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电子教学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建军 王姝娅 +3 位作者 张国俊 李平 杜涛 谢小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9-242,共4页
为适应微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高校的微电子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微电子实验室建设主要包括微电子设计实验室和微电子工艺实验室。实验教学开设了集成电路设计综合实验和微电子工艺综合实验。学... 为适应微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高校的微电子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微电子实验室建设主要包括微电子设计实验室和微电子工艺实验室。实验教学开设了集成电路设计综合实验和微电子工艺综合实验。学生在此完成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的整个过程,并对制造的芯片进行测试和分析。微电子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了优质的教学平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创新与实践结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实验室 集成电路设计 微电子工艺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子用光敏聚酰亚胺材料的分子设计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元勋 唐先忠 +1 位作者 何为 韩莉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44-46,共3页
光敏聚酰亚胺(PSPI)具有高耐热性、良好的电绝缘性、优异的机械和感光性能等,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光电功能材料,已成为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热点。从已得到商品化的PSPI材料出发,通过材料的分子结构设计,提出了合成新型PSPI的新... 光敏聚酰亚胺(PSPI)具有高耐热性、良好的电绝缘性、优异的机械和感光性能等,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光电功能材料,已成为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热点。从已得到商品化的PSPI材料出发,通过材料的分子结构设计,提出了合成新型PSPI的新思路,并根据有机合成的原理,简要论述了这几种新型PSPI的制备方法及提高PSPI性能的几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电绝缘性 感光性能 高耐热性 分子设计 制备方法 有机合成 用光 光敏聚酰亚胺 功能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F基本参数法测量和计算电子材料的组成 被引量:6
3
作者 眭松山 魏军 史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9-104,共6页
本文主要探讨用XRF基本参数法测定电子陶瓷材料的成分含量,计算所需的基本参数都通过数学计算处理,用C语言设计编成测试软件。该法也适用于定量分析合金材料成分,稳定性和重现性好,高含量时的测试误差小于3%。
关键词 XRF法 基本参数 电子陶瓷材料 合金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铅铁电陶瓷电子发射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忠道 张树人 +2 位作者 蔡雪梅 袁颖 郭曙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07-1610,共4页
 铁电阴极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以其高的发射电流密度等优点而受到重视。鉴于目前研究的铁电阴极材料多局限于锆钛酸铅等含铅材料,作者采用无铅铁电陶瓷Na1/2Bi1/2TiO3 BaTiO3(BNBT),进行了电子发射实验,获得发射电流密度达20A...  铁电阴极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以其高的发射电流密度等优点而受到重视。鉴于目前研究的铁电阴极材料多局限于锆钛酸铅等含铅材料,作者采用无铅铁电陶瓷Na1/2Bi1/2TiO3 BaTiO3(BNBT),进行了电子发射实验,获得发射电流密度达20A/cm2。初步实验结果表明,与锆钛酸铅相比,钛酸铋钠发射电流密度略低但性能稳定性较好。作为无铅铁电阴极,BNBT仍然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 铁电阴极 电子发射 电流发射密度 无铅铁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焊料的无铅化及可靠性问题 被引量:18
5
作者 顾永莲 杨邦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0-494,共5页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更清楚意识到铅的剧毒性给人类健康、生活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全球范围已相继立法规定了使用含铅电子焊料的最后期限,无铅封装,无铅焊料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叙述了研究无铅焊料的驱动力,...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更清楚意识到铅的剧毒性给人类健康、生活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全球范围已相继立法规定了使用含铅电子焊料的最后期限,无铅封装,无铅焊料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叙述了研究无铅焊料的驱动力,以及无铅焊料须满足的基本要求、常用无铅焊料的优缺点和改进方法,同时介绍了无铅化焊接由于焊料的差异和工艺参数的调整,给焊点可靠性带来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焊料 焊点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表器件压电单晶基片表面损伤的电子显微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荣丽梅 常嗣和 杨谟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53-353,共1页
关键词 表面损伤 压电单晶 等电子 显微研究 声表面波(SAW) 基片 器件 空中交通管制 加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铁电阴极材料电子发射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忠道 张树人 +1 位作者 郭曙光 蔡雪梅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7-180,共4页
本文采用锆钛酸铅、钛酸铋钠和钛酸钡三种不同铁电阴极材料,进行了电子发射试验,测定了电子发射电流密度,并对其在电子发射试验时的波形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认为:锆钛酸铅材料的电子发射电流密度略优于其他两种材料,但从无铅化角度来讲... 本文采用锆钛酸铅、钛酸铋钠和钛酸钡三种不同铁电阴极材料,进行了电子发射试验,测定了电子发射电流密度,并对其在电子发射试验时的波形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认为:锆钛酸铅材料的电子发射电流密度略优于其他两种材料,但从无铅化角度来讲,钛酸钡与钛酸铋钠材料将有望取代现有的锆钛酸铅铁电阴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阴极材料 锆钛酸铅 钛酸铋钠 钛酸钡 电子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特殊对象监测的电子传感器平台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宇晓 樊惠隆 +2 位作者 唐丹 杨健 潘云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8-391,372,共5页
从安全反恐和连续监测角度出发,对运输过程中特殊对象的监测方法和探测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ESP的总体方案和设计思想,给出各传感器电路原理和电路设计。采取高可靠性的电子和机械工艺制作出ESP原型装置,通过初步测试,证明ESP方案和原理... 从安全反恐和连续监测角度出发,对运输过程中特殊对象的监测方法和探测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ESP的总体方案和设计思想,给出各传感器电路原理和电路设计。采取高可靠性的电子和机械工艺制作出ESP原型装置,通过初步测试,证明ESP方案和原理可行,传感器电路工作正常,可用于陆地运输过程中的敏感对象连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反恐 电子传感器平台 特殊对象 连续监测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原子位置对立方BaTiO_3电子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勤勇 李言荣 +2 位作者 蒋书文 李庆刚 杨仕清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2-156,共5页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原理方法,计算了Ti原子位置对BaTiO3电子结构的影响.Ti的位置变化导致晶格畸变,使电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能带结构、能态密度(DOS)、电子密度、Mulliken布居等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导带和价带主要由Ti的3d电子...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原理方法,计算了Ti原子位置对BaTiO3电子结构的影响.Ti的位置变化导致晶格畸变,使电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能带结构、能态密度(DOS)、电子密度、Mulliken布居等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导带和价带主要由Ti的3d电子和O的2p电子,Ti原子位置的变化,使Ti的3d电子能量分布上移,而O的2p电子能量下移;Ti位置变化,Ti的3d电子与的sp电子形成的杂化轨道更趋向离子化,以致于使OI出现了正电荷,表明发生了的2p电子向Ti的转移;O原子电子的转移使得Ti原子在导带的3d电子能量降低,与O原子在价带的2p电子能量重叠,禁带消失;随着畸变程度提高,转移逐渐增强,使禁带宽度逐渐减小,直至完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BATIO3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阴极材料压电系数在电子发射过程中的实验规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曙光 张树人 陈忠道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69-1572,共4页
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铁电阴极材料的研究日益受人们重视。对铁电材料进行电子发射试验时,偶然观测到材料压电系数随着电子发射次数的增多,其数值大小渐次先由高降低至零,然后又开始反向增大并逐渐稳定于某一绝对值,该绝对值略小于预... 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铁电阴极材料的研究日益受人们重视。对铁电材料进行电子发射试验时,偶然观测到材料压电系数随着电子发射次数的增多,其数值大小渐次先由高降低至零,然后又开始反向增大并逐渐稳定于某一绝对值,该绝对值略小于预极化初始值,而在这变化过程中,材料的电子发射电流密度基本恒定。对此进行重复验证以及系统考察发现,压电系数的这种变化规律,为铁电材料电子发射时所普遍遵循,这为铁电电子发射的机理研究探索又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系数 电子发射 铁电阴极 理论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及其在电子陶瓷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斌 恽正中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79-382,共4页
介绍了分形理论的基本内容,分形维数的意义及其测量方法,提出将分形理论用到电子陶瓷烧结形貌的分析上,为材料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关键词 分形 分形测量 电子陶瓷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场板GaN HEMT沟道电子温度分布抑制电流崩塌
12
作者 杜江锋 罗大为 +3 位作者 罗谦 卢盛辉 于奇 杨谟华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05-108,共4页
基于带场板GaN HEMT器件物理模型和电流崩塌效应机理,通过仿真优化场板结构参数调制沟道中二维电子气温度分布,以达到抑制器件电流崩塌目的。研究表明,优化场板长度及绝缘层厚度能有效降低沟道电子峰值温度。对于外加源漏电压为100V,栅... 基于带场板GaN HEMT器件物理模型和电流崩塌效应机理,通过仿真优化场板结构参数调制沟道中二维电子气温度分布,以达到抑制器件电流崩塌目的。研究表明,优化场板长度及绝缘层厚度能有效降低沟道电子峰值温度。对于外加源漏电压为100V,栅长0.5μm,栅漏间距2μm的GaN HEMT器件,获得了场板长度与绝缘层厚度优值分别为1μm和0.5μm,其沟道电子峰值温度比无场板时下降了47%。并研究确定了场板长度优值与栅漏距以及绝缘层厚度与漏压的数学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沟道电子温度 场板 电流崩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阴极材料电子发射机理实验研究(英文)
13
作者 陈忠道 白书欣 +1 位作者 张树人 郭曙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共4页
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为获得更高的电子发射电流密度和更好的电子束品质,对于铁电电子发射机理的探讨,一直方兴未艾。针对采用锆钛酸铅、钛酸钡和钛酸铋钠这3种不同铁电阴极材料,进行了电子发射实验,并着重对样品电子发射前后的宏微观... 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为获得更高的电子发射电流密度和更好的电子束品质,对于铁电电子发射机理的探讨,一直方兴未艾。针对采用锆钛酸铅、钛酸钡和钛酸铋钠这3种不同铁电阴极材料,进行了电子发射实验,并着重对样品电子发射前后的宏微观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不同种类的铁电材料遵循不同的电子发射机理,等离子体在发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钛酸钡材料,电子发射以等离子体致电子发射为主;对于钛酸铋钠材料,电子发射以快极化反转电子发射为主;而对于锆钛酸铅材料,2种机理作用兼而有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材料 铁电电子发射机理 等离子体致电子发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器件热电子退化的电子辐射实验研究
14
作者 陈勇 于奇 杨漠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66-669,共4页
在分析热电子效应与辐射效应在MOSFET产生界面态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了采用普通电子直线加速器作辐射源来对MOS器件热电子退化效应进行研究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对1μm工艺N沟MOSFET进行热电子退化效应的研究结果,并对... 在分析热电子效应与辐射效应在MOSFET产生界面态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了采用普通电子直线加速器作辐射源来对MOS器件热电子退化效应进行研究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对1μm工艺N沟MOSFET进行热电子退化效应的研究结果,并对热电子退化与偏置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得到了确定热电子退化寿命的快速而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 场效应晶体管 热电子效应 辐射 界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硫富瓦烯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染料电子给体的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喜明 贾春阳 +1 位作者 万中全 姚小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280,共8页
为了研究四硫富瓦烯(TTF)基团对有机染料敏化剂光电性能的影响,以咔唑染料Dye 1为原型,引入TTF基团作为电子给体,设计了咔唑染料Dye 2.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分别计算模拟了纯染料分子和吸附团簇(TiO2)9后的... 为了研究四硫富瓦烯(TTF)基团对有机染料敏化剂光电性能的影响,以咔唑染料Dye 1为原型,引入TTF基团作为电子给体,设计了咔唑染料Dye 2.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分别计算模拟了纯染料分子和吸附团簇(TiO2)9后的形貌、分子轨道能级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采用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模拟染料分子在二氧化钛(101)面吸附的表面形貌.结果发现:在有机染料中引入TTF基团有助于有机染料敏化剂在二氧化钛表面的抗团聚作用和分子内的电荷转移;最为重要的是,TTF基团的强给电子能力极大地增强了有机染料敏化剂的光捕获能力.所有的计算结果表明,TTF基团是一种非常有潜力改善染料敏化剂光电性能的给电子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硫富瓦烯 染料敏化剂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掺杂锐钛矿TiO_2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奉妤 高家诚 王宁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9-86,共8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对Zn掺杂锐钛矿TiO_2进行了结构优化,并对掺杂前后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和吸收光谱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Zn掺杂锐钛矿TiO_2体系为间接带隙半导体,在价带顶部引入了杂质能级,杂质能级主要由O-2...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对Zn掺杂锐钛矿TiO_2进行了结构优化,并对掺杂前后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和吸收光谱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Zn掺杂锐钛矿TiO_2体系为间接带隙半导体,在价带顶部引入了杂质能级,杂质能级主要由O-2p轨道和Zn-3d轨道贡献,杂质能级的引入增强了TiO_2对可见光区的响应,增大TiO_2的光吸收范围。实验结果表明:Zn掺杂使锐钛矿TiO_2吸收边红移,并能增强TiO_2的光电效应,可用于材料的光阴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钛矿相TIO2 Zn掺杂 第一性原理 光电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条件对PEDOT型固体铝电解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斌华 邓永红 +3 位作者 戈钧 周啸 王晓工 杨邦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77-1379,共3页
利用化学氧化法在电容器芯包中形成导电高分子固体阴极层,制备出固体铝电解电容器样品,考察了单体浓度、浸渍次数、氧化剂/单体浓度比例等浸渍条件对固体铝电解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按理论化学计量比配置浸渍液的前提下... 利用化学氧化法在电容器芯包中形成导电高分子固体阴极层,制备出固体铝电解电容器样品,考察了单体浓度、浸渍次数、氧化剂/单体浓度比例等浸渍条件对固体铝电解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按理论化学计量比配置浸渍液的前提下,随着单体浓度和浸渍次数的增加,电容器的容量引出率呈递增趋势,最高达到标称容量的93.3%。氧化剂相对于单体的浓度比例对电容器的容量引出率有显著影响,随着氧化剂浓度的提高,电容器的容量引出率显著增加,当氧化剂相对于单体的摩尔比增加到略高于理论化学计量比,达到2.5∶1时,电容器的容量引出率达到峰值,继续增大氧化剂的浓度,电容器的容量引出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 4-乙撑二氧噻吩) 固体铝电解电容 容量引出率 浸渍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阻抗谱测试技术在固体电解质氧传感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简家文 杨邦朝 张益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4-466,共3页
 介绍了交流复阻抗测试技术在固体电解质氧传感器测试中的应用原理,并对配比为(Y2O3)0.08(ZrO2)0.92粉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烧结的样品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同时根据测试原理,采用ZVIEW软件对放电等离子烧结(SPS)与常规烧结(CS)...  介绍了交流复阻抗测试技术在固体电解质氧传感器测试中的应用原理,并对配比为(Y2O3)0.08(ZrO2)0.92粉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烧结的样品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同时根据测试原理,采用ZVIEW软件对放电等离子烧结(SPS)与常规烧结(CS)所得钇稳氧化锆样品在不同测试温度下所得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拟合处理,定量研究了不同烧结方式的固体电解质样品中晶粒与晶界阻抗随测试温度的变化特性,进一步验证了交流复阻抗测试技术在定量研究固体电解质氧传感器特性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稳定氯化锆 交流阻抗 氯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科技的全球战略及市场前景
19
作者 卢云 邓梅根 杨邦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05期2-4,共3页
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将在21世纪促使几乎所有工业领域产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一个国家的纳米科技开发政策将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概述了世界各国纳米科技的研究计划和国际纳米市场的最新发展。
关键词 纳米科技 应用 市场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和电容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治安 杨邦朝 +2 位作者 胡永达 邓梅根 汪斌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9-393,共5页
The nano-MnO2 as ac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supercapacitor was synt hesiz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between KMnO4 and manganese acetate at room temp erature. The products annealed at 100 ℃ and 200 ℃ were characte... The nano-MnO2 as ac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supercapacitor was synt hesiz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between KMnO4 and manganese acetate at room temp erature. The products annealed at 100 ℃ and 200 ℃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an d 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e sample annealed at 100 ℃ was poorly crystallized phase with an average grain size of <20 nm.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mang anese oxide electrode were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and constant curre nt charge/discharge. The manganese oxide electrode annealed at 100 ℃ in 1 mol· L-1 Na2SO4 aqueous electrolyte exhibited excellent capacitive behavior between - 0.2 and +0.8 V (vs SCE). By 5 mA and 10 mA constant current charge/discharge, th e nano-MnO2 annealed at 100 ℃ can provide a specific capacitance of 158.5 F·g- 1 and 151.2 F·g-1,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2 制备 纳米 NA2SO4 电容特性 KMNO4 氧化锰 电极材料 XRD 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