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O:Na纳米晶室温表面光电压气敏机理的研究
1
作者 隆小芹 哈万•阿仁 +6 位作者 王展 梁玉卿 平特伍沙 王子强 孙翼飞 余飞 袁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6,共9页
采用简单溶胶凝胶法在溅射有Au/Ti叉指电极的PET柔性基底上制备出不同Na掺杂浓度的ZnO纳米晶。通过对样品的微结构和光学性质表征,探究光辅助室温NO_(2)气敏机理与表面光电压之间的联系。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为六方纤锌矿... 采用简单溶胶凝胶法在溅射有Au/Ti叉指电极的PET柔性基底上制备出不同Na掺杂浓度的ZnO纳米晶。通过对样品的微结构和光学性质表征,探究光辅助室温NO_(2)气敏机理与表面光电压之间的联系。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为六方纤锌矿结构,Na的掺杂并没有出现Na及其氧化物的衍射峰。室温气敏测试结果显示Na掺杂ZnO纳米晶具有优良的室温气敏性能,能够检测到0.94 mg/m^(3)浓度的NO_(2),相对于纯ZnO纳米晶体气敏响应明显提高。表面光电压谱(SPV)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实验结果表明掺杂ZnO样品的室温气敏性可能与其表面缺陷含量和缺陷能级有关。Na掺杂能够显著增强光生电荷的分离,同时也引入了更多的氧空位(Vo)和活性位点,促进了NO_(2)气体与表面吸附电离氧缺陷的反应。另外光学带隙的蓝移和新产生的缺陷能级也进一步提高了对NO_(2)气体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掺杂 表面光电压谱 气敏 叉指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腔衰荡大口径取样光学元件性能测试与缺陷分析
2
作者 周文超 邓婷 +4 位作者 彭琛 曹玉龙 魏蔚 刘斯靓 王静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2,共7页
针对前表面高反、后表面增透的取样光学元件的性能测试需求,基于光腔衰荡大口径光学元件反射率均匀性测试实验装置,分别从反射膜面入射和增透膜面入射,扫描测量得到该取样光学元件的反射率分布及光学损耗、缺陷高分辨扫描成像;并进一步... 针对前表面高反、后表面增透的取样光学元件的性能测试需求,基于光腔衰荡大口径光学元件反射率均匀性测试实验装置,分别从反射膜面入射和增透膜面入射,扫描测量得到该取样光学元件的反射率分布及光学损耗、缺陷高分辨扫描成像;并进一步通过对比分析缺陷分布图,实现取样光学元件反射膜、透射膜以及基片缺陷分类;另外通过建立双通道光腔衰荡实验装置,获取增透膜的剩余反射率分布以及透射膜缺陷类型;实现了大口径取样光学元件光谱和缺陷特性的准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样光学元件 大口径 光腔衰荡 高反膜 增透膜 缺陷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腔衰荡技术的曲面反射光学元件高反射率均匀性检测
3
作者 蔡海虹 李斌成 +2 位作者 韩艳玲 王静 崔浩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8,共11页
描述一种基于光反馈光腔衰荡技术的测量曲面高反射光学元件反射率空间分布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由高稳定性折叠测试光腔和5维自由度运动控制系统组成。通过数学建模建立有准确数学描述的曲面面型上的点位置与5维运动调节量的普适性数学关... 描述一种基于光反馈光腔衰荡技术的测量曲面高反射光学元件反射率空间分布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由高稳定性折叠测试光腔和5维自由度运动控制系统组成。通过数学建模建立有准确数学描述的曲面面型上的点位置与5维运动调节量的普适性数学关系,实现了对不同曲率、不同口径、不同面型光学元件的5维动态补偿。系统采用高精度自动化扫描策略,在二维自动扫描过程中通过控制程序调整剩余维度实现深度方向和两轴角度的调节,确保扫描过程中光束与曲面法向严格对准。对检测装置的重复性进行实验验证,反射率多次重复测量误差为10^(−6)量级。测得的高反射元件反射率空间分布与激光共焦显微镜扫描测量的面型之间具有良好的关联性。自动扫描反射率测量分布与手动精确对准反射率测量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腔衰荡 高反射率 曲面光学元件 反射率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集中式光热电站熔盐热力学性质的新型电力系统机组组合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乐涵 元一平 +5 位作者 万浩 范梦瑶 黄琦 井实 胡维昊 刘龙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25-2735,I0018-I0020,共14页
集中式光热电站发电、储热工况转换灵活、发电过程清洁低碳,适用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新能源富集地区的新能源消纳或保供场景。尽管如此,集中式光热电站熔盐复杂的热电转换特性与时变损耗特性钳制了其在电力系统调度过程中的应用。为此,该... 集中式光热电站发电、储热工况转换灵活、发电过程清洁低碳,适用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新能源富集地区的新能源消纳或保供场景。尽管如此,集中式光热电站熔盐复杂的热电转换特性与时变损耗特性钳制了其在电力系统调度过程中的应用。为此,该文利用贝叶斯线性回归方法,提出了考虑集中式光热电站熔盐复杂热力学特性的线性映射模型,设计了表征集中式光热电站安全与熔盐热力学特性的非线性运行约束;利用约束重构技术,构建了集中式光热电站的含0-1二元变量的线性约束集合,并将其拓展得到含集中式光热电站的新型电力系统机组组合模型。所提模型通过精细化的熔盐热力学过程建模,能有效避免光热电站能量调度过程的熔盐温度越限,进而确保光热电站在全过程运行中安全可靠。通过改进的IEEE 30节点测试系统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电站 贝叶斯线性回归 熔盐热力学性质 约束重构 机组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光子技术双光束干涉研究式科教融合案例
5
作者 张尚剑 邹新海 +3 位作者 敬超 付尔谷 郑皓文 张锐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93,共5页
针对传统双光束干涉在光学课堂教学中演示难、衬比度低等问题,提出微波光子干涉方法。利用光纤色散改变双光束的相位差,实现稳定且高衬比度双光束干涉结果。该方案以微波光子学视角对双光束干涉全新阐释,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光干涉理论的理... 针对传统双光束干涉在光学课堂教学中演示难、衬比度低等问题,提出微波光子干涉方法。利用光纤色散改变双光束的相位差,实现稳定且高衬比度双光束干涉结果。该方案以微波光子学视角对双光束干涉全新阐释,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光干涉理论的理解,促进经典理论和科学前沿的紧密结合,这一新型实验手段为《物理光学》和《光学原理》课程的科教融合与教学创新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光学 双光束干涉 光纤色散 微波光子学 物理光学 光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改革和创新
6
作者 漆强 周建华 +1 位作者 刘子骥 胡哲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166,共5页
针对嵌入式系统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产学脱节、学用脱离、重软轻硬、考核单一”等问题,以产学合作为导向,实施了“产教融合、项目导向、软硬并重、课赛结合”的创新举措。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4个维度进行了全方... 针对嵌入式系统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产学脱节、学用脱离、重软轻硬、考核单一”等问题,以产学合作为导向,实施了“产教融合、项目导向、软硬并重、课赛结合”的创新举措。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4个维度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学改革。经过近5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硬件设计能力和工程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多次荣获学科竞赛的国家级奖项。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也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相关教学经验在国内高校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产教融合 项目导向 软硬并重 课赛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金属有机框架-聚吡咯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李毅 杨亚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0,共7页
具有丰富多孔结构金属有机框架(MOF)在超级电容器领域拥有巨大潜力,但其固有的低导电性严重制约了其在电极材料方面的应用。通过将MOF晶粒嵌入至石墨烯(GE)的三维立体网络内部,并通过共轭聚合物聚吡咯(PPy)的长链结构,共同构筑起集3D分... 具有丰富多孔结构金属有机框架(MOF)在超级电容器领域拥有巨大潜力,但其固有的低导电性严重制约了其在电极材料方面的应用。通过将MOF晶粒嵌入至石墨烯(GE)的三维立体网络内部,并通过共轭聚合物聚吡咯(PPy)的长链结构,共同构筑起集3D分级多孔特性和高度稳定、高效导电性于一体的MOF/PPy/GE三元复合骨架。研究结果证实小比例掺杂PPy的钴(Co)基MOF能在三维网格中更加均匀地分散镶嵌,协同石墨烯纳米片层与导电性优异的PPy链段形成稳定的多级孔隙三维网络结构,有效缓解了石墨烯层间的堆砌效应。电化学性能测试数据显示,制备的复合电极材料显示了出色的电化学储能能力,比电容高达403.56 F/g,并在经过10 000圈循环测试后仍能保持高达98.25%的电容稳定性,体现了优良的超电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金属有机框架 聚吡咯 石墨烯 三维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由曲面光学技术的后备母猪诱情人工光源设计
8
作者 朱正波 於峰 +5 位作者 雷红伟 曹桂龙 魏诗力 何煜坤 孟芮涛 谭佐军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73-280,共8页
针对传统人工光照系统存在光照分布不均匀、能效低下、难以满足后备母猪诱情行为的光照需求的问题,该研究开发了一种专用光源并进行了试验。采用自由曲面光学技术对LED(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光源进行二次配光,在目标区域投射出光... 针对传统人工光照系统存在光照分布不均匀、能效低下、难以满足后备母猪诱情行为的光照需求的问题,该研究开发了一种专用光源并进行了试验。采用自由曲面光学技术对LED(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光源进行二次配光,在目标区域投射出光照度均匀分布的方形光斑,结合超声波测距模块,构建了基于目标距离的闭环光强调控系统,实现灯具光功率动态调节。试验选取44头健康后备母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施加蓝光、绿光、蓝绿复合光(1:1)及传统白光LED灯带照射处理,通过行为学指标(如静立反应、外阴红肿等)观测,结合猪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猪雌二醇(estradiol,E2)监测,评估不同光源对母猪诱情效果的影响。设计出的灯具投射光斑光照度均匀性达0.87,超声波测距模块可确保母猪接受到的光照度稳定在(100±5)lx。试验结果表明,蓝绿复合光试验组母猪的发情启动时间较其他组更早,第4天(母猪发情尾声)LH浓度(115 ng/mL)与E2水平(71 ng/mL)高于其他组;后备母猪行为学指标与激素水平呈正相关。基于自由曲面光学技术的灯具通过优化光照条件,提升了后备母猪的诱情效率,蓝绿复合光谱(1:1)可有效刺激后备母猪生殖激素分泌,该研究为畜禽精准光照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光照 LED光源 光照度 自由曲面光学 复合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弯曲双模态柔性触觉传感器用于手部动作识别
9
作者 顾一丁 李世彬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4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检测压力与弯曲的双模态柔性触觉传感器。传感器由1个对弯曲不敏感的压力传感模块和1个对压力不敏感的弯曲传感模块构成,可以有效区分手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压力信号与弯曲信号。传感器的压力灵敏度和弯曲灵敏度分别为... 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检测压力与弯曲的双模态柔性触觉传感器。传感器由1个对弯曲不敏感的压力传感模块和1个对压力不敏感的弯曲传感模块构成,可以有效区分手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压力信号与弯曲信号。传感器的压力灵敏度和弯曲灵敏度分别为-0.31 N-1和0.136 rad-1,两种信号具有较低的串扰。将双模态传感器集成到橡胶手套的指关节处,采集实验人员做出不同手部动作时的信号输出作为特征值,选用决策树模型进行手部动作的识别训练,得到了99.8%的准确率,高于采用单一压力或弯曲传感模块信号训练的准确率,证明双模态触觉传感器相比单一模态的触觉传感器在柔性电子皮肤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传感器 压力传感 弯曲传感 手势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方形孔径液晶透镜的电极结构
10
作者 卫宁 刘志强 叶茂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6-975,共10页
为了产生完全符合抛物线的电场分布,使液晶透镜产生更加理想的相位分布,设计了一种电极结构。首先,基于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设计了电极结构,讨论了产生电极线长度对液晶透镜的影响。对电极结构进行电场仿真并制作了4组产生电极线长度不... 为了产生完全符合抛物线的电场分布,使液晶透镜产生更加理想的相位分布,设计了一种电极结构。首先,基于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设计了电极结构,讨论了产生电极线长度对液晶透镜的影响。对电极结构进行电场仿真并制作了4组产生电极线长度不同且液晶层均为50μm的液晶透镜。接着,通过偏振干涉法采集了液晶透镜的波前图和斜条纹,采集了波前图的一维相位信息并通过斜条纹计算了球差,计算了透镜光焦度随电场的变化。最后,测算了透镜的响应时间,对透镜进行了成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采集的透镜相位信息与抛物线的拟合程度大于99.5%,可较好地实现液晶透镜所需要的抛物线相位分布。在-3.74~+3.86 D的光焦度范围内,液晶透镜的球差小于0.05λ,产生了良好的透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液晶透镜 电极结构 产生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抗VEGF治疗前后视网膜内液体积量化与视觉功能相关性
11
作者 刘逸 沈亚丹 +4 位作者 郭楚云 陈丽 李杰 倪光明 钟捷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9-374,共6页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网络分割模型量化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的视网膜内液(IRF)体积,探讨IRF体积与视功能和OCT视网膜参数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7月到2024年9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DME患者37例(42眼)。使用三维分...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网络分割模型量化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的视网膜内液(IRF)体积,探讨IRF体积与视功能和OCT视网膜参数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7月到2024年9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DME患者37例(42眼)。使用三维分割模型自动量化基线和末次随访时6 mm×6 mm OCT范围内的IRF体积。分析基线和末次随访时,视力与IRF体积、中央视网膜厚度(CST)、视网膜内层紊乱(DRIL)、高反射物质(HRF)、外界膜(ELM)、椭圆体带(EZ)、玻璃体黄斑界面异常(VMIA)的相关性;分析基线和末次随访时,IRF体积与CST、DRIL、HRF、ELM、EZ、VMIA的相关性以及末次随访时视力与基线时IRF体积、CST、DRIL、HRF、ELM、EZ、VMIA的相关性。结果与基线相比,末次随访时患者BCVA(logMAR)显著上升,IRF体积与CST显著下降,HRF显著减少,DRIL、ELM、EZ显著恢复(均为P<0.05),VMIA无显著变化(P=1.000)。基线时,BCVA与IRF体积、CST、DRIL、HRF均呈负相关,与ELM、EZ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与VMIA无相关性(P=0.069)。末次随访时,BCVA与DRIL、HRF、VMIA均呈负相关,与ELM、EZ均呈正相关(均为P<0.01);与IRF体积、CST均无相关性(P=0.419、0.994)。基线时,IRF体积与CST呈正相关(P<0.001);与ELM、EZ均呈负相关(均为P<0.01);与DRIL、HRF、VMIA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末次随访时,IRF体积与CST、HRF均呈正相关(均为P<0.01);与DRIL、ELM、EZ、VMIA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末次随访时BCVA与基线时BCVA、ELM、EZ均呈正相关,与基线时的IRF体积、CST、DRIL、HRF、VMIA均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DME患者基线IRF体积是基线和末次随访时视力的重要影响因素,IRF体积是DME管理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三维分割 IRF体积 OCT生物标志物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结构硅基光电二极管的近红外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海燕 李世彬 王文武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0-834,共5页
宽带隙红外光谱响应由于其在硅基光电探测器中的潜在应用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利用离子注入和飞秒脉冲激光制备了一系列掺杂硅基光电二极管,并研究了硫掺杂硅基材料及器件后的宽带隙红外光谱响应特性。结果发现,PN型光电二极管在近红外和... 宽带隙红外光谱响应由于其在硅基光电探测器中的潜在应用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利用离子注入和飞秒脉冲激光制备了一系列掺杂硅基光电二极管,并研究了硫掺杂硅基材料及器件后的宽带隙红外光谱响应特性。结果发现,PN型光电二极管在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区域内表现出几个典型的光响应特征峰值。这几个特征峰对应于不同的子带隙光响应特征的起始能量,与硅带隙内掺杂硫的活性能级一致。这种光谱响应拓宽技术为制造低成本宽带隙硅光电探测器提供了有力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脉冲激光 离子注入 近红外光谱 光电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量子材料光电探测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兴超 潘锐 +2 位作者 韩嘉悦 董翔 王军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65,共23页
物质拓扑态的发现是近年来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的重大突破。由于存在不同于常规半导体的特殊拓扑量子态(如狄拉克费米子、外尔费米子、马约拉纳费米子等),拓扑量子材料通常能表现出一些新颖的物理特性(如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三维量子霍... 物质拓扑态的发现是近年来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的重大突破。由于存在不同于常规半导体的特殊拓扑量子态(如狄拉克费米子、外尔费米子、马约拉纳费米子等),拓扑量子材料通常能表现出一些新颖的物理特性(如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三维量子霍尔效应、零带隙的拓扑态、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等),因而在低能耗电子器件和宽光谱光电探测器件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综述了拓扑量子材料的特性与制备方法以及在光电探测领域的发展现状,重点讨论了拓扑绝缘体与拓扑半金属宽光谱光电探测器的器件结构与性能,同时也对拓扑量子材料在光电探测器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量子材料 拓扑半金属 拓扑绝缘体 光电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ra的微焦点场发射电子枪仿真实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小菊 查林宏 +2 位作者 祁康成 曹贵川 陆荣国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8-101,106,共5页
对基于X射线管的微焦点场发射电子枪,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虚拟仿真实验方案。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Opera-3D对电子枪结构进行建模,重点研究栅极形状、栅极电压、栅极-聚焦极间距、聚焦极形状等参数对电子束流及束斑的影响,优化后的仿真结果... 对基于X射线管的微焦点场发射电子枪,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虚拟仿真实验方案。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Opera-3D对电子枪结构进行建模,重点研究栅极形状、栅极电压、栅极-聚焦极间距、聚焦极形状等参数对电子束流及束斑的影响,优化后的仿真结果满足设计指标。通过该仿真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电子发射的基本原理和电子光学理论,为今后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管(射线管) 微焦点 电子枪 仿真实验 OPE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PS的中和电子枪仿真实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小菊 吕一帆 +3 位作者 祁康成 任帅 陆荣国 陈德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2-75,共4页
对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的中和电子枪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仿真设计方案。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Opera对XPS中和电子枪的结构进行建模,实现了电子束轨迹、阳极电流和阳极束斑尺寸的设计。模拟结果以直观的形式呈现。通过该仿真实验,学生可以... 对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的中和电子枪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仿真设计方案。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Opera对XPS中和电子枪的结构进行建模,实现了电子束轨迹、阳极电流和阳极束斑尺寸的设计。模拟结果以直观的形式呈现。通过该仿真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XPS分析法及中和电子枪结构的基础知识和工作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电子枪 电场强度 电子束轨迹 阳极束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场增强石墨烯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特邀)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军 何美誉 +2 位作者 韩兴伟 韩超 韩嘉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9-146,共8页
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在夜视监控、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由于二维石墨烯材料具有独特性质(零带隙结构、高载流子迁移率、功函数可调)使其在红外探测领域具有巨大潜质。为了充分利用石墨烯的优势,并克服其吸收率低、暗... 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在夜视监控、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由于二维石墨烯材料具有独特性质(零带隙结构、高载流子迁移率、功函数可调)使其在红外探测领域具有巨大潜质。为了充分利用石墨烯的优势,并克服其吸收率低、暗电流噪声大的不足,研究者利用局域场调控设计混合结构以提高红外探测器性能。文中总结了局域场增强石墨烯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单吸收层局域场增强器件并分析基于不同类型感光材料器件的优缺点,进一步介绍了双吸收层局域场增强器件,对笔者所做的双吸收层器件中电流极性等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述。最后对局域场增强探测器相关功能拓展领域研究进行了简介,对该类器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器 局域场 光栅效应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光电振荡器的高精度光纤轴向应变传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帆 曾珍 +1 位作者 章令杰 周晓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2-275,共4页
该文提出了利用普通单模光纤作为传感头的结合光电振荡器(OEO)的高精度光纤轴向应变传感系统。通过放大自发辐射宽谱光源(ASE)、双输出马赫曾德尔电光强度调制器(DOMZM)和两段长度不一致的光纤构成的马赫曾德尔(MZ)干涉仪,形成单通带微... 该文提出了利用普通单模光纤作为传感头的结合光电振荡器(OEO)的高精度光纤轴向应变传感系统。通过放大自发辐射宽谱光源(ASE)、双输出马赫曾德尔电光强度调制器(DOMZM)和两段长度不一致的光纤构成的马赫曾德尔(MZ)干涉仪,形成单通带微波光子滤波器,实现OEO腔内的选模。对M-Z干涉仪任意一臂的光纤施加轴向应变,改变干涉仪两臂的长度差,从而改变OEO的输出微波信号频率,达到轴向应变传感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当轴向应变施加于较长的光纤上时,该传感系统灵敏度为4.67121×10^(-4)GHz/με,线性度为0.99895;当轴向应变施加于较短的光纤上时,该传感系统灵敏度为-4.48388×10^(-4)GHz/με,线性度为0.998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应变光纤传感 双输出马赫曾德尔电光强度调制器 微波光子滤波器 光电振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割法的微焦点场发射电子枪模拟仿真实验
18
作者 王小菊 敦涛 +2 位作者 林墨丹 陆荣国 吴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7-91,共5页
对微焦点场发射电子枪的仿真实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使用CST PARTICLE STUDIO计算机模拟软件,利用分割二次模拟方法,对由膜孔静电透镜和单电位静电透镜构成聚焦系统的微焦点阵列场发射电子枪进行模拟仿真实验,实现了对阴极尖端... 对微焦点场发射电子枪的仿真实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使用CST PARTICLE STUDIO计算机模拟软件,利用分割二次模拟方法,对由膜孔静电透镜和单电位静电透镜构成聚焦系统的微焦点阵列场发射电子枪进行模拟仿真实验,实现了对阴极尖端场强、电子束发散角和阳极电子束斑的模拟,并以直观的形式进行展现。学生通过该仿真实验,可深入理解微焦点场发射电子枪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场发射特性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焦点 场发射 分割法 静电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锁模光电振荡器(特邀)
19
作者 曾珍 张旨遥 +3 位作者 章令杰 张尚剑 李和平 刘永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0-74,共5页
提出了一种主动锁模光电振荡器(OEO)方案,可以实现高阶谐波锁模,从而产生具有高重复频率的微波脉冲信号。在所提方案中,通过在OEO腔内的电光强度调制器直流偏置端口引入一个正弦驱动信号,当该正弦信号的频率f_(bias)为OEO环腔自由光谱... 提出了一种主动锁模光电振荡器(OEO)方案,可以实现高阶谐波锁模,从而产生具有高重复频率的微波脉冲信号。在所提方案中,通过在OEO腔内的电光强度调制器直流偏置端口引入一个正弦驱动信号,当该正弦信号的频率f_(bias)为OEO环腔自由光谱范围的整数倍N时,实现基频(N=1)或谐波(N≥2)锁模,输出重复频率为f_(bias)的微波脉冲信号。实验中分别实现了 10阶、50阶和100阶谐波锁模,输出微波脉冲信号的重复频率分别为360 kHz、1.8 MHz和3.6 MHz。该方案为脉冲多普勒雷达等系统应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具备低相噪潜力的微波脉冲信号产生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学 光电振荡器 谐波锁模 微波脉冲信号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环结构的谐波锁模光电振荡器仿真模型
20
作者 吴懿霖 曾珍 +2 位作者 章令杰 张旨遥 刘永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89-795,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偏压调制的双环谐波锁模光电振荡器仿真模型.该模型包括了利用电光调制器偏压调制实现的模式锁定、采用微波信号与滤波器冲激响应卷积实现的模式选择,以及基于双环信号相干叠加的超模噪声抑制.采用改进的脉冲跟踪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偏压调制的双环谐波锁模光电振荡器仿真模型.该模型包括了利用电光调制器偏压调制实现的模式锁定、采用微波信号与滤波器冲激响应卷积实现的模式选择,以及基于双环信号相干叠加的超模噪声抑制.采用改进的脉冲跟踪法实现了双环信号的同步演化仿真.基于提出的模型仿真了谐波锁模状态下的输出微波脉冲信号的波形、频谱、超模噪声抑制和相位噪声特性,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该仿真模型可用于设计基于偏压调制的双环谐波锁模光电振荡器,以及研究双环腔内的动力学过程,有助于获得高超模噪声抑制比的微波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振荡器 谐波锁模 双环结构 超模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