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雷 李航 宋晓娜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0-119,共10页
为了获得较为精简的模糊控制规则集合和改善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进化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模糊控制器优化设计方法,并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模糊控制器作为转速环的调节器,内环则为转矩控制环,并且采用了... 为了获得较为精简的模糊控制规则集合和改善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进化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模糊控制器优化设计方法,并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模糊控制器作为转速环的调节器,内环则为转矩控制环,并且采用了无磁链滞环的控制结构。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目标克隆选择算法,可针对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进行优化,并选取典型的控制性能指标,以及模糊控制器自身的精简度作为优化目标。为了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和利用偏好信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种群多样性保持策略和偏好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这种优化设计方法可获得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和较强的自适应性,同时所得到的Pareto优化解具有较好的分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模糊逻辑控制器 多目标优化 进化多目标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有向传感器网络全覆盖部署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聚伟 王宇 杨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9-145,共7页
针对有向传感器网络全覆盖问题,基于有向传感器节点概率感知模型提出一种新的有向传感器节点部署结构,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该结构的最优性,引入标准工作方向的概念,使用奈曼-皮尔森准则数据融合方式,以最少的传感器节点实现目标区域全... 针对有向传感器网络全覆盖问题,基于有向传感器节点概率感知模型提出一种新的有向传感器节点部署结构,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该结构的最优性,引入标准工作方向的概念,使用奈曼-皮尔森准则数据融合方式,以最少的传感器节点实现目标区域全覆盖。仿真结果表明,在随机部署情况下,使用这种新型有向传感器节点调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网络覆盖率,减少网络冗余度,减少网络工作节点个数,延长网络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传感器网络 覆盖 数据融合 概率感知 奈曼-皮尔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策略及仿真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聚伟 王宇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1-189,共9页
基于有向传感器节点概率感知模型,提出了DSm T(Dezert-Smarandache theory)数据融合策略,针对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有向传感器节点部署算法,以重叠率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迭代调整有向传感器节点的感知... 基于有向传感器节点概率感知模型,提出了DSm T(Dezert-Smarandache theory)数据融合策略,针对有向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有向传感器节点部署算法,以重叠率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迭代调整有向传感器节点的感知方向减少网络节点的重叠率,提高了网络数据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感知方向连续可调的有向传感器网络节点在随机部署情况下,和现有的部署方案相比,该部署算法收敛速度快,能够有效增强有向传感器网络节点利用率,提高网络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传感器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概率感知模型 数据融合 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的锂电池SOC联合估算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坤 张春阳 何佳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36-342,共7页
为准确估算电动汽车的荷电状态,针对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存在噪声、鲁棒性差等问题,基于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脉冲放电实验和最小二乘法离线辨识,再提出双自适应鲁棒扩展卡尔曼滤波(DAREKF)算法对模型参数和SOC进行在线... 为准确估算电动汽车的荷电状态,针对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存在噪声、鲁棒性差等问题,基于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脉冲放电实验和最小二乘法离线辨识,再提出双自适应鲁棒扩展卡尔曼滤波(DAREKF)算法对模型参数和SOC进行在线联合估算。仿真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与AREKF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可以使SOC估算误差保持在1.14%以内;在低温条件下,越接近0℃,该算法的误差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 模型参数辨识 自适应鲁棒扩展卡尔曼滤波 联合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互信息过热器温差数据驱动建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巧菲 黄景涛 +1 位作者 郭喜风 茅建波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05-2210,共6页
为减小大型燃煤机组炉内过热器不同区域的温度差,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提出一种过热器温差的数据驱动建模方法PMI-SVR。基于偏互信息(PartialMutual Information,PMI)对现场运行数据进行特征选择,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Vector R... 为减小大型燃煤机组炉内过热器不同区域的温度差,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提出一种过热器温差的数据驱动建模方法PMI-SVR。基于偏互信息(PartialMutual Information,PMI)对现场运行数据进行特征选择,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Vector Regression,SVR)建立过热器两侧温差的数据驱动模型,并研究了PMI-SVR算法参数对模型性能的影响以获取最优模型。在某350MW机组上的仿真实验表明,基于PMI的特征选择方法可有效选出影响过热器温差的主要因素,基于这些因素建立的数据驱动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进一步的过热器温差控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器温差 偏互信息(PMI) 支持向量回归(SVR) 数据驱动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锂电池多阶恒流充电方法
6
作者 何佳琦 张春阳 周坤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98-1302,共5页
为了解决恒流恒压充电速度慢,充电过程中锂电池温升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粒子群算法和多阶恒流充电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来对锂电池充电技术进行优化,此方法不依赖于锂电池的机理模型,以充入电量、充电时间和充电能量效率为目标函数,找到... 为了解决恒流恒压充电速度慢,充电过程中锂电池温升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粒子群算法和多阶恒流充电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来对锂电池充电技术进行优化,此方法不依赖于锂电池的机理模型,以充入电量、充电时间和充电能量效率为目标函数,找到最优电流组合,从而提高充电性能。实际工况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优化充电方法比传统的恒流恒压充电方法的充电时间缩短了415 s,充电能量效率提高了0.37%,最高温升降低了0.6℃,达到了提高锂电池充电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多阶恒流充电模型 粒子群算法 最优电流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