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2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器件振动特性有限元模型参数的等效计算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杜平安 刘建涛 刘孝保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67-1873,共7页
基于自由度缩聚技术和模态叠加原理,提出两种电子器件振动特性有限元模型参数的等效计算方法:范数极小值等效法和约束基频等效法.两种方法依据器件质量、约束基频、内部布局等特性,将具有非均匀质量和刚度分布的器件等效为均质长方形质... 基于自由度缩聚技术和模态叠加原理,提出两种电子器件振动特性有限元模型参数的等效计算方法:范数极小值等效法和约束基频等效法.两种方法依据器件质量、约束基频、内部布局等特性,将具有非均匀质量和刚度分布的器件等效为均质长方形质量块,使电子器件的网格划分和数值计算大为简化.通过印制板固有特性和响应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等效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器件 有限元模型 振动特性 等效计算方法 基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绕核心素质 核心能力建立电子类院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被引量:4
2
作者 骆德渊 黄洪钟 傅丽凌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9-31,35,共4页
从电子类院校大学生所应具备的核心素质、核心能力角度出发,讨论了富有电子信息特色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及其实训内容,总结了工程训练在学生创新能力、工程素质,尤其是在高素质培养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工程训练 创新能力 工程素质 电子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产品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彭博 杜平安 +1 位作者 夏汉良 何凌川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3-857,共5页
多物理场耦合涉及机械、电磁、流体、热、声等学科,对产品性能有直接影响。针对电子产品,研究其共同属性、基本场及耦合模式、各场间耦合关系,提出一种面向电子产品的多场耦合协同仿真方法和仿真框架,并以机架式服务器为例,提出了协同... 多物理场耦合涉及机械、电磁、流体、热、声等学科,对产品性能有直接影响。针对电子产品,研究其共同属性、基本场及耦合模式、各场间耦合关系,提出一种面向电子产品的多场耦合协同仿真方法和仿真框架,并以机架式服务器为例,提出了协同仿真流程和内容,并采用Pro/E、FLOTHERM和FLUENT等软件进行了多场耦合仿真,特别是气—声耦合的噪声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多场耦合协同仿真方法,对预测和优化产品性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场耦合 建模 耦合分析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数显测量器具系统误差的软件修正技术方法与应用实现
4
作者 阮鸿芳 钟家骐 郭治国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21期86-88,共3页
介绍了一种以M atlab为主要算法工具,以V isua l C++为操作界面的软件修正测量器具系统误差的方法,采用单片机系统实现其应用。给出了修正系统的构架和软件设计思想,把电子数显测量器具的误差特性预先存在后端微处理器内,然后由处理器... 介绍了一种以M atlab为主要算法工具,以V isua l C++为操作界面的软件修正测量器具系统误差的方法,采用单片机系统实现其应用。给出了修正系统的构架和软件设计思想,把电子数显测量器具的误差特性预先存在后端微处理器内,然后由处理器对前端传感器来的测量信号进行误差补偿并最终将补偿后的测量结果显示出来。该技术方法能在目前流行方法的基础上大大提高测量器具的测量精度,并且这种采用科学计算方法的电子数显测量器具在今后的电子测量中有相当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MATLAB引擎 三次样条插值 系统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的航空电子设备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袁博 卢凉 方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3-95,共3页
复杂工程系统的设计往往涉及多门学科,多学科设计优化(MDO)方法是一类求解复杂系统设计优化问题的方法,是解决航空电子设备设计等复杂工程系统问题的有效手段。航空电子设备系统包含大量的学科和子系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 复杂工程系统的设计往往涉及多门学科,多学科设计优化(MDO)方法是一类求解复杂系统设计优化问题的方法,是解决航空电子设备设计等复杂工程系统问题的有效手段。航空电子设备系统包含大量的学科和子系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学科间的耦合效应。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单极优化方法为优化策略,以iSIGHT为平台构建了理想的设计环境。通过对电子设备中的典型结构印制板级模块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了该优化设计方法集成复杂设计问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优化 航空电子设备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卡中间件在电子商务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兵 谢寄石 黄大贵 《中国测试技术》 2003年第2期49-51,共3页
介绍了智能卡的硬件结构、文件系统结构和片上操作系统 ,讨论了智能卡中间件的开发背景、公开密钥体系以及智能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给出了智能卡中间件的主要功能及开发流程。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智能卡 中间件 公开密钥体系 认证机关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工程训练新模式实施大学生个性化层次化培养 被引量:26
7
作者 傅丽凌 杨平 +3 位作者 骆德渊 寇化瑜 李国庆 熊寿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87,154,共4页
根据新时期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办学实践,提出了多学科知识交叉综合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理念,通过个性化和层次化培养的工程训练新模式在实践环节中培养创新性人才。系统阐述了我校工程训练... 根据新时期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办学实践,提出了多学科知识交叉综合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理念,通过个性化和层次化培养的工程训练新模式在实践环节中培养创新性人才。系统阐述了我校工程训练的三层实践教学体系、科学构建多学科实践环境的工程训练创新平台、高水平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举措及建设成效。在如何依托高校办学优势,注重工程训练,丰富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为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新模式 个性化 层次化 工作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创新点,促进机械原理实验改革 被引量:9
8
作者 牟萍 文宁 +1 位作者 凌丹 杜丽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18,26,共4页
针对传统机械原理实验存在的问题,从现有实验装置中挖掘创新点,进行机械原理实验改革,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以设计性为宗旨开发新实验,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调动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提升了实验课的质量,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 针对传统机械原理实验存在的问题,从现有实验装置中挖掘创新点,进行机械原理实验改革,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以设计性为宗旨开发新实验,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调动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提升了实验课的质量,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原理 空间机构 轮系 创新设计 创新思维 插齿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以“机器人”为载体的机电工程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研究能力 被引量:15
9
作者 骆德渊 秦东兴 黄洪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1-203,206,共4页
机器人技术涉及机械、电子、软件及控制等多个学科,是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研究能力的理想平台。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种优质机电实验教学资源,搭建起以机器人为载体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构建以机器人为载体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 机器人技术涉及机械、电子、软件及控制等多个学科,是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研究能力的理想平台。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种优质机电实验教学资源,搭建起以机器人为载体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构建以机器人为载体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协同创新人力资源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工程实验教学 协同创新 创新型国家 机器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驱动的机械产品装配设计缺陷免疫辨识模型与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刚 范守文 +1 位作者 王增忠 张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04-2612,共9页
为快速查找、准确定位机械产品设计中违反约束条件的设计缺陷,将机械产品中零部件几何约束关系规约为设计缺陷判别函数,在对零部件几何约束编码的基础上建立了机械产品的装配约束关系矩阵,采用有向图存储装配约束关系矩阵信息,有向图中... 为快速查找、准确定位机械产品设计中违反约束条件的设计缺陷,将机械产品中零部件几何约束关系规约为设计缺陷判别函数,在对零部件几何约束编码的基础上建立了机械产品的装配约束关系矩阵,采用有向图存储装配约束关系矩阵信息,有向图中的节点标志零件编号,节点的数据结构存储零件的设计参数,弧的权值标志几何约束的类型。将有向图中弧的权值作为抗原,设计缺陷作为抗体,依据抗原基因与抗体基因的亲和度来决定抗体的变异规则,通过对抗体的剪切、拼接与替换等变异操作来识别抗原,基于对有向图中弧的权值的解码分析实现了机械产品设计缺陷的动态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产品 设计缺陷 装配约束 免疫辨识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机械产品虚拟样机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宝贵 黄洪钟 张旭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29-1735,共7页
为了以尽可能高的效率求得复杂机械产品虚拟样机尽可能优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种将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与计算机仿真分析相结合的虚拟样机优化设计模式。通过将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应用于虚拟样机的并行设计过程,构建了虚拟样机的多学科设... 为了以尽可能高的效率求得复杂机械产品虚拟样机尽可能优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种将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与计算机仿真分析相结合的虚拟样机优化设计模式。通过将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应用于虚拟样机的并行设计过程,构建了虚拟样机的多学科设计优化集成平台,由多学科优化来驱动设计分析进程,形成虚拟样机集成的闭环自动迭代优化设计过程。针对汽车设计,给出了虚拟样机多学科设计优化的集成分析流程,同时利用虚拟样机的动态特性显示,直观地表现出复杂产品多学科设计优化过程中设计方案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机械产品 虚拟样机 并行设计 多学科设计优化 集成平台 汽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械往复式无阀泵的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皓 罗先刚 +1 位作者 姚汉民 杜春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98-102,共5页
提出了用于研究微机械往复无阀泵动态特性的二自由度振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分析与实验验证。在模型中增加考虑泵腔内气泡因素,并将泵腔内、外液体质量的影响分开考虑;得出振幅随频率、泵腔内外液体质量比变化的曲线;发现其幅频曲线一般... 提出了用于研究微机械往复无阀泵动态特性的二自由度振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分析与实验验证。在模型中增加考虑泵腔内气泡因素,并将泵腔内、外液体质量的影响分开考虑;得出振幅随频率、泵腔内外液体质量比变化的曲线;发现其幅频曲线一般呈双峰特性,泵腔内外液体质量比值对曲线特征、谐振频率、振幅均有显著影响。通过实验验证了分析结果。由此得出以提高泵压为目的的微泵优化设计策略:适当增大膜片质量、选择合理的泵腔内外液体质量比值。采用硅深刻蚀、硅-玻璃膜片键合等工艺制作出微机械往复无阀泵,其尺寸为20 mm×20 mm×0.65 mm,实现最大泵压为1.52 kPa,对应最大流量为35×10-6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泵 微流控芯片 微机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现实加工能力的机械产品精度设计缺陷辨识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力 邱健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0-263,共4页
将机械产品精度设计与企业现实加工能力之间的矛盾作为设计缺陷,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分级模糊评价法,从产品特征层、方案层、方案隶属度层分层逐级进行现实加工能力模糊评价,并结合改进模糊决策理论方法进行设计缺陷辨识,实现了产品设计与... 将机械产品精度设计与企业现实加工能力之间的矛盾作为设计缺陷,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分级模糊评价法,从产品特征层、方案层、方案隶属度层分层逐级进行现实加工能力模糊评价,并结合改进模糊决策理论方法进行设计缺陷辨识,实现了产品设计与企业现实加工相匹配。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方法为企业判断自身是否能够完成机械产品精度设计的加工,辨识机械产品精度设计中存在的设计缺陷,和为进一步的进行企业自身技术设备的改造升级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评价 模糊决策 缺陷辨识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硅微机械结构振动幅度的电学测量方法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恒 范江棋 +3 位作者 孟瑞丽 李宏升 张宏群 周吴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86-1690,共5页
针对硅微机械结构振动幅度由于封装难以计算机视觉测量及电学测量中的精度受接口电路参数影响的问题,在对静电梳齿驱动、平板电容检测的硅微谐振结构进行建模分析后,提出基于单边带电压比的电学测量振动幅度的方法并分析了测量方法的原... 针对硅微机械结构振动幅度由于封装难以计算机视觉测量及电学测量中的精度受接口电路参数影响的问题,在对静电梳齿驱动、平板电容检测的硅微谐振结构进行建模分析后,提出基于单边带电压比的电学测量振动幅度的方法并分析了测量方法的原理。实验表明研制的某硅微机械谐振加速度计在受迫振动下的振动幅度为0.25μm,频谱分析还表明存在上电噪声引起的振动幅度,该测试方法还能应用于硅微谐振结构的谐振频率测量,同时为高品质因数的硅微机械谐振结构的可静电自激驱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机械结构 振动幅度 单边带比 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约束关系的机械产品设计缺陷推理模型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邱健 张力 吕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8-241,共4页
机械产品零部件的设计缺陷是影响机械产品质量、可靠性与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将没有完成设计的机械产品零部件作为虚拟零件,通过机械产品零部件之间的装配约束关系构建约束树,并将虚拟零件注入到约束树中,将节点的可信度作为评价节点设... 机械产品零部件的设计缺陷是影响机械产品质量、可靠性与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将没有完成设计的机械产品零部件作为虚拟零件,通过机械产品零部件之间的装配约束关系构建约束树,并将虚拟零件注入到约束树中,将节点的可信度作为评价节点设计参数可靠性的依据,依据约束树建立设计缺陷推理模型,将约束树中的子节点作为父节点推理的前提条件,从叶节点开始沿着约束树的节点自底向上逐层推理。当虚拟零件的设计工作完成后,其设计参数的变动会破坏约束树原始的约束关系,约束树中节点的推理值的大小反映了原始约束关系被破坏的程度,依据约束树中各节点的推理值来确定需修正设计参数的零件,通过节点设计缺陷的传递因子来反映装配体零部件之间设计缺陷传递的规律,通过分析1TP+3TPS并联机构的设计缺陷推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辨识机械产品中存在的设计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缺陷 装配约束关系 虚拟零件 设计缺陷注入 推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互信息方法的机械零件图像识别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森 黄大贵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1-804,共4页
提出了应用最大互信息方法进行零件图像识别的方法,它利用图像的信息熵描述图像的特征,结合图像的颜色信息及局部形状信息,以互信息作为衡量两幅图像相似性的测度函数进行图像识别,弥补了直方图表达空间信息的不足。该方法既满足位置不... 提出了应用最大互信息方法进行零件图像识别的方法,它利用图像的信息熵描述图像的特征,结合图像的颜色信息及局部形状信息,以互信息作为衡量两幅图像相似性的测度函数进行图像识别,弥补了直方图表达空间信息的不足。该方法既满足位置不变性,又能避免进行图像分割,从而避免了因图像分割引起的复杂计算,使算法容易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零件图像识别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机械零件图像 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的创新实验探究——以CD气垫船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武翔 李业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8-201,共4页
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是一项面向本科生、以团队对抗为形式的全国性物理竞赛。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该项赛事的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尝试利用该项赛事的先进理念和独特的竞赛模式进一步完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 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是一项面向本科生、以团队对抗为形式的全国性物理竞赛。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该项赛事的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尝试利用该项赛事的先进理念和独特的竞赛模式进一步完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在分析国内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以CD气垫船为例,探究了该项赛事在题目分析,实验装置制作,理论建模,实验对比,交流展示5个阶段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同时阐明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学实践表明,该项赛事的创新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自主系统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参赛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创新能力 自主学习 气垫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机械臂的加权广义逆避障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海蕊 顾晓勤 梁瑞仕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13-1318,共6页
针对冗余机械臂末端轨迹跟踪与避障运动冲突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广义逆的避障方法。该方法对机械臂与障碍物之间危险程度评估的评价函数-危险场进行改进,将危险程度评估得到的危险场的值,反馈给修改后的冗余机械臂闭环逆运动学算法... 针对冗余机械臂末端轨迹跟踪与避障运动冲突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广义逆的避障方法。该方法对机械臂与障碍物之间危险程度评估的评价函数-危险场进行改进,将危险程度评估得到的危险场的值,反馈给修改后的冗余机械臂闭环逆运动学算法,以实现避障,同时对雅可比矩阵和梯度项加权处理来避关节极限。为保证避障效率,对闭环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根据危险场的值与预先设定的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机械臂在避障过程中具有任务中断和恢复能力。最后利用Robotics Toolbox for MATLAB工具箱进行数值仿真,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机械臂 危险场 加权最小范数解 避障 避关节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研项目搭建机械专业电类课程综合实验平台 被引量:5
19
作者 莫莉 喻洪平 +1 位作者 赵悦 倪妍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9-192,共4页
以成都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基于科研项目搭建机械专业电类课程综合实验平台。从搭建实验平台意义、构建实验平台思路和框架、实验考核与评价机制、实验效果分析等几方面详细阐述。结果证明,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 以成都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基于科研项目搭建机械专业电类课程综合实验平台。从搭建实验平台意义、构建实验平台思路和框架、实验考核与评价机制、实验效果分析等几方面详细阐述。结果证明,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良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显著提高学生科研探索及创新创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为学生继续深造或创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与科研结合 机械专业电类课程 综合实验平台 教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圈形状及几何参数对电涡流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1
20
作者 于亚婷 杜平安 廖雅琴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45-1050,共6页
针对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线圈形状及其参数对传感器灵敏度和线性范围的影响问题,本文以Biot-Savart定律为基础,推导了具有梯形截面的矩形柱线圈和圆形柱线圈对称轴上任一点的磁场分布,确定了在以位移为检测量的电涡流传感器中采用圆柱线圈... 针对电涡流传感器探头线圈形状及其参数对传感器灵敏度和线性范围的影响问题,本文以Biot-Savart定律为基础,推导了具有梯形截面的矩形柱线圈和圆形柱线圈对称轴上任一点的磁场分布,确定了在以位移为检测量的电涡流传感器中采用圆柱线圈更合理,并通过有限元法研究和分析了在线圈匝数密度不变和变化2种情况下圆柱线圈内径、外径、厚度、截面形状(矩形、梯形和倒梯形)对传感器灵敏度和线性范围的影响,为合理选择线圈参数和优化传感器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传感器 灵敏度和线性范围 线圈形状 几何参数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