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给药方式在大鼠内对利巴韦林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璐 钟振东 +7 位作者 韩奕岑 石毅 杨勇 边原 刘晓姝 张静 郎琴 钟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利用HPLC-QqQ-MS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技术检测方法探究口服和呼吸道给药方式对利巴韦林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情况的影响。方法:实验建立了检测利巴韦林的高灵敏度液质联用分析方法,经过了线性、专属性... 目的:利用HPLC-QqQ-MS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技术检测方法探究口服和呼吸道给药方式对利巴韦林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情况的影响。方法:实验建立了检测利巴韦林的高灵敏度液质联用分析方法,经过了线性、专属性、回收率、准确度、精密度的考察。用建立的方法对口服和呼吸道给药两种方式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情况进行考察。结果:呼吸道给药0-72 h血药浓度较高,药物吸收较快,呼吸道给药C_(max)(46.1±10.6)μg/L和AUC_((0-t))(276±68)μg·L^(-1)·h显著性高于口服给药C_(max)(8.9±3.8)μg/L和AUC_((0-t))(142±63)μg·L^(-1)·h。组织分布结果表明,呼吸道给药肺组织利巴韦林含量明显高于口服给药,同时呼吸道给药肝脏组织含量较低。结论:与口服给药相比,呼吸道给药具有较高的血药浓度,及在肺组织含量较高,揭示了吸入给药的组织靶向作用。HPLC-QqQ-MS检测方法简单有效、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大鼠血浆,组织利巴韦林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巴韦林 阿昔洛韦 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 电喷雾离子源 组织分布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