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M的机载认知雷达均匀样本选择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加兵 陈星波 +2 位作者 王刚 张瑛 饶妮妮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50,90,共7页
认知雷达作为一种新概念雷达,还有一些关键技术亟待解决,杂波/干扰的抑制技术就是其中之一。真实环境下杂波/干扰一般是非均匀的,机载认知雷达为了达到抑制杂波和干扰的目的,通常需要事先选择均匀样本并剔除干扰样本。样本质量的好坏直... 认知雷达作为一种新概念雷达,还有一些关键技术亟待解决,杂波/干扰的抑制技术就是其中之一。真实环境下杂波/干扰一般是非均匀的,机载认知雷达为了达到抑制杂波和干扰的目的,通常需要事先选择均匀样本并剔除干扰样本。样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载认知雷达杂波和干扰抑制性能的好坏。为此,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样本选择方法。新方法首先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中提取雷达照射区域内的多种地形因子;接着,根据地形因子选择均匀样本;最后,采用知识辅助的非均匀检测器剔除含干扰的样本。仿真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完成对均匀样本的挑选以及对干扰目标的剔除,明显优于现有相关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机载认知雷达的杂波和干扰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认知雷达 杂波和干扰 数字高程模型 地形因子 样本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Adhoc路由协议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冯勇 廖瑞华 +1 位作者 饶妮妮 王炜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472-2475,共4页
现有Ad hoc网络路由协议技术研究中,路由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不能很好地适应Ad hoc网络。针对已有Ad hoc路由技术中存在的开销大以及网络稳定性较低的问题,该文引入蚁群算法,并对其进行改进。研究基于改进蚂蚁算法的Ad ... 现有Ad hoc网络路由协议技术研究中,路由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不能很好地适应Ad hoc网络。针对已有Ad hoc路由技术中存在的开销大以及网络稳定性较低的问题,该文引入蚁群算法,并对其进行改进。研究基于改进蚂蚁算法的Ad hoc路由协议,并与比较成熟的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进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发挥网络中结点群体功能,新协议减小了端对端传输延时,改善了数据包传输成功率与协议开销,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通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网络 路由协议 蚁群算法 AO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Ad Hoc网络移动模型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娟 饶妮妮 +1 位作者 廖瑞华 王炜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227,共6页
移动模型是研究ad hoc网络路由算法的基础.为解决基本粒子群算法的速度突变问题,使其适用于adhoc网络移动模型,本文首先在基本粒子群算法的速度和位移更新公式中引入加速度和环境因子的概念,并提出用直角坐标系对其速度和位移进行分解.... 移动模型是研究ad hoc网络路由算法的基础.为解决基本粒子群算法的速度突变问题,使其适用于adhoc网络移动模型,本文首先在基本粒子群算法的速度和位移更新公式中引入加速度和环境因子的概念,并提出用直角坐标系对其速度和位移进行分解.接着,我们建立了包含障碍物模型、速度初始化函数和无边界仿真区域的改进粒子群算法移动模型.为证实新移动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用Matlab和网络仿真软件OPNET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随机位点移动模型比较,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移动模型更贴近实际情景,并能够有效地应用在adhoc网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OC网络 移动模型 粒子群算法 随机位点移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髓细胞骨基质蛋白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奚珊珊 李盛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3年第4期231-235,共5页
骨基质蛋白在骨骼和牙齿形成 ,以及损伤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骨涎蛋白 (BSP)、骨桥蛋白(OPN)、牙本质涎蛋白 (DSP)、牙本质磷蛋白 (DPP)、牙本质涎磷蛋白 (DSPP)的表达 ,以及在牙齿形成、损伤修复 。
关键词 骨基质蛋白 表达 骨涎蛋白 骨桥蛋白 牙本质涎蛋白 牙本质磷蛋白 牙本质涎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近似熵识别心理意识真实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敏 赵春临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0-864,共5页
研究受试者在隐藏信息测试(CIT)模式下心理意识真实性识别。通过对15名受试者进行测试并记录其事件相关(ERP)脑电信号,对不同刺激信息诱发的ERP信号的近似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刺激信息出现时,近似熵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刺激... 研究受试者在隐藏信息测试(CIT)模式下心理意识真实性识别。通过对15名受试者进行测试并记录其事件相关(ERP)脑电信号,对不同刺激信息诱发的ERP信号的近似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刺激信息出现时,近似熵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刺激任务完成后,近似熵回升到刺激前水平。以近似熵下降百分比作为近似熵下降程度的量化参数,对比不同类型刺激信息诱发ERP信号的近似熵下降百分比,发现无关刺激在刺激反应过程中,对应的近似熵下降百分比显著大于相关刺激和靶刺激的下降百分比(p<0.001),说明近似熵的下降程度可以作为识别受试者隐藏信息的一种辅助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熵 事件相关电位 测谎 心理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