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1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电图像与光信息处理实验室建设 被引量:7
1
作者 何艳敏 彭真明 +1 位作者 甘涛 刘爽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3-225,228,共4页
在光电图像与光信息处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软件与硬件设计相结合、光与电相结合、单元技术与系统实验相结合"的三结合体系;依托该光电图像与光信息处理实验室的建设,进行了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尝试,为培养创新型... 在光电图像与光信息处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软件与硬件设计相结合、光与电相结合、单元技术与系统实验相结合"的三结合体系;依托该光电图像与光信息处理实验室的建设,进行了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尝试,为培养创新型的光电技术人才提供实验和实践平台,加强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融合,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图像 光信息处理 创新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8
2
作者 薛巧巧 吴援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8期101-103,143,共4页
依据光电信息类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培养目标及实际办学情况,提出了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更新实践教学方法手段、优化实践教学资源配置等8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关键词 光电信息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频外差的高速光电子器件自校准高频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尚剑 王梦珂 +2 位作者 张雅丽 张旨遥 刘永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0-639,共10页
高速光电子器件是大容量光通信系统和宽带微波光子系统的基础,器件的高频响应测量对于实现电光和光电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基于光外差理论提出了移频外差方法用于实现从光域光谱到电域电谱的映射,在电域获得光谱和电谱的联合分析.... 高速光电子器件是大容量光通信系统和宽带微波光子系统的基础,器件的高频响应测量对于实现电光和光电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基于光外差理论提出了移频外差方法用于实现从光域光谱到电域电谱的映射,在电域获得光谱和电谱的联合分析.实验中,通过配置电域谱线的频率关系,利用移频外差将所需光载波和边带从光域映射到电域,实现了高速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相位调制器和光电探测器的自校准高频测试,获得了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调制指数、半波电压和啁啾参数、相位调制器的调制指数、半波电压以及光电探测器的响应度等多种高频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宽频段、高分辨率、多参数、自校准测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光调制器 光电探测器 频率响应 微波光子 光学外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UMRS-ICEM2012:电子材料科技前沿
4
作者 王宁 李宝文 +1 位作者 刘宝丹 马衍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56-57,共2页
2012年9月23~28日,"2012年国际材料联合会—电子材料国际会议"(IUMRS-ICEM2012)在日本横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际材料联合会—电子材料国际会议是国际材联主办的系列会议,每2年召开1次,先后共举办5届。本次会议由日本材料... 2012年9月23~28日,"2012年国际材料联合会—电子材料国际会议"(IUMRS-ICEM2012)在日本横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际材料联合会—电子材料国际会议是国际材联主办的系列会议,每2年召开1次,先后共举办5届。本次会议由日本材料研究学会承办。IUMRS-ICEM2012大会邀请报告共5篇,设专题研讨会39个,内容涉及环境友好电子材料、电子材料和器件、下一代先进电子材料以及先进电子材料的模拟、制造、加工和表征等各个方面。此外,大会还同期举办了3个论坛,分别为有利于"有利于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工程"论坛,"快速发展的世界材料教育战略"论坛,"发展合作式的材料教育网络平台"论坛。电子材料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关键,特别是环境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次会议围绕电子材料及相关技术的前沿,汇集国际学术界以及行业专家,旨在交流电子材料领域的最新进展,在展示近2年来全球电子材料科学与器件研究最新成果和进展的同时,探讨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从而推动电子材料及相关技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本刊约请了几位参会专家学者,对相关材料前沿进行综合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材料 热电材料 科技前沿 环境可持续发展 国际会议中心 材料研究学会 环境友好 专家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层热电堆热流传感器的发展及其应用
5
作者 杨凯 陈曦 +3 位作者 朱涛 陶伯万 赵睿鹏 王辉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
高频脉动热流在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激波/边界层干扰等气动基础问题的实验研究中非常重要。当前,高频脉动热流测试主要依赖于原子层热电堆(Atomic Layer Thermopile,ALTP)热流传感器。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路线,在优化沉积环... 高频脉动热流在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激波/边界层干扰等气动基础问题的实验研究中非常重要。当前,高频脉动热流测试主要依赖于原子层热电堆(Atomic Layer Thermopile,ALTP)热流传感器。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路线,在优化沉积环境条件参数的基础上发展了性能更优的ALTP热流传感器。面向传感器小型化、耐高温、柔性等发展需求,通过导电膜连接将多条YBa_(2)Cu_(3)O_(7)-δ(YBCO)薄膜首尾串联,在保持传感器尺寸不变的同时提高灵敏度系数,为传感器小型化奠定了基础;通过替换常规ALTP热流传感器敏感元的热电材料体系,研制了基于La1-xCaxMnO_(3)(LCMO)的耐高温(超过500℃)ALTP热流传感器样件。针对LCMO的能量输运特点,采用半导体材料性能调控方法,以交替串联的方式延长敏感薄膜的有效长度,进而能在有限的传感器感应面上布置更多的敏感薄膜;以表面经特殊处理的金属薄带为基底替换斜切SrTiO_(3)晶片,发展了柔性ALTP热流传感器,便于开展高频脉动热流的密集点测试以及在复杂曲面等位置布放高频脉动热流测点。传感器应用方面,除在激波风洞等实验环境下开展高频脉动热流测试的应用外,针对薄膜热电阻和同轴热电偶标定环节多、测热结果不确定度偏高等问题,讨论了利用ALTP热流传感器在线标定的可行性;针对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中的薄壁量热计、同轴热电偶和红外热图等测热方式易受噪声干扰、不确定度高以及有效时间短等问题,通过风洞实验验证了ALTP热流传感器在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中长时间中低热流测试的可行性,弥补了现有测热手段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层热电堆 热流 标定 柔性 耐高温 高频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圆柱工件缺陷的光电检测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静 叶玉堂 +2 位作者 谢煜 刘霖 常永鑫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71-1876,共6页
针对金属工件外观缺陷检测存在光学照明不均、检测缺陷种类繁多、检测系统识别率不高等问题,研究了检测金属圆柱工件缺陷的方法。分析了局部二元模式(LBP)与局部图像方差强度(LVAR)的基本原理,研究了两者在金属纹理表面缺陷检测中的具... 针对金属工件外观缺陷检测存在光学照明不均、检测缺陷种类繁多、检测系统识别率不高等问题,研究了检测金属圆柱工件缺陷的方法。分析了局部二元模式(LBP)与局部图像方差强度(LVAR)的基本原理,研究了两者在金属纹理表面缺陷检测中的具体实现方法。采用LBP反应局部图形空间纹理模式,LVAR突出图像强度对比信息,然后用LVAR计算结果作为权重值来调整LBP的局部纹理提取和度量结果,实现了金属圆柱工件的自动缺陷检测。实验中采用步进电机控制工件旋转,配合线阵相机采集圆柱工件的展开图像。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方法有效克服了金属材质光照不均的缺点,对大量缺陷种类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其检出率高达95.1%,漏检率为0%,满足了工业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圆柱工件 缺陷检测 线阵CCD 局部二元模式 局部图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Sn体系合金稳定性及其电子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彭森 吴孟强 +2 位作者 王秀锋 张树人 何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73-76,共4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结构类型的Ti-Sn体系中间相合金的基态性质,包括优化后的形成能、结合能、电荷密度和态密度等。计算结果表明,Ti-Sn体系合金的稳定性随Ti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Ti6Sn5和Ti5Sn3的合金化能力比Ti... 基于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结构类型的Ti-Sn体系中间相合金的基态性质,包括优化后的形成能、结合能、电荷密度和态密度等。计算结果表明,Ti-Sn体系合金的稳定性随Ti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Ti6Sn5和Ti5Sn3的合金化能力比Ti3Sn、Ti2Sn、Ti2Sn3强得多。Ti-Sn体系合金的态密度显示了成键电子主要由Ti元素的3p、3d轨道电子和Sn元素的5p轨道电子贡献。Ti-Sn体系合金稳定性的差异主要是由于Fermi能级附近低能量区域的单位原子成键电子数不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形成能 结合能 电荷密度 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液晶光电响应特性的电路级模拟 被引量:16
8
作者 潘炜 张晓霞 +1 位作者 罗斌 陈建国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08-710,共3页
针对铁电液晶 (FELC)的简单物理结构模型 ,借助可变电流源来刻画因指向矢的转动而引起的电流变化 ,构造出相应的等效电子电路 (宏模型 ) ,将电路级仿真系统扩展到光电混合集成回路 .提出采用Pspice电路级分析模拟软件 ,通过控制模型参... 针对铁电液晶 (FELC)的简单物理结构模型 ,借助可变电流源来刻画因指向矢的转动而引起的电流变化 ,构造出相应的等效电子电路 (宏模型 ) ,将电路级仿真系统扩展到光电混合集成回路 .提出采用Pspice电路级分析模拟软件 ,通过控制模型参数 ,应用不同的信号 (方波、正弦波、单或双极性脉冲等 )激励源 ,分别就铁电液晶的端口电特性和光电响应特性实施了动态仿真研究 .FELC模型开关特性的分析结果与已报道的理论与实验基本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液晶 光电响应特性 电路级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振荡器相位噪声和频率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范志强 邱琪 +3 位作者 苏君 杨宁 张天航 余振芳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2-568,共7页
光电振荡器(OEO)具有低噪声、高频率稳定性和抗电磁干扰的优势,突破了电子技术产生微波信号频率限制和信号稳定性差、噪声大的瓶颈,成为微波光子学研究热点之一。研究了光电振荡器的基本原理、理论模型、实现方法等关键技术以及应用。... 光电振荡器(OEO)具有低噪声、高频率稳定性和抗电磁干扰的优势,突破了电子技术产生微波信号频率限制和信号稳定性差、噪声大的瓶颈,成为微波光子学研究热点之一。研究了光电振荡器的基本原理、理论模型、实现方法等关键技术以及应用。提出了OEO应用于微波信号处理系统亟需解决的多光路降噪、光纤温度和应力补偿、光电集成等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学 光电振荡器 注入锁定 光学锁相 高Q值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化AlGaN/GaN HEMT费米能级与二维电子气密度关系的解析模型 被引量:7
10
作者 卢盛辉 杜江锋 +1 位作者 周伟 夏建新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5-228,共4页
通过化简复杂非线性的费米能级EF与二维电子气密度ns关系,并利用化简后函数的一阶泰勒多项式建立了线性化AlGaN/GaN HEMT中EF与ns关系的解析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二维电子气密度ns的范围及温度计算EF与ns非线性关系之线性近似的参数斜率... 通过化简复杂非线性的费米能级EF与二维电子气密度ns关系,并利用化简后函数的一阶泰勒多项式建立了线性化AlGaN/GaN HEMT中EF与ns关系的解析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二维电子气密度ns的范围及温度计算EF与ns非线性关系之线性近似的参数斜率a和截距EF0。计算结果表明,所述模型的线性EF-ns计算结果对非线性精确解近似效果较好,且基于该模型计算的ns-VG曲线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镓氮/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费米能级 线性近似 二维电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B光电图像光照不均蜕化的校正及阈值分割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乔闹生 叶玉堂 +1 位作者 莫春华 吴云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99-3003,共5页
分析了CCD获取的图像光照不均蜕化产生原因.针对光照不均蜕化的印刷电路板图像的具体情况,用同态滤波器在频域空间进行滤波而增强图像,从而改善图像的目标与背景对比度.讨论了最大类间方差法,给出了其优点.为了更好的分割图像,在此基础... 分析了CCD获取的图像光照不均蜕化产生原因.针对光照不均蜕化的印刷电路板图像的具体情况,用同态滤波器在频域空间进行滤波而增强图像,从而改善图像的目标与背景对比度.讨论了最大类间方差法,给出了其优点.为了更好的分割图像,在此基础上,考虑两类间距与各类内聚性对图像分割的不同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法.最后对光照不均蜕化的PCB光电图像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更好地分割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不均蜕化校正 阈值分割 印刷电路板光电图像 同态滤波器 最大类间方差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电路板表观检测中光电图像的快速配准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静 叶玉堂 +5 位作者 谢煜 常永鑫 刘霖 刘娟秀 罗颖 叶溯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57,共7页
印刷电路板(PCB)表观缺陷检测是机器视觉检测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有效地利用参考法对印刷电路板光电图像进行检测,需要提高图像配准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Hough变换(RHT)和空间数据坐标变换理论相结合的配准方法,该方法在寻... 印刷电路板(PCB)表观缺陷检测是机器视觉检测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有效地利用参考法对印刷电路板光电图像进行检测,需要提高图像配准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Hough变换(RHT)和空间数据坐标变换理论相结合的配准方法,该方法在寻找配准目标和完成配准效率方面均有很大提高。利用PCB光电图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提高检测精度,降低内存空间,减少计算时间等方面,该配准算法的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PCB) 图像配准 随机圆检测 仿射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层掺杂多层结构绿色OLED光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钟建 成建波 +4 位作者 陈文彬 杨刚 蒋泉 张磊 林慧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8-132,共5页
采用真空热蒸镀方法,制备了四种多层结构OLED器件,其结构为:ITO/CuPc(20nm)/α-NPD(60nm)/Alq3(40nm):C545T(X%)/Alq3(20nm)/LiF(10nm)/Al(100nm),其中X%为发光层掺杂浓度,实验中分别取1%、2%、3%、4%,都获得了性能稳定的绿色OLED器件... 采用真空热蒸镀方法,制备了四种多层结构OLED器件,其结构为:ITO/CuPc(20nm)/α-NPD(60nm)/Alq3(40nm):C545T(X%)/Alq3(20nm)/LiF(10nm)/Al(100nm),其中X%为发光层掺杂浓度,实验中分别取1%、2%、3%、4%,都获得了性能稳定的绿色OLED器件。从实验结果分析可知:绿色OLED器件的电流-电压(I-V)特性曲线,亮度-电压(L-V)曲线,亮度-电流(L-I)曲线及效率等光电性能随着掺杂浓度的变化而随之改变。从其中总结规律,对OLED器件制作工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结构 有机电致发光 掺杂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收敛型电子枪设计方法再讨论 被引量:14
14
作者 廖燕 贾宝富 罗正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7-430,共4页
对轴对称收敛型电子枪设计方法进行了整理分析,就阴极半锥角的初始值对迭代综合法的收敛性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针对低压缩比条件下原来的Vaughan公式失效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更为合理的初始值计算公式。采用修正后的公式和迭... 对轴对称收敛型电子枪设计方法进行了整理分析,就阴极半锥角的初始值对迭代综合法的收敛性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针对低压缩比条件下原来的Vaughan公式失效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更为合理的初始值计算公式。采用修正后的公式和迭代综合法对电子枪进行设计,在高压缩比情况下的设计结果与采用原来Vaughan方法的结果完全一致;而对于低压缩比的情况,也得到了合理的设计,从而解决了原来的Vaughan方法在低压缩比情况下失效的问题,扩大了迭代综合法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对称收敛型电子枪 迭代综合法 阴极半锥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线行波管电子效率改善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兆君 贾宝富 罗正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5-819,共5页
运用全电磁2.5维粒子模拟软件MAGIC和3维高频结构仿真软件HFSS,模拟仿真了正-负双跳变慢波结构对螺旋线行波管电子效率的改善,从慢波系统高频参量、非同步参量、增益参量和电子注相位等角度进行了讨论。设计并加工了一支采用双跳变结构... 运用全电磁2.5维粒子模拟软件MAGIC和3维高频结构仿真软件HFSS,模拟仿真了正-负双跳变慢波结构对螺旋线行波管电子效率的改善,从慢波系统高频参量、非同步参量、增益参量和电子注相位等角度进行了讨论。设计并加工了一支采用双跳变结构的螺旋线行波管,实测结果表明:采用双跳变结构后可将电子效率从19%提高到29%;模拟仿真方法得到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线行波管 电子效率 正-负双跳变 电磁仿真 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耦合器总剂量辐照的噪声表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应辉 陈春霞 +1 位作者 蒋城 刘永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07-1711,共5页
本文在研究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辐照理论及1/f噪声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光电耦合器辐照噪声产生机理及特性,建立了光电耦合器总剂量辐照损伤噪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辐照总剂量增强,LED及光敏管氧化层中引入的氧化层陷阱密度增多,载... 本文在研究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辐照理论及1/f噪声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光电耦合器辐照噪声产生机理及特性,建立了光电耦合器总剂量辐照损伤噪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辐照总剂量增强,LED及光敏管氧化层中引入的氧化层陷阱密度增多,载流子数涨落增强,从而使电压噪声功率谱密度增加.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电压噪声功率谱密度可作为光电耦合器辐照损伤表征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耦合器 辐照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蒸发沉积六硼化镧薄膜的逸出功(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祁康成 王小菊 +2 位作者 林祖伦 陈文彬 曹贵川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1-184,共4页
六硼化镧(LaB6)具有电子逸出功低、高熔点和高化学稳定性等优点,是制作热阴极和场发射阴极的理想发射体材料。而且在常规场发射尖锥表面涂敷一层LaB6薄膜能够大幅度提高场发射尖锥的发射能力。为了测量LaB6薄膜的逸出功,采用电子束蒸发... 六硼化镧(LaB6)具有电子逸出功低、高熔点和高化学稳定性等优点,是制作热阴极和场发射阴极的理想发射体材料。而且在常规场发射尖锥表面涂敷一层LaB6薄膜能够大幅度提高场发射尖锥的发射能力。为了测量LaB6薄膜的逸出功,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沉积LaB6薄膜,并对薄膜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光电谱分析。通过测量薄膜的热电子发射特性和敷LaB6薄膜的硅尖锥阵列的场致电子发射特性确定了LaB6薄膜的逸出功,与块状LaB6多晶材料的逸出功大体相同,说明电子束蒸发沉积技术适合于制备高纯度、低逸出功的LaB6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硼化镧 逸出功 电子束蒸发 热发射 场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胶束法制备聚3,4-乙烯二氧噻吩纳米粒子的光电性能和热稳定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华靖 蒋亚东 +1 位作者 徐建华 杨亚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65-1670,共6页
采用聚合和掺杂同时进行的反向胶束体系制备了粒径分散较小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纳米粒子,利用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方法对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发现,氧化剂用量、超声处... 采用聚合和掺杂同时进行的反向胶束体系制备了粒径分散较小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纳米粒子,利用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方法对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发现,氧化剂用量、超声处理、聚合温度及掺杂程度对PEDOT纳米粒子的形貌、电性能及热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对反向胶束法制备PEDOT纳米粒子过程进行优化发现,在PEDOT纳米粒子聚合过程中,甲基苯磺酸有效掺杂浓度约为0.17mol/L时,PEDOT链的取向最规则,在6.7°,12.7°,25°出现衍射峰,掺杂剂的有效掺杂使得纳米粒子中分子链的取向不同,并可以获得较高的电导率(>100S/cm)的PEDOT纳米粒子,当粒子的尺寸小于20nm后电导率降低;热失重法(TG)分析结果表明,PEDOT纳米粒子的热稳定性比普通块材好,掺杂剂浓度对纳米粒子的热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 导电聚合物 反向胶束 纳米粒子 光电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子用光敏聚酰亚胺材料的分子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元勋 唐先忠 +1 位作者 何为 韩莉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44-46,共3页
光敏聚酰亚胺(PSPI)具有高耐热性、良好的电绝缘性、优异的机械和感光性能等,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光电功能材料,已成为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热点。从已得到商品化的PSPI材料出发,通过材料的分子结构设计,提出了合成新型PSPI的新... 光敏聚酰亚胺(PSPI)具有高耐热性、良好的电绝缘性、优异的机械和感光性能等,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光电功能材料,已成为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热点。从已得到商品化的PSPI材料出发,通过材料的分子结构设计,提出了合成新型PSPI的新思路,并根据有机合成的原理,简要论述了这几种新型PSPI的制备方法及提高PSPI性能的几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电绝缘性 感光性能 高耐热性 分子设计 制备方法 有机合成 用光 光敏聚酰亚胺 功能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L键理论在微波介质陶瓷性能调控中的应用
20
作者 胡智超 杨鸿宇 +3 位作者 杨鸿程 孙成礼 杨俊 李恩竹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9-626,共18页
目前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介质陶瓷滤波器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如何高效设计新的介质材料以推动其发展意义重大。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对于微波介质陶瓷的合成与设计至关重要。P-V-L键理论旨在通过计算提供晶体结构参数和基本化... 目前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介质陶瓷滤波器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如何高效设计新的介质材料以推动其发展意义重大。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对于微波介质陶瓷的合成与设计至关重要。P-V-L键理论旨在通过计算提供晶体结构参数和基本化学键特征,例如化学键的键离子性、键共价性、键敏感性、晶格能、键能等,这些参数为微波介质陶瓷的改性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近年来,研究人员致力于将P-V-L键理论运用到众多陶瓷体系中,解释微波介质陶瓷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以此理论为基础提出新的改性策略,从而获得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本文详细介绍了P-V-L键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复杂多晶的二元键合公式,概述了该理论在微波介质陶瓷领域中针对化学键参数和化学键特征的计算方法,同时分析了近年来P-V-L键理论在几类常见微波介质陶瓷体系中的应用。通过P-V-L键理论分析可以提供离子掺杂改性体系中的键特征、结构演变和介电性能,这对于微波介质陶瓷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介质陶瓷 晶体结构 P-V-L键理论 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