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匹配控制的构网型变换器小扰动稳定性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奕曈 艾诚 +3 位作者 覃瑶 刘腾 喻松涛 刘进军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4-792,共19页
匹配控制(或被称为惯性同步控制、直流电压同步控制等)是一种适用于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静止无功补偿器和柔性直流输电等直流侧为非理想直流电压源场景的构网型控制方法。现有研究中针对匹配控制更加着重于分析其与同步发电机转子惯性... 匹配控制(或被称为惯性同步控制、直流电压同步控制等)是一种适用于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静止无功补偿器和柔性直流输电等直流侧为非理想直流电压源场景的构网型控制方法。现有研究中针对匹配控制更加着重于分析其与同步发电机转子惯性之间的匹配模拟,通常缺少对其同步阻尼及同步小扰动稳定机理的深入分析。因此,首先对匹配控制的国内外研究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梳理,然后提出了基于反馈与前馈的同步阻尼分类方式,并分别从直流侧附加电阻、网侧附加控制阻尼和机侧附加控制阻尼3个层面,对当前研究中各种匹配控制方法及其小扰动同步稳定机理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最后再针对匹配控制所适用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静止无功补偿器和柔性直流输电等4种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案例分析,有助于提高对匹配控制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价值认知和能力特性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换器 匹配控制 惯性同步控制 同步阻尼 小扰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风电场内多风机风速概率预测
2
作者 郭美仑 寇鹏 +2 位作者 田润泽 张远航 梁得亮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5539-5552,共14页
在风机呈不规则排布的风电场中,对多风机各自风速的概率预测,有利于量化风速的不确定性与波动性,进而为风电场精细化控制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对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图卷积神经网络(BGCNN)的多风机风速超短期概率预测模型。为... 在风机呈不规则排布的风电场中,对多风机各自风速的概率预测,有利于量化风速的不确定性与波动性,进而为风电场精细化控制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对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图卷积神经网络(BGCNN)的多风机风速超短期概率预测模型。为提取风机排布的空间特征信息,该模型首先以风机历史数据为依据构建了风电场的初始图结构;其次,针对固定图结构难以考虑建模误差的问题,采用BGCNN将风电场图模型参数化,并通过训练其参数改变图信息,从而提取风机间空间特征,同时,在BGCNN的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块后接入长短时记忆网络,实现时间特征提取,由此,综合空间和时间相关性特征信息,得到考虑时-空二维相关性的多风机风速预测结果;最后,利用蒙特卡洛法抽样多组模型输出值,进一步得到对应概率预测结果。在呈不规则分布的多台风机上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概率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预测 风速预测 图卷积神经网络 空间相关性 超短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电站并网方案精细化建模的输电系统规划方法
3
作者 李志远 王建学 +3 位作者 邓娇娇 古宸嘉 杨钤 刘海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017-7029,I0001,共14页
随着新能源并网规模和外送需求的不断提高,输电系统的重载与阻塞问题趋于严峻,对电网建设方案精细化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该文基于对变电站投建工程的精细化建模,提出一种同时考虑变电站和输电网建设的输电系统规划方法,拓展主要关注网... 随着新能源并网规模和外送需求的不断提高,输电系统的重载与阻塞问题趋于严峻,对电网建设方案精细化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该文基于对变电站投建工程的精细化建模,提出一种同时考虑变电站和输电网建设的输电系统规划方法,拓展主要关注网架构建的传统规划理论。首先,针对新建变电站的高压侧接入方式与低压侧送出方式进行建模;进而构建输电系统规划-校核双层模型,上层建立面向变电站和输电线路规划工程的系统模型,考虑规划方案比选与建设时序逻辑等相关约束,下层校核同时考虑常规场景与故障场景的运行模拟,保证规划方案能够同时满足常规场景下运行要求与故障场景下安全校核的限制。最后,基于改进的Garver's 6节点和某实际电网算例验证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系统规划 变电站建模 规划-校核双层模型 投建耦合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应对极端事件的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关键技术 被引量:23
4
作者 别朝红 卞艺衡 +3 位作者 张理寅 黄玉雄 孙思源 李更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049-7067,I0002,共20页
保障电力安全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正向新型电力系统演进,新能源不确定性、设备低抗扰与弱支撑性等特征变化叠加日益严峻的极端事件威胁,使得提升电力系统弹性、防范电力安全风险成为一项复杂且具有... 保障电力安全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正向新型电力系统演进,新能源不确定性、设备低抗扰与弱支撑性等特征变化叠加日益严峻的极端事件威胁,使得提升电力系统弹性、防范电力安全风险成为一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该文在详细介绍新型电力系统弹性提升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从“风险评估—投资规划—预防准备—响应恢复”4个层面归纳新型电力系统应对极端事件的电力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技术,系统分析各层面的关键技术与研究重点。最后,对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电力安全的实现路径进行展望,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极端事件 高比例新能源 弹性 风险评估 多指标要素效益分析 协同运行 灵活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步共识区块链的企业与个人碳核算方法与智能合约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韩拙璞 丁涛 +3 位作者 穆程刚 姚烨成 罗捷炀 沈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6-82,共17页
温室气体问题日渐引发全球注意,合理有效碳排放核算是保证各类主体公平参与碳市场和衡量碳配额的重要手段,对于温室气体的控制和减排至关重要。现有碳排放的核算中核算范畴划分存在缺陷,缺乏对碳减排的衡量,且对象仅包括工业企业,未考... 温室气体问题日渐引发全球注意,合理有效碳排放核算是保证各类主体公平参与碳市场和衡量碳配额的重要手段,对于温室气体的控制和减排至关重要。现有碳排放的核算中核算范畴划分存在缺陷,缺乏对碳减排的衡量,且对象仅包括工业企业,未考虑个体类主体。在现有核算方法中,一方面,减排量核算的缺失导致核算结果对部分企业并不公平。另一方面,针对个体的核算的引入会导致主体数量急剧增加,核算数据收集难度加大,核算结果的可信性和真实性难以评估,且现有核算方法的核算效率难以匹配核算数据更新的速度。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构建核算方法,拓宽核算主体范围至工业企业和个体,相应提升碳减排的潜力,且计入碳减排对核算结果的影响,使碳核算结果更为合理,并考虑个体碳核算数据收集难度,构建基于消费的个人碳核算方法。同时,该文搭建适用于碳核算的轻量化区块链结构,依托碳核算业务流程设计适用于碳核算的区块链异步共识机制,有效缩短共识时间。在该区块链结构基础上,编写计算合约实现碳核算的程式化进行以提高核算效率,并为保证区块链结构中存证碳核算结果有效性和真实性,设计了基于电子签名技术的存证合约。最后,该文设计针对不同类型主体的多组算例,有效验证了文中所述碳核算方法的可靠性及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碳核算 区块链 共识机制 智能合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