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2篇文章
< 1 2 1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化领域科学基金十年情况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超 王成红 +1 位作者 宋苏 鲁仁全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1-468,共8页
以《2003年~2012年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统计》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为依据,详细分析了近十年间信息科学部自动化领域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平均资助强度与资助率的变化情况,以及项目负责人的... 以《2003年~2012年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统计》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为依据,详细分析了近十年间信息科学部自动化领域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平均资助强度与资助率的变化情况,以及项目负责人的年龄层次和依托单位隶属关系的分布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几点建议,供有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领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平均资助强度 资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电极阵列的自动环境监测电子舌的设计 被引量:8
2
作者 邹绍芳 范影乐 王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41-1645,共5页
基于电化学微电极阵列,研发了一种用于环境中有毒痕量重金属检测的新型电子舌。系统采用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分三路实现了溶液中锌、镉、铅、铜、锰和砷6种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同时自动检测。每路传感器正面为30×30的硅基底金微... 基于电化学微电极阵列,研发了一种用于环境中有毒痕量重金属检测的新型电子舌。系统采用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分三路实现了溶液中锌、镉、铅、铜、锰和砷6种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同时自动检测。每路传感器正面为30×30的硅基底金微电极阵列,背面集成了Ag/AgCl参比电极和Pt对电极。通过PC多线程控制三路恒电位仪电路、蠕动泵和电磁阀,实现自动进样、检测和清洗。一次测量可以在5 min内完成,每路只需要2 mL样品。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检出限达到10^(-6)g/L级。此电子舌系统具有小体积、低成本等特点,适用于环境水样中重金属浓度分布的现场连续在线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舌 微电极阵列 重金属 多路恒电位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XON结式的聚筛法的自动化软件GAS
3
作者 刘忠 陈世平 向晓林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01-103,共3页
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基于DIXON结式的聚筛法是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然而运用该算法的求解过程需要进行专家干预,使得该方法不能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对基于DIXON结式的聚筛法进行了... 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基于DIXON结式的聚筛法是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然而运用该算法的求解过程需要进行专家干预,使得该方法不能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对基于DIXON结式的聚筛法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针对聚筛法在不能从DIXON导出方程组DPS中直接选出关于所有变元的三角列的情况下效率较低的问题,在计算机编程算法方面提出了变元轮换法和方程扩充法,使得该问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在此改进的基础上开发的自动化软件GAS在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方面有很高的效率,整个计算过程无需人工介入,从而解决了该方法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领域而不能应用于实际工程计算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法 DIXON结式 聚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功率电路的电力电子实验教学平台设计
4
作者 张刚 谢川 +2 位作者 王裕鑫 李凯 彭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共4页
为了便于开展电力电子领域多种功率电路分析、控制与特性测试教学,设计了一个可重构功率电路的电力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功率电路的可重构组件、电压电流采集模块、国产快速原型控制器、上位机以及示波器。基于该实验教学平台可以构建... 为了便于开展电力电子领域多种功率电路分析、控制与特性测试教学,设计了一个可重构功率电路的电力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功率电路的可重构组件、电压电流采集模块、国产快速原型控制器、上位机以及示波器。基于该实验教学平台可以构建多种拓扑功率电路,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开发控制算法以自动生成实验控制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技术 可重构功率电路 快速控制原型 实验教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场景充电需求预测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 被引量:3
5
作者 罗平 杨泽喆 +3 位作者 张嘉昊 杨晴 吕强 吴秋轩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8-378,I0040-I0044,共16页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数量增加和续航能力增强使得EV-交通网-电网间的耦合更加复杂,如何准确描述复杂耦合情况下EV的充电需求,平衡充电站运营商和EV用户利益,是EV充电站规划须考虑的问题。为此,首先采用蒙特卡洛法得到典型场...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数量增加和续航能力增强使得EV-交通网-电网间的耦合更加复杂,如何准确描述复杂耦合情况下EV的充电需求,平衡充电站运营商和EV用户利益,是EV充电站规划须考虑的问题。为此,首先采用蒙特卡洛法得到典型场景下规划区内每台EV的充电需求,将不同道路节点各时段的充电电量聚类到对应的聚类中心节点,并利用高斯混合模型拟合得到其概率密度函数。然后,建立综合考虑充电站和用户利益的EV充电站规划双层优化模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电压敏感系数指标分别从交通网和电网的角度筛选备选充电站节点,并采用黏菌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求解。最后,以245节点路网和IEEE 30节点电网构成的耦合网络为例,对比结果验证了所提规划方法既能保留EV充电需求的时空分布特点,又有利于充电站和用户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 充电需求 分时聚类 双层优化 充电站规划 黏菌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道自注意图卷积网络的运动想象脑电分类实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孟明 张帅斌 +2 位作者 高云园 佘青山 范影乐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0,共8页
该文将运动想象脑电分类任务设计成应用型教学实验。针对传统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GCN)无法建模脑电通道间动态关系问题,提出一种融合通道注意机制的多层图卷积网络模型(channel self-attention multilayer ... 该文将运动想象脑电分类任务设计成应用型教学实验。针对传统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GCN)无法建模脑电通道间动态关系问题,提出一种融合通道注意机制的多层图卷积网络模型(channel self-attention multilayer GCN,CAMGCN)。首先,CAMGCN计算脑电信号各个通道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图建模,并通过通道位置编码模块学习通道间关系。然后将得到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分量通过通道自注意图嵌入模块进行图嵌入,得到图数据。最后通过多级GCN模块提取并融合多层次拓扑信息,得出分类结果。CAMGCN深化了模型在自适应学习通道间动态关系的能力,并在结构方面提高了自注意机制与图数据的适配性。该模型在BCI Competition-Ⅳ2a数据集上的准确率达到83.8%,能够有效实现对运动想象任务的分类。该实验有助于增进学生对于深度学习和脑机接口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科研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脑电图 图卷积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能碳溯源的风储协同调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晨曦 倪索引 +1 位作者 郑静 吕施霖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2,共9页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是能源利用低碳转型的关键问题,储能是平抑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针对含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advanced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AA-CAES)和风电的电力系统,提出风电消纳的...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是能源利用低碳转型的关键问题,储能是平抑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针对含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advanced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AA-CAES)和风电的电力系统,提出风电消纳的低碳调度方法,并建立能-碳追踪模型追溯负荷侧电能与碳的具体来源。首先,建立了电能-碳流追踪模型,其次,建立了AA-CAES电站运行模型和风电出力模型。之后,以常规机组运行成本、碳排放成本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含AA-CAES与风电的电力系统协同低碳调度模型。最后,以改进的IEEE 30节点系统为例,对AA-CAES/风电协同调度进行了计算与能碳溯源分析。结果表明,AA-CAES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低负荷时段,AA-CAES电站主要处于压缩充电状态,储存电能;在高负荷时段,尤其是在风力发电出力不足时,AA-CAES电站通过膨胀放电来提供电能,有效平抑了风电的波动性。并通过能碳溯源分析,清晰地划分出AA-CAES/风电协同作用区域,显示出系统在不同负荷水平下的灵活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碳流追踪溯源 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 低碳优化 风电消纳 风电作用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流孪生对比网络的脑电情绪识别
8
作者 马玉良 谢昀臻 +2 位作者 孟明 高云园 佘青山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5-392,共8页
近年来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标签的标注需要大量的人力,实际应用中难以快速获取大量带标签的数据。高效利用有限的标签进行情绪识别研究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应用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 近年来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标签的标注需要大量的人力,实际应用中难以快速获取大量带标签的数据。高效利用有限的标签进行情绪识别研究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应用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流孪生网络的模型架构,由两个相互作用、相互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分支组成。首先,将模型进行预训练,将输入信号的扩增视图分别输入到孪生网络的两个分支,在分别经过分支中的卷积模块和全连接模块提取特征后进行对比学习,使模型在过程中学习到脑电信号的通用表征;然后,保留训练分支的编码器部分,对模型进行微调,得到分类结果。使用公开数据集SEED和SEED-IV中的数据样本进行模型分类效果的验证评估,在全标签数据下,分别实现了93.92%和89.71%的分类准确率。在50%的标签使用率下,实现了三分类92.68%的平均准确率,比使用全部标签只减少了1.24%准确率。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有效提取脑电数据的通用表征,并在使用少量标签的情况下达到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识别 自监督学习 脑机接口 双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站未知下多基地外辐射源运动目标两阶段约束加权最小二乘定位算法
9
作者 左燕 陈王蓉 彭冬亮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72-1781,共10页
针对发射站位置与速度未知时的运动目标定位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两阶段定位算法。首先,利用直接路径时间迟延和多普勒频移量测构建一个基于约束加权最小二乘(CWLS)模型获得发射站的位置和速度。然后,将发射站位置和速度估计值... 针对发射站位置与速度未知时的运动目标定位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两阶段定位算法。首先,利用直接路径时间迟延和多普勒频移量测构建一个基于约束加权最小二乘(CWLS)模型获得发射站的位置和速度。然后,将发射站位置和速度估计值代入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联合模型,建立基于CWLS的目标位置和速度估计模型,利用拟牛顿法求解目标的位置和速度。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定位性能达到克拉美罗下界(CRL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基外辐射源定位 运动目标 未知发射站位置和速度 约束加权最小二乘 拟牛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场景下人员行为的多模态信息融合决策策略
10
作者 王海泉 于浩玮 +3 位作者 杨岳毅 徐晓滨 卜祥洲 KURKOVA P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92,共9页
为预防工业场景下人员不安全生产行为所导致的安全事故,解决光线不佳、视野受限和遮挡等干扰情况下单一视觉模态动作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证据推理(S-ER)策略,融合视频信息和惯性测量元件(IMU)信息的人员不安全行为决... 为预防工业场景下人员不安全生产行为所导致的安全事故,解决光线不佳、视野受限和遮挡等干扰情况下单一视觉模态动作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证据推理(S-ER)策略,融合视频信息和惯性测量元件(IMU)信息的人员不安全行为决策方法。首先,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任务三维卷积模型(M-C3D),分析视频信息,运用融合注意力机制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处理IMU信息;其次,运用证据推理(ER)策略实现决策级融合,并通过萤火虫优化算法构建不同环境条件下证据权重和可靠度的优化集合,确保视频和传感器模态信息的权重能够根据环境情况自适应调整;最后,通过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多模态人员行为数据集(UTD-MHAD)和中原工学院的多模态人员行为数据集(ZUT-MHAD)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存在干扰的工业场景中,S-ER方法的识别准确率最高可达98.53%,较传统多模态融合方法及单模态识别方法的最高值提升17.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场景 多模态信息 信息融合 行为识别 证据推理(ER)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微针生物传感器用于连续血糖监测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刘俊 樊凯 +4 位作者 姚丹语 干开丰 苏畅 王玲 徐铭恩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4-501,共8页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连续血糖监测对于强化糖尿病管理以及支持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微针技术的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兴的血糖监测手段,具有无痛和可实时持续监测的优势。然而,传统微针制造技术,如微成型...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连续血糖监测对于强化糖尿病管理以及支持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微针技术的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兴的血糖监测手段,具有无痛和可实时持续监测的优势。然而,传统微针制造技术,如微成型技术,存在制造精度低且不可定制等局限。3D打印凭借其高精度、定制化以及可选材料丰富等特点,成为制造微针的新途径。综述3D打印微针的相关应用,包括关键技术、打印原理、打印材料以及应用领域等内容;阐述微针生物传感器在连续血糖监测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工作原理、微针制备、电化学性能表征和可穿戴集成技术等要点;探讨3D打印微针面临的研发难题以及展望了微针生物传感器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微针 微针生物传感器 连续血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平台光电跟踪教学实验装置设计
12
作者 史莹晶 毛孝永 李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0-87,共8页
为增强高校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设计了一套运动平台光电跟踪教学实验装置。该装置利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机械结构,并采用QT开发框架设计PC端上位机软件。基于该实验教学装置,开发了包括人机交互、电动机三闭环... 为增强高校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设计了一套运动平台光电跟踪教学实验装置。该装置利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机械结构,并采用QT开发框架设计PC端上位机软件。基于该实验教学装置,开发了包括人机交互、电动机三闭环控制、目标预测与跟踪控制以及隔离扰动控制等多个实验项目,涉及卡尔曼滤波算法、PID控制、自抗扰控制等理论知识。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在系统架构、平台设计、软件开发及算法设计方面的可行性。通过使用这一教学装置,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同时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跟踪系统 PID控制 矢量控制 目标轨迹预测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蔽信息映射的广义空间方向调制系统的物理层安全增强技术
13
作者 李湘鲁 向悠扬 +6 位作者 周劼 丁辰 胡清波 郝酝琦 罗颖 侯冬 田杰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6-67,共12页
针对无人机基站空对地通信链路易受窃听攻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隐蔽信息映射的广义空间方向调制系统(covert information mapped-generalized spatial and direction modulation,CIM-GSDM),将信息隐藏于激活接收机子集的索引及其选择... 针对无人机基站空对地通信链路易受窃听攻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隐蔽信息映射的广义空间方向调制系统(covert information mapped-generalized spatial and direction modulation,CIM-GSDM),将信息隐藏于激活接收机子集的索引及其选择组合中,引入与合法方信道正交的人工噪声干扰窃听方。为进一步提升系统的传输安全性,研究提出了预编码矩阵和功率分配因子联合优化框架,通过有效管理多波束传输和人工噪声的功率分配,增强系统安全性。首先,推导基于系统安全速率的物理层安全性指标,以此为优化目标,联合优化预编码矩阵和人工噪声功率分配因子。为解决该非凸的联合优化问题,考虑交替优化2个变量,提出基于Nesterov下降的自然梯度下降法,通过快速迭代更新预编码矩阵,解决CIM-GSDM符号候选集规模较大带来的计算复杂度问题。基于合法方信噪比与窃听方干信噪比的乘积最大化准则,推导出功率分配因子的次优闭式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优化算法在保证合法方可达到的速率前提下,显著降低窃听方的窃听速率,有效保证CIM-GSDM系统的传输安全性。相比传统波束成形算法及固定功率分配因子的方法,提出算法在安全性能上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空间方向调制 隐蔽信息映射 人工噪声 安全速率优化 物理层安全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下流域水库的产汇流过程对发电碳排放量的影响
14
作者 章坚民 徐益珑 +3 位作者 薛禹胜 王雨宽 薛峰 常康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共13页
对于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自然灾害不仅会对电力设备及系统产生物理及功能损坏,也会通过一次能源过程及特征改变引发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或储能下降,导致其减碳能力下降,碳排放量增加。以水库水电站为例,其一次能源为流域汇... 对于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自然灾害不仅会对电力设备及系统产生物理及功能损坏,也会通过一次能源过程及特征改变引发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或储能下降,导致其减碳能力下降,碳排放量增加。以水库水电站为例,其一次能源为流域汇集的入库水流和具有势能的水库水体,受到流域气象、地质地貌、水文河流、人类活动、人类工程以及诱发的山火、暴雨、洪水、滑坡等多灾种的严重影响。首先,文中提出了基于流域产汇流机理的水库入流及水库防洪调度仿真计算模型,揭示了多灾害以及信息失误对该调度模型的各类影响机理。大量仿真计算揭示了流域气象-自然灾害-信息对水库水电站一次能源过程和发电、泄洪及电力系统发电碳排放量增加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显示,山火、暴雨、洪水、滑坡等4类自然灾害以及信息错误导致的水库水电站及电力系统发电碳排放量增加是显著的,验证了自然灾害通过改变一次能源过程对新型电力系统减碳功能的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自然灾害 一次能源 可再生能源 碳排放 产汇流 水电站 防洪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卡尔曼观测器下的永磁同步电机负载扰动抑制研究
15
作者 刘栋良 赵金洋 +2 位作者 董旭辉 陈黎君 王晓啸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88-2503,共16页
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传感器控制系统中,观测器的设计至关重要,其精确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系统性能。此外,如何有效适应突变负载引起的波动,提升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是无传感器控制的一大难点。为此,该文首先在新坐标系下建立了永磁同步电... 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传感器控制系统中,观测器的设计至关重要,其精确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系统性能。此外,如何有效适应突变负载引起的波动,提升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是无传感器控制的一大难点。为此,该文首先在新坐标系下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来精确估计电机状态,提升控制精度的同时确保可靠运行。然后,分析了在电机稳定运行时和突变负载后的电流谐波变化,在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二阶振荡函数,提出一种改进的惯性自抗扰控制(IADRC)技术,旨在削弱电流谐波的干扰。最后,利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惯性自抗扰控制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电流谐波 新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互相关SRP-PHAT算法声源定位研究
16
作者 席旭刚 王晨 +2 位作者 李文国 丁一 马秉宇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1-259,共9页
可控响应功率相位变换算法(SRP-PHAT)因其在混响环境下的较强鲁棒性被广泛应用于声源定位。然而,传统的SRP-PHAT算法在多传声器阵列声源定位场景下的定位精度不足且计算量较大,不能满足高精度实时声源定位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 可控响应功率相位变换算法(SRP-PHAT)因其在混响环境下的较强鲁棒性被广泛应用于声源定位。然而,传统的SRP-PHAT算法在多传声器阵列声源定位场景下的定位精度不足且计算量较大,不能满足高精度实时声源定位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次互相关的SRP-PHAT算法,将阵列中两组通道信号间自相关和互相关的结果进行二次互相关运算,基于广义互相关相位变换函数(GCC-PHAT)进一步计算得到改进的SRP-PHAT函数,对其进行峰值搜索实现声源定位,以提高定位精度;在计算方面,通过将传声器阵列划分为参考通道和声源通道,仅在两组通道间进行互相关运算,避免了传统算法在全通道之间逐一计算带来的冗余,极大地减少了运算量。将传统的SRP-PHAT算法与基于二次互相关的SRP-PHAT算法在自研的128阵元多螺旋臂阵列声源定位系统进行移植,并在室内进行4种声源频率下(10~25 kHz)的声源定位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算法对4种不同声源频率下的声源定位时的方位角估计误差平均降低2.5°,俯仰角估计误差平均降低2°,定位的空间分辨率平均提升45.78%。改进后的算法相较于原算法在提高定位精度的同时大幅降低了计算量,为SRP-PHAT算法在多传声器阵列的实时声源定位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定位 麦克风阵列 相位变换 二次互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oom-FFT算法的实时频谱分析方法
17
作者 李浩 王煌辉 +2 位作者 曹佳伟 卫洋斌 李旭阳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44,共13页
随着现代通信与信号处理系统对实时性和高分辨率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在频谱分析中存在频率分辨率与带宽之间的矛盾逐渐突显,难以兼顾实时处理与高精度分析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oom-FFT算法的实时频... 随着现代通信与信号处理系统对实时性和高分辨率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在频谱分析中存在频率分辨率与带宽之间的矛盾逐渐突显,难以兼顾实时处理与高精度分析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oom-FFT算法的实时频谱分析方法,旨在通过局部频谱细化技术,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实现高分辨率频谱分析,并满足实时性要求。该方法通过数字下变频技术将目标频段信号搬移至基带,采用多级抽取滤波对信号进行降采样和低通滤波,在压缩数据量的同时保留目标频段特征通过FFT算法对降采样的信号进行局部高分辨率计算,提升了对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同时引入重叠帧技术减少频谱泄漏与提升频谱更新速率。最后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硬件上完成部署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250 MHz采样率下,该方法对50 kHz带宽信号的频率分辨率达到了1 kHz,通过FPGA并行化架构优化,增强了数据处理效率。该方法通过流程创新与硬件加速协同,为通信信号监测与雷达脉冲分析等场景提供了高实时性、高精度的频谱分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频谱 ZOOM-FFT 重叠帧 加窗 频谱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多物理类匀场分层聚焦感知检测技术及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应用
18
作者 高斌 唐琴 +8 位作者 马秋萍 汝改革 林罡 姜世强 张勇 罗飞 谌梁 莫枭雄 唐东海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3-128,147,共17页
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是全球能源传输基础设施,管道在线内检测(in-line inspection,ILI)技术是评估管道完整性的重要工具。然而,它面临着诸多检测挑战,如不同类型缺陷的全断面高灵敏检测局限。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电磁多物理类匀场分层聚焦感... 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是全球能源传输基础设施,管道在线内检测(in-line inspection,ILI)技术是评估管道完整性的重要工具。然而,它面临着诸多检测挑战,如不同类型缺陷的全断面高灵敏检测局限。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电磁多物理类匀场分层聚焦感知原理的高分辨全断面无损检测技术,旨在提升非常规管道的各类缺陷识别能力与检测鲁棒性。首先,针对传统涡流内检测灵敏度与分辨率难以兼顾的问题,设计一种匀场差动高分辨涡流传感结构,引入多参数高斯补偿聚焦感知,优化涡流场的分布均匀性与感知灵敏度,在管道牵拉实验结果中的缺陷检测准确率超过95%。其次,针对磁场匀场传感方面,构建基于零磁扰动机制的匀场高分辨感知架构;通过磁性排斥机制形成稳定的均匀零磁区,显著改善磁压缩效应,在变速工况下对多类型近表面缺陷的高分辨率成像检测。管道牵拉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管道内部Φ5 mm、深度1 mm的连续小孔缺陷进行成像检测。最后,为突破涡流与磁扰动检测在深度方向的探测能力限制,进一步提出融合“磁-声”多物理类匀场分层感知机制,依托磁场-涡流场的相互耦合产生弹性应力波场,实现管道全断面、多类型缺陷的综合识别与评估。实验结果显示,在导波检测对非规则凹坑类缺陷表现受限的情况下,该方法的磁扰动传感仍可获得高达28.7 dB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在线内检测技术 电磁多物理传感器 匀场感控 高分辨检测 管道全断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oneRFb-DIR:用于非合作无人机个体识别的射频信号数据集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俊宇 俞宁宁 +2 位作者 周成伟 史治国 陈积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3-581,共9页
无人机射频检测是实现非合作无人机管控的手段之一,而基于射频信号的无人机个体识别(DIR)是无人机检测的重要环节。鉴于当前DIR开源数据集缺失,该文公开了一个名为DroneRFb-DIR的无人机射频信号数据集。该数据集使用软件无线电设备采集... 无人机射频检测是实现非合作无人机管控的手段之一,而基于射频信号的无人机个体识别(DIR)是无人机检测的重要环节。鉴于当前DIR开源数据集缺失,该文公开了一个名为DroneRFb-DIR的无人机射频信号数据集。该数据集使用软件无线电设备采集无人机与遥控器间通信的射频信号,包含城市场景下的无人机种类共6类(每类无人机各包含3架不同个体)以及1类背景参考信号。采样信号存储为最原始的I/Q数据,每类数据包含不少于40个片段,每个片段包含不少于4 M个采样点。信号采集范围为2.4~2.48 GHz,包含无人机飞控信号、图传信号以及周围干扰设备的信号。该数据集包含详细的个体编号和视距或非视距场景标注,并已划分训练集与测试集,以便于用户进行识别算法验证和性能对比分析。与此同时,该文提供了一种基于快速频率估计和时域相关分析的无人机个体识别方法,并在该数据集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个体识别 频谱感知 非合作无人机 射频检测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傅里叶变换的快速频谱感知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李 叶芃 +1 位作者 杨慧芝 杨扩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79,共6页
在通信、雷达等应用场景中,常常需要对稀疏信号进行高精度的频谱运算。传统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方法需要大量运算资源,频谱分析效率低。为了解决高精度和实时性的矛盾,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析方法,利用延时采样的... 在通信、雷达等应用场景中,常常需要对稀疏信号进行高精度的频谱运算。传统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方法需要大量运算资源,频谱分析效率低。为了解决高精度和实时性的矛盾,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析方法,利用延时采样的相位旋转效应,在低采样率下实现宽带信号的快速频谱感知。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在欠采样且存在混叠的稀疏信号测试场景下大幅减少了运算压力,运算效率比FFT提升了2倍以上,在典型的稀疏场景下,对信号恢复精度超过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信号 傅里叶变换 频谱感知 可重构采样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