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共生:农村老年群体数字包容生态体系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匡亚林 吴佳馨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41,共10页
在老龄化和数字化并行趋近的社会进程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实践行动和促进农村融入数字社会的理念相互融合、聚势共赢,应统筹建立一个可持续、可发展、可推广的农村老年群体数字包容体系。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共生理论强调,在特定环境... 在老龄化和数字化并行趋近的社会进程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实践行动和促进农村融入数字社会的理念相互融合、聚势共赢,应统筹建立一个可持续、可发展、可推广的农村老年群体数字包容体系。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共生理论强调,在特定环境中不同主体通过稳定、持续且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形成共生系统,这一理论框架与数字包容理念的融合,可作为促进数字融入的价值取向和实践创造。以共生理论为依托,形塑由“数字共生单元-数字共生环境-包容共生模式”三维要素构成的分析框架,在生态系统思维下构建循环共生、内外贯通、渗透联创的农村老年群体数字包容生态体系,提炼其中的内在逻辑,并揭示打破体系既有平衡的共生阻滞因素,链接“强化共生单元协同—优化数字共生环境—稳固包容共生模式”的优化路径,以期丰富数字包容领域研究,审思数字弱势群体与技术发展的关系,顺应深度老龄化的时代趋势和社会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包容 老年群体 积极老龄化 数字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阻老”到“助老”:农村老年群体迈向数字包容的路径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匡亚林 杨璐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76,共10页
数字社会背景下,亟须推进农村老年人数字包容以期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缩小数字鸿沟和共享数字红利。从数字技术接入累积递归模型的动机意愿、技术桥接、社会支持、数字伦理四个阶段来看,农村部分老年人处于家庭与社会边缘,数字行动以家... 数字社会背景下,亟须推进农村老年人数字包容以期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缩小数字鸿沟和共享数字红利。从数字技术接入累积递归模型的动机意愿、技术桥接、社会支持、数字伦理四个阶段来看,农村部分老年人处于家庭与社会边缘,数字行动以家庭、社群为单位,阻碍个人数字技术的接入,数字包容策略和数字产品服务在农村场域矛盾突出,面临数字技术新文化与乡村伦理旧文化之间的冲突。要打破农村老年群体数字包容困境,需要遵循数字技术接入规律,将理念革新、基础建设、支撑桥梁与农村老年人数字接入阶段的特殊性相结合,从差异化享有走向全民共享数字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会 数字包容 数字鸿沟 农村老年人 融入障碍 数字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