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分布式灵活资源的物理层无线通信安全方案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媛媛 李尼格 +1 位作者 陈牧 刘京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5-752,共8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崛起和分布式发电的普及,可以实现电力和信息双向传输的分布式灵活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信息网络通过运营无线专网实现无线互联.由于物理层的脆弱性以及密钥分发和管理的复杂性,需要考虑物理层安全技术.而传统的物...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崛起和分布式发电的普及,可以实现电力和信息双向传输的分布式灵活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信息网络通过运营无线专网实现无线互联.由于物理层的脆弱性以及密钥分发和管理的复杂性,需要考虑物理层安全技术.而传统的物理层加密技术的混沌系统初始条件安全性无法保证.针对上述问题,为分布式灵活资源信息网络的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一种物理层安全方案.该方案不仅减轻了密钥分发和管理的复杂性,而且增强了混沌系统的初始条件和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主要贡献包括提出一种物理层密钥生成方法,即利用低通滤波和滑动窗口增强信道互易性,累积分布函数进行量化,以及用哈希函数实现密钥协商和隐私放大.还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的物理层加密方案,利用之前生成的密钥,通过Arnold变换和陈氏混沌理论对信号的相位和幅度进行加密.仿真结果显示,物理层密钥生成方案对信道特征的处理增强了信道的互易性,后续得到的密钥通过了NIST随机性测试.同时,采用混沌理论的加密方案使得窃听者得到的比特不一致率维持在0.5,保证了信息的安全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 新型电力系统 分布式灵活资源 陈氏混沌系统 调制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知攻击感知的执行体细粒度调度算法
2
作者 张涛 陈璐 +3 位作者 张波 席泽生 汪晨 何川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9-577,共9页
针对未知攻击利用电网设备特有的软件和系统漏洞构成的安全威胁,目前仅依赖编程语言层面的拟态防御技术忽略了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中的潜在问题,提出了一种细粒度的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精细量化执行体的组件类别相似度,并在调度策略中引... 针对未知攻击利用电网设备特有的软件和系统漏洞构成的安全威胁,目前仅依赖编程语言层面的拟态防御技术忽略了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中的潜在问题,提出了一种细粒度的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精细量化执行体的组件类别相似度,并在调度策略中引入攻击时间和频率等参数,评估执行体的历史失信度.最终,结合相似度和历史失信度,提出了一种冗余执行体综合异构性的量化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执行体相似性区分上显著优于其他算法,有效降低了相似漏洞或缺陷被利用的风险,减少了相似执行体调用带来的冗余浪费,其失效率始终低于0.55,优于其他常用算法,显示了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态防御 异构执行体 调度算法 相似度 历史失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深度融合的配电网运行评价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乔俊峰 周爱华 +5 位作者 彭林 王一清 沈晓峰 潘森 杨佩 黄晨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203,共11页
配电网作为供电环节中的最后一环,其运行水平决定了供电服务质量,因此配电网运行评价是供电单位的重要工作。但配电网运行评价工作受到跨业务数据资源难以融合、评价指标选择难以反映实际配电网运行状况等条件限制,现有评价方法难以实... 配电网作为供电环节中的最后一环,其运行水平决定了供电服务质量,因此配电网运行评价是供电单位的重要工作。但配电网运行评价工作受到跨业务数据资源难以融合、评价指标选择难以反映实际配电网运行状况等条件限制,现有评价方法难以实施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深度融合的配电网运行评价方法,首先对区域配电网进行网格化划分,然后基于地址分级匹配算法对跨业务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提取并设计配电网运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多层权重约束的配电网运行综合评价模型,求解配电网综合评价结果。最后研发配电网运行评价系统,支持配电网各业务系统的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接入,实现配电网评价功能的可视化、智能化应用。研究成果配电网运行评价系统已采用某省级电网公司数据中台的相关数据进行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估试验验证,以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运行评价 网格化划分 深度数据融合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地震灾损评估方法与应急资源调配研究
4
作者 严屹然 冯杰 +1 位作者 徐希源 于振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6,共9页
为提高震后电力系统灾损评估的时效性,快速生成应急资源调配方案,辅助电力应急指挥决策,提升应急处置效率。本文基于脆弱性理论构建了110 kV和220 kV变电站地震灾损评估模型,结合NewMark理论建立了地震诱发滑坡风险定量化分析模型,提出... 为提高震后电力系统灾损评估的时效性,快速生成应急资源调配方案,辅助电力应急指挥决策,提升应急处置效率。本文基于脆弱性理论构建了110 kV和220 kV变电站地震灾损评估模型,结合NewMark理论建立了地震诱发滑坡风险定量化分析模型,提出了考虑次生滑坡灾害影响的应急资源调配方法。针对某区域电网开展了地震灾害模拟与实例分析,定量评估了3所不同变电站在6级、7级和8级地震场景下损毁概率。结果表明:各变电站在不同地震破坏下损毁概率范围为7%~26%,而震级与震中距是影响变电站震损程度的主要原因;评估计算了地震诱发滑坡概率及道路风险值,综合考虑该区域电网附近应急人员驻点、仓库位置以及道路风险值,给出了7级地震场景下面向各变电站应急队伍与应急物资需求的应急资源调配路径最优化规划。本文的研究可为震后资源调配与指挥决策提供辅助与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变电站 灾损评估 滑坡 应急资源调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滑坡灾害下输电杆塔灾损评估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严屹然 刘泽宇 +3 位作者 冯杰 徐希源 于振 易立新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为快速评估地震与滑坡灾害对输电杆塔的损毁作用,辅助风险防控措施制定与应急指挥人员决策,研究输电杆塔在地震与滑坡灾害中的损失概率模型。使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地震震级与震源点坐标,结合峰值地面加速度与脆弱性曲线构建输电杆塔震... 为快速评估地震与滑坡灾害对输电杆塔的损毁作用,辅助风险防控措施制定与应急指挥人员决策,研究输电杆塔在地震与滑坡灾害中的损失概率模型。使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地震震级与震源点坐标,结合峰值地面加速度与脆弱性曲线构建输电杆塔震损概率模型。基于Newmark理论与材料力学原理,构建地震诱发滑坡概率模型及杆塔滑坡冲击损毁概率模型。对我国西南部某区域输电杆塔进行地震与滑坡灾损分析,得到研究区域内各输电杆塔震损概率及滑坡冲击损毁概率。研究结果表明,输电杆塔损毁概率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震级相同时输电杆塔损毁概率主要取决于震中距。滑坡体高度及杆塔与坡脚距离是影响杆塔损毁概率的主要因素,较高处的滑坡体下落时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进而冲击作用于杆塔,而较小的杆塔与坡脚距离将导致摩擦损耗较小。对于损毁概率较高的杆塔,应采取避让、迁移等措施,降低滑坡灾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杆塔 灾损评估 脆弱性曲线 Newmark理论 蒙特卡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