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基层医院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筛查技能培训效果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文旭 乐郊 +21 位作者 章岚 张颖 杨萍 赵春霞 杜春华 何君妮 曹艳梅 尚佳 李莉 刘燕 吴胜兰 李霞 陈秀锦 兰海 李华 孔翔 李恒莉 米德芳 赵杰 聂扬 高金秀 李灵 《四川精神卫生》 2022年第4期337-342,共6页
目的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早期筛查技能培训对提高基层医院儿保科医护人员ASD早期筛查能力的效果。方法于2021年9月,对成都市各县(市、区)共20家基层医院儿保科工作人员进行ASD早期筛查技能培训。以培训前后各基层医院向上级医院转... 目的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早期筛查技能培训对提高基层医院儿保科医护人员ASD早期筛查能力的效果。方法于2021年9月,对成都市各县(市、区)共20家基层医院儿保科工作人员进行ASD早期筛查技能培训。以培训前后各基层医院向上级医院转诊的疑似ASD患儿人数、确诊ASD人数以及转诊的ASD患儿平均诊断年龄作为指标,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基层医院转诊的疑似ASD患儿人数多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65±11.60)人vs.(3.40±2.23)人,t=5.431,P<0.01]。确诊ASD人数多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5±4.93)人vs.(2.45±1.67)人,t=4.171,P<0.01]。诊断年龄方面,培训后,ASD患儿平均诊断年龄小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95±11.67)个月vs.(42.2±14.64)个月,t=-2.553,P=0.019]。结论对基层医院儿保科医护人员进行ASD早期筛查技能培训,可能有助于提高其ASD早期筛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早期筛查 多中心研究 基层医院 技能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临床特点及合并特应质的影响
2
作者 陈洪佳 夏万敏 +4 位作者 艾涛 樊映红 谢诚 张莹 黄懿洁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61-264,270,共5页
目的 分析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PB)的临床特点,探讨合并特应质对PB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经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为PB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合并特应质分为特应质组和非特应质组。分... 目的 分析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PB)的临床特点,探讨合并特应质对PB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经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为PB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合并特应质分为特应质组和非特应质组。分析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病原结果和治疗等方面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B患儿中男59例,女41例,男∶女构成比为1.44∶1;年龄为1岁3月~16岁,中位年龄7岁,>5岁患儿88例;25例患儿合并特应质;97例患儿有发热,热程1~15(7.10±2.49)d,热峰为(39.91±0.77)℃;100例患儿有咳嗽,18例患儿存在气促。100例患儿均行胸部X线片和/或胸部CT检查,影像学检查发现:87例患儿有肺实变,34例有肺不张,41例有胸腔积液,43例有气道黏液栓征象。100例患儿均找到相关病原体,其中95例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包含65例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及30例混合感染;4例博卡病毒感染,其中1例为单纯感染,3例为混合感染;腺病毒3例,其中1例为单纯感染,2例为混合感染;其余少见病原体均为混合感染。单因素分析发现,特应质组患儿发病年龄低于非特应质组,肺部听诊呼吸音减弱、胸部CT肺不张及气道黏液栓比例均高于非特应质组(P<0.05)。结论 持续高热,伴气促,听诊呼吸音减弱,胸部CT提示肺实变、肺不张、气道黏液栓或合并胸腔积液的肺炎,尤其合并特应质患儿,需高度警惕PB可能,建议尽早行支气管镜检查,必要时经支气管镜取出黏液栓改善气道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型性支气管炎 成都地区 儿童 肺炎支原体 特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4AA-SF)致儿童过敏反应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岳山岚 邓毅 陈文文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6期44-46,共3页
目的:对我院发生的1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4AA-SF)致过敏反应的病因、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为该药的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标准对该药进行评价,对既往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机制及病例报道... 目的:对我院发生的1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4AA-SF)致过敏反应的病因、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为该药的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标准对该药进行评价,对既往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机制及病例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4AA-SF)引发过敏反应的关联性为“很可能”,患儿因不良反应发现及时,治疗措施有效,症状得到缓解。结论:临床在使用不含亚硫酸盐类抗氧化剂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4AA-SF)时,也应注意过敏反应的防治。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控制滴速,在输注开始后特别是30 min内密切关注患者状态,提前制定治疗措施和抢救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4AA-SF) 过敏反应 不良反应 药物警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筛查量表在儿童保健门诊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张颖 付云蓉 +1 位作者 李玉仙 杨文旭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探讨适合基层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早期筛查方法,提高基层医生对ASD的识别能力。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定期健康体检的18~30月龄儿童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适合基层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早期筛查方法,提高基层医生对ASD的识别能力。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定期健康体检的18~30月龄儿童为研究对象,使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23(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23,Chat-23)量表结合ASD预警征询问和现场观察的初级筛查方法,共筛查2437名。对筛查阳性并确诊发育异常的31名儿童使用象征性游戏测试(symbolic play test,SPT)和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进行评估,探讨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ASD早期筛查方式。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男童和女童Chat-23量表A部分阳性率[2.11%(27/1281)与0.95%(11/1156),χ^(2)=5.292,P=0.021]、B部分阳性率[2.03%(26/1281)与0.61%(7/1156),χ^(2)=9.226,P=0.002]比较,男童明显高于女童,而不同月龄儿童Chat-23量表A部分、B部分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儿童ASD预警征、现场观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hat-23量表筛查ASD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46,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99.18%(P<0.05)。ASD患儿SPT量表、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B部分得分均明显低于全面发育迟缓和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患儿在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A部分和C部分得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Chat-23量表可用于基层医院早期筛查ASD,结合SPT量表和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可以提高基层医生对ASD的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早期筛查 量表应用 效果分析 基层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慢性化危险因素研究--单中心5年研究
5
作者 史美龄 徐倩 周敏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4年第6期412-417,438,共7页
目的分析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慢性化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判断疾病预后及制定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初诊ITP儿童为研究对象,规律随访时间至少1年。收集患者临床... 目的分析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慢性化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判断疾病预后及制定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初诊ITP儿童为研究对象,规律随访时间至少1年。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验结果、治疗方式、转归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62例ITP儿童,其中550例初诊后1年内缓解,112例未缓解,慢性发生率1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年龄、隐匿病程、出血分级、初诊血小板计数大于10×10^(9)/L、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减少、甲状腺功能异常、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和IgA、血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在慢性组与非慢性组存在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诊年龄和隐匿病程与儿童ITP慢性化发生显著相关,初诊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小于1.5×10^(9)/L可能是保护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持续大于12个月后自发缓解率降低。结论初诊年龄较大、起病隐匿是影响儿童ITP慢性化的危险因素。初诊是否治疗对疾病预后无显著影响,对于ITP患儿应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管理;病程迁延者自发缓解率降低,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儿童 慢性化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卡他莫拉菌的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秦 黄玉霞 +6 位作者 朱义芳 赵丹 张琴 赵崇晖 许健 宋培培 刘成桂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43-46,共4页
目的:研究成都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卡他莫拉菌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四川省骨科医院和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科送检的15891例0~14岁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卡... 目的:研究成都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卡他莫拉菌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四川省骨科医院和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科送检的15891例0~14岁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卡他莫拉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891例痰标本中共检出卡他莫拉菌3333株,总检出率为20.97%;感染卡他莫拉菌的患儿无性别差异(P>0.05);卡他莫拉菌在>1~3岁年龄组中检出率最高,≤28 d年龄组检出率最低;不同季节卡他莫拉菌的检出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冬季检出率最高,夏季检出率最低;卡他莫拉菌的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98.47%,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氧氟沙星、四环素、氯霉素和利福平的敏感率均>90%。结论:1~6岁儿童在冬季容易感染卡他莫拉菌,且在轻痉肺炎中检出率最高,β-内酰胺酶阳性率达98.47%,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可以作为治疗的首选药,临床医师可以参考卡他莫拉菌的感染特点和耐药情况进行诊疗和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卡他莫拉菌 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710603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结果及患儿治疗情况和智力发育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7
作者 姜舟 刘奕君 +1 位作者 李晓丽 王梅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6期7-11,共5页
目的分析成都市710603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结果及患儿治疗情况和智力发育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710603例新生儿足跟滤纸干血片促甲状腺激素(TSH),初筛CH阳性者召回复查静脉血TSH、游离三碘甲状... 目的分析成都市710603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结果及患儿治疗情况和智力发育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710603例新生儿足跟滤纸干血片促甲状腺激素(TSH),初筛CH阳性者召回复查静脉血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进一步确诊。对确诊的215例CH患儿进行左旋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定期随访患儿身高、体质量,进行盖泽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评估患儿智力。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H患儿智力发育的影响因素。结果710603例新生儿中,初筛CH阳性4234例(0.59%),召回复查4035例(95.30%),确诊CH 253例(0.03%)。对215例CH患儿进行随访,其中147例(68.37%)患儿在1月龄内开始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58例(26.98%)患儿在2~3月龄开始治疗,10例(4.65%)在3月龄后开始治疗,174例(80.93%)患儿FT4在14 d以内恢复正常,130例(60.47%)患儿TSH在14 d^1个月恢复正常;170例(79.10%)CH患儿身高、186例(86.52%)CH患儿体质量达同龄儿童正常范围,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07例(98.09%)患儿GESELL测试DQ平均分>70分,与正常儿童[209例(99.52%)]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140例(66.67%)患儿DQ平均分>85分,与正常儿童[165例(78.57%)]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CH患儿智力发育影响因素为甲状腺发育情况、父亲学历、治疗依从性、FT4维持水平(P均<0.05)。结论2016—2018年共对710603例新生儿进行筛查,初筛CH阳性4234例,确诊CH 253例;对确诊CH患儿进行规范治疗和管理后,患儿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基本达到正常儿童水平;甲状腺彩超情况、父亲学历、治疗依从性、FT4维持水平是CH患儿智力发育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左旋甲状腺素片 智力发育 盖泽尔婴幼儿发展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277例儿童慢性咳嗽病因与药物治疗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彭懿 夏万敏 +4 位作者 谢诚 姚佳伟 艾涛 樊映红 刘燕茹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咳嗽患儿277例,分析临床资料。结果:病因分布: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142例(...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咳嗽患儿277例,分析临床资料。结果:病因分布: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142例(51.3%),感染后咳嗽(PIC)101例(36.5%),咳嗽变异性哮喘(CVA)76例(27.4%),抽动症8例(2.9%),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5例(1.8%),支气管异物2例(0.7%)。其中多病因57例(20.6%),分别为CVA+UACS 53例,抽动症+UACS 2例,CVA+抽动症1例,PBB+UACS 1例。病因分布无性别差异(P>0.05),但具有年龄、病程差异(P<0.05):PIC是婴儿组首位病因,UACS是其他各年龄组首位病因;PIC百分比随咳嗽病程降低,CVA百分比随咳嗽病程升高。针对病因进行药物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结论:成都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分布具有年龄差异,前3位是UACS、CVA、PIC,混合病因以CVA合并UACS多见,明确病因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慢性咳嗽 病因构成 成都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慢性病程预测分析
9
作者 史美龄 周敏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大多数预后良好,但约有20%~30%患儿病程演变为慢性。该病预后目前仍然难以预测,在疾病初期寻找可以预测疾病慢性化的相关因素和指标,对于早期识别病程发展、避免过度治疗、优化...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大多数预后良好,但约有20%~30%患儿病程演变为慢性。该病预后目前仍然难以预测,在疾病初期寻找可以预测疾病慢性化的相关因素和指标,对于早期识别病程发展、避免过度治疗、优化管理、提高患儿及家属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儿童ITP慢性化的相关影响和预测指标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儿童 慢性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代动力学指导下儿童血友病A预防治疗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张庆 李晓静 +4 位作者 徐倩 杨胜 廖志勇 郭佳 周敏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36-239,255,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血友病A患者药代动力学(PK)参数的影响因素,制定个体化预防治疗方案,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成都市儿童血友病中心2019年5月—2023年11月期间73例检测PK的血友病A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中35例PK指导预防治疗前后规律... 目的探讨儿童血友病A患者药代动力学(PK)参数的影响因素,制定个体化预防治疗方案,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成都市儿童血友病中心2019年5月—2023年11月期间73例检测PK的血友病A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中35例PK指导预防治疗前后规律随访1年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PK指导预防治疗前后的年关节出血率(AJBR)、关节超声评分、谷浓度、凝血因子消耗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型血患者的凝血因子Ⅷ(FⅧ)半衰期明显短于其他血型患者,vwf活性与FⅧ半衰期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FⅧ半衰期显著延长。35例患儿在PK指导治疗前中位AJBR 1.0(0-7)次,平均超声评分(5.3±2.2)分;PK指导治疗1年后中位AJBR为0(0-5)次,平均超声评分(3.7±1.6)分;超声评分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K指导预防治疗前患者平均凝血因子用量(2417.9±648.7)IU/(kg·年),PK指导治疗后为(3150.6±714.3)IU/(kg·年)。PK指导预防治疗后14例患者调整了治疗方案,其中7例患者增加了治疗剂量,7例患者增加了治疗频次,关节零出血患者由17例增加到25例。结论PK检测可以个体化有效的指导血友病患儿预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儿童 药代动力学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例儿童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药学服务的切入点探讨
11
作者 谭婕 邓毅 +3 位作者 高羽 蔡江晖 陈美华 张丹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MOGAD)药学监护的切入点、侧重点,为临床药学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以2021-2022年在我院治疗的25例MOGAD患儿为研究对象,深入开展个体化药学服务,设置...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MOGAD)药学监护的切入点、侧重点,为临床药学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以2021-2022年在我院治疗的25例MOGAD患儿为研究对象,深入开展个体化药学服务,设置重点监护患儿,评估疗效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结果:25例患儿中,男12例,年龄(6.3±3.0)岁,体质量21.0(18.0,33.3)kg;女13例,年龄(7.7±3.3)岁,体质量25.0(17.9,33.9)kg。所有患儿均符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指征,7例患儿发生了不良反应,5例(20.0%)高眼压,1例(4.0%)肝酶异常,1例(4.0%)呕吐,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2例复发患儿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患儿药物治疗存在相互作用。结论:临床药师作为多学科治疗团队中的一员,全程参与药物治疗管理,主动为患者提供药学监护服务,有助于促进合理用药,体现了药师工作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西药药品说明书贮藏条件风险分析及防范建议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青霞 江永贤 +2 位作者 董月鑫 咸颖 闫素英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8期913-918,共6页
目的梳理医院所有西药药品贮藏条件的风险,为药品正确养护提供参考,降低贮藏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凡例中药品贮藏项的相关规定和一些易忽视的特殊贮藏条件,对本院所有西药药品... 目的梳理医院所有西药药品贮藏条件的风险,为药品正确养护提供参考,降低贮藏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凡例中药品贮藏项的相关规定和一些易忽视的特殊贮藏条件,对本院所有西药药品的说明书贮藏条件进行分类,统计贮藏项中各贮藏条件所占的比例和风险点,并针对特殊贮藏条件的药品制定风险防范建议。结果本次调查的946个西药药品说明书,注射剂380种(40.17%)、口服制剂447种(47.25%),外用制剂119种(12.58%)。贮藏条件标准术语描述正确897个(94.82%)。特殊贮藏条件多,尤其是冷处和常温常常有特定的温度限制,且限制温度区间分布广而不统一。需要遮光或避光或凉暗比例最多的是注射剂(248个,65.26%),需要干燥或密封比例最高的是口服制剂(371个,83.00%),需要阴凉或凉暗比例最高的是外用制剂(32个,26.89%),需要冷处贮藏比例最高的是注射剂(73个,19.21%)。42种同一通用名不同厂家的药品的贮藏条件差异大。眼用制剂为多剂量包装(94.87%,37/39),开启后储存的期限多为4周或30 d。结论特殊贮藏条件药品较多,导致药品实际贮藏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建议相关机构、厂家能够关注这个问题,医院相关部门也应重视药品的贮藏与养护条件,规范药品贮藏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说明书 贮藏管理 风险分析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0例儿童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杜敏 商丽红 +3 位作者 向梅 袁岚 邓孝智 谢晓丽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4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980例儿童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80例消化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980例消化道异物患儿以男性为主(63.7%),年龄(3.1±1.7)岁;仅359例(36.6%)... 目的分析980例儿童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80例消化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980例消化道异物患儿以男性为主(63.7%),年龄(3.1±1.7)岁;仅359例(36.6%)患儿吞入消化道异物后有临床表现,主要为吞咽不适(22.1%)和呕吐(9.7%);消化道异物主要位于食管(40.6%)和胃(53.6%);异物类型主要为钝性异物(58.1%)和尖锐异物(32.3%),少数为腐蚀性纽扣电池(8.7%)及磁性异物(0.9%)。558例(56.9%)发生了异物相关并发症(黏膜损伤、糜烂及溃疡、消化道梗阻、消化道穿孔),非钝性异物(OR=5.696,95%CI 4.252~7.630)和食管异物(OR=1.764,95%CI 1.356~2.293)是发生异物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本组患儿315例(32.1%)异物自行排出,655例(66.8%)异物经上消化道内镜取出,10例(1.0%)接受手术取出。结论儿童消化道异物的好发年龄为6岁以下,以钝性异物为主,硬币最常见,主要位于上消化道,多数患儿无明显临床症状;异物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非钝性异物及食管异物;全麻下上消化道内镜取出是其主要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消化道异物 并发症 非钝性异物 食管异物 上消化道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基本型外斜视对术后侧转非共同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晓燕 何炯 杜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95-209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基本型外斜视与术后侧转非共同性发生及矫正效果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06/2020-12于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180例基本型外斜视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眼一退一截术组(R&R组)104例...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基本型外斜视与术后侧转非共同性发生及矫正效果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06/2020-12于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180例基本型外斜视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眼一退一截术组(R&R组)104例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组(BLR-rec组)7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矫正效果,以及随访期间手术斜视度数、侧转非共同性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d,1、6mo视近、视远斜视度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R&R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正位率高于BLR-rec组(P<0.05)。R&R组较BLR-rec组发生侧转非共同性的风险更低(OR=0.524,Waldχ^(2)=4.260,P=0.039)。两组患者术后6mo主要表现在水平直肌手术眼外展方向注视,但两组患儿视远和视近侧转非共同性发生率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R&R对于儿童基本型外斜视的矫正效果优于BLR-rec术式,可降低侧转非共同性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型外斜视 侧转非共同性 矫正效果 单眼一退一截术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双眼与正常眼SD-OCT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杨杨 罗红 +3 位作者 何炯 杜娟 罗晓燕 顾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比较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双眼与正常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01/2022-10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就诊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62例124眼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就... 目的:比较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双眼与正常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01/2022-10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就诊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62例124眼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就诊的正常视力儿童60例60眼(右眼)作为对照组。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D-OCT)检测两组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视盘周围RNFL厚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儿童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视盘周围RNFL厚度均厚于对照组,且多数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试验组儿童对侧非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视盘周围RNFL厚度多较对照组变薄,但多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弱视眼和对侧非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视盘周围RNFL厚度与正常眼存在一定差异性,且对侧非弱视眼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正常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黄斑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对侧眼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D-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溶液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谢诚 刘燕茹 +4 位作者 艾涛 罗荣华 樊映红 张蕾 苏培媛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吸入布地奈德雾化液对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15-2019年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呼吸科住院部及呼吸专科门诊确诊的25例BO患儿病例资料,对B...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吸入布地奈德雾化液对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15-2019年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呼吸科住院部及呼吸专科门诊确诊的25例BO患儿病例资料,对BO患儿肺功能指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BO患儿的潮气肺功能主要指标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小气道功能指标低于健康儿童(P<0.05)。(2)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3个月,患儿咳嗽喘息次数、用药次数及入院次数无明显改善;6个月后患儿入院次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咳嗽喘息次数、用药次数、入院次数均下降(P<0.05)。(3)潮气肺功能主要指标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3、6、12个月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TEF_(25)均改善不明显,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12个月,TEF_(75)、TEF_(50)有改善(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溶液长期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对改善临床症状、潮气肺功能部分指标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雾化液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潮气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粒缺期并发急性阑尾炎8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3
17
作者 蒲刚玲 李蕙 +3 位作者 李丹 孔庆琳 张璐 周敏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性粒细胞减少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021年8例在我院儿童血液肿瘤科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粒缺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病例。结果8例中内科保守治...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性粒细胞减少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021年8例在我院儿童血液肿瘤科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粒缺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病例。结果8例中内科保守治疗成功1例(1/2),保守治疗后阑尾复发1例(1/2);急诊手术3例(3/6),延迟手术3例(3/6),8例总治疗时间12-29d(15.5±5.463d),7例手术病人外科住院时间3-10d(4±2.43d)。术后病理活检提示肿瘤浸润0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粪石嵌顿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阑尾周围脓肿1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例。并发腹腔积液2例、局限性腹膜炎2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肠粘连1例。结论对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粒缺期合并急性阑尾炎者,内科保守治疗可能导致阑尾炎复发,急诊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多,感染风险大。目前,可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待中性粒细胞回升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并可避免化疗方案长时间中断所致原发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急性阑尾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疗法治疗1型糖尿病儿童维生素D水平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鄢力 程昕然 +9 位作者 龚春竹 唐芳 苟鹏 李中会 苏娜 冷洁 汪柳旭 杜思泓 张红 许珂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0-14,共5页
目的:评估维生素D与1型糖尿病(T1DM)患儿的临床关系,为T1DM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2018年新诊断及使用3C疗法治疗的T1DM患儿,分析T1DM患儿与健康体检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根据25(OH)D水平,将T1DM患儿分... 目的:评估维生素D与1型糖尿病(T1DM)患儿的临床关系,为T1DM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2018年新诊断及使用3C疗法治疗的T1DM患儿,分析T1DM患儿与健康体检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根据25(OH)D水平,将T1DM患儿分为三组(缺乏组、不足组及充足组),比较三个亚组的性别、年龄、居住地、体质量指数(BMI)、空腹C肽、空腹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等情况,探讨不同tanner分期、性别、季节、有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结果:T1DM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为(42.31±22.01)nmol/L,较健康对照组的(50.37±22.28)nmol/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患儿中,维生素D充足组的空腹C肽水平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及维生素D缺乏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空腹血糖水平及单位体质量胰岛素用量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P<0.05)。按血清25(OH)D水平测定时间不同分A组(1-3月、10-12月)和B组(4-9月),A组25(OH)D水平低于B组(P<0.05);合并DKA组25(OH)D水平低于无DKA组(P<0.05)。结论:T1DM患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尤其是合并DKA、1-3月及10-12月的患儿;维生素D充足的T1DM患儿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临床上要加强T1DM患儿的维生素D的监测以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1型糖尿病 儿童 3C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不典型支气管异物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万敏 谢诚 +3 位作者 胥佳 贾良琴 张莹 黄懿洁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研究儿童不典型气道异物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诊治线索。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呼吸科收治的44例不典型外源性支气管异物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Microsoft Word 2010版制作统计图饼图,评价各样本之间... 目的研究儿童不典型气道异物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诊治线索。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呼吸科收治的44例不典型外源性支气管异物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Microsoft Word 2010版制作统计图饼图,评价各样本之间的构成比。结果患儿以1~3岁幼儿为主,41例(93.2%)无明确异物吸入史,3例有可疑异物吸入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肺部听诊以喘鸣音或双侧呼吸音不对称为主。患儿入院后均行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显示支气管异物影及支气管不通畅者39例(88.6%),有5例CT气道无明显异物征象。44例患儿均在支气管镜下证实为支气管异物,其中右侧支气管嵌顿25例,左侧支气管17例,声门下气管异物2例。植物类异物37例(以坚果仁为主),化学性异物4例,动物骨头类3例。32例经支气管镜下异物网篮套取出,11例经异物钳抓取出,1例采用硬质支气管镜取出。并发炎性肉芽肿11例,4例肉芽增生明显患儿给予冷冻冻融治疗。结论儿童不典型支气管异物缺乏明确异物吸入史,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断困难。对于有反复肺炎、喘息久治不愈的儿童应高度警惕支气管异物可能。早期行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和支气管镜检查术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异物 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 支气管镜检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咽喉反流性疾病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贾璇 徐幼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6期401-402,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诊治的睡眠障碍患儿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8岁。同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得出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及Dx-ph...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诊治的睡眠障碍患儿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8岁。同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得出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及Dx-ph监测得出直立位Ryan指数和卧位Ryan指数。结果12例OSA患儿中Ryan指数阳性8例(7例直立位阳性,1例卧位阳性),阴性4例;10例非OSA患儿中Ryan指数阳性2例,阴性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HI与直立位Ryan值呈正相关关性(r=0.603,P=0.003)。结论儿童OSA与LPRD有一定的相关性及共患率,且主要是直立位咽喉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咽喉反流性疾病 Dx-ph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