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理法和化学法制备的单层ZrO_2膜的激光损伤行为差异 被引量:9
1
作者 郭袁俊 祖小涛 +5 位作者 蒋晓东 袁晓东 徐世珍 吕海兵 王毕艺 田东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49-1852,共4页
分别采用电子束热蒸发技术和溶胶-凝胶技术在K9基片上镀制了光学厚度相近的ZrO2单层薄膜,测试了两类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分别采用透射式光热透镜技术、椭偏仪、原子力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两类薄膜的热吸收、孔隙率、微观表面形貌... 分别采用电子束热蒸发技术和溶胶-凝胶技术在K9基片上镀制了光学厚度相近的ZrO2单层薄膜,测试了两类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分别采用透射式光热透镜技术、椭偏仪、原子力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两类薄膜的热吸收、孔隙率、微观表面形貌、激光辐照前薄膜的杂质和缺陷状况以及激光辐照后薄膜的损伤形貌。实验结果表明:两类薄膜的不同损伤形貌与薄膜的热吸收与微观结构有关,物理法制备的ZrO2膜结构致密紧凑,膜层的杂质和缺陷多;化学法制备的ZrO2膜结构疏松多孔,膜层纯净杂质少,激光损伤阈值达26.9 J/cm2;因物理法制备的ZrO2膜拥有更大的热吸收(115.10×10-6)和更小的孔隙率(0.20),其激光损伤阈值较小(18.8 J/cm2),损伤主要为溅射和应力破坏,而化学法制备的ZrO2膜的损伤主要为剥层。理论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薄膜 激光损伤阈值 热吸收 孔隙率 损伤形貌 电子束热蒸发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F瞄准定位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良钰 王仕璠 +4 位作者 李银柱 戴亚平 刘诚 程笑天 朱健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将“神光Ⅱ”装置的原瞄准定位系统改为全反射式 ,可以用各波长的三倍频激光打靶 .
关键词 反射 三倍频 双球面系统 ICF 惯性约束核聚变 瞄准定位系统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下CaN_2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余飞 徐明 孙久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1-168,共8页
通过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对压力下CaN_2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对结构稳定性的研究表明,ZnCl_2型结构是CaN_2在环境压力下最稳定的结构,而实验上观察到的CaC_2-I型结构是CaN_2高压... 通过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对压力下CaN_2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对结构稳定性的研究表明,ZnCl_2型结构是CaN_2在环境压力下最稳定的结构,而实验上观察到的CaC_2-I型结构是CaN_2高压下(>8.7 GPa)的稳定性结构.在50 GPa的压力范围内,CaN_2将发生从ZnCl_2型结构到ThC_2型结构再到CaC_2-I型结构的两次压致结构相变,其相变压力分别为0.81 GPa和8.77 GPa.而对电子结构的研究表明ZnCl_2型、ThC_2型和CaC_2-I型三种结构的CaN_2都表现出了金属特征,三种结构CaN_2当中Ca-N键的离子-共价性特征和N原子间的N=N双键特征得到了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化钙 高压相变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参数解析有效势在原子结构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余飞 孙久勋 +1 位作者 田荣刚 杨维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1-408,共8页
在原子结构的计算中,势函数的选取对计算结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解析形式的势函数能极大的减小原子结构的计算量.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解析有效势,包含四个壳层独立的参数,参数的值通过拟合参数化优化有效势(POEP)方法的数值结果得到.运... 在原子结构的计算中,势函数的选取对计算结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解析形式的势函数能极大的减小原子结构的计算量.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解析有效势,包含四个壳层独立的参数,参数的值通过拟合参数化优化有效势(POEP)方法的数值结果得到.运用该势函数对中性原子进行了计算,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到了电子轨道能和总能,并与Green和POEP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的四参数有效势是一种简单性、适用性、准确性都很高的势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有效势 原子结构 电子轨道能 总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横波衰减系数的测定
5
作者 程昌林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34-338,共5页
介绍了利用劈形楔块作波型变换,达到用纵波探头测量材料横波衰减系数的方法。
关键词 横波 衰减系数 测量 材料 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高校系级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
6
作者 曾刚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96-298,共3页
提出建立系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在现有人工管理的基础上建造数据库.增添若干功能模块,提高管理效率和应用层次,并且就几个主要管理系统给出说明。
关键词 数据库 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金属固体的四参数通用状态方程
7
作者 胡静 孙久勋 +1 位作者 陈熙萌 蔡灵仓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50-1160,共11页
提出一种能精确考虑固体结合能的四参数通用状态方程,并且在高压和膨胀区域都具有正确的行为,不会出现物理上不正确的振荡现象.新方程可以将Vinet方程和普遍化Lennard-Jones(GLJ)方程作为特例包括于其中.将新方程与文献中的典型方程应用... 提出一种能精确考虑固体结合能的四参数通用状态方程,并且在高压和膨胀区域都具有正确的行为,不会出现物理上不正确的振荡现象.新方程可以将Vinet方程和普遍化Lennard-Jones(GLJ)方程作为特例包括于其中.将新方程与文献中的典型方程应用于32种金属固体,结果表明新方程在给出正确结合能数据的同时,能够很好的拟合实验压缩数据.结果还表明,多数金属的相互作用具有短程相互作用的性质,但是结合能较大相互作用的强度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 通用状态方程 结合能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材料亚表面缺陷处强激光电磁场分布的3维模拟 被引量:8
8
作者 李莉 雷雨 +5 位作者 肖邵球 袁晓东 蒋晓东 郑万国 花金荣 祖小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6-938,共3页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求解麦克斯韦旋度方程,研究了光学材料表面缺陷对入射激光场的调制作用,建立了亚表面缺陷的3维模型。以长方体表面缺陷为例,对缺陷附近的光场分布进行了3维数值计算,给出了电场强度3维分布图和缺陷不同尺寸时的最大...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求解麦克斯韦旋度方程,研究了光学材料表面缺陷对入射激光场的调制作用,建立了亚表面缺陷的3维模型。以长方体表面缺陷为例,对缺陷附近的光场分布进行了3维数值计算,给出了电场强度3维分布图和缺陷不同尺寸时的最大电场强度。研究表明,相对于2维简化情况,3维表面缺陷对强激光电磁场的调制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损伤 亚表面缺陷 电磁场时域有限差分法 光场调制 3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Fe^(3+)改性的SnO_2纳米颗粒 被引量:6
9
作者 方丽梅 李志杰 +1 位作者 刘春明 祖小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12-1216,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3+改性的SnO2纳米颗粒,通过XRD、BET、TEM、FT-IR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对其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热过程实现了氧化锡的直接晶化,产物为金红石结构,Fe3+进入SnO2的晶格之中形成固溶体.这种方法制...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3+改性的SnO2纳米颗粒,通过XRD、BET、TEM、FT-IR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对其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热过程实现了氧化锡的直接晶化,产物为金红石结构,Fe3+进入SnO2的晶格之中形成固溶体.这种方法制备的Fe3+改性的SnO2纳米颗粒为单分散状态,粒径分布均匀,纯的SnO2未焙烧前平均粒径为6.0nm,随着Fe3+添加量的增大,样品的粒径减小.BET显示纯的SnO2样品比表面积为206.1m2·g-1,随着Fe3+添加量增大,产物的比表面积增大,同时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发生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 纳米颗粒 水热法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SiO2酸性膜与碱性膜的激光损伤行为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袁俊 祖小涛 +5 位作者 蒋晓东 袁晓东 赵松楠 徐世珍 王毕艺 田东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9-942,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分别在K9基片上镀制了光学厚度相近的单层SiO2酸性膜和碱性膜。测试了两类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分别采用透射式光热透镜技术、椭偏仪、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两类薄膜的热吸收、孔隙率、微观表面形...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分别在K9基片上镀制了光学厚度相近的单层SiO2酸性膜和碱性膜。测试了两类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分别采用透射式光热透镜技术、椭偏仪、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两类薄膜的热吸收、孔隙率、微观表面形貌、激光辐照前薄膜的杂质和缺陷状况以及激光辐照后薄膜的损伤形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碱性膜,酸性膜有更大的热吸收和更小的孔隙率,因此其激光损伤阈值较小;两类薄膜不同的损伤形貌与薄膜的热吸收系数与微观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损伤阈值 溶胶-凝胶 SIO2薄膜 热吸收 孔隙率 损伤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5nm激光作用下熔石英损伤增长 被引量:3
11
作者 尹伟 徐世珍 +5 位作者 祖小涛 蒋晓东 袁晓东 吕海兵 王成程 郑万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89-1992,共4页
用355 nm脉冲激光分别辐照位于熔石英前后表面的损伤点,用Mias软件采集了损伤增长的图像并测量了每脉冲辐照后损伤点的面积。实验结果表明:位于熔石英样片后表面的损伤点面积随激光辐照脉冲数呈指数增长关系,而位于前表面的损伤点面积... 用355 nm脉冲激光分别辐照位于熔石英前后表面的损伤点,用Mias软件采集了损伤增长的图像并测量了每脉冲辐照后损伤点的面积。实验结果表明:位于熔石英样片后表面的损伤点面积随激光辐照脉冲数呈指数增长关系,而位于前表面的损伤点面积与激光辐照脉冲次数呈线性增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石英 前表面 后表面 激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i基形状记忆合金薄膜的相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治国 祖小涛 +2 位作者 封向东 余华军 傅永庆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1-64,共4页
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单晶S i和非晶S iO2基片上制备了TiN i和TiN iCu形状记忆合金薄膜,并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和基片曲率法研究了薄膜的相变特征及应力随温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450℃溅射形成的记忆合金薄膜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 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单晶S i和非晶S iO2基片上制备了TiN i和TiN iCu形状记忆合金薄膜,并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和基片曲率法研究了薄膜的相变特征及应力随温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450℃溅射形成的记忆合金薄膜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在微电子机械系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TiN i薄膜降温时出现R相变,因而发生两步相变,而TiN iCu薄膜中马氏体和奥氏体间直接转变。基片以及薄膜成份对相变点有很大的影响。单晶S i片作为基片时,记忆合金薄膜和基片间有很好的结合力,而S iO2作为基片时,记忆合金薄膜容易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i基形状记忆合金薄膜 相变特征 示差扫描量热法(DSC) 基片曲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退火对二氧化钛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居勇峰 祖小涛 向霞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3-14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离子注入和后续退火制备氮掺杂TiO2薄膜的方法。首先在室温下向石英玻璃中注入Ti离子,随后在氮气中退火到900℃,从而制备了氮掺杂的玻璃基TiO2薄膜。SRIM2006程序模拟和卢瑟福背散射谱(RBS)研究表明注入离子从样品表面开... 提出了一种利用离子注入和后续退火制备氮掺杂TiO2薄膜的方法。首先在室温下向石英玻璃中注入Ti离子,随后在氮气中退火到900℃,从而制备了氮掺杂的玻璃基TiO2薄膜。SRIM2006程序模拟和卢瑟福背散射谱(RBS)研究表明注入离子从样品表面开始呈高斯分布,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吻合很好。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结果表明注入态样品中形成了金属Ti和TiO2,900℃退火后金属Ti转变成TiO2,同时N原子替代少量的晶格O原子形成了O-Ti-N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结果显示,当退火温度至500℃时,在吸收光谱中开始出现TiO2的吸收边,随退火温度升高到900℃,由于O-Ti-N化合物形成,TiO2的吸收边从3.98 eV红移到3.30 eV,TiO2吸收边末端延伸到可见光区,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强度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氮掺杂TiO2薄膜 光学带隙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元天线阵列波束扫描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宏春 阮成礼 裴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7-432,共6页
由电磁场理论给出了平面线元天线阵列辐射的瞬态电磁脉冲沿径向坡印亭矢量时间积分的解析解及数值解结果,并利用物理光学理论对所得结果作了对比分析,得到结论:(1)线元天线阵列辐射问题可以简洁地由光栅方程求解;(2)被约束波束的坡印亭... 由电磁场理论给出了平面线元天线阵列辐射的瞬态电磁脉冲沿径向坡印亭矢量时间积分的解析解及数值解结果,并利用物理光学理论对所得结果作了对比分析,得到结论:(1)线元天线阵列辐射问题可以简洁地由光栅方程求解;(2)被约束波束的坡印亭矢量时间积分的最大值与阵元数目的平方成正比;(3)保持同一列辐射器元馈电同步,而沿行方向依次作适当馈电时间延迟,可有效将波束控制在预期的很小角域内;(4)保持扫描的半角宽度δ_φ,线元天线阵列有确定的波束扫描角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元天线阵列 电磁脉冲 径向能量 波束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相板紧贴全息图的加密记录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艺 王仕璠 《激光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4-35,共2页
本文提出紧贴加密的新方法 ,将加密位相板紧贴全息干版 ,使全息记录的物光和参考光同时获得位相调制 ,不但提高了全息图的防伪能力 ,而且由于位相板紧贴全息图 ,解密时对位相板只需进行二维甚至一维的调节 ,即可获得原物光的共轭再现 ,... 本文提出紧贴加密的新方法 ,将加密位相板紧贴全息干版 ,使全息记录的物光和参考光同时获得位相调制 ,不但提高了全息图的防伪能力 ,而且由于位相板紧贴全息图 ,解密时对位相板只需进行二维甚至一维的调节 ,即可获得原物光的共轭再现 ,避免了对位相板繁琐的多维复原调节 ,增强了实用性。文中给出了透射全息图和反射全息图参考光的加密设计方案 ,由于对参考光进行恰当的共轭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防伪 位相板 紧贴加密 加密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散斑摄影术研究地质构造相似模型裂缝分布规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仕璠 王元杰 +1 位作者 朱力 张健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2年第6期1-6,共6页
应用激光散斑摄影术形成多张二次曝光散斑图系统,测定了四川九龙山地质构造相似模型的三维位移场,并据此分析了该构造可能存在裂缝的位置分布,为油气勘探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实践表明,这种方法在研究地质结构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散斑摄影 激光散斑 测量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金红石单晶生成的金属Ni纳米晶的磁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向霞 祖小涛 +3 位作者 张传飞 雷家荣 朱莎 王鲁闵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3-476,共4页
研究了能量为64 keV、注量1×1017 cm-2的Ni离子注入金红石TiO2单晶制备的植入金属纳米晶的微观结构和磁学性能.注入层的结构和磁学性能采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和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SQUID)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红石单晶中有尺寸... 研究了能量为64 keV、注量1×1017 cm-2的Ni离子注入金红石TiO2单晶制备的植入金属纳米晶的微观结构和磁学性能.注入层的结构和磁学性能采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和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SQUID)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红石单晶中有尺寸为3~18 nm的金属Ni纳米晶生成,注入区域基体明显非晶化.10 K温度下金属Ni纳米晶的矫顽力约为16.8 kA·m-1,比Ni块材的矫顽力大.样品的零场冷却/有场冷却(ZFC/FC)曲线表明,金属Ni纳米晶的截止温度约为85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金红石单晶 Ni纳米晶 显微结构 磁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散光输入的PS光互连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艺 王仕璠 何淑梅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43,共2页
用2×2 全息透镜阵列实现输入为发散光的PS光互连;文中分析了实现原理,提出了直接成像和添加成像透镜的两种PS光互连实现方案,并给出了各方案的物像距和成像放大率公式。实验的互连效果令人满意,理论值和观测值吻合。
关键词 PS光互连 全息透镜阵列 发散光输入 光互连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防伪的编码全息图(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龚耀寰 王仕璠 李立新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2年第5期38-42,共5页
本文对加密防伪全息图像的光学编码及解码技术进行了研究。论述了理论基础,给出了光路设计,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一种带余弦剖面的新型位相编码器,并利用该编码器获得了满意的编、解码效果。
关键词 全息编码 位相编码 防伪全息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全光联合变换相关实现目标识别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作梁 刘艺 王仕璠 《激光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10,共2页
本文提出了两种改善全光联合变换相关器性能的方法 ,其一是对输入面上的待识别图像和参考图像进行图像分割 ,以得到更高更尖锐的相关峰 ;其二是用多参考图像 ,产生一个标准的相关峰 ,为确定待识别图像和参考图像相关程度提供了判别依据 ... 本文提出了两种改善全光联合变换相关器性能的方法 ,其一是对输入面上的待识别图像和参考图像进行图像分割 ,以得到更高更尖锐的相关峰 ;其二是用多参考图像 ,产生一个标准的相关峰 ,为确定待识别图像和参考图像相关程度提供了判别依据 ,使进行目标识别更加简洁方便。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些改善方法的可行性 ,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联合变换相关 图像分割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