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3A”院系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模式构建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探索与尝试 被引量:9
1
作者 冯蓉 马喜亭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45,共4页
结合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院系为工作平台构建全面化、全体化、全程化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探索背景、理念内涵、实施内容,以及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 研究生 心理健康教育 “3A”辅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筑七大体系,全面推进高校学生工作开展——以武汉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2
作者 凡蓉蓉 《绿色科技》 2009年第11期62-63,69,共3页
以武汉科技学院电信学院开展学生工作形成的7大体系为例,系统介绍了推进学生工作的措施:构建基础体系;建立示范体系;建设核心体系;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建设依托体系;构建服务体系;建立支撑体系等。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 七大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设计作品精选
3
作者 雷菁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42-I004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结合分层递进的电子信息工程实验体系建设 被引量:20
4
作者 周亚同 武一 +1 位作者 常和玲 马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96,共4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有的实操型实验分为基础型、拓展型、综合型和创新型等4个逐步递进的层次。这种"分层递进"的传统实验教学体系具有设备费用昂高、损耗大、污染严重等固有弱点。为此提出将实操型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相结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有的实操型实验分为基础型、拓展型、综合型和创新型等4个逐步递进的层次。这种"分层递进"的传统实验教学体系具有设备费用昂高、损耗大、污染严重等固有弱点。为此提出将实操型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相结合,通过研制开发和引进购置虚拟仿真实验模块,构建"虚实结合、分层递进"的全新实验教学体系,达到这两种实验室教学模式优势互补的目的。并给出两个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案例,以此展示新教学体系的优势。新实验教学体系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教学相融合,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创新能力,又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对工科专业实验教学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 虚实结合 分层递进 实验平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被引量:18
5
作者 叶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8期30-33,共4页
论述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通过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使实验教学有力地促进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完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 实验教学体系 教育创新 实践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和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信息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与质量保障问题探讨
6
作者 刘锋 孙则怡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6-118,共3页
研究生招生是为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选材的关键环节,它从源头上决定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文章针对电子信息工程类研究生专业重视实际动手和编程能力等面临的实际问题,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招生环节的选拔机制和质量保障进行探... 研究生招生是为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选材的关键环节,它从源头上决定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文章针对电子信息工程类研究生专业重视实际动手和编程能力等面临的实际问题,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招生环节的选拔机制和质量保障进行探讨。结合院系报考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从院系一级学科群优化初试科目、加大复试权重、规范考核内容等措施,着重考查学生实验操作、编程设计等动手能力,逐步建立并形成从知识性考察向以能力为中心的综合素质考察转变的电子信息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规范并完善相应的监督和保障制度。院系的实际招生情况表明了该招生选拔与质量保障机制实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招生 选拔机制 质量保障 素质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被引量:36
7
作者 屈召贵 周永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0-244,共5页
应用型本科是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服务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基于此,针对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提出"三层次、四结合、五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涵盖全部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照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本科是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服务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基于此,针对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提出"三层次、四结合、五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涵盖全部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要求对各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分类,划分功能模块,分层实施,配置独立学分,建立考核体系,实现实践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和实践教学功能的最大化。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得到了社会好评和教育主管部门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应用型 人才培养 教学质量 电子信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朱嘉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I0029-I0029,共1页
书名:自动化技术导论作者:张广明薄翠梅王铁卿袁宇浩李俊ISBN:9787030504906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1月定价:49.00元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加大了对电子信息工程相关技术的投入和研... 书名:自动化技术导论作者:张广明薄翠梅王铁卿袁宇浩李俊ISBN:9787030504906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1月定价:49.00元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加大了对电子信息工程相关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力度,使得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的不断加快,电子信息工程将会在国际竞争市场中扮演越来愈重要的角色,只有掌握了电子信息工程的核心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 经济整体实力 全球经济一体化 自动化技术 研发力度 国际竞争市场 科学出版社 核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任梦怡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3期63-63,共1页
结合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详细地讲述了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提升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效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为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相关研究提供部分理论参考。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 现代化技术 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赛驱动的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月海 王伟宾 王景中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0-193,共4页
在实践中构建了一种以学科竞赛为龙头的实践教学体系,改进了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师生的参与热情,增强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全国、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一系列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学科竞赛 实践教学体系 能力本位 开放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计划研究与改革
11
作者 郭宝增 朱宝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S1期135-139,共5页
本着省属大学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结合电子信息学科飞速发展的特点,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四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进而制定了四个专业的培养计划。介绍了对电子信息学科专业培养计划改革的一些具体做... 本着省属大学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结合电子信息学科飞速发展的特点,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四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进而制定了四个专业的培养计划。介绍了对电子信息学科专业培养计划改革的一些具体做法及实施的具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 信息 教学计划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应变对本征和N掺杂4H-SiC电子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秦彦军 张建强 +5 位作者 杨慧雅 方峥 范晓珍 邝富丽 叶慧群 方允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179,共7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单轴应变对本征和N掺杂4H-SiC电子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应变可以有效调控本征和N掺杂4H-SiC的带隙,在拉应变作用下,带隙单调减小;而在压应变作用下,带隙先增大后减小,当压应变为-1%时,带隙...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单轴应变对本征和N掺杂4H-SiC电子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应变可以有效调控本征和N掺杂4H-SiC的带隙,在拉应变作用下,带隙单调减小;而在压应变作用下,带隙先增大后减小,当压应变为-1%时,带隙达到最大值.对态密度的分析可知本征和N掺杂4H-SiC的价带顶主要来自Si 3p和C 2p态电子,导带底主要来自Si 3p态电子,C 2p态和Si 3p态通过影响价带顶和导带底从而导致应变结构中带隙发生变化.通过Mulliken布局和差分电荷密度分析可知,随着晶格常数的增加Si原子向C原子和N原子转移的电荷减少,同时Si-C原子和Si-N原子之间的共价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SIC 单轴应变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空智联网的多维信息统一表征技术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超 崔灿 +3 位作者 贾子晔 朱奕安 张磊 吴启晖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5-1229,共15页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低空智联网(LAIN),通过构建多种应用场景下的3维网络体系,可协助实现泛在覆盖和万物互联的美好愿景。然而,随着LAIN的快速发展,在数据采集和利用过程中,分布式飞行器和地面设备在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来源广泛、格式...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低空智联网(LAIN),通过构建多种应用场景下的3维网络体系,可协助实现泛在覆盖和万物互联的美好愿景。然而,随着LAIN的快速发展,在数据采集和利用过程中,分布式飞行器和地面设备在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来源广泛、格式各异,但由于尚未形成对数据的统一表征标准,极大地限制了LAIN中信息共享和有效利用。因此,该文首先总结了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了LAIN下潜在的异构数据类型,指明其主要特征和应用场景;然后,设计了LAIN数据集成与融合的示范平台;其次,剖析了实现LAIN下多维异构信息统一表征所面临的挑战;进而,基于数据融合技术、时空栅格化技术、多模态协同推理以及知识图谱,提出潜在的融合与集成表征方法,构建统一的知识表征模型框架,以期实现不同信息源数据的语义对齐和集成;最后,对所述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LAIN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推动LAIN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智联网 信息融合 统一表征 多模态技术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被引量:33
14
作者 王立华 曾庆田 李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27,共4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并从多方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创... 在新工科背景下,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并从多方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科技创新实践体系改革等方面出发,构建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有效地提高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 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下文信息融合的改进Vovnet遥感目标检测算法
15
作者 张照珩 刘云清 +1 位作者 颜飞 张琼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3,共7页
针对遥感图像目标检测面临目标分布密集、背景复杂、小目标众多等问题,在Vovnet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特征提取主干网络中加入CoT全局特征提取模块,协同跨视角的特征提取,在多个尺度上保留了感受野的视角信息,以结合不同尺度目标的上... 针对遥感图像目标检测面临目标分布密集、背景复杂、小目标众多等问题,在Vovnet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特征提取主干网络中加入CoT全局特征提取模块,协同跨视角的特征提取,在多个尺度上保留了感受野的视角信息,以结合不同尺度目标的上下文信息并增强视觉表示;同时在FPN的基础上设计了上下文信息融合模块MSSFPN,建立在深层特征图上,在尺度维度对图像特征进行融合以增强目标的特征表示;引入深度超参数化卷积层进行预测,对每个通道的特征图使用独立的权重,使网络适应不同尺度所提取的图像特征,以提高检测精度。改进的算法在公开的Visdrone数据集中的目标检测平均精度均值(mAP)相较于原始Vovnet算法提升6.80个百分点,同样优于其他目标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改进算法在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方面的高精度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目标检测 Vovnet 上下文信息融合 自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场景下融合深度信息的实时语义SLAM方法
16
作者 严瀚宇 孙博 +1 位作者 马天力 高嵩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在动态语义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系统中,由于语义分割计算时间长,造成系统的实时性较差,难以满足载体导航以及定位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场景下融合深度信息的语义SLAM方法框架。首先,采用MASK基于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 在动态语义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系统中,由于语义分割计算时间长,造成系统的实时性较差,难以满足载体导航以及定位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场景下融合深度信息的语义SLAM方法框架。首先,采用MASK基于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R-CNN)对关键帧进行语义分割;然后,利用贝叶斯滤波算法更新特征点的移动概率;最后,融合图像深度信息,通过对深度图像聚类与重投影误差约束辅助去除场景中存在的动态特征点。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ORB-SLAM3算法,本文算法在TUM RGB-D数据集上的定位精度提高了94%,相比于DynaSLAM算法,运行速度提升了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环境 语义信息 关键帧检测 移动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载多体制宽频雷达波形模拟电子靶标设计
17
作者 白迪 梁肇龙 +2 位作者 崔勇强 白立云 黄韬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8-57,共10页
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雷达系统在战场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受限于空域、地形等环境因素,雷达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测试难以在真实信号环境中完成。针对这一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ZYNQ多核处理器和ADRV9009射频收发芯片架构的无人... 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雷达系统在战场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受限于空域、地形等环境因素,雷达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测试难以在真实信号环境中完成。针对这一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ZYNQ多核处理器和ADRV9009射频收发芯片架构的无人机载多体制宽频雷达波形模拟电子靶标设计方案。系统在雷达算法方面采用模块化设计,从捷变、重频等脉间特性以及调频连续波等脉内特性入手,设计了相应的生成算法,能够灵活扩展雷达的数量。实测结果证明,电子靶标在捷变模块测试相邻峰峰值和带宽误差分别为0.94%和0.121%,重频模块对参差、抖动、滑变的PW和PRI测量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1、0.42和0.47,脉内模块中对调频连续波调频范围的测量误差为0.54%,对二、四、八相编码码元宽度的测量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53、0.0048、0.0038。相比于传统雷达信号模拟器,本文设计的电子靶标具备高集成度、低功耗、小体积以及丰富雷达波形的同时发射支持和宽范围的发射频率调节等优势,有助于提升雷达系统的对抗演练和测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NQ ADRV9009 无人机 多体制雷达波形模拟 宽频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角信息的行人检测算法
18
作者 刘皓宇 孔鹏伟 +1 位作者 王耀力 常青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5-2332,共8页
针对现有的多视角行人检测算法中因目标遮挡严重以及未关注多视角之间关系而导致的错检和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VDeTr(MultiView Detection with shadow Transformer)算法改进的多视角行人检测算法。首先,在特征提取阶段,设计一个视... 针对现有的多视角行人检测算法中因目标遮挡严重以及未关注多视角之间关系而导致的错检和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VDeTr(MultiView Detection with shadow Transformer)算法改进的多视角行人检测算法。首先,在特征提取阶段,设计一个视角特征增强模块VEM(View Enhancement Module),通过关注不同视角之间的关系实现对重要视角的增强;其次,在将多视角信息引入单视角的过程中,加入高效多尺度注意力(EMA)模块建立短距离和长距离依赖关系,从而提升检测效果;最后,在原始基线算法Shadow Transformer模块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新的多视角信息处理模块EST(Efficient Shadow Transformer),在保持检测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多视角中冗余信息的使用。实验结果表明,在Wildtrack数据集上与原始MVDeTr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主要检测指标MODA(Multiple Object Detection Accuracy)提升了1.8个百分点,检测指标MODP(Multiple Object Detection Precision)提升了0.6个百分点,召回率提升了1.8个百分点。可见,所提算法能很好地应用于多视角行人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 行人检测 MVDeTr 注意力机制 特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动信息未知的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滑模控制
19
作者 王俊凯 张晓宇 +1 位作者 柳向斌 郭蓉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3,共8页
扰动信息未知时,永磁同步电机(PMSM)终端滑模控制中的抖振加剧。为了减弱未知不确定和扰动对控制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包含参数化不确定性及负载扰动的PMSM数学模型,... 扰动信息未知时,永磁同步电机(PMSM)终端滑模控制中的抖振加剧。为了减弱未知不确定和扰动对控制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包含参数化不确定性及负载扰动的PMSM数学模型,采用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设计滑模控制器,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接着,利用干扰观测器估计系统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扰动,并在滑模控制器中引入新的自适应增益以补偿估计误差,实现了无需扰动上界条件的自适应鲁棒控制。改进的自适应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动态补偿,增强了系统对未知扰动的适应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扰动信息未知时,所提出的方法有效抑制了滑模控制引起的抖振现象,增强了PMSM系统的鲁棒性,显著提升了控制精度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自适应控制 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级多尺度聚合网络的红外图像电子变倍
20
作者 刘馨 张斌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452,共8页
为了解决光电领域中低分辨率红外图像影响观瞄的问题,构建一种轻量级多尺度聚合网络算法来增强电子变倍时中心区域图像分辨率,该算法首先使用不同大小的尺度核从图像中提取特征信息,并利用浅层残差结构将局部多尺度残差特征有效聚合在一... 为了解决光电领域中低分辨率红外图像影响观瞄的问题,构建一种轻量级多尺度聚合网络算法来增强电子变倍时中心区域图像分辨率,该算法首先使用不同大小的尺度核从图像中提取特征信息,并利用浅层残差结构将局部多尺度残差特征有效聚合在一起,以获得更强大的特征表示能力;然后采用基于对比度感知的通道注意层来聚合更多尺度特征信息,最终重构出具有丰富细节而清晰的高分辨率红外图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电子变倍方法在不引入额外参数的情况下能够提取出精细的多尺度特征信息,获得清晰的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系统 红外图像 电子变倍 多尺度聚合 对比度感知 轻量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