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DM光网络双链路故障混合保护算法
1
作者 陈超 王大彬 徐同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855-3857,共3页
针对WDM光网络中的双链路故障,采用P-cycle与共享通路保护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其主要思路是:对给定的工作路径,在寻找一条与工作通路分离的保护通路的同时,再为工作通路上的每条链路寻找与保护通路部分分离的P-cycle。最后在三种不同的... 针对WDM光网络中的双链路故障,采用P-cycle与共享通路保护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其主要思路是:对给定的工作路径,在寻找一条与工作通路分离的保护通路的同时,再为工作通路上的每条链路寻找与保护通路部分分离的P-cycle。最后在三种不同的业务模型下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实现双链路故障的100%恢复,并且具有较低的阻塞率和资源冗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分复用 双链路失效 共享通路保护 P-CY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SM:一种增强IP网络生存性的客户端主动服务漂移模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二虎 阳小龙 +1 位作者 彭云峰 隆克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34-2139,共6页
本文在注重提高IP网络服务可生存性的同时,也兼顾了服务可区分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客户端的主动服务漂移模型,即CPSM,Client-side Proactive Service Migration model.该模型把服务漂移抽象为一个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用以... 本文在注重提高IP网络服务可生存性的同时,也兼顾了服务可区分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客户端的主动服务漂移模型,即CPSM,Client-side Proactive Service Migration model.该模型把服务漂移抽象为一个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用以增强服务漂移对动态不确定性网络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在信息预报和信任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状态的不断观测和分析,CPSM模型可以计算出使客户获益最高的服务漂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可生存性 服务漂移 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信息预报 信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网可测可控可管的研究现状和若干重要发展趋势 被引量:6
3
作者 孟洛明 谢高岗 +4 位作者 邱雪松 李慧 隆克平 杨义先 曾烈光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6-101,共6页
介绍了IP网可测量、可管理、可控制方面的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叙述了IP网在可测量、可管理、可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给出了若干重要发展方向:网络测量、网络管理、IP网和光网络的综合控制。基于以上若干重要发展方向的分析,提出... 介绍了IP网可测量、可管理、可控制方面的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叙述了IP网在可测量、可管理、可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给出了若干重要发展方向:网络测量、网络管理、IP网和光网络的综合控制。基于以上若干重要发展方向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IP网可测量、可管理、可控制问题的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将IP网和IP网所在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并给出了2类边界条件:关于IP网和应用(业务)关系的边界条件,关于IP网和下层光承载网关系的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网 网络测量 网络管理 网络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多跳Ad hoc网络中MAC机制的公平性与网络容量利用率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云 隆克平 +2 位作者 赵为粮 吴诗其 陈前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3-339,共7页
高效、公平的MAC协议是目前无线多跳Ad hoc网络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在给出一种新的无线多跳Adhoc网络的网络模型前提下,定义了MAC协议公平性、网络容量利用率两个性能参数。给出了一种能在竞争节点间公平共享无线信道并充分利用网... 高效、公平的MAC协议是目前无线多跳Ad hoc网络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在给出一种新的无线多跳Adhoc网络的网络模型前提下,定义了MAC协议公平性、网络容量利用率两个性能参数。给出了一种能在竞争节点间公平共享无线信道并充分利用网络容量的MAC协议(FMAC),仿真比较了FMAC和IEEE802.11DCF的公平性和网络容量利用率。结果表明FMAC能在充分利用网络容量的前提下,实现无线信道在竞争节点间的公平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多跳Ad HOC网络 介质访问控制 公平性 网络容量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Vivaldi:距离范围感知的IP网络坐标系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大彬 黄琼 +1 位作者 阳小龙 隆克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7-92,共6页
分析发现,对需预测的节点间时延,若选择在该时延范围附近的节点作为锚节点,则能提高该时延预测准确度。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距离范围感知的IP网络坐标系统,即R-Vivaldi。其主要思路为:根据需预测的节点间时延的大致取值范围,在与该取值范... 分析发现,对需预测的节点间时延,若选择在该时延范围附近的节点作为锚节点,则能提高该时延预测准确度。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距离范围感知的IP网络坐标系统,即R-Vivaldi。其主要思路为:根据需预测的节点间时延的大致取值范围,在与该取值范围相近的一个距离半径的空间内,重新选择锚节点而得到它的一个新取值范围。依照该过程,被预测时延的取值范围更加明晰,并不断地动态调整锚节点的选择,直至节点间时延的预测误差满足一定需要。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能有效地提高距离预测准确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预测准确度不一致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坐标系统 网络距离 距离感知 坐标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任关系的IP网络容错容侵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纪俊杰 阳小龙 +3 位作者 王进 吴雄飚 林建人 隆克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76-1581,共6页
目前IP网络受自身故障和网络攻击等异常行为影响较过去更深广。因此如何增强IP网络的容错和容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很多的研究仅关注其中一个方面,而很少两者兼有,从而不能很好地兼顾安全性和可生存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 目前IP网络受自身故障和网络攻击等异常行为影响较过去更深广。因此如何增强IP网络的容错和容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很多的研究仅关注其中一个方面,而很少两者兼有,从而不能很好地兼顾安全性和可生存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信任关系的容错容侵机制。该机制借用了社会网络中的信任关系思想,定量地描述了信任关系值与网络行为的对应关系——某节点的恶意行为会使得自己在其他节点处的信任值下降。然后,分析了该机制如何对3种网络异常,即自身故障、诋毁攻击和矛盾行为攻击的容忍能力。最后,仿真结果和分析表明该机制可以迅速而精确地检测到异常节点,并能有效地阻止这些异常对网络的攻击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网络 生存性 信任 容错 容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IP网络友好的Overlay路由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同亚 王大彬 陈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21-1224,共4页
在现存的多层路由中,上层Overlay网络在路由决策时通常对底层的IP网络性能和状态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感知,致使上层Overlay路由和底层IP路由常常处于非协同、非优化工作状态,产生大量路由抖动和次优路由。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底层IP... 在现存的多层路由中,上层Overlay网络在路由决策时通常对底层的IP网络性能和状态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感知,致使上层Overlay路由和底层IP路由常常处于非协同、非优化工作状态,产生大量路由抖动和次优路由。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底层IP网络友好的Overlay路由机制,其基本思路为:增加Overlay网络的层感知能力,减少路由抖动,增加Overlay路由的稳定性。Overlay网络根据底层IP网络的节点跳数、链路带宽、丢包率等反映底层IP网络性能的信息作出路由决策。实际网络中,通过调整Overlay网络的链路代价,有效控制Overlay网络的路由决策。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双重路由(dual routing)相比,此IP网络友好Overlay路由机制在减少Overlay网络路由抖动、降低Overlay网络路径代价膨胀、提高Overlay网络故障恢复成功率和满足Overlay业务需求等方面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LAY网络 路由抖动 层感知 IP网络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偏差统计模型的Http-Flood DDoS检测机制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36
8
作者 王进 阳小龙 隆克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72-1280,共9页
针对Http洪泛Web 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击,提出了一种检测机制.该机制首先采用型方法量化处理用户访问的网页序列,以得到用户访问不同网页的实际点击概率分布;然后,利用大偏差统计模型分析了用户访问行为的实际点击概... 针对Http洪泛Web 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击,提出了一种检测机制.该机制首先采用型方法量化处理用户访问的网页序列,以得到用户访问不同网页的实际点击概率分布;然后,利用大偏差统计模型分析了用户访问行为的实际点击概率分布与网站先验概率分布的偏差;最后,依据大偏差概率检测恶意DDoS攻击.对该机制的性能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正常用户的大偏差概率大于恶意攻击者,并且大部分正常用户的大偏差概率大于10 36,而大部分恶意攻击者的大偏差概率则小于1040.由此,该机制能够有效地检测Http洪泛Web DDoS攻击,当检测门限设置为1060时,其有效检测率可达97.5%,而误检率仅为0.6%.另外,将该机制与基于网页转移概率的检测方法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该检测机制的检测率优于基于网页专业概率的检测机制,并且在误检率小于5%的情况下,该机制的检测率比现有检测机制提高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网络 分布式拒绝服务 大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中一种支持业务区分的回退算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云 隆克平 +1 位作者 赵为粮 陈前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77-1880,共4页
支持QoS的MAC机制是WLAN支持QoS的关键所在.我们已经给出了一种低分组碰撞概率的MAC层回退机制———RWBO+BEB.该文进一步讨论如何让RWBO+BEB支持业务区分的问题.首先提出了一个Markov链模型,分析如何根据无线终端的带宽比率设置最小竞... 支持QoS的MAC机制是WLAN支持QoS的关键所在.我们已经给出了一种低分组碰撞概率的MAC层回退机制———RWBO+BEB.该文进一步讨论如何让RWBO+BEB支持业务区分的问题.首先提出了一个Markov链模型,分析如何根据无线终端的带宽比率设置最小竞争窗口,然后给出了一种新的支持业务区分的回退算法———DS-RWBO,仿真结果表明,DS-RWBO能根据局域网中每个终端的带宽比率分配无线信道的带宽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 业务区分 DS-RWB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仿生学的MANET拥塞节点自适应回避路由协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琼 尹鹏飞 +2 位作者 阳小龙 徐杰 隆克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0-716,共7页
针对MANET中出现的因节点拥塞而导致路由不稳定、频繁重路由等问题,本文借鉴大肠杆菌培育过程中对营养液浓度变化的新陈代谢自适应调节行为和其数学描述模型ARAS,提出了一种新的拥塞节点自适应回避的MANET路由协议ATAR,其主要思路是:将... 针对MANET中出现的因节点拥塞而导致路由不稳定、频繁重路由等问题,本文借鉴大肠杆菌培育过程中对营养液浓度变化的新陈代谢自适应调节行为和其数学描述模型ARAS,提出了一种新的拥塞节点自适应回避的MANET路由协议ATAR,其主要思路是:将节点缓存队列信息(可反映该节点拥塞程度)和目的端反馈包跳数信息(可反映该节点到目的端的路径长短)归一化处理后定义为节点的适应值,并将其映射为菌体的成长速率;再在随机性上修正了原始描述模型ARAS,并用其分别计算该节点的所有邻节点若被当作它到目的端路由的下一跳节点时,它们各自对该路由性能的改善度,然后选择其中改善度最大的邻节点作为其下一跳节点,以自适应避开拥塞的邻节点,同时选择较短路径.仿真结果比较显示:ATAR突发大时延发生概率明显较小,具有更低的数据包平均端到端延迟,数据分组投递率也得到提高,体现出ATAR拥塞避免的策略优势较大,并且还观察到ATAR负载均衡程度也优于AODV,瓶颈节点承担的负载差异较AODV小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学 自适应 拥塞丢包 路由协议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次的无状态单分组IP溯源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琼 熊文柱 +2 位作者 阳小龙 徐杰 隆克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0-157,共8页
提出了一种分层次的无状态单分组IP溯源(HSSIT)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在域间和域内两级粒度上攻击路径的重构,且网络核心不存储分组的任何数据,其主要思路为:对分组头空闲字段重定义,以GBF数据结构记录各分组所经历的路径摘要信息(即路由... 提出了一种分层次的无状态单分组IP溯源(HSSIT)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在域间和域内两级粒度上攻击路径的重构,且网络核心不存储分组的任何数据,其主要思路为:对分组头空闲字段重定义,以GBF数据结构记录各分组所经历的路径摘要信息(即路由器AS号和IP地址信息),重构路径时先利用GBFAS确定攻击源AS,然后由该AS内的边界路由器再利用GBFIP确定距离攻击源最近的路由器。分别从理论分析和模拟测试两方面,将HSSIT与PPM、SPIE、ASEM等技术进行性能比较,其结果表明,HSSIT在对抗节点摘要信息的篡改和伪造方面有更强的顽健性,在收敛性方面也有很大改善。最后,还对更一般情形下(即AS路径长度常在3~7之间)的DoS攻击路径进行了验证性重构,其域间和域内路径重合度分别为100%~98%和98%~90%,结果表明,HSSIT技术能准确重构攻击路径,实现对攻击源的溯源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绝服务攻击 通用布隆过滤器 HSSIT IP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时编码协作中的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联合方案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国强 邝育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2,共5页
提出了一种空时编码协作中的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联合方案,称为DD(Destination Deci-sion)方案。该方案由目的终端根据协作终端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并决定各中继发送STBC编码矩阵的哪一列,从而避免了通过中继之间的信... 提出了一种空时编码协作中的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联合方案,称为DD(Destination Deci-sion)方案。该方案由目的终端根据协作终端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并决定各中继发送STBC编码矩阵的哪一列,从而避免了通过中继之间的信息交互进行中继选择的冲突。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在保证分集阶数和误码率性能的同时,提高了系统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分集 空时分组编码 中继选择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