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电子化配电网谐波分布式全局优化治理策略 被引量:31
1
作者 石磊磊 贾清泉 +2 位作者 林丽娟 王宁 田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914-2923,共10页
电力电子设备在配电网的高渗透趋势导致谐波源密集化、分散化、广域化,传统点对点的谐波治理方式不再适用。该文从全网各节点电压畸变整体最优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电压检测型有源电力滤波器(voltage detection active power filters,VDAPF... 电力电子设备在配电网的高渗透趋势导致谐波源密集化、分散化、广域化,传统点对点的谐波治理方式不再适用。该文从全网各节点电压畸变整体最优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电压检测型有源电力滤波器(voltage detection active power filters,VDAPF)的分布式全局优化治理方案。通过谐波治理灵敏度分析,构建以VDAPF接入点为参考的谐波治理分区算法;建立反映治理强度与谐波电压关系的VDAPF本地运行控制特性及其参数选取方法,实现谐波时变污染的在线控制;构建分布式VDAPF运行点优化配置模型,在长时间尺度内确定分布式治理系统的最优运行点。通过与电流检测型APF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治理方案可以协调控制全网谐波电压,实现谐波动态治理,治理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谐波分区治理 电压检测型APF 灵敏度 本地控制 全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具有源电力滤波器功能的多功能并网逆变器控制 被引量:16
2
作者 黄鹏 戴威 +3 位作者 张莹 张敏霞 文跃然 冯建周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7-114,共8页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为了能将风能和光伏等转化过来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高效率传输到微电网单元内,通常采用恒功率(PQ)控制。当微电网系统中带非线性负载运行时,为保证入网电流的质量,在传统的PQ控制策略中加入谐波抑制功能,即将PQ控制和有...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为了能将风能和光伏等转化过来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高效率传输到微电网单元内,通常采用恒功率(PQ)控制。当微电网系统中带非线性负载运行时,为保证入网电流的质量,在传统的PQ控制策略中加入谐波抑制功能,即将PQ控制和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功能合二为一,形成兼具APF功能的多功能并网逆变器,既向电网传送了有功功率又达到了补偿谐波的目的。文中从并网逆变器入手,分析其工作原理及PQ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添加了谐波抑制功能,并对其进行详细说明,主要包括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检测和多谐振控制器部分。最后,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恒功率控制 谐波抑制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非线性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特定次谐波控制策略 被引量:8
3
作者 杨秋霞 高金玲 +1 位作者 赵晔 郭小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9-123,共5页
由于传统比例积分(PI)控制无法实现零稳态误差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比例复数积分控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该控制器在给定次谐波处具有无穷大增益,可以使某些特定次待补偿谐波实现零稳态误差控制,并且不需要解耦控制,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 由于传统比例积分(PI)控制无法实现零稳态误差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比例复数积分控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该控制器在给定次谐波处具有无穷大增益,可以使某些特定次待补偿谐波实现零稳态误差控制,并且不需要解耦控制,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结合带宽的定义,给出了控制器参数设计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对分别采用PI和比例复数积分控制的APF的补偿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验证了通过并联比例复数积分控制器在APF应用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PI控制 特定次谐波 比例复数积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2N+1电平调制的长电缆馈电级联H桥电驱系统过电压振荡抑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艳萍 张赛宇 +3 位作者 张敏 赵巍 李昕 孙孝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18-4033,I0038,共17页
对于长电缆馈电的中压电驱系统,当电机浪涌阻抗和电缆特征阻抗不匹配时,变频器产生的高频脉宽调制脉冲电压会在电机端发生反射,导致严重的过电压振荡,从而加速电机绕组和电缆的绝缘老化甚至破坏绝缘。目前主流的无源滤波器抑制方案存在... 对于长电缆馈电的中压电驱系统,当电机浪涌阻抗和电缆特征阻抗不匹配时,变频器产生的高频脉宽调制脉冲电压会在电机端发生反射,导致严重的过电压振荡,从而加速电机绕组和电缆的绝缘老化甚至破坏绝缘。目前主流的无源滤波器抑制方案存在体积巨大,损耗高,额外成本以及灵活性差的缺点。为此,针对级联H桥变频器提出一种准2N+1电平调制方案,其抑制原理是通过在变频器输出电压的每个上升/下降沿插入固定宽度的准电平从而消除电缆上的反射波,达到抑制过电压振荡的目的。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与现有的抑制方案相比,系统的效率显著提升,并且无需附加任何组件,避免了额外的体积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电缆 反射 过电压振荡 电机驱动 级联H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电网电压下光伏并网逆变器功率/电流质量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78
5
作者 郭小强 张学 +3 位作者 卢志刚 王宝诚 漆汉宏 孙孝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6-353,共8页
不平衡电网电压下系统输出功率和电流质量是光伏并网逆变器重要的性能指标。首先分析不平衡电网电压下光伏并网逆变器电流谐波产生的机理和系统输出功率波动的原因,并进行量化分析。然后提出一种静止坐标系控制策略,采用瞬时功率直接计... 不平衡电网电压下系统输出功率和电流质量是光伏并网逆变器重要的性能指标。首先分析不平衡电网电压下光伏并网逆变器电流谐波产生的机理和系统输出功率波动的原因,并进行量化分析。然后提出一种静止坐标系控制策略,采用瞬时功率直接计算电流参考指令,无需锁相环和电压/电流正负序分离计算,简化了控制结构。利用加权思想实现光伏并网逆变器功率/电流质量的协调控制,提高了系统运行性能。最后进行不平衡电网电压下的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电网电压 光伏并网逆变器 电流质量 功率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并网逆变器比例复数积分电流控制技术 被引量:79
6
作者 郭小强 邬伟扬 +1 位作者 赵清林 王立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8-14,共7页
传统PI控制无法消除并网交流电流稳态误差,但关于稳态误差存在的根本原因相关文献描述较少。为揭示其本质,首先建立并网电流控制模型,然后通过叠加定理和频域分析得出结论:并网交流电流零稳态误差控制条件为:系统控制器在并网电流频率... 传统PI控制无法消除并网交流电流稳态误差,但关于稳态误差存在的根本原因相关文献描述较少。为揭示其本质,首先建立并网电流控制模型,然后通过叠加定理和频域分析得出结论:并网交流电流零稳态误差控制条件为:系统控制器在并网电流频率处具有无穷大增益,而PI控制不具有该特性。在该结论基础上,提出一种可消除并网交流电流稳态误差的比例复数积分(proportional complex integral,PCI)控制,给出一套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并采用TMS320F2812 DSP实现系统的数字化控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通过与PI控制对比验证PCI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并网逆变器 电流控制 稳态误差分析 比例复数积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调节下垂系数的DG逆变器控制 被引量:61
7
作者 孙孝峰 王娟 +1 位作者 田艳军 李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71-78,11,共8页
采用传统下垂控制的多个分布式发电单元在孤岛运行时,由于线路阻抗不一致或本地负荷不平衡,会使各分布发电单元输出有功功率不均分,进而产生系统环流。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调节下垂系数控制策略。其策略是以任一台逆变器为... 采用传统下垂控制的多个分布式发电单元在孤岛运行时,由于线路阻抗不一致或本地负荷不平衡,会使各分布发电单元输出有功功率不均分,进而产生系统环流。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调节下垂系数控制策略。其策略是以任一台逆变器为基准,对其采用传统下垂控制,将其输出有功功率信息传送到其它逆变器,从而以两台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的差值来自适应地调节自身的P-U下垂系数,最终达到输出有功功率一致,减小系统环流。对该策略分别在线路阻抗不一致情况下带本地负荷和不带本地负荷的逆变器并联系统中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个分布式发电单元 线路阻抗 本地负荷 功率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逆变器不平衡故障穿越限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31
8
作者 郭小强 刘文钊 +2 位作者 王宝诚 卢志刚 孙孝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155-5162,共8页
光伏并网逆变器不平衡故障穿越过程中出现的过流问题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为了解决该问题,首先分析传统故障穿越控制方案存在过流现象的机理,然后对过流问题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平衡故障穿越限流控制方案,在实现有... 光伏并网逆变器不平衡故障穿越过程中出现的过流问题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为了解决该问题,首先分析传统故障穿越控制方案存在过流现象的机理,然后对过流问题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平衡故障穿越限流控制方案,在实现有功和无功功率灵活调节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故障穿越过程中并网逆变器过流问题,提高了系统运行可靠性。最后对传统方案和文中提出的方案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故障穿越 电网电压不平衡 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电压畸变不平衡情况下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111
9
作者 郭小强 邬伟扬 漆汉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8,19,共7页
电网电压不平衡且畸变情况下的系统控制策略是大规模光伏系统并网运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实现光伏系统输出恒定有功功率,同时并网电流谐波含量满足IEEEStd.929-2000标准,提出一种系统控制策略。首先对光伏系统输出功率流进行分... 电网电压不平衡且畸变情况下的系统控制策略是大规模光伏系统并网运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实现光伏系统输出恒定有功功率,同时并网电流谐波含量满足IEEEStd.929-2000标准,提出一种系统控制策略。首先对光伏系统输出功率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系统输出恒定有功功率对应的并网电流参考指令,设计电网电压正序/负序分量的测量方案,建立基于并联无源阻尼的并网控制模型;对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系统稳态误差控制进行探讨;最后在电网电压畸变/不平衡情况下对系统控制方案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并网逆变器 电网电压畸变 电网电压不平衡 并网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电压畸变不平衡情况下三相PWM整流器无锁相环直流母线恒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郭小强 李建 +3 位作者 张学 卢志刚 王宝诚 孙孝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02-2008,共7页
直流母线恒压控制是三相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非理想电网电压情况下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首先建立三相PWM整流器的小信号模型,推导出直流母线电压的传递函数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分析电网电压畸变不平衡情况下... 直流母线恒压控制是三相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非理想电网电压情况下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首先建立三相PWM整流器的小信号模型,推导出直流母线电压的传递函数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分析电网电压畸变不平衡情况下直流侧波动的原因,进而提出一种无锁相环直流母线恒压控制方法;最后搭建系统硬件实验平台,在电网电压畸变和不平衡情况下对传统方案和提出的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整流器 电网电压畸变 电网电压不平衡 直流母线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储能变调节因子SOC下垂控制及功率调节 被引量:12
11
作者 柴秀慧 张纯江 +2 位作者 柴建国 赵晓君 焦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77-482,共6页
在传统指数型荷电状态(SOC)下垂控制策略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变调节因子SOC下垂控制策略,通过在不同阶段改变调节因子n的值,在保证系统收敛性的前提下,提高功率响应速度,从而解决传统SOC下垂控制中功率响应速度和收敛速度的不可兼... 在传统指数型荷电状态(SOC)下垂控制策略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变调节因子SOC下垂控制策略,通过在不同阶段改变调节因子n的值,在保证系统收敛性的前提下,提高功率响应速度,从而解决传统SOC下垂控制中功率响应速度和收敛速度的不可兼顾性问题。最后搭建由2台储能模块(ESM)构成的分布式储能仿真平台和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出SOC下垂控制策略在功率均衡速度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功率控制 荷电状态 变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无限长有源电力滤波器在环形配电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孝峰 韩瑞静 +2 位作者 杨理莉 朱艳萍 沈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4-230,共7页
随着高科技园区等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环形配电网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与射线型配电网相似,由功率因数校正电容和系统自身电感导致的谐波谐振现象,使得环形配电网中的谐波污染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该文针对环形配电网中... 随着高科技园区等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环形配电网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与射线型配电网相似,由功率因数校正电容和系统自身电感导致的谐波谐振现象,使得环形配电网中的谐波污染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该文针对环形配电网中谐波谐振现象,基于将环形配电网等效为射线型配电网的基本思想,提出一种在环形配电网中点安装等效无限长有源电力滤波器(infinite active power filter,I-APF)的谐波抑制方案。相比于在环形配电网中点安装阻性有源电力滤波器(resistive active power filter,R-APF)的传统方案,该方案不仅能够获得更好的谐波抑制效果;同时,该方案对于安装位置的改变、电容的改变和非线性负载的改变,均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谐波抑制效果。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无限长有源电力滤波器 阻性有源电力滤波器 环形配电网 谐波谐振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ck-Boost双向变换器无过零检测TCM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孝峰 周杨 +2 位作者 马永正 李午英 王宝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28-1837,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变频控制的TCM模式实现方案,其在简化传统控制方案的同时,更易实现多模块的交错并联。首先对TCM模式实现软开关的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对TCM模式下电感电流的频率特性进行研究。在对频率特性进行分析之后,通过构建频率和占空... 提出一种基于变频控制的TCM模式实现方案,其在简化传统控制方案的同时,更易实现多模块的交错并联。首先对TCM模式实现软开关的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对TCM模式下电感电流的频率特性进行研究。在对频率特性进行分析之后,通过构建频率和占空比两个控制器,据此提出一种变率控制实现TCM模式的方案。最后搭建实验500 W的样机,通过实验验证新方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Buck—Boost双向变换器 三角形电流模式(TCM) 多模块交错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光伏并网系统参与电压无功调节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贾清泉 祁希萌 +2 位作者 宁思远 于浩 宫龙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54-2960,共7页
针对光伏和负荷功率波动导致的并网点电压越限和功率因数低下问题,在深入分析光伏系统并网点电压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电压-功率因数控制策略。控制策略按具体控制需求把光伏逆变器的运行设定为电压调节和功率因数调节两种工作模式,并... 针对光伏和负荷功率波动导致的并网点电压越限和功率因数低下问题,在深入分析光伏系统并网点电压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电压-功率因数控制策略。控制策略按具体控制需求把光伏逆变器的运行设定为电压调节和功率因数调节两种工作模式,并按照系统所处的7种不同状态使逆变器在两种工作模式下切换运行。在此控制策略下,光伏系统实时响应并网点电压和功率因数的变化,动态分配光伏逆变器的有功、无功输出,保证光伏并网点电压在要求范围内,并最大程度地改善线路功率因数水平。算例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高渗透率 电压越限 功率因数 电压-功率因数控制策略 工作模式 七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力系统谐波信号的加窗频移算法 被引量:18
15
作者 贾清泉 杨晓雯 宋知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31-1640,共10页
为实现非同步采样条件下谐波参数的高精度分析,避免插值过程的非线性导致对谐波相位计算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谐波参数估计新算法,即加窗频移算法。推导了加窗信号频移关系式,将加窗信号在频域上移动该频移量的频率单... 为实现非同步采样条件下谐波参数的高精度分析,避免插值过程的非线性导致对谐波相位计算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谐波参数估计新算法,即加窗频移算法。推导了加窗信号频移关系式,将加窗信号在频域上移动该频移量的频率单位,使谐波分量采样序列的离散频点与真实频点一致。通过频移信号的离散傅里叶变换,获取谐波信号真实的频谱,进而求得谐波参数。该算法的优势在于实现了频移思想在谐波分析上的应用,通过对加窗信号进行频域移动,消除非同步采样误差,将非同步问题同步化处理,同时避免了加窗插值算法等校正算法的修正过程,对幅值、相位、频率的估计有较简单的计算公式。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表明在噪声干扰下仍可获得很高的分析精度,尤其能改善相位估计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分析 非同步采样 加窗 插值算法 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器的双模式下垂控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孝峰 李欢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7-515,共9页
低压微电网中,逆变器普遍采用有功功率/电压(P-V)和有功功率/频率(P-f)下垂控制,这2种方法在不同负荷情况下对逆变器输出电压和频率表现出各自的控制优势。为减小逆变器输出电压和频率与额定值的偏差,提高系统电能质量,提出一种双模式... 低压微电网中,逆变器普遍采用有功功率/电压(P-V)和有功功率/频率(P-f)下垂控制,这2种方法在不同负荷情况下对逆变器输出电压和频率表现出各自的控制优势。为减小逆变器输出电压和频率与额定值的偏差,提高系统电能质量,提出一种双模式下垂控制方式,逆变器可以根据具体负荷的变化情况在传统P-V和P-f下垂控制之间选择合适的方法。该控制模式在下垂控制环输出的电压和频率处直接切换,容易实现且模式切换过程平滑,可以减小逆变器输出电压和频率与额定值偏差,优化系统运行。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微电网 逆变器 双模式下垂控制 分布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定频移相控制的宽输出范围多电平LLC谐振变换器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德玉 李沂宸 +2 位作者 赵清林 李杰 张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73-1983,共11页
针对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的后级DC-DC环节,提出一种具备宽输出范围的多电平LLC谐振变换器。该变换器通过增加一组半桥和辅助变压器,构造出高于输入电压的多电平结构,结合定频移相脉宽调制控制,实现两倍电压增益拓展。该方案避免了变频控... 针对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的后级DC-DC环节,提出一种具备宽输出范围的多电平LLC谐振变换器。该变换器通过增加一组半桥和辅助变压器,构造出高于输入电压的多电平结构,结合定频移相脉宽调制控制,实现两倍电压增益拓展。该方案避免了变频控制下增益范围对谐振参数的制约,简化了参数设计过程。工作于串联谐振点使变换器在整个充电工作过程中均可实现功率管的零电压开关和整流管的零电流开关,有利于系统效率的提升。搭建一台输入380V、功率3.3kW的实验样机,验证所提拓扑与控制方案的可行性。经测试,变换器能为动力电池提供250~420V的充电电压,其峰值效率达到了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增益范围 LLC谐振变换器 多电平 定频移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高频母线MMC-SST互联通道分布参数研究的同步变压器优化设计
18
作者 潘禹卓 曲盈睿 +4 位作者 赵巍 齐磊 尹丽稳 魏津 孙孝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930-6944,I0027,共16页
基于共高频母线模块化多电平固态变压器拓扑结构,构建其互联通道的分布参数等效模型与解析模型;分析漏感、绕组电阻和开关器件等效电阻等分布参数对系统直流电压与功率传递的影响;在确保系统性能稳定可靠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分布参数应... 基于共高频母线模块化多电平固态变压器拓扑结构,构建其互联通道的分布参数等效模型与解析模型;分析漏感、绕组电阻和开关器件等效电阻等分布参数对系统直流电压与功率传递的影响;在确保系统性能稳定可靠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分布参数应满足的合理范围,并以变压器功率密度、效率为目标,以有功传输比和温升为约束对互联通道的高频变压器进行寻优设计以满足互联通道的性能需求;建立变压器和翅片等效热路模型,以质量轻、散热量大为优化目标对变压器进行散热设计;最后,根据优化结果制作一台50 kW/5 kHz的变压器样机,实验结果验证该文变压器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互联通道 分布参数 热路模型 变压器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逆变器采样模型重复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孝峰 孟令杰 杨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36-42,共7页
重复控制系统中补偿器的补偿精度与整体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有直接关系,而补偿器的设计又完全依赖于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为了提高补偿器的补偿精度,根据波形库控制技术提出基于控制对象单位阶跃响应波形的建模方法。由于典型响应曲线能够... 重复控制系统中补偿器的补偿精度与整体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有直接关系,而补偿器的设计又完全依赖于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为了提高补偿器的补偿精度,根据波形库控制技术提出基于控制对象单位阶跃响应波形的建模方法。由于典型响应曲线能够体现开关延时、测量延时、死区时间、非线性磁单元、杂散参数等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因此这种模型精度较高。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对三相逆变器突加阶跃调制信号,采集在相同坐标系下的逆变器输出电压阶跃响应波形,基于此波形构建控制对象模型。相比于平均信号模型,应用该模型可以提高补偿器的截止频率和补偿精度,最终使整体系统的稳态性能得到改善。此方案在一台采用TMS320LF2407A型号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的三相逆变器上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控制 阶跃响应 建模 三相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阻抗比的并网系统谐波抑制及无功控制策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昕 马群 +1 位作者 齐磊 孙孝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21-3429,共9页
为了保证逆变器系统具有良好稳定性且公共耦合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电压幅值在允许的电压偏差内,在考虑传输电缆寄生电容的影响和传输电缆特性的前提下,提出谐波抑制方案和无功控制策略结合的双重控制策略,并结合电缆上抑... 为了保证逆变器系统具有良好稳定性且公共耦合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电压幅值在允许的电压偏差内,在考虑传输电缆寄生电容的影响和传输电缆特性的前提下,提出谐波抑制方案和无功控制策略结合的双重控制策略,并结合电缆上抑制背景谐波放大现象确定双重控制策略参数的最优取值,以实现系统稳定运行。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双重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 谐波失真 谐波抑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