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走一步天地宽——电力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
1
作者 罗祥兴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2-33,共2页
先走一步天地宽——电力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罗祥兴(电力工业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邮码:210003)几年来电力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推进整体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电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闯出了一条... 先走一步天地宽——电力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罗祥兴(电力工业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邮码:210003)几年来电力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推进整体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电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闯出了一条新路子。他们一手抓科研,一手促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高技术 科研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金午桥 洪宪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41,63,共5页
在概述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指出面向对象的一体化设计模式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数据通信网的通信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课题。认为一体化设计有助于提高系统性能价格比 ,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模式。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 在概述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指出面向对象的一体化设计模式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数据通信网的通信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课题。认为一体化设计有助于提高系统性能价格比 ,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模式。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通信传输速率 ,满足电网能量管理系统(EMS)应用软件的数据实时性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自动化 新技术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金午桥 洪宪平 《中国电力》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54,共4页
在概述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一体化设计模式和采用数据通信网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课题。一体化设计有助于提高系统性能价格比,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模式。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通... 在概述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一体化设计模式和采用数据通信网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课题。一体化设计有助于提高系统性能价格比,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模式。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通信传输速率,满足电网EMS应用软件的数据实时性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多年的远动信息一发多收和转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自动化 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A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双接点遥信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金荣 徐石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1-52,共2页
初步分析了大多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对双接点遥信处理的缺陷性,并对DISA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通过遥信单元、总控单元和当地监控系统三者结合起来处理双接点遥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可靠性 自动化 变电所 遥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实用化达标验收后的县调自动化和县级电力企业自动化的发展
5
作者 蒋良华 《农村电气化》 1998年第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电力调度 自动化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16
6
作者 李碧君 薛禹胜 +1 位作者 顾锦汶 韩祯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53-60,共8页
状态估计是现代EMS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从状态估计的准则、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器、坏数据的处理、外部网络和可观测性分析及其它问题等方面综合论述状态估计问题的研究现状,对值得研究的问题进行展望。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状态估计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ML技术在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6
7
作者 曹阳 姚建国 +1 位作者 张慎明 黄海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1期73-76,共4页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是通用标识语言标准 (SGML)的一个子集 ,是描述网络上的数据内容和结构的标准。文中对 XML及其在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做了简要介绍 ,在此基础上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 ,针对 EMS和电力市场 ,分别设计了 CORBA+...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是通用标识语言标准 (SGML)的一个子集 ,是描述网络上的数据内容和结构的标准。文中对 XML及其在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做了简要介绍 ,在此基础上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 ,针对 EMS和电力市场 ,分别设计了 CORBA+XML和电能交易自动化应用方案 ,充分展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ML 电网自动化系统 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 可扩展标记语言 互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藤工业园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及其技术讨论 被引量:16
8
作者 叶世勋 张步林 +3 位作者 叶曦 潘华明 汪政 史祥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61-63,共3页
介绍了上海金藤工业园配电网及其自动化系统,主要硬件设备进口,自行开发软件及监控系统,采用自动化环网柜、馈线终端、光纤通信技术,实现环网配电自动化。着重描述了故障识别、故障隔离及网络重构技术,并对自动化环网配电模式、自... 介绍了上海金藤工业园配电网及其自动化系统,主要硬件设备进口,自行开发软件及监控系统,采用自动化环网柜、馈线终端、光纤通信技术,实现环网配电自动化。着重描述了故障识别、故障隔离及网络重构技术,并对自动化环网配电模式、自动化系统配置方式等作了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监控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 供电 工业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分岔与混沌研究述评 被引量:52
9
作者 薛禹胜 周海强 顾晓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6期9-15,共7页
介绍电力系统分岔与混沌的研究现状和方向 ,讨论功角稳定性、电压稳定性与分岔之间的关系 ,并回顾各种方法在电力系统分岔中的应用。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包括在负荷实际的动态特性下深入研究分岔特性与电压崩溃机理 ;定义电压稳定裕度和距... 介绍电力系统分岔与混沌的研究现状和方向 ,讨论功角稳定性、电压稳定性与分岔之间的关系 ,并回顾各种方法在电力系统分岔中的应用。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包括在负荷实际的动态特性下深入研究分岔特性与电压崩溃机理 ;定义电压稳定裕度和距离电压崩溃的裕度 ;根据多机摇摆曲线的混沌程度来估计后期稳定性。建议将混沌的概念从传统的有界范畴拓广到系统在趋于无界 (失稳 )的模式方面的貌似随机性 ,即无界混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分岔 混沌 Arnold扩散 电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总线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季侃 袁浩 +5 位作者 施玉祥 赵翔 仇新宏 黄宏青 杨晓旭 孙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8-49,68,共3页
介绍了 CAN总线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在这些系统中 ,所有信息送往网络 ,形成变电站信息库。变电站间隔层的保护测控单元可以通过网络交换信息和数据 ,因而 CAN总线网构成了高效率信息、数据网络。同时介绍了应用支持点对点... 介绍了 CAN总线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在这些系统中 ,所有信息送往网络 ,形成变电站信息库。变电站间隔层的保护测控单元可以通过网络交换信息和数据 ,因而 CAN总线网构成了高效率信息、数据网络。同时介绍了应用支持点对点通信的 CAN2 .0 B规约实现几种网络化的保护和控制方案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总线 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 CAN2.0B协议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2000一体化配网综合调度自动化系统 被引量:42
11
作者 吴福保 侯保永 +5 位作者 李贵民 李延满 奚国富 朱金大 白义传 王业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2期70-73,共4页
一体化是县级调度以及中小型地调今后的发展方向。文中介绍了基于统一支撑平台 ,集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电能量计费、电网分析软件、调度管理以及配电网管理于一体的新一代配网综合调度自动化系统 ON2 0 0 0。阐述了 ON2 0 0 0一... 一体化是县级调度以及中小型地调今后的发展方向。文中介绍了基于统一支撑平台 ,集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电能量计费、电网分析软件、调度管理以及配电网管理于一体的新一代配网综合调度自动化系统 ON2 0 0 0。阐述了 ON2 0 0 0一体化的系统硬件组成结构、软件组织结构以及系统的总体设计构思 ,介绍了在 ON2 0 0 0一体化平台上实现的功能和技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2000 配电网 调度自动化系统 一体化支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自动化分布式通信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6
12
作者 何卫 马新平 +2 位作者 张焱 吴杰 徐劲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6期48-50,共3页
在概述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之后 ,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通信控制系统。整个系统由若干通信子系统通过以太网构成 ,除具备常规通信管理功能外 ,还具有元件级自诊断、远方诊断、网络管理、电压无功控制 ( VQC)、双机热备用等功能... 在概述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之后 ,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通信控制系统。整个系统由若干通信子系统通过以太网构成 ,除具备常规通信管理功能外 ,还具有元件级自诊断、远方诊断、网络管理、电压无功控制 ( VQC)、双机热备用等功能。采用多主网络结构 ,各通信子系统相对独立 ,避免了硬件的重复设置。以较低造价实现多 32位 CPU并行高速运行 ,远优于单 CPU,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自动化 分布式通信控制系统 以太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自动化 被引量:38
13
作者 顾锦汶 张步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5-40,共6页
概述了配电网及配电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配电网的基本状况,认为配电自动化包括馈线自动化、用户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和配电管理自动化,并分别介绍其内容和基本功能。最后对配电自动化有关通信问题及当前我国实施配电自动化... 概述了配电网及配电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配电网的基本状况,认为配电自动化包括馈线自动化、用户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和配电管理自动化,并分别介绍其内容和基本功能。最后对配电自动化有关通信问题及当前我国实施配电自动化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 配电管理系统 电网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年国际大电网会议系列报道——通信技术是变电站自动化的关键 被引量:53
14
作者 沈国荣 黄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5,共5页
变电站自动化通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文中介绍了关于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的讨论和经验 ,包括通信结构、接口和标准。
关键词 国际大电网会议 变电站自动化 通信技术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综述 被引量:87
15
作者 赵祖康 徐石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2000年第1期38-42,共5页
对国内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作了回顾,提出了在全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宜重点关注的技术关键。同时亦介绍了国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现状。还着重提出了今后变电站自动化新技术动向,以供探讨。
关键词 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 电力系统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8000新一代综合调度自动化系统(二)前置系统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业平 邬俊杰 罗小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9-61,64,共4页
着重介绍了WNT-8000综合调度自动化系统前置机系统具有的容量大、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及界面友好等特点,以及其基于WindowsNT操作系统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和选用多种智能设备集成的设计思想,... 着重介绍了WNT-8000综合调度自动化系统前置机系统具有的容量大、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及界面友好等特点,以及其基于WindowsNT操作系统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和选用多种智能设备集成的设计思想,为在通用平台上建立前置系统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 自动化 WNT-8000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 61970标准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 被引量:75
17
作者 张慎明 黄海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5-47,72,共4页
分析了传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提出了一种遵循 IEC61 970标准的新一代系统的体系结构。从横向看 ,该结构是基于公用对象请求代理机制的分布式集成框架 ;从纵向看 ,该结构是基于 CIM/ CIS标准接口的多分层开放型支撑体系。在这... 分析了传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提出了一种遵循 IEC61 970标准的新一代系统的体系结构。从横向看 ,该结构是基于公用对象请求代理机制的分布式集成框架 ;从纵向看 ,该结构是基于 CIM/ CIS标准接口的多分层开放型支撑体系。在这种体系结构下 ,讨论了新的支撑平台概念。特别指出 :实时数据库系统宜采用集对象、关系和层次 3种特性于一体的模型 ,同时满足 CIM、用户和遗留系统的要求 ,CIS接口宜采用 CDA、面向 CIM模型的导入和导出以及专用实时 CIS相结合的方法 ,并根据 IEC 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61970标准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A系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被引量:7
18
作者 陶晓农 徐石明 赵金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0-43,共4页
论述DISA系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思想及系统原理,针对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及不同的布置要求提出3种典型的系统配置方案,介绍了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及系统特色。
关键词 可靠性 综合自动化 变电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TCSC)的分析研究(上)──计及 TCSC 详细模型的电力系统稳态、暂态仿真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田杰 尹建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43-47,共5页
在建立TCSC的物理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求解描述其特性的微分方程组,得到解析解,并进一步导出了稳态及暂态情况下TCSC装置的基波阻抗公式和电感、电容元件支路的电压、电流表达式;提出了含有TCSC装置的电力系统仿真的... 在建立TCSC的物理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求解描述其特性的微分方程组,得到解析解,并进一步导出了稳态及暂态情况下TCSC装置的基波阻抗公式和电感、电容元件支路的电压、电流表达式;提出了含有TCSC装置的电力系统仿真的原理和方法,将TCSC模型与系统分析程序接口,实现了详细计入TCSC影响的稳态及暂态稳定仿真计算;通过仿真验证了TCSC能够显著地改善系统的阻尼,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 暂态稳定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内容及功能要求和配置 被引量:35
20
作者 朱大新 刘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3-6,共4页
提出了现阶段国内开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主要内容,讨论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功能要求及其模块划分原则。
关键词 综合自动化 变电所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