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2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网络集成模型的宫颈细胞病理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廖欣 郑欣 +3 位作者 邹娟 冯敏 孙亮 杨帆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7-356,共10页
针对宫颈细胞病理图像自动筛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宫颈细胞病理图像采用自适应双阈值法进行初步检测,再采用改进Chan-Vase模型进行精确分割,提取出细胞(粘连簇团)中的不同区域。然后... 针对宫颈细胞病理图像自动筛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宫颈细胞病理图像采用自适应双阈值法进行初步检测,再采用改进Chan-Vase模型进行精确分割,提取出细胞(粘连簇团)中的不同区域。然后,结合病理诊断专家规则,构建相应的正交特征集。在此基础上,使用神经网络集成模型进行正常、疑似病变二分类识别,完成计算机辅助诊断。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完成宫颈病理细胞(粘连簇团)的分类识别,具有较高的正确率(84%)与较低的误判率(2.1%)。满足了在保证判断正确率的条件下,尽量降低将疑似病变样本误判为正常样本的实际病理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细胞病理 筛查 神经网络集成 计算机辅助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容错实时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筠 桑楠 熊光泽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6-849,共4页
为满足对安全关键领域日益增长的可靠性需求,通过对容错关键技术和多处理器系统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松耦合多处理器体系结构的双机容错实时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无缝整合了计算机硬件级、操作系统级、应用级的容错技术,以... 为满足对安全关键领域日益增长的可靠性需求,通过对容错关键技术和多处理器系统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松耦合多处理器体系结构的双机容错实时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无缝整合了计算机硬件级、操作系统级、应用级的容错技术,以达到从整体上提高系统可靠性的目的。然后,利用马尔科夫状态图法对该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能显著地从整体上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机热备份 容错 实时嵌入式系统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组成原理》多媒体CAI软件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洁 关蓉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7-180,共4页
阐述了CPU部分的多媒体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设计思想,讨论了利用Authorware与VisaulBasic在Window环境下开发本软件的特点和方法。针对应用中所涉及不同工具开发的程序模块的链接,超媒体... 阐述了CPU部分的多媒体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设计思想,讨论了利用Authorware与VisaulBasic在Window环境下开发本软件的特点和方法。针对应用中所涉及不同工具开发的程序模块的链接,超媒体的实现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超媒体 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立方体计算机直通通信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心松 李岳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00-406,共7页
对线路交换、消息交换、包交换,虚拟旁通和直通的平均通信延迟时间以及直通的平均请求响应时间进有了分析。比较指出,直通的平均通信延迟时间和平均请求响应时间最短。因此,直通通信技术在超级并行/分布计算机系统中,是克服互连和通信... 对线路交换、消息交换、包交换,虚拟旁通和直通的平均通信延迟时间以及直通的平均请求响应时间进有了分析。比较指出,直通的平均通信延迟时间和平均请求响应时间最短。因此,直通通信技术在超级并行/分布计算机系统中,是克服互连和通信障碍的最有效的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立方体 计算机通信 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S:一个立方体阵列计算机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心松 罗惠琼 代绍清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14-518,共5页
CACS是基于将8台80286AT机连成立方体拓扑结构研制成功的立方体阵列计算机系统(Cubc Array Computer System)。本文对其硬件系统结构进行了论证,指出起立方体是阵列计算机应用的优秀拓扑结构型式;阐明了软件系统的设计思想,经初步使用... CACS是基于将8台80286AT机连成立方体拓扑结构研制成功的立方体阵列计算机系统(Cubc Array Computer System)。本文对其硬件系统结构进行了论证,指出起立方体是阵列计算机应用的优秀拓扑结构型式;阐明了软件系统的设计思想,经初步使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式计算机 硬件 多计算机系统 软件 总线式结构 计算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病毒对抗技术CVCM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乃琦 左志宏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3-288,共6页
讨论了计算机病毒对抗领域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讨论了计算机病毒(含恶意程序)在信息对抗、电子战中的地位及其与传统的电子对抗(电子干扰)技术的共性与区别;提出了计算机病毒对抗这一矛盾体中的干扰与反干扰、攻与防的问题。
关键词 计算机病毒 电子对抗 病毒对抗 病毒战 信息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计算机绘图研究分子射线及蒸气源中分子的速率分布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瑞贤 吴剑峰 《大学物理》 1998年第7期7-10,共4页
推导出分子射线中分子的速度分布、速率分布,计算出分子射线中分子的最概然速率、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用计算机快速、精确地绘制出分子射线及蒸气源中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也绘出速度分量分布函数曲线及两个速度分量分布函数曲面。
关键词 分子射线 速率分布 蒸气源 计算机绘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程控纵横交换开关直通的计算机系统
8
作者 刘心松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3-89,共7页
在用纵横交换开关进行节点间互连的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中,引入可程控的节点间直通通信概念,相对于存储转发、虚拟直通、蛀孔寻径和电路交换,系统性能均有进一步提高。文中对基于程控纵横交换开关直通信息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系统之加速... 在用纵横交换开关进行节点间互连的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中,引入可程控的节点间直通通信概念,相对于存储转发、虚拟直通、蛀孔寻径和电路交换,系统性能均有进一步提高。文中对基于程控纵横交换开关直通信息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系统之加速比、效率、延迟时间和使用频带等系统性能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中,程控纵横交换开关直通是更具吸引力的节点间通信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并行处理 纵横交换开关 分布式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工作流与高性能计算集成方案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勇 李有福 +2 位作者 李小龙 刘鹏 田文洪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7-463,共7页
科学工作流为科学计算提供了工作流定义、流程管理和任务并行化等支持,高性能计算为大规模数据处理提供了集群管理、任务管理、资源调度等机制。如今正进入一个"大数据"时代,将科学工作流系统与高性能计算结合实现高性能计算... 科学工作流为科学计算提供了工作流定义、流程管理和任务并行化等支持,高性能计算为大规模数据处理提供了集群管理、任务管理、资源调度等机制。如今正进入一个"大数据"时代,将科学工作流系统与高性能计算结合实现高性能计算平台上大规模并行计算具有重要意义。集成中间件与上层工作流系统和底层高性能计算平台进行交互,提供任务提交与状态监控功能。同时,集成方案为分布式集群中计算平台提供新的参考实现。基于上述分析以Swift科学工作流与Windows高性能计算平台集成方案为例,通过NASA MODIS图片处理工作流来分析并验证集成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平台 分布式集群 高性能计算 大规模并行计算 科学工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外包安全多方统计计算可验证隐私保护方案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虎 田雯 +3 位作者 高建彬 张天义 高然 夏琦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4期835-847,共13页
安全多方求和/乘积是安全多方计算(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 MPC)的一种典型问题,近年来在智能电网、电子投票和联合征信等场景中有诸多应用。如何实现数据隐私保护是安全多方求和/乘积计算应用领域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针对此问... 安全多方求和/乘积是安全多方计算(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 MPC)的一种典型问题,近年来在智能电网、电子投票和联合征信等场景中有诸多应用。如何实现数据隐私保护是安全多方求和/乘积计算应用领域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针对此问题,引入了区块链构建可信数据共享环境,以此为基础结合可验证秘密共享协议设计了简单可行的基于区块链的外包安全多方统计计算可验证隐私保护方案。应用实例证明了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表明该方案可实现安全多方统计计算过程中数据的可验证隐私保护,且较Feldman方案在数据验证过程中有更小的计算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安全多方计算 智能合约 隐私保护 秘密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型监测与数值计算的管道边坡灾害安全评估与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曾成 冯涵璐 王仁超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7,共12页
【目的】我国的油气管道主要埋设于山区中,频发的边坡失稳对油气管道已构成重大威胁。边坡趋于不稳定时易产生滑坡,边坡的稳定性对管道的安全尤为重要。诸如遥感技术、原型监测、数值模拟的单一方法难以综合评估与分析管道边坡的安全。... 【目的】我国的油气管道主要埋设于山区中,频发的边坡失稳对油气管道已构成重大威胁。边坡趋于不稳定时易产生滑坡,边坡的稳定性对管道的安全尤为重要。诸如遥感技术、原型监测、数值模拟的单一方法难以综合评估与分析管道边坡的安全。为解决该问题,【方法】基于原型监测与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曲靖站PQ083-020处输油管道本体和边坡的安全稳定性。【结果】对比原始工况和降雨工况下该边坡的稳定性及位移、管道位移及所受应力,结果表明,仅基于雨量、倾角、位移、土压力的单一参数,难以评估3个断面的稳定性强弱。监测期内最大降雨3.6 mm的作用下,边坡安全稳定系数等于1.027,处于欠稳定状态。【结论】降雨是导致边坡产生不稳定趋势、管道所受应力变大的因素之一。雨量预警阈值达到25 mm/d时,边坡有失稳破坏的风险。此时管道的应力为0.130 MPa,其位移为0.028 m,仍处于安全状态。研究成果为降雨期间的边坡安全预警提供一定指导,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对边坡稳定性分析与管道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原型监测 油气管道 边坡灾害 风险评估 降雨 遥感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泛在感知、潜在通信、融合计算、内生安全综述: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
12
作者 于刊 李东 +3 位作者 张奇勋 马丁友 冯志勇 禹继国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243,共21页
毫米波频段的通信与感知面临两方面挑战:感通干扰制约彼此性能,耦合作用规律及解耦方法尚不成熟;毫米波强指向性特点导致信息传输存在安全隐患。针对智能交通系统感通算融合网络的物理层安全问题,定义泛在感知、潜在通信、融合计算与内... 毫米波频段的通信与感知面临两方面挑战:感通干扰制约彼此性能,耦合作用规律及解耦方法尚不成熟;毫米波强指向性特点导致信息传输存在安全隐患。针对智能交通系统感通算融合网络的物理层安全问题,定义泛在感知、潜在通信、融合计算与内生安全的概念,刻画四者的耦合作用关系;梳理感通算安的研究现状及局限性,阐述资源优化分配、感通耦合干扰认知与建模、感通安性能制约机理等的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泛在感知 潜在通信 融合计算 内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状态跨域估计算法综述
13
作者 李鑫尧 陈洪波 +2 位作者 沈力源 冯雪松 李晶晶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9-761,共13页
对锂电池运行状态进行精确估计和预测是保障其运行性能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基于数据驱动的锂电池状态估计算法容易受到实际数据分布偏差影响而导致预测模型性能下降,限制了模型的泛化性能,基于迁移学习的锂电池状态跨领域估计算法可以较... 对锂电池运行状态进行精确估计和预测是保障其运行性能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基于数据驱动的锂电池状态估计算法容易受到实际数据分布偏差影响而导致预测模型性能下降,限制了模型的泛化性能,基于迁移学习的锂电池状态跨领域估计算法可以较好地解决此类问题。该文分别从锂电池荷电状态估计、健康状态估计以及剩余寿命估计3类常见应用场景展开讨论,比较不同场景下方法之间的差异,同时揭示它们之间的共性。从技术路线角度出发将常用于状态估计的迁移学习方法归纳为3类:基于微调的迁移、基于度量的迁移和基于对抗训练的迁移。介绍了每一类方法的基本原理、代表性技术和典型应用场景,并基于此3类技术路线对近年基于迁移学习的锂电池状态跨域估计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归纳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状态估计 荷电状态估计 健康状态估计 剩余寿命估计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计算环境下访问控制关键技术 被引量:53
14
作者 冯朝胜 秦志光 +1 位作者 袁丁 卿昱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2-319,共8页
可控信任域的消失和多租户环境的出现,导致云计算环境下访问控制在诸多关键技术上都面临新的严峻挑战.该文从身份供应、身份认证、访问控制、身份联合和单点登录几个方面介绍了产业界在云访问控制上面临的问题和主要解决方法.从访问控... 可控信任域的消失和多租户环境的出现,导致云计算环境下访问控制在诸多关键技术上都面临新的严峻挑战.该文从身份供应、身份认证、访问控制、身份联合和单点登录几个方面介绍了产业界在云访问控制上面临的问题和主要解决方法.从访问控制模型、基于属性的密文访问控制和外包数据的访问控制三个方面评述了学术界在云访问控制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基于对已有技术和研究成果的分析,预测了云访问控制研究的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身份管理 访问控制 数据服务外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计算通信网架构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38
15
作者 童晓渝 张云勇 戴元顺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4-140,共7页
首先回顾了公众通信网和计算的发展过程,之后提出了公众计算通信网(PCCN,public comput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的概念,阐述了公众通信网向公众计算通信网发展的必然趋势,重点讨论了公众计算通信网的架构、实体以及关键技术。
关键词 公众计算通信网 面向业务的智能开放运营体系架构 云计算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普适计算的自适应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允 罗蕾 熊光泽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0-744,共5页
在普适计算领域中 ,终端设备所能够使用的资源是动态变化的 ,要求终端具有自适应处理能力 ,能够根据资源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响应 .文中以嵌入式操作系统为基础 ,提出了终端自适应处理的体系结构 ,并详细分析了采用模糊控制理论的应用自适... 在普适计算领域中 ,终端设备所能够使用的资源是动态变化的 ,要求终端具有自适应处理能力 ,能够根据资源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响应 .文中以嵌入式操作系统为基础 ,提出了终端自适应处理的体系结构 ,并详细分析了采用模糊控制理论的应用自适应设计方法 .在嵌入式浏览器的应用中 ,具有自适应处理策略的浏览器在所需要的资源发生变化时 ,能够获得比较稳定的上网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适计算 自适应系统 模糊控制 嵌入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浏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及计算终端的自适应性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允 熊光泽 +1 位作者 罗蕾 胡卫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120-1125,共6页
在普及计算领域中 ,终端设备所能够使用的资源是动态变化的 ,要求终端具有自适应处理能力 ,能够根据资源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响应 .文中以嵌入式操作系统为基础 ,提出了终端自适应处理的体系结构 ,详细分析了采用控制理论的自适应算法 ,并... 在普及计算领域中 ,终端设备所能够使用的资源是动态变化的 ,要求终端具有自适应处理能力 ,能够根据资源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响应 .文中以嵌入式操作系统为基础 ,提出了终端自适应处理的体系结构 ,详细分析了采用控制理论的自适应算法 ,并对系统的平衡性、稳定性和灵敏性进行了分析 .文中以多任务系统为例 ,对系统的自适应性进行了实验说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及计算 自适应系统 PID控制论 嵌入式操作系统 终端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短路径信任关系的推荐项目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贵松 解修蕊 +1 位作者 黄海波 屈鸿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166,共5页
针对社交网络中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推荐速度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近邻方法的改进计算方法,并对算法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该算法对用户的相似性度量采用基于最短路径的信任关系,用分层图和动态规划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在社交网络的应用... 针对社交网络中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推荐速度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近邻方法的改进计算方法,并对算法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该算法对用户的相似性度量采用基于最短路径的信任关系,用分层图和动态规划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在社交网络的应用中对关系链的深度进行限制。对该算法基于KDD Cup 2012 Track 1的数据进行了仿真,并与其他方法做了性能比较。实验表明,改进算法可以很好地平衡推荐效率和准确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过滤 推荐系统 相似性度量 最短路径 信任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信计算及其进展 被引量:29
19
作者 周明天 谭良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686-697,共12页
详细介绍了“可信计算”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容错计算(可信系统与网络)、安全探作系统、网络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对可信计算形成和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了对可信计算的概念、研究对象、目的以及可信计算的体系结构的看法;综述了可信计算中的... 详细介绍了“可信计算”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容错计算(可信系统与网络)、安全探作系统、网络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对可信计算形成和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了对可信计算的概念、研究对象、目的以及可信计算的体系结构的看法;综述了可信计算中的终端可信、终端可信应用、可信网络连接、可信网络服务、交易可信、可信评测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并进行了分析和点评,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展望了可信计算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其面对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 可信计算 终端可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计算的并行PLS算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辉华 唐天彪 +2 位作者 李灵巧 郭拓 罗国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1-778,共8页
偏最小二乘算法(PLS)是与红外、近红外光谱分析结合使用最为广泛的化学计量学算法,然而当前PLS算法通常采用单线程方式实现,当校正模型数量多或样本数量大、波长点数和主成分数较多,模型需对光谱预处理和波长选择方法反复优化时,计算十... 偏最小二乘算法(PLS)是与红外、近红外光谱分析结合使用最为广泛的化学计量学算法,然而当前PLS算法通常采用单线程方式实现,当校正模型数量多或样本数量大、波长点数和主成分数较多,模型需对光谱预处理和波长选择方法反复优化时,计算十分缓慢。为大幅提高建模速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并行计算策略,利用具有大规模并行计算特性的GPU作为计算设备,结合CUBLAS库函数实现了基于GPU并行的PLS建模算法(CUPLS)。利用近红外光谱数据集进行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UPLS建模算法较传统单线程实现的PLS算法,加速比可达近42倍,极大地提升了化学计量学算法的建模效率。该方法亦可用于其它化学计量学算法的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 并行计算 图形处理器 CUDA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