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胰母细胞瘤影像特征及相关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淑琴 任刚 +2 位作者 蔡嵘 汪心韵 赖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胰母细胞瘤(PBL)的影像特征及相关临床病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2020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为胰母细胞瘤的9例患儿资料,分析所有患儿的CT及MRI影像表现,对肿瘤的部位、形... 目的:探讨儿童胰母细胞瘤(PBL)的影像特征及相关临床病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2020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为胰母细胞瘤的9例患儿资料,分析所有患儿的CT及MRI影像表现,对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及包膜、密度/信号特点、肿块强化方式、肿瘤的血供、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对周围组织的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与术中及术后病理进行符合性比较。结果:9例患儿中肿瘤位于胰头部5例,胰体1例,胰尾3例。最大径2.8~10.9 cm,平均6.9 cm。7例见囊变或坏死,2例均匀实性。出现钙化5例,均未见出血。增强呈不均匀强化7例,其中5例实性成分门脉期强化接近胰腺实质,2例稍弱于胰腺实质。增强后肿瘤动脉期边缘及内部见细小血管穿行者8例。6例甲胎蛋白(AF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升高。结论:胰母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对术前准确诊断及评估肿瘤恶性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母细胞瘤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甲胎蛋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及微血管密度与宫颈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冉仪婷 卑贵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2-76,共5页
目的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各成像参数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宫颈癌分级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IVIM各参数与MVD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 目的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各成像参数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宫颈癌分级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IVIM各参数与MVD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根据宫颈癌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G1)组、中分化(G2)组及低分化(G3)组。患者均行IVIM-MR检查且具有手术病理蜡块存储的条件,IVIM参数包括慢扩散系数(D)、快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用CD34免疫组化染色剂标记宫颈癌肿块内微血管密度;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各参数在三组间的差异,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IVIM各参数、MVD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IVIM参数和MVD间的相关性。结果 IVIM各参数中,D值、D*值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03),其中D值在组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1与G2组间比较,P=0.032;G1与G3组间比较,P=0.008,G2与G3组间比较P=0.047),D*值在G1及G3分化组间(P=0.003)、G2及G3分化组间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D值随分化级别增高数值减低,D*值随分化级别增高数值逐渐减低。MVD在三组组间比较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G1与G2组间比较P=0.002,G1与G3组间比较,P=0.001,G2与G3组间比较P=0.004),IVIM各参数仅D*值与MVD呈直线相关(r~2=-0.5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M和MVD对宫颈癌分级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IVIM参数D*可以用于对肿瘤MVD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腹主动脉球囊封堵下剖宫产大出血的MRI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冯棱 赖华 +2 位作者 王志刚 敬怀波 张倩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5-201,共7页
目的:探讨产前MRI检查在预测侵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IPPP)产妇腹主动脉球囊封堵联合剖宫产(AABO-CS)大出血中的价值并构建MRI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粘连型23例,植入型77例,穿透型22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IPPP产妇的临床及MR... 目的:探讨产前MRI检查在预测侵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IPPP)产妇腹主动脉球囊封堵联合剖宫产(AABO-CS)大出血中的价值并构建MRI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粘连型23例,植入型77例,穿透型22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IPPP产妇的临床及MRI资料,根据AABO-CS术中出血量的差异将其分为大出血组和非大出血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分析出血量与临床特征、MRI征象的关系,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MRI征象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 goodness-of-fit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此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盘穿透、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前壁下段、胎盘增厚、胎盘凹陷征、T_(2)WI胎盘低信号带、子宫局限性膨凸、子宫肌层欠连续、浆膜下异常血管影、胎盘内异常血管影及宫颈形态异常在大出血与非大出血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盘内异常血管影(X1:OR=6.971,P=0.001)、浆膜下异常血管影(X2:OR=6.306,P=0.002)、胎盘增厚(X3:OR=5.490,P=0.008)及宫颈形态异常(X4:OR=5.012,P=0.007)为预测AABO-CS术中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为Logit P=-3.899+1.942X1+1.841X2+1.703X3+1.612X4,该模型的诊断准确率为86.9%,ROC曲线下面积为0.923(95%CI:0.873~0.972),Hosmer-Lemeshow goodness-of-fit检验表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P=0.582),当最佳预测概率>45.4%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0%、90.3%。结论:产前MRI对IPPP产妇AABO-CS术中大出血有提示作用,本研究建立的MRI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量化评估其出血风险,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腹主动脉球囊封堵 剖宫产术 出血风险 磁共振成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WI-FS序列影像组学诊断宫颈癌转移及脉管间隙浸润的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小玲 赖华 +1 位作者 文曦琳 刘春英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71,76,共4页
目的研究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T2-weighted imaging fat suppression,T2WI-FS)影像组学诊断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淋巴转移及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 目的研究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T2-weighted imaging fat suppression,T2WI-FS)影像组学诊断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淋巴转移及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间66例CC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前磁共振成像横轴位T2WI-FS图像,勾画病灶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将患者预处理图像与ROI图像依次导入A.K.软件,提取T2WI-FS图像上病灶组学特征,经特征降维处理后,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影像组学标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T2WI-FS组学标签在诊断CC淋巴转移及LVSI中的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存在淋巴转移者共22例,无转移者44例,分析发现,淋巴转移与患者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及LVSI有关(P值均<0.01);LVSI阳性患者共27例,阴性患者39例,分析发现,LVSI与患者组织分化程度、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均<0.01);T2WI-FS影像组学标签评估患者淋巴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57,诊断敏感度(sensitivity,Sen)=85.0%,特异度(specificity,Spe)=86.7%,评估患者LVSI的AUC=0.807,诊断Sen=68.3%,Spe=88.3%。结论淋巴结转移及LVSI间相互影响,两者均受到宫颈间质浸润深度的影响,T2WI-FS影像组学标签在评估患者淋巴转移及LVSI中均具有较高的效能,在宫颈癌患者术前病情评估,指导手术治疗方案及预后预测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 影像组学 宫颈癌 淋巴转移 脉管间隙浸润 术前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 T MRI三维T2加权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显示胎儿脊柱解剖及椎体畸形的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双 雷强 +4 位作者 王芳 赵小丽 王志刚 赖华 文曦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116,共6页
目的分析3 T MRI三维T2加权快速梯度回波(three-dimensional T2-weighted fast field echo,3D-T2*-FFE)序列显示胎儿脊柱解剖及椎体畸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46例产前超声提示胎儿椎体异常或脊柱部分显示不清的中晚期孕妇,所有... 目的分析3 T MRI三维T2加权快速梯度回波(three-dimensional T2-weighted fast field echo,3D-T2*-FFE)序列显示胎儿脊柱解剖及椎体畸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46例产前超声提示胎儿椎体异常或脊柱部分显示不清的中晚期孕妇,所有胎儿均行脊柱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3D-T2*-FFE、二维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two-dimensional single shot fast spin echo,2D SSH TSE)和二维平衡式自由稳态进动(two-dimensional balance turbo fast field echo,2D BTFE)。由两名诊断医师对三个序列获得的脊柱各节段图像质量进行评分,采用非参数检验之Friedman检验比较各序列图像之间评分的差异。对所有病例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分别计算三个序列颈、胸、腰骶段相应的椎体与椎间盘信号差值比,以评价图像对比度,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个序列各节段信号差值比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2D SSH TSE和2D BTFE序列相比3D-T2*-FFE可以获得更好的胎儿颈椎图像,2D BTFE与3D-T2*-FFE序列在胎儿胸椎及腰骶椎的图像质量均优于2D SSH TSE序列;3D-T2*-FFE和2D BTFE序列的信号差值比高于2D SSH TSE序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胸椎和腰椎在各序列的信号差值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T2*-FFE序列对胎儿椎体成像效果较好,能显示更多脊柱解剖细节,其不受胎儿体位影响,且扫描时间较短,临床MRI扫描时可将其作为胎儿脊柱成像的重要补充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胎儿脊柱 椎体畸形 磁共振成像 三维成像 T2加权快速梯度回波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点状软骨发育不良一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春英 刘莲花 赖华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38,共2页
病例资料早产儿,男,窒息复苏后10余分钟;胎龄32周,顺产,出生体重2280克,胎膜早破12h,否认宫内窘迫,否认羊水、脐带及胎盘异常,Apgar评分1分钟6分(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肤色各扣1分),予以保暖、摆正体位、清理气道、刺激后患儿呼吸无恢... 病例资料早产儿,男,窒息复苏后10余分钟;胎龄32周,顺产,出生体重2280克,胎膜早破12h,否认宫内窘迫,否认羊水、脐带及胎盘异常,Apgar评分1分钟6分(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肤色各扣1分),予以保暖、摆正体位、清理气道、刺激后患儿呼吸无恢复,立即气管插管、球囊正压通气给氧,患儿心率恢复至120次,肤色转红润,血氧饱和度95%;头罩供氧下血氧饱和度正常,拔出气管插管,见会厌发育不良、吸气时轻度塌陷,后迅速全身发绀、自主呼吸弱,立即再次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状软骨发育不良 新生儿 异常钙化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点定位法在胎儿头颅磁共振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宸 李双伶 +3 位作者 雷强 赵小丽 喻少聪 杨亚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8-341,共4页
目的:评估三点定位法在胎儿头颅磁共振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54例在本院进行胎儿头颅磁共振扫描母体后发现胎儿头颅三方位不正的孕妇,根据扫描定位方法将其分为A、B组。A组使用三点定位法定位,扫描27例,孕妇平均年龄(28.5&#... 目的:评估三点定位法在胎儿头颅磁共振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54例在本院进行胎儿头颅磁共振扫描母体后发现胎儿头颅三方位不正的孕妇,根据扫描定位方法将其分为A、B组。A组使用三点定位法定位,扫描27例,孕妇平均年龄(28.5±4.2)岁,平均孕周(30.4±4.1)周;B组使用传统方法定位,扫描25例,孕妇平均年龄(28.7±3.6)岁,平均孕周(31±3.3)周。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别对A、B组扫描流程时间、影像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全程扫描时间中位数低于B组[A组8.5(7.4,9.1)min,B组13.4(11.1,19.4)min,P<0.05]。A、B两组影像质量评分中位数分别为4(4,4)、4(3,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点定位技术在胎儿头部方位不正的MRI检查中,能够大大缩短对胎儿头部定位扫描所需的时间,提高成像速度,并且不会降低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定位法 胎儿头颅 磁共振成像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