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抗体分泌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样受体水平的变化
1
作者 秦彦 文一州 +1 位作者 刘青 左文旻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B细胞亚群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ASC)、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ILR)表达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急性期KD患儿32例为观察组及体检健康儿童19例为对照组。其中11例KD患儿(类固醇组)Egami评分>...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B细胞亚群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ASC)、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ILR)表达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急性期KD患儿32例为观察组及体检健康儿童19例为对照组。其中11例KD患儿(类固醇组)Egami评分>3分,预测可能存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无反应,采用类固醇药物治疗,其余21例患儿(IVIG组)均给予IVIG治疗,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CD19^(+)B细胞群中ASC、白细胞LILR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KD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水平、B细胞亚群中AS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VIG组及类固醇组患儿治疗后PBMC水平、PBMC中CD4^(+) T细胞、CD8^(+)T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AS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类固醇组ASC占比低于IVIG组(P<0.05)。流式细胞术检查显示,4种抑制性LILR亚型在单核细胞上表达,LILRB1在每个B细胞亚群上表达,而LILRB2或LILRB3在B细胞亚群上的表达在急性期和治疗后均较少;LILRB4在ASC上呈现唯一表达,其急性期水平低于单核细胞;观察组ASC的LILRB1、LILRB4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KD患儿急性期ASC呈升高趋势且富含LILRB4表达,治疗结果不受类固醇给药影响。ASC可能在KD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 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