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麻醉药物对微生物-肠-脑轴影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谷茜 舒进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5-1088,共4页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共生关系,并且肠道微生物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双向交流的通路,即“微生物-肠-脑轴”。研究表明,全身麻醉药物与大脑之间可以通过微生物-肠-脑轴进行复杂的双向交流,全身麻醉药物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共生关系,并且肠道微生物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双向交流的通路,即“微生物-肠-脑轴”。研究表明,全身麻醉药物与大脑之间可以通过微生物-肠-脑轴进行复杂的双向交流,全身麻醉药物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代谢。本文就常见的全身麻醉药物对微生物-肠-脑轴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麻醉与微生物-肠-脑轴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肠-脑轴 肠道微生物 全身麻醉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神经节持续射频与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治疗直肠癌会阴痛临床研究
2
作者 钟波 张桃梅 +3 位作者 王志强 陶平 王怀明 张爱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评价DSA引导下奇神经节持续射频(CRF)与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HL-PRF)治疗直肠癌会阴痛的近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主动对照、双盲试验法,根据射频治疗模式将57例直肠癌伴会阴痛患者以1∶1比例随机分为CRF组(n=28... 目的评价DSA引导下奇神经节持续射频(CRF)与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HL-PRF)治疗直肠癌会阴痛的近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主动对照、双盲试验法,根据射频治疗模式将57例直肠癌伴会阴痛患者以1∶1比例随机分为CRF组(n=28)和HL-PRF组(n=29)。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前(T0),术后24 h(T1)、1周(T2)、1个月(T3)、3个月(T4)、6个月(T5)时点会阴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为T0、T1、T2、T3、T4、T5时点坐姿时间、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分、Pittsburgh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术后口服吗啡剂量及会阴部麻木发生率。结果与T0时点相比,两组患者T1~T5时点NRS评分、PHQ-9评分及PSQI评分显著下降,坐姿时间显著增加(均P<0.05),术后口服吗啡剂量和会阴部麻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RF组相比,HL-PRF组T1~T3时点NRS评分、PHQ-9评分、PSQI评分、坐姿时间及术后口服镇痛药物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4~T5时点NRS评分、PHQ-9评分、PSQI评分显著增加(均P<0.05),坐姿时间显著降低(P<0.05)。结论奇神经节CRF和HL-PRF均能改善晚期直肠癌患者癌痛伴会阴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但CRF长期疗效优于HL-PR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神经节 射频热凝 脉冲射频 会阴痛 癌痛 DSA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痛患者鞘内镇痛全程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实施
3
作者 徐薇薇 文彦 +4 位作者 杨青 向明飞 谢沛希 赵静怡 王怀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7-32,共6页
目的 评价基于时机理论的癌痛患者鞘内镇痛全程管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将收治的癌痛鞘内镇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癌痛患者鞘内镇痛全程管理方案,该方案通过... 目的 评价基于时机理论的癌痛患者鞘内镇痛全程管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将收治的癌痛鞘内镇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癌痛患者鞘内镇痛全程管理方案,该方案通过文献研究、需求评估、专家函询构建,包括鞘内镇痛前期、临床治疗期、出院准备期、出院调整期、出院适应期5个阶段的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评价两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癌痛患者鞘内镇痛全程管理方案能有效提升患者镇痛效果,降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鞘内镇痛治疗 镇痛泵 疼痛管理 时机理论 适时干预模式 不良反应 肿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羽 朱琳 +2 位作者 柳露 荣蓉 卢秀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1-576,共6页
目的:构建科学、可靠、具有可操作性的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进行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通过循证文献分析与小组讨论初步构建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采用... 目的:构建科学、可靠、具有可操作性的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进行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通过循证文献分析与小组讨论初步构建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26名专家进行函询,采用优序图法确定各层级指标权重。结果: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96.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0.93,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2~0.23(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具有专科特色,且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及可靠性,对量化临床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低体温 质量指标 护理质量 三维质量结构模型 循证护理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通路探讨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改善小鼠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星翔 钟超 +3 位作者 叶华 徐春贻 刘云飞 蒋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71,共10页
目的分析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 diglucoside,PD)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微型CT分析小鼠小梁骨体积/总体积(bone volume/total volume,BV/TV)、平均小梁厚度(average trabecular thickness,Tb.Th)、平均小梁数目(average n... 目的分析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 diglucoside,PD)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微型CT分析小鼠小梁骨体积/总体积(bone volume/total volume,BV/TV)、平均小梁厚度(average trabecular thickness,Tb.Th)、平均小梁数目(average number of trabeculae,Tb.N)和平均小梁间距(average trabecular spacing,Tb.Sp);HE染色检测骨组织损伤;TRAP染色分析成骨细胞数量/骨周长(number of bone cells/bone circumference,N.Ob/B.Pm)、空泡率以及破骨细胞表面/骨表面百分比(osteoclast surface/bone surface,Ocs/BS);ELISA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相对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Wb检测核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和HO-1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骨丢失量增加,BV/TV、Tb.Th、Tb.N、N.Ob/B.Pm、ALP相对活性、SOD、GSH、Nrf2和HO-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b.Sp、空泡率、Ocs/BS、TRAP相对活性和MDA水平明显上升(P<0.05);E2组和PD组小鼠与模型组小鼠变化趋势完全相反(P<0.05),PD组和E2组小鼠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D可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改善小鼠骨质疏松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骨质疏松 核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脑钠肽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易豪 朱涛 +3 位作者 赵怡 郝学超 张宏伟 王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9-1025,共7页
目的评估术前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 BNP)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行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74例,男118例,女56例,年龄≥65岁,ASAⅠ—Ⅲ级。于术前2 h测定静脉血中NT-pro BNP水平,采用全子集回... 目的评估术前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 BNP)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行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74例,男118例,女56例,年龄≥65岁,ASAⅠ—Ⅲ级。于术前2 h测定静脉血中NT-pro BNP水平,采用全子集回归进行变量筛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AUC)面积和决策分析曲线评价术前NT-pro BNP对PPCs的预测价值。结果有22例(12.6%)患者发生PPCs。全子集回归分析筛选出最终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变量为性别、ASA分级、胰腺手术、胃肠手术、泌尿手术、活动耐量、屏气试验分级、总输液量和术前NT-pro BNP。加入术前NT-pro BNP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由0.777增加至0.815(P<0.05)。决策分析曲线结果显示,在所有风险决策阈值下,加入术前NT-pro BNP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均可获得临床净获益。结论术前NT-pro BNP是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PPCs的独立预测因子,可显著改善模型的预测性能,获得临床净获益,实现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PPCs的早期精准预测及风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 术后肺部并发症 老年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