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雪林 钟海旺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3-371,共9页
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协同发展对实现能源结构转型有积极推动作用,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的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如何协同发展尚无定论。结合新型电力系统不同时间尺度储能需求和储能发展现状分析明确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功能定位和发... 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协同发展对实现能源结构转型有积极推动作用,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的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如何协同发展尚无定论。结合新型电力系统不同时间尺度储能需求和储能发展现状分析明确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功能定位和发展趋势,并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基于规划定位—技术创新—运维管理—运营策略架构提出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协同发展建议,为推动储能行业发展决策制定、促进储能行业良性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抽水蓄能 新型储能 协同发展 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EC多模绿电制氢集成系统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2
作者 赫亚庆 王维庆 +3 位作者 张新燕 李佳蓉 赵晨欢 王海云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3-372,共10页
针对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EC)制氢能量转换效率、反应速率显著等特点,首先搭建多模绿氢集成运行模型,分析模型启停及制氢特性,并对其进行经济约束、运行约束。其次考虑风光的随机、间歇性因素及模块非线性特性,提出一种各模块独立受... 针对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EC)制氢能量转换效率、反应速率显著等特点,首先搭建多模绿氢集成运行模型,分析模型启停及制氢特性,并对其进行经济约束、运行约束。其次考虑风光的随机、间歇性因素及模块非线性特性,提出一种各模块独立受控和满足负荷要求的鲁棒可调协同优化方法。建立风光不确定集,将模块分段线性化,并引入鲁棒可调协同优化方法,以此来提高系统的产氢效率、运行灵活度和总经济效益。最后,在满足负荷分配工作的基础上对5个集成模块进行灵活启停运行算例分析,并将25个集成模块接入配电网参与到电网调度中。结果表明,在变负荷运行情况下,合理的组合模型不仅能优化系统启停运行的灵活性与稳定性,而且能提高新能源的消纳与并网友好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解槽 制氢 优化方法 集成模块 消纳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中的碳捕集电厂:研究综述及发展新动向 被引量:36
3
作者 程耀华 杜尔顺 +2 位作者 田旭 张宁 康重庆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0年第4期339-350,共12页
碳捕集电厂是当前最为关键的低碳技术之一,有利于实现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碳捕集电厂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前景出发,分析了碳捕集电厂的运行特性,综述了含碳捕集电厂的电力系统运行优化、优化规划以及碳捕集电厂的投... 碳捕集电厂是当前最为关键的低碳技术之一,有利于实现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碳捕集电厂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前景出发,分析了碳捕集电厂的运行特性,综述了含碳捕集电厂的电力系统运行优化、优化规划以及碳捕集电厂的投资效益分析3个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从动态控制支撑低惯量电力系统、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支撑净零排放电力系统、参与电力和碳交易联合市场、助力综合能源系统等5个方面对碳捕集电厂的研究新动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捕集电厂 电力系统运行 电力系统规划 投资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永庆 张学林 +3 位作者 薛小代 司杨 陈来军 梅生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5-611,共7页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文章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构建了该系统的CFD模型,并对该系统中集热棚和烟囱内的温度和压强,以及烟囱内浮升气流的风速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同时,利用搭建的太阳能热...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文章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构建了该系统的CFD模型,并对该系统中集热棚和烟囱内的温度和压强,以及烟囱内浮升气流的风速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同时,利用搭建的太阳能热气流实验装置测量了集热棚内气流温度和烟囱内风速,并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集热棚内气流温度和烟囱内风速实测值的变化趋势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集热棚内气流温度实测值的平均值与仿真值平均值之间的相对偏差为2.9%,烟囱内风速仿真值与实测值之间绝对偏差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分别为1.21 m/s,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 CFD仿真 实验装置 温度场 气流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供暖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消纳能力的概率评价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姜继恒 乔颖 鲁宗相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1-797,共7页
文章基于随机生产模拟方法,在中长期时间尺度下,建立了多环节概率模型。深入分析了风电供暖的运行机理及其对电力、热力系统的影响作用,建立了消纳效果评估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计算不同热力站功率和运行时间下的消纳提升电量... 文章基于随机生产模拟方法,在中长期时间尺度下,建立了多环节概率模型。深入分析了风电供暖的运行机理及其对电力、热力系统的影响作用,建立了消纳效果评估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计算不同热力站功率和运行时间下的消纳提升电量,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生产模拟 风电供暖 消纳能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电力系统稳态数据压缩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玉林 田浩 +3 位作者 张利 田文辉 刘喜军 吴肇赟 《能源与环保》 2022年第3期207-212,共6页
为有效压缩电力系统数据,缩减储存空间与数据传输量,面向电力系统工作过程中生成的大规模稳态数据,以边缘计算为技术支撑,提出一种数据压缩方法实现有效解决。通过建立联合稀疏模型、建立稀疏冗余字典、明确测量矩阵、建立联合重构算法... 为有效压缩电力系统数据,缩减储存空间与数据传输量,面向电力系统工作过程中生成的大规模稳态数据,以边缘计算为技术支撑,提出一种数据压缩方法实现有效解决。通过建立联合稀疏模型、建立稀疏冗余字典、明确测量矩阵、建立联合重构算法等阶段,结合压缩感知与分布式信源编码,完成边缘计算下电力系统稳态数据融合。利用小波变换算法,按分辨率将得到的数据融合结果分解至各个尺度水平上,得到高频系数与低频系数,经阈值处理高频系数后,采用无损编码技术输出压缩结果。试验阶段中,针对某电网公司的试运行电力系统静态数据展开压缩试验,依据数据压缩空间占比、赋范均方误差以及数据压缩比率3个指标的定量评估结果,检验出所提方法具有较为明显的压缩优势,压缩信号与实际采样信号波形拟合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电力系统 稳态数据 数据融合压缩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能源消纳的高温电解制氢系统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赫亚庆 张新燕 +3 位作者 王维庆 李佳蓉 赵晨欢 王海云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4-491,共8页
基于新能源随机波动以及低温电解制氢系统转化效率较低且无法切换到发电状态,提出一种高温电解制氢变负载情形下的高效最大产氢点多模型优化控制方法。首先构建计及辅助设备在内的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系统整体协同运行的多能耦合优化模型... 基于新能源随机波动以及低温电解制氢系统转化效率较低且无法切换到发电状态,提出一种高温电解制氢变负载情形下的高效最大产氢点多模型优化控制方法。首先构建计及辅助设备在内的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系统整体协同运行的多能耦合优化模型,分析其影响系统电解的工作温度、电流强度、物料流速等诸多因素并导出高能安全产氢率;其次,在PID控制的基础上,给出一种既能实现变负荷同步准确跟踪产氢轨迹和优化电网调控需求,又能最大优化产氢效率的自适应时变线性变参数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所提方法较PID控制电解系统升温速率快,过渡时间短,电解电流、水蒸气流速、H2流速、电炉功率都能平稳过渡至稳态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制氢 固体氧化物 新能源消纳 多能耦合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梯度太阳池Kalina循环发电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学林 张通 +3 位作者 薛小代 司杨 刘锋 梅生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8-744,共7页
Kalina循环发电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低温热源发电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盐梯度太阳池能够实现连续聚热和跨季节蓄热,可广泛应用于光热发电系统和光热供热系统。文章提出了一种以太阳池储热量为热源的盐梯度太阳池Kalina循环发电系统,... Kalina循环发电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低温热源发电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盐梯度太阳池能够实现连续聚热和跨季节蓄热,可广泛应用于光热发电系统和光热供热系统。文章提出了一种以太阳池储热量为热源的盐梯度太阳池Kalina循环发电系统,并利用Aspen Hysys软件对该系统进行建模。而后根据模拟结果,研究了提热温度、运行压力和氨水浓度对该系统各项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分析了典型工况下,该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提热温度逐渐升高,盐梯度太阳池Kalina循环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热效率和效率均逐渐增加;随着运行压力逐渐升高,该系统的热效率和效率逐渐升高,并且存在最佳的运行压力1.75 MPa,使得该系统获得最大发电功率;随着氨水浓度逐渐增大,该系统的发电功率也会逐渐增大,但热效率和效率却逐渐降低;当氨水浓度为85%、运行压力为1.75 MPa、提热温度为90℃时,该系统的热效率和效率分别为7.93%,57.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太阳池 KALINA循环 发电系统 热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回路理论的交流励磁电机转子绕组内部故障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牛化敏 桂林 +2 位作者 骆林 陈俊 王祥珩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1年第4期34-42,共9页
交流励磁电机正逐步应用于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与和常规水电机组相比,抽水蓄能机组由于转速高且启停频繁,它的转子绕组振动更剧烈,也更容易发生磨损并导致内部故障,因而需要研究针对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转子绕组内部故障的主保护方案。本文... 交流励磁电机正逐步应用于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与和常规水电机组相比,抽水蓄能机组由于转速高且启停频繁,它的转子绕组振动更剧烈,也更容易发生磨损并导致内部故障,因而需要研究针对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转子绕组内部故障的主保护方案。本文研究交流励磁电机的转子绕组内部故障时采用多回路理论,首先将多回路建模法应用于交流励磁电机并编写程序以进行暂态故障仿真;然后在特制的交流励磁样机上进行不同工况下,转子绕组内部不同短路类型的故障实验,验证仿真计算的正确性。为了制定针对性强的主保护方案,本文进一步分析交流励磁电机转子绕组内部故障时的物理机理和电气特征,并据此提出监测定子分支环流的新型保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回路理论 变速抽水蓄能机组 转子绕组内部故障 定子分支环流 转子绕组新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综合相似度的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连福 钟海旺 +1 位作者 谭振飞 阮广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9,I0001,共12页
目前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评价具有单评价对象的特点,传统评价方法无法适用.为全面评价电力物联网项目建设水平和运营成效,在综合考量电力物联网不同建设和运营阶段及其关键要素基础上,建立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评价具有单评价对象的特点,传统评价方法无法适用.为全面评价电力物联网项目建设水平和运营成效,在综合考量电力物联网不同建设和运营阶段及其关键要素基础上,建立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其单评价对象场景的特点,提出基于云模型综合相似度的评价模型.通过对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的改造构建单评价对象的决策矩阵,提出以兼顾云模型的形状-距离综合相似度为度量,表征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的相对贴近度,进而实现对单评价对象的精准评价.应用所提方法综合评价某电力物联网示范工程,验证了所提综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 指标体系 云模型 云模型相似度 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芯电力电缆各芯线电流测量偏心误差的计算和补偿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燕岭 李凯特 +3 位作者 董杰 高俊福 李世松 赵伟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6,共8页
用磁传感器测量三芯电力电缆各芯线的电流时,磁传感器阵列的中心可能偏离电缆中心,致使测量结果中含有由此产生的误差即偏心误差,为此提出一种对偏心误差的计算和补偿方法。在原有测量方法基础上,将磁传感器阵列沿电缆轴向安装表面旋转1... 用磁传感器测量三芯电力电缆各芯线的电流时,磁传感器阵列的中心可能偏离电缆中心,致使测量结果中含有由此产生的误差即偏心误差,为此提出一种对偏心误差的计算和补偿方法。在原有测量方法基础上,将磁传感器阵列沿电缆轴向安装表面旋转180°,测量新位置上的磁感应强度。通过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可以确定偏心误差的大小;并据此对测量结果进行补偿,可得到计及偏心误差情况下三芯电力电缆各芯线电流值的实际大小。电磁场有限元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解析模型具有很好的准确性,验证所提出计算和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电流测量 偏心误差 旋转法 电磁场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热力管网动态建模及协调运行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12
作者 徐飞 郝玲 +4 位作者 陈磊 田冉 魏名山 陈群 闵勇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1年第1期55-63,共9页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热力管网由于较强的热惯性而具备被动储热能力,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提供空间。利用热力管网储能的方法可在不增加额外设备与投资的前提下,仅通过电力、热力系统的协调优化,达到...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热力管网由于较强的热惯性而具备被动储热能力,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提供空间。利用热力管网储能的方法可在不增加额外设备与投资的前提下,仅通过电力、热力系统的协调优化,达到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性与间歇性、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的目标。该方法已成为目前较具潜力的灵活性提升手段之一,逐渐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热力系统本身具有多变量、非线性、时延性等特点,且热力管网运行调节独立于电力系统调度之外,导致在刻画评估热力管网所具备的调节能力时,面临电热系统动态建模难以兼容、异质能源系统运行机制难以协调等瓶颈。研究围绕热力管网动态特性建模及电热协调优化等方面,对利用热力管网热惯性提升电热综合能源系统调节能力的研究方法展开回顾:比较分析了节点法、元素法、集总参数法、等效热电路法及能路法等动态建模方法的优劣,剖析了电力系统与热力管网协调运行研究中的关键要素,并针对进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 热力管网 动态建模 优化运行 可再生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QC并联变流器频域无源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慕小斌 王久和 +2 位作者 孙凯 吴卫民 吴学智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99,共7页
为了提高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UPQC)中并联变流器的频域补偿性能,本文提出在频域中设计一种多频无源控制策略.采用傅里叶变换技术对其交流数学模型进行频谱分解及多频直流建模,在被指定频率的直流模型上实施所提的控制器设计,理论分析表... 为了提高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UPQC)中并联变流器的频域补偿性能,本文提出在频域中设计一种多频无源控制策略.采用傅里叶变换技术对其交流数学模型进行频谱分解及多频直流建模,在被指定频率的直流模型上实施所提的控制器设计,理论分析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对并联变流器的指定频率控制,而且除了适用于三相系统外也适用于单相系统,可实现分相控制.该策略改善了传统在基频模型上设计的无源控制策略在跟踪多频指令信号时控制性能下降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控制策略可将谐波补偿率提高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 傅里叶变换 频域 无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岩发电技术及青海共和干热岩应用初探 被引量:6
14
作者 司杨 张学林 +3 位作者 梅生伟 范越 张通 薛小代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8年第3期322-329,共8页
作为一种储量大、储热温度高、环境友好的地热资源,干热岩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资源埋藏浅、温度高,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且易于实现开发利用。针对共和盆地干热岩的特点,本文建立了增强型干热岩系统联合... 作为一种储量大、储热温度高、环境友好的地热资源,干热岩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资源埋藏浅、温度高,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且易于实现开发利用。针对共和盆地干热岩的特点,本文建立了增强型干热岩系统联合内回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模型,研究了不同工质应用于该系统的热力学特性,分析了关键参数对系统效率及净发电功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干热岩发电在电网储能调峰中的应用前景,为未来的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发电 有机朗肯循环 发电效率 共和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内部故障分析及主保护设计新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桂林 陈俊 +1 位作者 姜树德 王祥珩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1年第4期26-33,共8页
国内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已进入高潮,已在国外广泛应用的转速可调的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也备受关注。丰宁抽水蓄能二期工程准备投产两台300MW可调速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本文对此机组定子绕组/转子绕组内部故障分析计算的方法以及主保护设... 国内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已进入高潮,已在国外广泛应用的转速可调的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也备受关注。丰宁抽水蓄能二期工程准备投产两台300MW可调速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本文对此机组定子绕组/转子绕组内部故障分析计算的方法以及主保护设计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为后续变速机组的设计提供了借鉴: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多回路数学模型是交流电机多回路理论的拓展,其正确性已得到实验样机的验证;基于常规水电机组和定速发电电动机主保护设计经验,通过典型故障特征分析来简化丰宁抽水蓄能二期变速机组定子绕组主保护设计;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转子绕组内部短路时产生的分数次谐波磁场会在定子绕组同相分支间产生环流,为变速机组故障率高的转子绕组主保护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 内部故障分析 定子绕组 转子绕组 主保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设计与整定的新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桂林 王霏霏 王祥珩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16年第4期17-21,33,共6页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已投产发电,有必要对其发电机—变压器组(简称发变组)保护设计与整定的新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本文在全面的内部短路仿真计算的基础上,经定量化设计过程完成了清远发电电动机主保护的设计,并兼顾电机设计与TA安装的要求;...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已投产发电,有必要对其发电机—变压器组(简称发变组)保护设计与整定的新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本文在全面的内部短路仿真计算的基础上,经定量化设计过程完成了清远发电电动机主保护的设计,并兼顾电机设计与TA安装的要求;通过增设跳闸允许电流元件,提高了SIEMENS失步保护区分失步振荡和稳定摇摆的能力;在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和主变压器低压侧接地保护定值整定时,注意到GCB开断所带来的发电机或主变压器低压侧不接地系统电容值的变化,为后续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抽水蓄能机组 主保护设计 内部短路计算 失步保护 接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管道缺陷漏磁检测器数据采集系统研发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群 黄松岭 +1 位作者 赵伟 陈俊杰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2,共4页
针对海底管道内可利用空间小、运行工况恶劣的实际情况,研发一款海底管道缺陷漏磁检测器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选用ARM实现对各功能单元的控制,并以FPGA结合A/D采样芯片进行多路漏磁检测信号的并行采集;通过对各功能单元的一体化和集成设... 针对海底管道内可利用空间小、运行工况恶劣的实际情况,研发一款海底管道缺陷漏磁检测器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选用ARM实现对各功能单元的控制,并以FPGA结合A/D采样芯片进行多路漏磁检测信号的并行采集;通过对各功能单元的一体化和集成设计,在确保能准确有效采集和存储缺陷漏磁信号数据的前提下,实现系统结构的整合及简化。牵拉试验和检测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数据采集系统运行稳定,采集、处理缺陷漏磁检测数据质量高,达到设计要求,完全满足海底油气管道缺陷漏磁检测工程应用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评估 漏磁检测 海底管道 FPGA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振荡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程亮 朱寰 +3 位作者 郭岩 郑天文 汪洋 陈来军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3-680,共8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能使逆变器模拟同步发电机运行特性,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友好并网。但由于虚拟同步发电机兼具同步发电机与逆变器的特点,并网运行时,有可能面临振荡风险,且振荡类型和形式更加复杂。文章首先介绍了虚拟同步机电路拓扑及... 虚拟同步发电机能使逆变器模拟同步发电机运行特性,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友好并网。但由于虚拟同步发电机兼具同步发电机与逆变器的特点,并网运行时,有可能面临振荡风险,且振荡类型和形式更加复杂。文章首先介绍了虚拟同步机电路拓扑及多环控制的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VSG电流内环、功率外环、VSG并联运行等影响因素与不同振荡频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不同影响因素主导情况下的小信号模型,系统地分析了VSG并网运行时存在的高频、工频和低频振荡模式。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VSG并网时不同振荡模式与相应主导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高频振荡 工频振荡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交流孤网转并网运行中的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9
作者 鲜文渊 乔颖 +3 位作者 李立 黎上强 鲁宗相 蔺红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0,共7页
柔性直流远距离输送有仅通过直流送出模式和交直流混联送出模式。两种送出模式下,系统的运行点存在较大差异,直接切换会对电网产生较大冲击。文章首先分析了两种送出模式下系统的调压控制特点,指出并网点电压幅值偏差是切换过程的关键点... 柔性直流远距离输送有仅通过直流送出模式和交直流混联送出模式。两种送出模式下,系统的运行点存在较大差异,直接切换会对电网产生较大冲击。文章首先分析了两种送出模式下系统的调压控制特点,指出并网点电压幅值偏差是切换过程的关键点,设计了以可再生能源集群并网点电压偏差最小为主目标,换流站综合无功裕度最大为次目标的柔性切换策略。最后,基于某柔直电网可再生能源送端规划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 电压优化 无功裕度优化 柔性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接地极入地电流对高速铁路综合接地系统腐蚀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汉杰 张华志 +2 位作者 黄军 宋伟 张波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1-165,176,共6页
直流输电系统以大地为回路运行时,在地中形成的电流场会对邻近多点分散接地的高速铁路综合接地系统产生电化学腐蚀影响。在介绍直流电阻与直流接地电阻仿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针对高速铁路路基段、桥梁段、Ⅱ级和Ⅴ级围岩隧道段4种典型... 直流输电系统以大地为回路运行时,在地中形成的电流场会对邻近多点分散接地的高速铁路综合接地系统产生电化学腐蚀影响。在介绍直流电阻与直流接地电阻仿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针对高速铁路路基段、桥梁段、Ⅱ级和Ⅴ级围岩隧道段4种典型综合接地场景,分析其中存在的直流通路,提取出适用于长距离高速铁路综合接地系统仿真建模的“Π”形等效电路直流参数;基于此,以单位长度的泄漏电流密度为指标,比较不同高铁工程段综合接地的电化学腐蚀差异;研究接地极工作方式,土壤电阻率,接地极-高速铁路间距对高速铁路综合接地电化学腐蚀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接地极阴极工作或邻近线路为桥梁区段时,高铁综合接地系统电化学腐蚀更严重,其严重程度与土壤电阻率正相关,与接地极-高速铁路间距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直流接地极 高速铁路 综合接地系统 电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