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的带状注栅控电子枪
1
作者 黄博文 王少哲 +6 位作者 陈旭媛 柳建龙 袁学松 吕志方 巩华荣 宫玉彬 段兆云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碳纳米管冷阴极具有良好的场致发射特性,在行波管的电子枪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文中基于场致发射理论,研究了一支适用于G波段行波管的碳纳米管冷阴极带状注栅控电子枪。该电子枪由阴极、阴影栅、控制栅、聚焦极和阳极组成。阴极发射... 碳纳米管冷阴极具有良好的场致发射特性,在行波管的电子枪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文中基于场致发射理论,研究了一支适用于G波段行波管的碳纳米管冷阴极带状注栅控电子枪。该电子枪由阴极、阴影栅、控制栅、聚焦极和阳极组成。阴极发射面为椭圆形,椭圆长半轴长度为0.8 mm,短半轴长度为0.4mm,两个栅极的开孔形状均为方格网状,而聚焦极通道形状为椭圆形,可以将电子注进一步压缩为带状注。文中分析了电子枪中电场分布以及不同阴影栅厚度对电子注的影响。CST模拟结果表明,当阴极电压为-24.6 kV时,电子枪的阴极发射电流为36.9 mA,射程为7.2 mm,注腰处的横向尺寸为0.52 mm×0.15 mm,电子注截面的面积压缩比为12.9,各电极均无电流截获。本研究为碳纳米管冷阴极应用于G波段行波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控制栅 带状注 电子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的多注电子枪研究
2
作者 孙世昭 邹建军 +4 位作者 江胜坤 陈旭媛 王战亮 宫玉彬 段兆云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2,共5页
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具有天然的双电子注通道,电子注可以在超构表面两侧传输,和超构表面的局域增强电场进行注波互作用,可提高G波段行波管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本文研究了一支适用于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的多注电子枪,其采用八个相同的圆... 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具有天然的双电子注通道,电子注可以在超构表面两侧传输,和超构表面的局域增强电场进行注波互作用,可提高G波段行波管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本文研究了一支适用于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的多注电子枪,其采用八个相同的圆形阴极构成双排阵列,以产生双排多电子注,同时设计了一种三级聚焦极,使双排多电子注聚焦并与电子注通道适配。模拟结果表明,当注电压为24.6 kV、阴极半径为0.15 mm时,总注电流达到173 mA,阴极发射电流密度为30.6 A/cm^(2),射程为13 mm。静态流通模拟结果表明,在0.2 T的均匀磁场聚焦下,电子注在超构表面慢波结构中可以传输70 mm。该研究为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波段 超构表面行波管 多注电子枪 三级聚焦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探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莉 张丽 +1 位作者 刘飞阳 徐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255,270,共4页
互联网+时代,国家大力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许多高校都设立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年4月查询"阳光高考"平台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214所高校开设此专业。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分析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 互联网+时代,国家大力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许多高校都设立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年4月查询"阳光高考"平台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214所高校开设此专业。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分析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从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过程、阶梯化培养;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来源灵活多样,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题;鼓励跨学科、团队协作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以期进一步提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也可对相关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科学与技术 毕业设计(论文)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工程创新训练项目教学改革:理论付诸实践 被引量:8
4
作者 樊华 谢华江 +3 位作者 李苏杰 王岑涅 叶星宁 陈伟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3-159,共7页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子工程学科中,现有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开始展露出一些问题,例如,理论和实践之间联系不紧密可能会让学生未完全掌握所学知识。为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提出了以提升学生实践...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子工程学科中,现有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开始展露出一些问题,例如,理论和实践之间联系不紧密可能会让学生未完全掌握所学知识。为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提出了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措施,提倡建立更全面的校企合作,设计了一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许多不同主题的创新项目。学生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展现出了改革后教学效果的明显提升。以两个精心设计的课程相关项目为例,阐述了教学改革的思路以及对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工程 理论付诸实践 教育改革 创新训练计划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学的太赫兹辐射源 被引量:11
5
作者 宫玉彬 周庆 +5 位作者 田瀚文 唐靖超 王凯程 张雅鑫 张波 刘頔威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127,共17页
随着太赫兹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太赫兹辐射源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对近年来常见的基于电子学的太赫兹辐射源进行综述,包括基于新型慢波结构真空电子器件的仿真设计与实验结果、基于电子回旋谐振脉塞的太赫兹辐射源和基于史密斯-... 随着太赫兹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太赫兹辐射源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对近年来常见的基于电子学的太赫兹辐射源进行综述,包括基于新型慢波结构真空电子器件的仿真设计与实验结果、基于电子回旋谐振脉塞的太赫兹辐射源和基于史密斯-帕塞尔效应的太赫兹辐射源的国内外研究近况,以及基于类等离子体光子晶体的太赫兹辐射源和固态太赫兹辐射源.对太赫兹辐射源在无线通信、成像探测、光谱探测和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辐射源 切伦科夫辐射器件 电子回旋谐振脉塞 束-等离子体系统 史密斯-帕塞尔辐射 固态太赫兹辐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与贯通——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15
6
作者 樊华 张进 +2 位作者 陈伟建 张怀武 谢实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6-170,共5页
进入新世纪,教学成为了改革的重点,专业基础课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电子科技大学将"电路分析"和"模拟电路基础"整合为一门课程--"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改革遵... 进入新世纪,教学成为了改革的重点,专业基础课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电子科技大学将"电路分析"和"模拟电路基础"整合为一门课程--"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改革遵循加强基础、更新结构、学科渗透和少而精等原则。本文探讨"电路分析"和"模拟电路基础"课程整合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能更好适应新时代的学习要求和能力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分析 模拟电路基础 电子电路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电子太赫兹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常少杰 吴振华 +6 位作者 黄杰 赵陶 刘頔威 胡旻 魏彦玉 宫玉彬 刘盛纲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102,共18页
太赫兹波因其具有电子学与光子学的特性,所以在深空探测、无损检测、通信及安检等领域有巨大应用潜力。近些年,太赫兹技术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太赫兹真空电子器件的不断进步。由于尺寸共度效应及电子束发射性能的限制,这类器件在迈向更高... 太赫兹波因其具有电子学与光子学的特性,所以在深空探测、无损检测、通信及安检等领域有巨大应用潜力。近些年,太赫兹技术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太赫兹真空电子器件的不断进步。由于尺寸共度效应及电子束发射性能的限制,这类器件在迈向更高频段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通过改良高频结构、控制加工精度、制备更优性能的材料、更精准的计算手段等一系列措施进行解决。本文介绍几种主流小型化太赫兹器件研究过程中的解决方案及最新进展,最后根据现阶段发展情况总结未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电子器件 大功率太赫兹辐射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射光谱的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中的电子温度诊断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驰 张朝阳 +3 位作者 傅文杰 鲁钝 黄同兴 鄢扬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9-167,共9页
在气压40~80 Pa和微波功率400~800 W条件下,使用光学发射光谱法(OES)对Ar、CH4等气体产生的等离子体进行电子温度诊断。实验结果表明,OES法测试得到的电子温度介于0.75 eV到4 eV之间。在含碳气体的微波同轴线型等离子体中使用OES方法进... 在气压40~80 Pa和微波功率400~800 W条件下,使用光学发射光谱法(OES)对Ar、CH4等气体产生的等离子体进行电子温度诊断。实验结果表明,OES法测试得到的电子温度介于0.75 eV到4 eV之间。在含碳气体的微波同轴线型等离子体中使用OES方法进行诊断是可行的,这些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拓展OES方法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温度诊断 微波等离子体 朗缪尔探针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双带状电子注新型平面慢波结构行波管
9
作者 董洋 郭靖宇 +6 位作者 王禾欣 王战亮 路志刚 巩华荣 段兆云 宫玉彬 王少萌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5-310,共6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W波段行波管(TWT)的双注矩形环杆(DBRRB)慢波结构(SWS),该结构具有平面特性,适合于微细加工。在一对T形介质杆的支撑下,RRB SWS适用于双带状电子注工作。利用计算机仿真分析了其高频特性。设计并采用了渐变结构和阶梯...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W波段行波管(TWT)的双注矩形环杆(DBRRB)慢波结构(SWS),该结构具有平面特性,适合于微细加工。在一对T形介质杆的支撑下,RRB SWS适用于双带状电子注工作。利用计算机仿真分析了其高频特性。设计并采用了渐变结构和阶梯波导的宽带输入输出结构。采用粒子(PIC)模拟研究了RRB SWS的热仿真性能,并用0.6 T的螺线管磁场,对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1.2 kV和0.12 A的双带状注进行聚焦。仿真结果表明,在94 GHz时的饱和输出功率为56.7 W,对应的增益为27.4 dB。此外,还添加了一个衰减器来抑制振荡并实现了稳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管 双带状注 阶梯波导 衰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同轴多注相对论速调管的电子束引入
10
作者 党智伟 李士锋 +4 位作者 王战亮 黄华 王腾钫 刘振帮 宫玉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83,共6页
首先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影响多注电子束引入效率的主要因素,确定初步的结构参数;其次利用三维粒子模拟软件建立Ka波段相对论多注二极管模型进行仿真优化,使电子束引入效率达到89%;并开展了电子束的产生与传输实验研究,验证了粒子模拟仿真... 首先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影响多注电子束引入效率的主要因素,确定初步的结构参数;其次利用三维粒子模拟软件建立Ka波段相对论多注二极管模型进行仿真优化,使电子束引入效率达到89%;并开展了电子束的产生与传输实验研究,验证了粒子模拟仿真结果。在电子束电压502 kV、束流4.34 kA、轴向磁感应强度0.76 T的条件下,电子束引入效率达到了72%,由电子束轰击尼龙靶材获得的电子束束斑图表明,电子束在产生与传输过程中形状未发生畸变,产生的电子束直径约为2 mm。模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设计的强流多注二极管可以产生高品质的电子束和实现高效率的电子束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同轴多注相对论速调管 相对论多注二极管 多注电子束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匹配高功率低副瓣波导缝隙阵天线的设计与数值模拟
11
作者 侯万杉 殷勇 +6 位作者 秦雨 刘海霞 李文龙 毕亮杰 李海龙 王彬 蒙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研究了波导缝隙阵天线在高功率微波技术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特别关注了波导缝隙阵天线的缝隙互耦、副瓣电平以及天线和馈源的匹配问题。新方法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快速计算出考虑缝隙互耦效应的缝隙电导函数,从而实现波导... 研究了波导缝隙阵天线在高功率微波技术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特别关注了波导缝隙阵天线的缝隙互耦、副瓣电平以及天线和馈源的匹配问题。新方法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快速计算出考虑缝隙互耦效应的缝隙电导函数,从而实现波导缝隙阵天线的高效设计,该方法无需复杂运算或外部结构,保证了系统紧凑性,并在设计波导缝隙面阵时表现出更高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设计的天线在匹配度方面表现优异,在中心频率f=2.458 GHz处,所设计的天线的各个端口的反射系数范围为-37.2 dB至-27.7 dB,相比使用Stevenson公式设计相同目标参数的天线的各个端口的反射系数范围为-11 dB至-8.7 dB,使用新方法设计的天线的各个端口的反射系数至少降低了19 dB。此外,新方法设计的天线实现了-30.2 dB的低副瓣电平和332.6 MW的高功率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耦 匹配 副瓣电平 功率容量 高功率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布喇格反射层谐振器带内横模抑制结构设计
12
作者 李磊 帅垚 +5 位作者 李金晔 范维 吴达豪 罗文博 吴传贵 张万里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267,共6页
研究了基于X切铌酸锂材料且具有布喇格反射层结构的谐振器,通过有限元(FEM)仿真模拟计算了面内旋转角和Al电极厚度对机电耦合系数、相速度和阻抗比的影响。搭建三维有限元(3D FEM)结构探究了谐振器带内的横向模式与半周期的关系,并对比... 研究了基于X切铌酸锂材料且具有布喇格反射层结构的谐振器,通过有限元(FEM)仿真模拟计算了面内旋转角和Al电极厚度对机电耦合系数、相速度和阻抗比的影响。搭建三维有限元(3D FEM)结构探究了谐振器带内的横向模式与半周期的关系,并对比了两种小锤结构对横向模式的抑制作用,小锤结构无法对SMR谐振器的横向模式进行有效抑制。设计了3种加权谐振器结构,分别是加权无假指、加权有假指和加权有小锤。实验对比了普通谐振器与3种加权谐振器的性能。结果表明,3种加权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都超过了15%,阻抗比约为60 dB,均对带内横向模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谐振器 S_(0)模态 X切LN 横向模式抑制 加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小锤结构对SAW谐振器性能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李强 帅垚 +2 位作者 吴传贵 罗文博 张万里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4-489,共6页
为了提升5G时代高频滤波器的性能,研究了基于X-37°Y LiNbO3为压电衬底的固态装配型谐振器(SMR)结构的声表面波(SAW)谐振器。通过二维和三维有限元仿真,研究了谐振器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流片验证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 为了提升5G时代高频滤波器的性能,研究了基于X-37°Y LiNbO3为压电衬底的固态装配型谐振器(SMR)结构的声表面波(SAW)谐振器。通过二维和三维有限元仿真,研究了谐振器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流片验证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结构下旋转角37°时谐振器性能最优,且倾斜角度的增加可增强对横向模态杂散的抑制效果,当倾斜角度超过18°后效果减弱并引入新的杂散。倾斜小锤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谐振器的品质因数(Q)值,由此确定其最佳倾斜角度为15°~18°,且能在抑制杂散和保持Q值间取得平衡,这为高频SAW滤波器提供了设计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装配型谐振器(SMR) 声表面波谐振器 有限元仿真 倾斜小锤结构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相磁控管模块化设计与仿真验证
14
作者 秦雨 刘海霞 +6 位作者 殷勇 崔攀 沈大贵 毕亮杰 王彬 李海龙 蒙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29,共5页
基于互耦锁相方案,设计了多磁控管单元模块,将其构造为轴向输出的模块化单元,以解决径向输出磁控管在大规模阵列应用中因为角向不均匀性带来的影响,并有效提高系统的鲁棒性。磁控管之间通过锁相桥连接,传统方案以单个磁控管模块为基础,... 基于互耦锁相方案,设计了多磁控管单元模块,将其构造为轴向输出的模块化单元,以解决径向输出磁控管在大规模阵列应用中因为角向不均匀性带来的影响,并有效提高系统的鲁棒性。磁控管之间通过锁相桥连接,传统方案以单个磁控管模块为基础,设计方式单一且不灵活。此外,由于径向输出的磁控管角向电场分布不均匀,锁相桥在不同位置增加耦合结构会导致磁控管的特性阻抗变化,并改变锁相桥中能量占系统整体能量的比例,从而影响输出特性和锁相效率。首先设计了多种拓扑结构的磁控管锁相单元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电场角向均匀性使得锁相桥开口位置及数量对于锁相性能有明显影响。随后,选取了适合模块化设计的首尾串联型模块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四合一功率合成器,此时模块化单元为轴向输出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四管锁相单元模块的输出功率约为988 kW,约为自由振荡磁控管单管输出功率的四倍,锁相效率达到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频锁相 磁控管 拓扑结构 锁相效率 高功率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oNi基高熵磁性合金的力学与磁性能研究进展
15
作者 董培林 李颉 +2 位作者 金立川 李晋锋 钟智勇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44-7059,7069,共17页
金属磁性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和电子信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发展,对金属磁性材料的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磁性金属能够提高材料的使用可靠性,并且还能够降低材料的加工成本从而增加经济效益。传... 金属磁性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和电子信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发展,对金属磁性材料的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磁性金属能够提高材料的使用可靠性,并且还能够降低材料的加工成本从而增加经济效益。传统金属磁性材料一般为金属间化合物或者非晶态化合物,其力学性能表现为强度和塑性不可兼得。高熵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并且其固溶体的本质允许其有更多的成分选择空间以及可以选择多种强化方式对力学性能进行优化。利用高熵合金设计理念可以选择高浓度的磁性元素(Fe、Co、Ni)为基底元素来提供磁矩,通过组织调控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磁学性能,这有助于设计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磁学性能的新型磁性合金。首先简单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强化高熵合金力学性能的方式,然后介绍了FeCoNi基高熵磁性合金与磁性功能相关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几种设计具有良好力学性能高熵软磁合金的方式;其次介绍了FeCoNi基高熵磁性合金在作为永磁材料、磁热材料、高频磁性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高熵软磁合金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FeCoNi基高熵磁性合金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磁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_(0)模态的谐振器杂波抑制方法
16
作者 郭天赐 帅垚 +2 位作者 罗文博 吴传贵 张万里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9-483,共5页
杂波抑制是高性能声表面波(SAW)谐振器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为了抑制在高频宽带谐振器出现的杂波,以X-40°Y-LiNbO_(3)(LN)/SiO_(2)/Ta_(2)O_(5)/SiO_(2)/Ta_(2)O_(5)/SiO_(2)/Si结构为衬底激发S0模态声表面波,得到高频宽带的谐振器... 杂波抑制是高性能声表面波(SAW)谐振器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为了抑制在高频宽带谐振器出现的杂波,以X-40°Y-LiNbO_(3)(LN)/SiO_(2)/Ta_(2)O_(5)/SiO_(2)/Ta_(2)O_(5)/SiO_(2)/Si结构为衬底激发S0模态声表面波,得到高频宽带的谐振器,同时对杂波抑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两种新型叉指换能器(IDT)设计方案,并进行仿真和流片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三母线IDT结构为高频宽带谐振器提供了良好的杂波抑制,同时使品质因数(Q)与正常类型谐振器保持相同的水平。通过流片测试比较了不同切指形状叉指换能器(IDT)对谐振器的杂波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器 杂波抑制 机电耦合系数 叉指结构 切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N芯片的宽带170 GHz~260 GHz放大器模块
17
作者 刘广儒 张勇 +1 位作者 朱华利 延波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0,共5页
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氮化镓芯片的170 GHz~260 GHz固态放大器模块。该模块采用波导-共面波导过渡结构,通过在标准矩形波导中插入楔形波导膜片来实现高紧凑的低损耗过渡。仿真结果表明,该过渡在整个波导频带内回波损耗优于20 dB,插入损耗... 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氮化镓芯片的170 GHz~260 GHz固态放大器模块。该模块采用波导-共面波导过渡结构,通过在标准矩形波导中插入楔形波导膜片来实现高紧凑的低损耗过渡。仿真结果表明,该过渡在整个波导频带内回波损耗优于20 dB,插入损耗小于0.12 dB。此外还在输入输出法兰处引入扼流槽结构,以实现对模块级联可能存在的信号泄露进行抑制。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放大器模块在170 GHz~260 GHz频率范围内的小信号增益超过7.6 dB,输出功率均大于4 mW,并且该模块在213 GHz处实现了最大12.8 mW的功率输出,PAE为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放大器模块 波导-共面波导过渡 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波通信射频功放保护控制电路设计及应用
18
作者 周湘 钟智勇 +1 位作者 杜培贤 何放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结合超短波通信中射频功放的实际工程应用,设计构建了一种复合型功放系统的检测电路及保护电路,并对其功能进行了研究。该设计的检测保护电路能够对脉宽范围50~110μs的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对应的占空比为4%~30%,在-35~0 dBm功率范围内对... 结合超短波通信中射频功放的实际工程应用,设计构建了一种复合型功放系统的检测电路及保护电路,并对其功能进行了研究。该设计的检测保护电路能够对脉宽范围50~110μs的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对应的占空比为4%~30%,在-35~0 dBm功率范围内对电路做出响应,开关的插入损耗≤2.6 dB,已在最新机载设备上获得应用,对提高功放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放大器 保护电路 过脉宽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测评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9
作者 白秀银 李忠阳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20期37-41,共5页
传统系统的指标权重计算过程中,指标层次划分等级较少,导致选取指标可靠性较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测评系统。在传统测评系统的硬件基础上,对软件进行设计。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采集文献中创新创业能力... 传统系统的指标权重计算过程中,指标层次划分等级较少,导致选取指标可靠性较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测评系统。在传统测评系统的硬件基础上,对软件进行设计。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采集文献中创新创业能力测评的信息数据,整理全部有关文件,结合相关要素作为能力测评的指标群落,再由专家进行打分筛选,筛选后得到系统测评指标,计算指标权重值,得到综合测评集和对应的测评值,确定能力等级。进行对比实验,通过三组系统测评大学生群体的能力等级,衡量测评指标与创新创业能力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此次系统提高了指标数据的信度、提取能力以及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反映程度,指标可靠性优于传统系统,测评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能力测评 数据挖掘 软件设计 数据采集 测评指标 权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噪声指纹的无人机检测与识别
20
作者 刘涛 刘宇畅 +1 位作者 刘昕卓 黄林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553,共8页
现有的无人机检测和识别方案在面对小型、低空、低速或悬停无人机时存在精度不够高、鲁棒性差、数据处理复杂和容易受环境影响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噪声特征指纹的无人机检测和识别系统。在数据预处理阶段,该系统首先去掉... 现有的无人机检测和识别方案在面对小型、低空、低速或悬停无人机时存在精度不够高、鲁棒性差、数据处理复杂和容易受环境影响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噪声特征指纹的无人机检测和识别系统。在数据预处理阶段,该系统首先去掉环境噪声的干扰,并对训练音频数据进行数据增强从而丰富训练数据集的多样性,适应无人机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噪声特征。特征提取模块通过设计时域峰值归一化算法和特征向量重缩放算法,从而降低系统在提取特征时因信号强度或距离的变化而导致特征的不稳定性,提高系统的距离鲁棒性。最后,构建一种新的基于多个KNN分类器的无人机识别算法,实现对无人机型号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多种不同环境和距离条件下实现对无人机的准确检测与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检测 无人机识别 声纹提取 噪声识别 MFCC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