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复杂系统仿真研究的新模式SIGD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彬 郭润康 +4 位作者 朱正秋 赵勇 季雅泰 陈爱国 程光权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93-3012,共20页
系统复杂性主要体现在种类和数量众多的组分和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结合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分析思考了对于仿真学科研究带来的思维方式变化,形成了对于仿真智能内涵和研究范畴的理解。提出一种复杂系统仿真研究的新模式:“以... 系统复杂性主要体现在种类和数量众多的组分和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结合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分析思考了对于仿真学科研究带来的思维方式变化,形成了对于仿真智能内涵和研究范畴的理解。提出一种复杂系统仿真研究的新模式:“以决策为愿景的仿真智能(simulation intelligence based generating decisions,SIGD)”。在SIGD研究模式中,仿真学科中的相似性原理、建模方式以及决策引导模式都与传统仿真中的定位有一定的区别。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面向连接的仿真世界观成为一种刻画复杂系统的底层逻辑。以主体、连接和结构为基本元素,采用先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融合的方式编织以神经网络模型为计算单元的“网真”系统。在该系统中,采用代理建模的方式实现从机理模型到神经网络模型的模型变换,并且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和图信息神经网络(GINN)表达整个系统。给出了SIGD的技术实现框架:网真神CE平台作为复杂系统仿真新模式的解决方案,以人流仿真为例,探索了“网真”系统的构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仿真智能 SIGD PINN 代理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海上无人系统的边缘模型协同与数据压缩算法
2
作者 姜俊 张家瑞 +1 位作者 潘吉龙 孙国林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8-1727,共10页
在海上环境中,无人系统可以通过边缘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模型协同实现数据采集与边缘处理任务。面向通信环境差、通信带宽有限、通信链路易被干扰等问题,首先,从无人机AI模型协同的角度,提出一种联邦互蒸馏的模型协同... 在海上环境中,无人系统可以通过边缘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模型协同实现数据采集与边缘处理任务。面向通信环境差、通信带宽有限、通信链路易被干扰等问题,首先,从无人机AI模型协同的角度,提出一种联邦互蒸馏的模型协同训练方法,以减少模型训练数据传输带宽要求。其次,从数据去冗余压缩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数据差分动态压缩方法,以降低数据传输频次。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联邦智能模型互蒸馏训练方法训练的模型性能明显优于分布式训练的模型的性能,且较之于集中式的模型训练方法节省大量通信带宽,提出的差分动态数据压缩方法能够大幅减少通信报文的长度与发送频率,适应于带宽受限的通信弱连接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弱连接 边缘模型协同 联邦互蒸馏 数据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信息网络服务功能链请求调度策略
3
作者 曹代 詹思瑜 +2 位作者 郝鑫胜 关楷 付皓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06-2317,共12页
为解决航空信息网络场景下业务突发、拓扑结构动态变化以及资源有限所带来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问题,针对服务功能链请求(Service Function Chain Requirement,SFCR)高效调度的难题,提出一种网络功能虚拟化的服务功能链调度算法。算法依据... 为解决航空信息网络场景下业务突发、拓扑结构动态变化以及资源有限所带来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问题,针对服务功能链请求(Service Function Chain Requirement,SFCR)高效调度的难题,提出一种网络功能虚拟化的服务功能链调度算法。算法依据SFCR与平台的相关性进行映射,提高服务器处理效率并有效减少虚拟网络功能实例化数量及整合平台资源;综合考虑时延和流量影响对网络功能实例进行整合迁移,降低网络能耗同时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时延需求条件下,新方法在运行平台数量、SFCR接受率、网络资源消耗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化性能,适用于解决航空信息网络场景下的SFCR调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信息网络 网络功能虚拟化 服务功能链 服务功能链请求调度 网络功能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云密度特征约束下的隧道开挖轴线抗噪提取 被引量:1
4
作者 智志洋 李爱光 +2 位作者 杜志刚 阮清林 赵翼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隧道原始点云数据往往包含大量的无关点,这对隧道轴线的提取有较大的影响,同时较难满足现场施工的实时性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考虑隧道点云密度特征,提出一种高效、自动的隧道中轴线提取方法。首先,统计隧道... 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隧道原始点云数据往往包含大量的无关点,这对隧道轴线的提取有较大的影响,同时较难满足现场施工的实时性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考虑隧道点云密度特征,提出一种高效、自动的隧道中轴线提取方法。首先,统计隧道点云的密度特征,依据不同密度的点云区域,判别其点云特征,生成不同的约束系数,并将约束系数作为轴线拟合点的选取依据;其次,经过俯视投影和RANSAC处理,得到投影平面中轴线;然后,经过侧视投影得到拱顶位置,依据拱顶位置将中轴线调整至隧道中心处;最后,利用RANSAC线性拟合以实现对不同区段轴线的预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根据指定区域的隧道点云密度特征,能够快速、准确提取带有大量噪声的隧道点云中轴线,且适用于不同区段的开挖隧道,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激光点云 点云密度 开挖轴线 抗噪 RANS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