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对地电压灵活调控的大型发电机定子接地故障降压消弧方法
1
作者 喻锟 李理 +3 位作者 曾祥君 尹项根 刘玉玲 王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1-922,I0009,共13页
为解决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消弧难题,提出基于对地电压灵活调控的大型发电机定子接地故障降压消弧方法。通过在发电机中性点对地支路并联可控电流源,搜索注入电流相量最优幅值及相角,将定子绕组故障点电压抑制为0,破坏故障... 为解决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消弧难题,提出基于对地电压灵活调控的大型发电机定子接地故障降压消弧方法。通过在发电机中性点对地支路并联可控电流源,搜索注入电流相量最优幅值及相角,将定子绕组故障点电压抑制为0,破坏故障电弧重燃条件,从而消除接地故障电流,实现定子接地故障消弧。利用PSCAD/EMTDC搭建大型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故障模型对所提降压消弧方法进行验证,同时,在动模试验室设置多种定子接地故障场景,进行降压消弧动模试验。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运行工况及故障条件下,该方法均能有效抑制定子故障点电压,可靠消除故障残流,实现接地故障消弧。该技术有望实现发电机定子绕组接地故障不停电消除,保障发电机长时间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发电机 定子 接地故障 注入电流 电压灵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全寿命周期碳计量和碳交易机制的多目标微电网系统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佳旭 苗世洪 +3 位作者 姚福星 王廷涛 林毓军 魏文荣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1,共9页
全寿命周期碳计量和碳交易机制能够充分体现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对于引导微电网低碳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面向提升微电网系统经济–环境效益需求,提出了一种考虑全寿命周期碳计量和碳交易机制的多目标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首先,... 全寿命周期碳计量和碳交易机制能够充分体现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对于引导微电网低碳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面向提升微电网系统经济–环境效益需求,提出了一种考虑全寿命周期碳计量和碳交易机制的多目标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首先,基于典型微电网系统架构,采用全寿命周期法分析各设备的碳排放量,并将碳权交易机制引入到系统中,构建了微电网系统碳排放计量和碳交易机制;其次,以全寿命周期内总成本现值和碳排放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多目标微电网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最后,采用我国某实际电网典型日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在尽可能降低碳排放量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微电网系统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系统 容量优化配置 碳计量和碳交易 全寿命周期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重复控制的大功率电力电子负载 被引量:55
3
作者 王成智 邹旭东 +5 位作者 许赟 邹云屏 张允 陈伟 佘煦 李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共9页
电力电子负载包含模拟电源负荷的模拟变换器和将能量馈回电网的并网变换器。它必须能模拟电流谐波含量丰富的非线性负荷,传统的PI控制器难以满足波形跟踪需要。该文采用改进重复控制策略用于电力电子负载(power electronic load,PEL)电... 电力电子负载包含模拟电源负荷的模拟变换器和将能量馈回电网的并网变换器。它必须能模拟电流谐波含量丰富的非线性负荷,传统的PI控制器难以满足波形跟踪需要。该文采用改进重复控制策略用于电力电子负载(power electronic load,PEL)电流控制器设计,通过串联校正调整控制对象幅频、相频特性,重复控制器可提高系统稳态性能,P控制器保障其动态响应速度。由此,模拟变换器快速、近乎无差地跟踪线性或非线性电流指令;能量以高功率因数经并网变换器馈回电网。该方法克服采样、计算延时和死区、参数漂移等因素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增强了系统鲁棒性。给出了控制器设计步骤和方法,仿真和搭建的10 kVA电力电子负载样机实验证明了方案和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负载 重复控制 电流控制 非线性负荷 波峰因数 能量回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力设施冰灾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 被引量:40
4
作者 王阳光 尹项根 +3 位作者 游大海 徐天奇 华煌圣 向寒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19,35,共7页
一套完整可靠的电力设施冰灾监测预警系统可以为各项防灾、减灾、救灾措施提供可靠数据。在极端冰冻气候下,通信网络中断会使现有电力设施冰灾监测预警系统不能发挥预定作用。为此,文章提出了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电力设施冰灾监测预... 一套完整可靠的电力设施冰灾监测预警系统可以为各项防灾、减灾、救灾措施提供可靠数据。在极端冰冻气候下,通信网络中断会使现有电力设施冰灾监测预警系统不能发挥预定作用。为此,文章提出了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电力设施冰灾监测预警系统,结合监测系统的目标与输电走廊的特点,在满足系统覆盖性的前提下,优化了各类传感器节点的部署,设计了一种塔内为底层且塔间为顶层的二层架构网络拓扑结构,同时将小CT取能装置与蓄电池结合,解决了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能量供给,采用基于查询的路由协议以及相应的数据融合技术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文中还指出今后可将保证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解决其与现有电力通信网络的互联问题作为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气候 监测预警系统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二层网络结构 节点供能 路由协议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网静态安全风险的随机潮流计算 被引量:48
5
作者 刘怡芳 张步涵 +4 位作者 李俊芳 王凯 段瑶 段献忠 程时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4,共6页
随机潮流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系统运行状态,对电网安全性风险评估起到重要作用。现有的随机潮流计算方法中,结合半不变量和Gram-Charlier展开级数的方法可快速且准确地计算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的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 随机潮流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系统运行状态,对电网安全性风险评估起到重要作用。现有的随机潮流计算方法中,结合半不变量和Gram-Charlier展开级数的方法可快速且准确地计算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的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PDF)以及累积分布函数(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DF)。以受时域和地域不均匀分布影响的系统当前运行状态为基础构造预想事故集,将全概率理论与半不变量法随机潮流相结合,提出一种考虑电网静态安全风险的随机潮流算法。对IEEE RTS 96节点实验系统的计算表明,该算法可快速、准确地评估系统当前运行状态的静态安全风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静态安全风险 随机潮流 线路故障 半不变量 Gram-Charlier展开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51
6
作者 程时杰 余文辉 +2 位作者 文劲宇 孙海顺 王海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97-108,共12页
基于储能原理的稳定控制装置通过向电力系统提供系统不平衡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补偿可以有效地提高交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详细分析了这类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并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特征值和时域仿真分析,以探讨其工作特... 基于储能原理的稳定控制装置通过向电力系统提供系统不平衡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补偿可以有效地提高交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详细分析了这类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并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特征值和时域仿真分析,以探讨其工作特性。作为应用实例,较详细介绍了两种基于不同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一种是基于超导磁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另一种是基于飞轮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基于超导磁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由超导磁体、电力电子变换装置和相应的控制系统组成。文中研究了该装置向小扰动情况下的大型互联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提供阻尼和在大扰动情况下增强系统暂态稳定性的能力。此外,还介绍了作者研制的基于超导磁储能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的样机,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控制装置的特性试验。对于基于飞轮储能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介绍了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构成,并用数字仿真的方法对其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电能存储装置 超导磁储能 飞轮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力电子负载并网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振兴 邹旭东 +2 位作者 黄清军 张哲宇 邹云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7,共7页
提出一种三相电力电子负载的主电路拓扑,其中的并网变换器一方面将模拟负载变换器发出或吸收的有功功率高效的回馈电网,另一方面还具有一定的补偿被试电源所产生的无功及谐波的能力。应用一种新型的变步长自适应算法对被试电源输入电流... 提出一种三相电力电子负载的主电路拓扑,其中的并网变换器一方面将模拟负载变换器发出或吸收的有功功率高效的回馈电网,另一方面还具有一定的补偿被试电源所产生的无功及谐波的能力。应用一种新型的变步长自适应算法对被试电源输入电流谐波进行检测,同时,基于静止同步坐标系,设计一种重复控制器+PI控制器串联的复合控制器对并网电流指令进行跟踪。仿真及实验证明,检测系统具有较好的检测精度及动态性能,应用该控制方法,系统对于并网电流指令具有较小的稳态跟踪误差以及较好的动态响应,同时,电网电流具有单位功率因数及较低的谐波电流,包含被试电源在内整机效率可达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力电子负载 变步长自适应滤波 并网变换器 重复控制器 PI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故链的电力系统连锁故障风险模糊综合评估方法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英英 罗毅 +2 位作者 涂光瑜 刘沛 刘文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5-30,共6页
分析目前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方法研究的不足,从预防大停电事故的角度,提出基于事故链的电力系统连锁故障风险模糊综合评估方法。该方法根据安全科学中"事故链"的概念,建立连锁故障的事故链模型,根据事故链影响因素的量化评估值... 分析目前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方法研究的不足,从预防大停电事故的角度,提出基于事故链的电力系统连锁故障风险模糊综合评估方法。该方法根据安全科学中"事故链"的概念,建立连锁故障的事故链模型,根据事故链影响因素的量化评估值计算发生概率,并采用严重度指标从系统暂态安全的角度评估事故链的后果。应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对事故链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等级划分,并给出风险等级的释义和相应的预防控制指导方案。最后,以IEEE 39节点系统和某地区实际电网为例,从定量反映系统风险水平和为大停电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面,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连锁故障 风险评估 事故链 模糊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调度数据网结构特性分析 被引量:53
9
作者 胡娟 李智欢 段献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59,共7页
提出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从结构的角度分析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复杂性及脆弱性。现有的电力调度数据网大致可分为双星型和网状2种典型结构,从统计特征参数、度数累积分布以及介数累积分布3个方面对这2种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 提出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从结构的角度分析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复杂性及脆弱性。现有的电力调度数据网大致可分为双星型和网状2种典型结构,从统计特征参数、度数累积分布以及介数累积分布3个方面对这2种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双星型网是典型的无标度网络,而网状网是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继而以单一故障和连锁故障分别衡量了2种网络的静态脆弱性和动态脆弱性。结果表明:1)电力调度数据网的脆弱性与其网络结构有很大的联系,单一故障时,双星型结构的调度数据网对选择性攻击表现得更加脆弱;2)双星型结构的调度数据网不容易发生连锁故障,网状结构反之。连锁故障时故障概率较高的节点仍集中在介数高的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调度数据网 复杂网络 无标度网络 小世界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FC控制及动态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马凡 谷双魁 +2 位作者 刘黎明 唐爱红 程时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64-69,共6页
基于传统的比例—积分控制,提出了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并、串联侧解耦的系统级控制策略,其控制目的是在并联侧维持UPFC并入点的交流电压和直流侧电容电压,在串联侧控制线路有功、无功潮流。文章首先介... 基于传统的比例—积分控制,提出了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并、串联侧解耦的系统级控制策略,其控制目的是在并联侧维持UPFC并入点的交流电压和直流侧电容电压,在串联侧控制线路有功、无功潮流。文章首先介绍了所研制的UPFC实验系统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地给出了UPFC系统级控制器的硬件实现,实验平台的通用性决定了不同控制策略可以较容易地实现。为验证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文中将UPFC实验装置嵌入至自行搭制的等效双机实验系统中,实验结果与PSCAD/EMTDC仿真环境下的时域动态仿真结果十分相似,从而得到了良好的UPFC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 系统级控制器 PSCAD/EMTDC仿真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电力电子负载并网变换器的设计与改进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成智 邹旭东 +4 位作者 陈鹏云 胡丹晖 唐健 陈伟 邹云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共7页
电力电子负载是一种灵活、节能地考核电源质量的装置,其并网变换器将测试能量高质量馈回电网。依据电路模型首先建立控制系统,结合系统工况对直流环节电压谐波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为抑制其对馈网电能质量的影响,通过对比陷波、低通、均值... 电力电子负载是一种灵活、节能地考核电源质量的装置,其并网变换器将测试能量高质量馈回电网。依据电路模型首先建立控制系统,结合系统工况对直流环节电压谐波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为抑制其对馈网电能质量的影响,通过对比陷波、低通、均值3种滤波器效果,并最终采用稳态特性最优的改进均值滤波器。为抑制大容量电容和均值滤波器等大惯性环节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基于有功功率平衡思想建立了小信号模型和相应的前馈控制方案,有效抑制了输入电压、电流和电网电压扰动对系统的影响。改进重复控制器作为电流环控制器提高电流跟踪精度和馈网功率因数。实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做分析的正确性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负载 并网变换器 非线性负荷 均值滤波 直流谐波 前馈控制 重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相电力电子负载的电流控制方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振兴 王翔 +2 位作者 邹旭东 黄清军 邹云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7-14,共8页
电力电子模拟负载(power electronics load,PEL)是一种绿色节能的试验装置。为了获得较好的跟踪特性,对传统的谐振控制器进行超前校正,在‘s’域中设计了控制器参数,使得电流环具有合适的带宽和相角裕度。采用状态观测器对控制的滞后一... 电力电子模拟负载(power electronics load,PEL)是一种绿色节能的试验装置。为了获得较好的跟踪特性,对传统的谐振控制器进行超前校正,在‘s’域中设计了控制器参数,使得电流环具有合适的带宽和相角裕度。采用状态观测器对控制的滞后一拍进行补偿,改善了电流环的稳定性,并且加入重复控制器大大减小了周期性的观测误差。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PEL具有较小的稳态误差以及较好的动态性能,对输入电压不对称及畸变导致的影响亦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负载 谐振控制器 超前校正 状态观测器 重复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复杂网络特性分析与模型改进 被引量:43
13
作者 史进 涂光瑜 罗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93-98,共6页
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出发,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建立基本复杂网络模型,引入具有电力系统特征的物理参数,对电力系统的复杂网络模型加以改进。针对目前较为关注的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对电力系统的复杂网络特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比模... 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出发,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建立基本复杂网络模型,引入具有电力系统特征的物理参数,对电力系统的复杂网络模型加以改进。针对目前较为关注的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对电力系统的复杂网络特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比模型改进前后所得到的统计特性指标,指出改进后的模型不仅可表征电力系统复杂网络的基本特性,更能表征电力系统复杂网络的物理特性。此外还探讨模型的改进对电力系统复杂网络小世界特性分析的影响,指出在进行适当的参数变换后,改进后得到的统计特性指标也可用于小世界特性的判定,进一步验证了模型改进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复杂网络 统计特性指标 小世界 无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系统电子电力变压器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海波 毛承雄 +1 位作者 陆继明 王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8,共8页
为便于分析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特性,建立了配电系统电子电力变压器的数学模型。为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基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采用基于源于微分几何理论的精确线性化技术,设计了配电系统电子电力变压器非线性控制器。所提控制策略解决... 为便于分析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特性,建立了配电系统电子电力变压器的数学模型。为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基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采用基于源于微分几何理论的精确线性化技术,设计了配电系统电子电力变压器非线性控制器。所提控制策略解决了模型系统的非线性问题,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为减少稳态误差,在非线性控制器中增加了积分环节。在直流参考电压、负载和输入电压变化3种情况下进行系统仿真研究。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结果证明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和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电子电力变压器 非线性控制 数学模型 精确线性化 比例积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景集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旋转备用优化 被引量:45
15
作者 艾小猛 塔伊尔江·巴合依 +3 位作者 杨立滨 杨建华 方家琨 文劲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5-841,共7页
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和旋转备用的决策带来了难题。将电量不足期望和弃风电量期望通过惩罚系数引入机组组合目标函数中,权衡系统经济性和可靠性,协调决策旋转备用。通过拉丁超立方采样建立基于机组强迫停运、风电出力预测... 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和旋转备用的决策带来了难题。将电量不足期望和弃风电量期望通过惩罚系数引入机组组合目标函数中,权衡系统经济性和可靠性,协调决策旋转备用。通过拉丁超立方采样建立基于机组强迫停运、风电出力预测误差和负荷预测误差离散化的场景集,基于所建立的场景集推导出电量不足期望和弃风电量期望跟旋转备用的关系式并作为机组组合模型的约束,进行含风电电力系统发电和旋转备用计划协调决策。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根据可靠性要求灵活安排机组出力和旋转备用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备用 风电 拉丁超立方采样 电量不足期望 弃风电量期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核动力平台电网安全问题及保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尹项根 王义凯 +4 位作者 李鹏 徐雯 吴大立 乔健 刘翔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9-17,共9页
海洋核动力平台电力系统是发电、站内供电和系统外送电能高度集成的独立电力系统,具有工作环境恶劣、故障形式复杂、设备维修困难、电能中断敏感等特点。结合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对海洋核动力平台电网安全问题及相关保护技术进行分析研... 海洋核动力平台电力系统是发电、站内供电和系统外送电能高度集成的独立电力系统,具有工作环境恶劣、故障形式复杂、设备维修困难、电能中断敏感等特点。结合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对海洋核动力平台电网安全问题及相关保护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协同多模接地控制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平台网源直连系统接地保护方法、串接小容量变压器预充磁方案以及基于Petri网和MPGA(多种群遗传算法)的网络重构方法。研究结果拟为海洋核动力平台电力系统的工程设计和保护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核动力平台 协同多模接地控制 网源直连系统接地保护 变压器预充磁 网络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和储能系统(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文娟 高山 +2 位作者 王海风 Dunn Rod 程时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09-120,共12页
研究了将能量储存系统用于提高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的潜力。首先简要回顾了过去 40 年中在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的发展情况,包括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的分析和控制;然后论述了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能量储存系统的不同课题;第 3 ... 研究了将能量储存系统用于提高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的潜力。首先简要回顾了过去 40 年中在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的发展情况,包括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的分析和控制;然后论述了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能量储存系统的不同课题;第 3 部分重点讨论了用能量储存系统改善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 能量储存系统 灵活输电 电力系统稳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变流器并网系统中功率同步环与端电压环相互作用分析
18
作者 姚兴 占萌 刘琦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75-186,共12页
构网型变流器并网系统在强网下表现出反常失稳,而其功率同步控制环节与端电压控制环节间相互作用机制并不清晰。为此,文中从控制环节的振荡频率(控制环节带宽)角度,分析系统在不同强、弱网条件(线路电抗变化)下环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 构网型变流器并网系统在强网下表现出反常失稳,而其功率同步控制环节与端电压控制环节间相互作用机制并不清晰。为此,文中从控制环节的振荡频率(控制环节带宽)角度,分析系统在不同强、弱网条件(线路电抗变化)下环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稳定性结果。首先,建立系统线性化模型,并基于自动控制理论,求取虚拟同步机与端电压控制环节子系统的带宽,发现二者带宽随线路电抗变化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然后,通过奇异摄动理论,分别以虚拟同步机、端电压控制为主体展开不同网络条件下的环节间相互作用分析。再者,通过分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幅相特性衡量稳定性,并得到导致强网失稳的临界线路电抗。最后,研究揭示了虚拟同步机、端电压控制的参数影响,以及控制环路带宽分离法与主流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通过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构网型变流器 虚拟同步机 功率同步控制 端电压控制 小信号稳定性 控制环节带宽 奇异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联合火电送出系统无功需求定量评估方法及综合无功控制策略
19
作者 史逸川 陆舒翰 +3 位作者 文博 黎恒烜 孙海顺 邹子豪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7-268,I0033,I0034,共14页
大容量新能源基地联合近区火电送出系统故障后,同步机功角摇摆以及新能源出力快速扰动均可能导致新能源场站端口电压波动,引起新能源频繁进入低电压穿越状态。通过合理调控新能源场站无功出力稳定场站端口电压是解决该问题的技术途径之... 大容量新能源基地联合近区火电送出系统故障后,同步机功角摇摆以及新能源出力快速扰动均可能导致新能源场站端口电压波动,引起新能源频繁进入低电压穿越状态。通过合理调控新能源场站无功出力稳定场站端口电压是解决该问题的技术途径之一。首先根据联合送出系统工况分析了新能源场站端电压与其无功出力之间的关系,用于定量评估新能源场站无功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能源场站STATCOM配置和新能源发电单元无功调节能力,提出新能源场站综合无功控制策略。算例分析表明了所提出的无功需求评估方法和综合无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联合火电送出系统 无功需求评估 综合无功控制策略 低电压穿越 定电压控制 定无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转子转速时间尺度小扰动同步稳定机理与分析
20
作者 许洪胜 占萌 +4 位作者 付聪 张水平 苗璐 包博 李顺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395-3409,共15页
随着新能源装备占比不断增加,其内在同步稳定机理逐步发生改变。为此,该文对转子转速尺度双馈风机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小扰动同步稳定机理进行研究。首先,构建该转子转速尺度下双馈风机的暂态模型,仿真验证了降阶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分岔分... 随着新能源装备占比不断增加,其内在同步稳定机理逐步发生改变。为此,该文对转子转速尺度双馈风机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小扰动同步稳定机理进行研究。首先,构建该转子转速尺度下双馈风机的暂态模型,仿真验证了降阶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分岔分析,发现随着电网变弱,系统将出现小扰动失稳现象。采用主导模态分析法,确定转子转速尺度下双馈风机小扰动失稳的主导环节为功率平衡环节(转子动态与有功外环)。因此,以功率平衡环节为核心,构建了类Heffron-Phillips模型,并揭示了储能元件状态量与同步环节相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基于复转矩系数法,发现锁相环环节对系统同步/阻尼特性影响很小,而端电压环节是引入负阻尼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有功外环、端电压环节的参数影响进行了分析,为参数优化提供相应指导。上述理论分析均通过了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和硬件在环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转子转速 时间尺度 主导模态分析 复转矩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