时制备成试样,对试样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573-673K时,AZ91D镁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随合成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于673... 利用固相合成方法在挤压比为11:1的条件下,将AZ91D镁合金屑分别在573、623、673和723K时制备成试样,对试样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573-673K时,AZ91D镁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随合成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于673K时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随合成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合成温度为673K时,其抗拉强度最高,达到384.4MPa在热挤出过程中氧化层被均匀弥散在组织中且发生动态再结晶,使固相合成AZ91D镁合金的力学性能与铸态和用铸锭热挤出制备的镁合金相比明显提高,在合成温度为673K时,其延伸率为5.8%,比铸态增加152%;AZ91D镁合金屑在挤出过程中不能完全结合且出现较多的微裂纹,使其延伸率与铸锭热挤出制备的AZ91D镁合金相比低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D镁合金 固相合成 热挤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词袋模型的图像优化分类方法 被引量:22
10
作者 赵春晖 王莹 Masahide KANEKO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64-2070,共7页
该文应用词袋模型对图像进行分类,并针对传统词袋模型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提取以及金字塔匹配原理的优化方法。首先对训练图像进行ROI提取,对得到的ROI区域进行密集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 该文应用词袋模型对图像进行分类,并针对传统词袋模型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提取以及金字塔匹配原理的优化方法。首先对训练图像进行ROI提取,对得到的ROI区域进行密集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特征的抽取和描述并生成视觉词典,由此产生的视觉词典更能精确的描述图像的特征,且能够抵抗多变的位置信息及背景信息的影响。其次应用金字塔匹配原理对图像进行基于视觉词典的直方图表示,代入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进行分类。通过对Caltech 101和Caltech 256两个数据库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方法提高了分类的正确率,且能够在训练图像较少的情况下达到良好的分类效果。最后通过与现有同类方法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词袋模型 兴趣提取 金字塔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k-means聚类视觉词典构造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春晖 王莹 Masahide Kaneko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80-2386,共7页
传统词袋(bag of words,BoW)模型在构造视觉词典时一般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实现,但k-means聚类方法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初始点的选择,从而导致生成的视觉词典鲁棒性较差,此外,每次迭代都要计算数据点与中心点的距离,计算复杂度高... 传统词袋(bag of words,BoW)模型在构造视觉词典时一般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实现,但k-means聚类方法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初始点的选择,从而导致生成的视觉词典鲁棒性较差,此外,每次迭代都要计算数据点与中心点的距离,计算复杂度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k-means聚类视觉词典构造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初始值的选取进行了优化,克服了随机选取初始值对聚类性能的影响,其次基于三角形不等式对计算进行了简化,使生成的视觉词典更加稳定,计算复杂度更低,最后引入权值分布对图像进行基于视觉词典的表示,并将基于改进的视觉词典的词袋模型应用于图像分类,提高了分类性能。通过在Caltech 101和Caltech 256两个数据库进行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词典库大小对分类性能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文方法所得到的分类正确率提高了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袋模型 视觉词典构造 K-MEANS聚类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多专业协同建筑设计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29
12
作者 韩锐 刘大平 +1 位作者 邵丹 王礼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4-178,266,共6页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各相关领域,使我国建筑产业的转型与技术升级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适应新形式下人才培养的需要,各土木建筑类高校均在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改进,旨在弥补并完善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下...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各相关领域,使我国建筑产业的转型与技术升级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适应新形式下人才培养的需要,各土木建筑类高校均在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改进,旨在弥补并完善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下人才培养的不足。基于BIM的集中式实验室教学,有机地融合多专业协同设计理念。通过建筑工程项目实例的递进式设计制作,提升学生们在专业技能、协调组织和设计全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掌控能力;通过设计成果的技术指标比较,反映出学生们在设计理论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上的进步。为建筑设计教学模式及方法的革新积累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建筑设计 项目实例 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驱动微小型机器人的运动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杜启亮 张勤 +1 位作者 田联房 青山尚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5-420,433,共7页
为满足桌面工厂对机器人在平面内大行程、高精度和全方位运动的要求,研制了一种压电陶瓷驱动的微小型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stick-and-slip运动原理,通过压电陶瓷和电磁铁的配合动作,在铁磁性工作表面上实现了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和原... 为满足桌面工厂对机器人在平面内大行程、高精度和全方位运动的要求,研制了一种压电陶瓷驱动的微小型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stick-and-slip运动原理,通过压电陶瓷和电磁铁的配合动作,在铁磁性工作表面上实现了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和原地旋转运动.在假设平行配置的压电陶瓷驱动器在每一步的运动过程中保持平行基础上,分析了一步运动中机器人的4个支撑脚的坐标变化情况,进而推导出在该条件下反映机器人位姿变化的运动学差分模型.计算结果显示,机器人直线运动最大步长为0.042 0 mm,旋转运动最大偏转角度为0.185°/步.通过开环轨迹控制、点-点位姿控制和路径跟踪闭环控制实验,验证了机器人应用于桌面工厂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型机器人 压电陶瓷 运动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动态再结晶组织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洲 姚忠凯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4-128,共5页
采用电阻测量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Fe-32Ni合金高温变形奥氏体动态再结晶组织对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s点和一定深冷处理温度下马氏体生成量的影响。与静态再结晶组织相比,动态再结晶晶粒组织不均匀,其位错亚结构也不... 采用电阻测量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Fe-32Ni合金高温变形奥氏体动态再结晶组织对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s点和一定深冷处理温度下马氏体生成量的影响。与静态再结晶组织相比,动态再结晶晶粒组织不均匀,其位错亚结构也不均匀。具有位错密度梯度分布的成长中的动态再结晶晶粒晶界附近含有少量的易移动位错,促进马氏体的形核,提高Ms点及其Ms点以下较高温度区域转变初期的马氏体生成量,但是对于较低温度区域转变后期的马氏体生成量则无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再结晶 晶粒直径 马氏体相变 MS点 铁镍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驱动微粒转动的性能与实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勤 王建华 +1 位作者 黄维军 青山尚之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13-2022,共10页
分析了旋流产生的机制及其驱动微粒运动的机理,建立了颗粒在旋流中的力学模型。以微米级的颗粒(几微米到几百微米)为例,分析了两支微管对向喷射所产生的旋流场的特点和颗粒在旋流场中的受力情况以及运动特点和运动规律。讨论了颗粒的尺... 分析了旋流产生的机制及其驱动微粒运动的机理,建立了颗粒在旋流中的力学模型。以微米级的颗粒(几微米到几百微米)为例,分析了两支微管对向喷射所产生的旋流场的特点和颗粒在旋流场中的受力情况以及运动特点和运动规律。讨论了颗粒的尺寸、形状、位置变化对其旋转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分析和实验表明:两支平行微管相对喷射可以产生旋流,旋流可以驱动颗粒在其流场内稳定旋转。颗粒在旋流场内的运动性能与流场参数和微粒的形状、尺寸、偏心有关,减小颗粒的初始位置的偏心,减少公转成分,有利于颗粒姿态的捕捉和调整。即使颗粒参数变化,合理匹配流场参数,提出的方法仍然可以可以稳定地驱动颗粒转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驱动 微粒转动 对向喷射 流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鹅绒阴极发射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奇 邢达 +1 位作者 植田宪一 宅间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在长脉冲(50~100ns)和短脉冲(3ns)条件下,我们对天鹅绒阴极的发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其阴极电流密度分别为400A/cm^2和7kA/cm^2。 我们分别测量了电流-电压曲线,使用Cherenkov效应得到了阴极发射图象,得到了天鹅绒纤维的扫描电镜照... 在长脉冲(50~100ns)和短脉冲(3ns)条件下,我们对天鹅绒阴极的发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其阴极电流密度分别为400A/cm^2和7kA/cm^2。 我们分别测量了电流-电压曲线,使用Cherenkov效应得到了阴极发射图象,得到了天鹅绒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并测量了天鹅绒阴极的实验结构。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天鹅绒阴极的发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鹅绒阴极 强流 电子束 泵浦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协议副载波/波长标签交换技术方案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圆月 三木哲也 +1 位作者 王东进 刘发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00-1305,共6页
通过多协议波长交换MtλS(Multi-Protocol Lainbda Switching)技术向副载波域的延伸,该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宽带光网络技术方案以期实现电视网与Internet网的高效融合——基于副载波标签和交换接口的多协议副载波/波长标签交换网络.利用... 通过多协议波长交换MtλS(Multi-Protocol Lainbda Switching)技术向副载波域的延伸,该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宽带光网络技术方案以期实现电视网与Internet网的高效融合——基于副载波标签和交换接口的多协议副载波/波长标签交换网络.利用新型复合标签,在独特的副载波/波长双层交换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多层互动的流量工程和灵活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保证,有效利用了波长资源.同时给出了双层标签交换机的框架结构,分析了其性能,并指出了该方案面临的关键问题及相关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λS GMPLS 副载波交换接口和标签 多层动态流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体显示器件光学性能的激光散斑表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台玉萍 李新忠 +1 位作者 张利平 聂兆刚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95,1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激光散斑表征磁流体显示器件光学性能的方法。阐述了磁流体显示器件的工作机理及显示过程中磁微粒的运动过程,将其运动模型简化为简单的几何模型,利用散斑相关方法测量了磁微粒的堆积过程;同时,利用散斑图平均对比度方法... 提出了一种利用激光散斑表征磁流体显示器件光学性能的方法。阐述了磁流体显示器件的工作机理及显示过程中磁微粒的运动过程,将其运动模型简化为简单的几何模型,利用散斑相关方法测量了磁微粒的堆积过程;同时,利用散斑图平均对比度方法研究了磁流体薄膜表面形貌的变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激光散斑方法是一种表征磁流体显示器件光学性能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 显示器件 激光散斑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机械手的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勤 刘俊 +1 位作者 黄维军 青山尚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7-103,共7页
为分析液滴机械手的控制机理,建立液滴机械手的流体动力学仿真模型,仿真分析液滴机械手的控制机理,研究机械手端面形成液滴的形态跟随机械手端面形状的变化关系,讨论影响液滴机械手性能的因素,并通过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提出方... 为分析液滴机械手的控制机理,建立液滴机械手的流体动力学仿真模型,仿真分析液滴机械手的控制机理,研究机械手端面形成液滴的形态跟随机械手端面形状的变化关系,讨论影响液滴机械手性能的因素,并通过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提出方法的可行性.数值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各钨丝棒的上下移动量,可以改变液体和各钨丝棒的接触壁面,使机械手端面形成液滴的形态随之改变;基于表面张力吸附在液滴上的微小部件的姿态将随着液滴形态的改变而变化,从而可以实现对于微小部件姿态的控制.适当调整机械手的参数,如钨丝棒的数目、尺寸、各钨丝棒的移动量,以及改变液滴的性质等,可以满足微装配过程中各种操作目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张力 液滴 微操作机械手 姿态调整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时间域相位解包法测量不连续物体的三维轮廓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爱玲 卷幡智明 +1 位作者 武田光夫 蒋庄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96-1198,共3页
针对传统相位解包方法不能测量不连续物体轮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域相位解包的傅里叶变换技术.该技术采用先投影一系列间距随时间变化的正弦条纹图到被测物体上,再用电荷耦合器件和图像采集卡来获取由物体面形调制而变形的条纹图... 针对传统相位解包方法不能测量不连续物体轮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域相位解包的傅里叶变换技术.该技术采用先投影一系列间距随时间变化的正弦条纹图到被测物体上,再用电荷耦合器件和图像采集卡来获取由物体面形调制而变形的条纹图,并沿时间轴对这些变形条纹做傅里叶变换、滤波和反变换,然后沿时间轴解包,得到图像上每个时刻每个像素点的相位.由此得到的相位值在像面内是相互独立并且是沿时间轴变化的,这个相位变化率包含有物体的高度信息.实验表明,该技术成功地解决了不连续物体的轮廓测量问题,与传统的空间相位解包方法相比,该技术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方便、准确地测量不连续和大陡度物体的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相位解包 傅里叶变换 三维轮廓测量 条纹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