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雷达对抗系统侦察效能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方正 祁建清 +1 位作者 韩国玺 李玉方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4,共6页
针对传统模糊层次分析法中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偏好等因素可能对网络雷达对抗系统侦察效能的评估产生影响,采用模糊数、熵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克服传统模糊层次分析中的主观判断误差,同时应用粗糙集理论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并与传统... 针对传统模糊层次分析法中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偏好等因素可能对网络雷达对抗系统侦察效能的评估产生影响,采用模糊数、熵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克服传统模糊层次分析中的主观判断误差,同时应用粗糙集理论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并与传统主观权重加权成为组合权重,克服权重确定的主观误差,建立了基于熵和组合权重的模糊层次分析的网络雷达对抗系统侦察效能评估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在一定动态范围内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雷达对抗系统 模糊数 粗糙集 模糊层次分析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 AS级Internet抗毁性研究
2
作者 秦李 黄曙光 陈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1-165,202,共6页
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飞速发展,通信协议从IPv4过渡到IPv6已是必然趋势。采集了CAIDA Ark项目的最新数据(时间为2014年6月),通过对IPv6 AS级Internet建模,验证了该网络所具有的小世界和无标度特性。在分析Internet结构及常用抗毁性测度... 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飞速发展,通信协议从IPv4过渡到IPv6已是必然趋势。采集了CAIDA Ark项目的最新数据(时间为2014年6月),通过对IPv6 AS级Internet建模,验证了该网络所具有的小世界和无标度特性。在分析Internet结构及常用抗毁性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IPv6 AS级Internet的抗毁性测度指标和抗毁性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攻击策略下,网络具有鲁棒且脆弱的特性,在遭到基于度的蓄意攻击时,网络抗毁性最差,同时也表明构建的抗毁性测度可以很好地表征Internet的抗毁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IPV6 AS级Internet 抗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的节点重要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33
3
作者 秦李 杨子龙 黄曙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64,共5页
复杂网络中的节点重要性研究在不同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单一指标评价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以及现有的一些综合评价方法不够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结合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和TOPSIS法计算节点重要性的排序结果。... 复杂网络中的节点重要性研究在不同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单一指标评价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以及现有的一些综合评价方法不够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结合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和TOPSIS法计算节点重要性的排序结果。通过对ARPA网络和美国航空网络进行实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它为进一步完善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节点重要性 主成分分析 TOPSIS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tica的机载雷达侦察效能评估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春生 王斌 卢义成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2,16,共6页
将动态贝叶斯网络应用于机载雷达侦察效能评估中,从而实现了一段时间内机载雷达侦察效能的动态评估。选取随战场环境、操作员水平等变化的因素作为影响机载雷达侦察效能评估的指标,并采用模糊分类方法形成各指标的状态集合;构建基于Net... 将动态贝叶斯网络应用于机载雷达侦察效能评估中,从而实现了一段时间内机载雷达侦察效能的动态评估。选取随战场环境、操作员水平等变化的因素作为影响机载雷达侦察效能评估的指标,并采用模糊分类方法形成各指标的状态集合;构建基于Netica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运用德尔菲法确定模型参数及隶属度函数,利用贝叶斯网络的推理模型以及相应的推理算法,对机载雷达侦察效能进行动态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科学、有效地评估机载雷达侦察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贝叶斯网络 侦察效能评估 机载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垂直对数周期天线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廖飞龙 尹成友 熊俊卿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7-90,共4页
采用混合位电场积分方程结合矩量法分析近地垂直对数周期天线,运用微波网络理论处理馈源问题,分别利用二级离散复镜像法和一种快速方法计算近、远场的Sommerfeld积分,较好地解决了分层媒质中电磁辐射与散射问题中的棘手问题,其方法简练... 采用混合位电场积分方程结合矩量法分析近地垂直对数周期天线,运用微波网络理论处理馈源问题,分别利用二级离散复镜像法和一种快速方法计算近、远场的Sommerfeld积分,较好地解决了分层媒质中电磁辐射与散射问题中的棘手问题,其方法简练,理论完备,结果与有关文献吻合良好,证实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周期天线 混合位电场积分方程 Sommerfeld积分 二级离散复镜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传播下的因特网级联故障模型构建与仿真 被引量:2
6
作者 秦李 黄曙光 陈骁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8-1231,1235,共5页
级联故障普遍存在于复杂网络系统中。为了更好地控制IPv6因特网级联故障问题,首先分析了2014年IPv6因特网数据的拓扑特征;其次,探讨了在因特网的数据通信过程中,病毒传播与级联故障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比如蠕虫病毒的传播会引起负载变化... 级联故障普遍存在于复杂网络系统中。为了更好地控制IPv6因特网级联故障问题,首先分析了2014年IPv6因特网数据的拓扑特征;其次,探讨了在因特网的数据通信过程中,病毒传播与级联故障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比如蠕虫病毒的传播会引起负载变化,致使网络中负载重分配,从而导致级联故障的发生,同时,级联故障的发生,导致路由器的相继失效,也会导致病毒无法传播;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负载局部重分配原则的级联故障模型,并建立了SIR病毒传播和级联故障的相互作用模型——SIR-C模型,通过构建Netlogo动态仿真系统,验证了SIR-C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可以为因特网拓扑结构与路由策略的管理与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IPv6因特网 SIR 级联故障 NETLO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空间定位精度分析通用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方正 祁建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84-286,289,共4页
传统的定位精度分析模型只能分析一种定位系统,适用性较差。为此,将定位系统分为冗余系统和非冗余系统,基于误差可分离的思路推导非冗余系统的定位精度模型,利用马尔可夫组合估计条件推导冗余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模型。仿真实验结果验证... 传统的定位精度分析模型只能分析一种定位系统,适用性较差。为此,将定位系统分为冗余系统和非冗余系统,基于误差可分离的思路推导非冗余系统的定位精度模型,利用马尔可夫组合估计条件推导冗余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模型。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2种通用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几何精度稀释因子 误差分离 马尔可夫估计 冗余系统 非冗余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ID病毒传播模型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史艳伟 刘克胜 陈建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9期100-102,106,共4页
针对大量无线射频识别(RFID)病毒暂时无有效防御措施的问题,参考经典SIRS传播模型,在均匀网络环境下提出用于分析和控制RFID病毒的RSIRS病毒传播模型。通过考虑直接免疫、免疫态直接转化为易感态、感染后转化为易感态等因素,使模型更符... 针对大量无线射频识别(RFID)病毒暂时无有效防御措施的问题,参考经典SIRS传播模型,在均匀网络环境下提出用于分析和控制RFID病毒的RSIRS病毒传播模型。通过考虑直接免疫、免疫态直接转化为易感态、感染后转化为易感态等因素,使模型更符合病毒实际传播情况。对建立的方程组进行平衡点及平衡点稳定性分析,得出病毒传播的阈值及消亡条件。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IRS模型 无线射频识别病毒 病毒传播 传播阈值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随机扫描的蠕虫离散传播模型
9
作者 刘方正 祁建清 司贵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77-2678,2683,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蠕虫传播效率,深入研究了非均匀扫描策略,建立了非均匀随机扫描的蠕虫传播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已感染主机免疫率、易感染主机免疫率、主机扫描数三个角度定量地分析了非均匀随机扫描策略下网络蠕虫的传播效率,得到在非均匀扫... 为进一步提高蠕虫传播效率,深入研究了非均匀扫描策略,建立了非均匀随机扫描的蠕虫传播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已感染主机免疫率、易感染主机免疫率、主机扫描数三个角度定量地分析了非均匀随机扫描策略下网络蠕虫的传播效率,得到在非均匀扫描模式下主机总体感染率峰值可达0.8以上,达到峰值提前近1000s,抑制过半延迟近2000s。最后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非均匀随机扫描模型具有更高的蠕虫传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 非均匀随机扫描 离散传播模型 主机分布密度 网络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异常无线电通信信号实时检测方法
10
作者 张成刚 王伦文 黄清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5-157,237,共4页
采用构造型神经网络对大规模通信信号进行聚类,提出了时幅关联比较法快速检测异常无线电信号。聚类中,在初始聚类粒度选择上进行了改进,采用增加初始聚类粒度权系数的方法,提高了聚类效率;异常信号检测中,提出了时间与信号功率谱幅度联... 采用构造型神经网络对大规模通信信号进行聚类,提出了时幅关联比较法快速检测异常无线电信号。聚类中,在初始聚类粒度选择上进行了改进,采用增加初始聚类粒度权系数的方法,提高了聚类效率;异常信号检测中,提出了时间与信号功率谱幅度联合关联的时幅关联比较法,快速地检测异常信号。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监测 异常信号 构造神经网络 覆盖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