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DN空穴传输层的双层结构高效率黄绿光OLED及其阻抗谱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小文 莫炳杰 +5 位作者 刘黎明 王红航 陈二伟 许积文 王华 魏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296-3299,共4页
以MADN为空穴传输层,主-客掺杂体系[Alq3∶0.7 Wt%rubrene]为发光兼电子传输层,构建了双层结构的高效率黄绿光OLED器件。该器件的黄绿光由主发光体Alq3通过不完全能量转移到客发光体rubrene实现,电致发光峰值位于560nm,1931CIE色坐标为(... 以MADN为空穴传输层,主-客掺杂体系[Alq3∶0.7 Wt%rubrene]为发光兼电子传输层,构建了双层结构的高效率黄绿光OLED器件。该器件的黄绿光由主发光体Alq3通过不完全能量转移到客发光体rubrene实现,电致发光峰值位于560nm,1931CIE色坐标为(0.46,0.52),最大发光效率达到了7.63cd·A-1,比相应的NPB做空穴传输层的双层结构器件提高了30%。通过构建以MADN或NPB为空穴传输层的空穴单载流子器件并进行阻抗谱分析,结果表明MADN可以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空穴传输层,其空穴迁移性略低于NPB,这恰好弥补了OLED器件中空穴迁移比电子迁移快这一缺陷,为改善OLED发光层中载流子的平衡性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此外,MADN做空穴传输层的双层结构OLED的发光效率与传统三层结构器件(MADN和Alq3分别作为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基本相当,表明了这种双层结构器件在简化器件结构的同时并不以牺牲发光效率为代价,发光层[Alq3∶0.7 Wt%rubrene]兼具有优良的电子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阻抗谱 空穴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l_(6)掺杂PEDOT∶PSS作为空穴注入层的高效率近紫外有机发光器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家兴 姚登莉 +5 位作者 蔡平 薛小刚 刘黎明 王立惠 卢宗柳 张小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06-1913,共8页
紫外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宽带隙发光分子限制了空穴注入效率,从而导致载流子复合低效,器件发展受限。可溶液处理工艺兼顾了低成本、高可控性及规模生产的时代特色。本文报道了利用溶液法制备的WCl_(6)及其与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 紫外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宽带隙发光分子限制了空穴注入效率,从而导致载流子复合低效,器件发展受限。可溶液处理工艺兼顾了低成本、高可控性及规模生产的时代特色。本文报道了利用溶液法制备的WCl_(6)及其与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掺杂复合物(PEDOT∶PSS+WCl_(6))调控近紫外OLED的空穴注入特性,实现了高效率近紫外有机发光。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等分析表明,WCl_(6)和PEDOT∶PSS+WCl_(6)薄膜具有优异的电子特性和光透过性。伏安特性和阻抗谱分析表明,空穴注入能力按WCl_(6)、PEDOT∶PSS和PEDOT∶PSS+WCl_(6)的顺序依次增强。以PEDOT∶PSS+WCl_(6)作空穴注入层、2-(4-联苯)-5-(4-叔丁基苯基)-1,3,4-恶二唑(PBD)作发光层,获得了最大外量子效率为2.6%、最大辐照度为8.05 mW/cm2、半峰宽为45 nm、电致发光峰为405 nm的高效率近紫外OLED。器件寿命测试对比结果表明,WCl_(6)掺杂PEDOT∶PSS后器件的稳定性得到了增强。该研究结果拓展了WCl_(6)的应用领域,对于推进高效稳定近紫外OLED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有机发光器件 WCl_(6) 可溶液加工 空穴注入 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有机发光器件的激子形成区域优化与掺杂调控
3
作者 莫炳杰 刘黎明 +3 位作者 王红航 游凤姣 魏斌 张小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3-218,共6页
采用空穴传输兼发光层CBP和电子传输兼发光层TAZ构建了紫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UVOLED),通过调控功能层厚度可以优化激子形成区域,进而改善器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BP厚度的变化对器件性能影响甚微,而TAZ厚度变化则有显著影响。当CBP... 采用空穴传输兼发光层CBP和电子传输兼发光层TAZ构建了紫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UVOLED),通过调控功能层厚度可以优化激子形成区域,进而改善器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BP厚度的变化对器件性能影响甚微,而TAZ厚度变化则有显著影响。当CBP和TAZ厚度分别为50 nm和30 nm时,获得了最大辐照度为4.4 m W/cm2@270 m A/cm2、外量子效率(EQE)为0.94%@12.5 m A/cm2,发光来自于CBP主发光峰~410nm以及TAZ肩峰~380 nm的UVOLED器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在CBP/TAZ界面引入超薄[CBP∶TAZ]掺杂层可以加速激子复合,降低器件驱动电压,同时还有利于改善载流子平衡性,提高发光效率(最大EQE达到了0.97%@20 m A/cm2)而不影响光谱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载流子调控 激子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MoO_3阳极缓冲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俊 禹豪 +4 位作者 张继华 张小文 王红航 易子川 刘黎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2-328,共7页
采用热蒸发法沉积无毒、稳定、价廉的无机氧化物Mo O_3,将其作为钙钛矿电池的阳极缓冲层。结果表明,Mo O_3阳极缓冲层的引入有利于增强光吸收层到阳极的空穴提取效率,使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J_(sc))和填充因子(FF)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取得... 采用热蒸发法沉积无毒、稳定、价廉的无机氧化物Mo O_3,将其作为钙钛矿电池的阳极缓冲层。结果表明,Mo O_3阳极缓冲层的引入有利于增强光吸收层到阳极的空穴提取效率,使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J_(sc))和填充因子(FF)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取得了9.96%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PCE)。此外,实验发现,Mo O_3阳极缓冲层可以阻挡酸性的PEDOT∶PSS对ITO的腐蚀,有利于增强电池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阳极缓冲层 MOO3 无机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