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区分业务接纳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邓强 陈山枝 +1 位作者 胡博 时岩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36,共10页
对异构无线网络中区分业务类型的接纳控制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了语音和数据2种典型业务在CDMA蜂窝网络和WLAN中的容量区域。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理论,提出异构无线网络中区分业务类型的接纳控制理论模型,规定了不同类型业务的接纳控制... 对异构无线网络中区分业务类型的接纳控制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了语音和数据2种典型业务在CDMA蜂窝网络和WLAN中的容量区域。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理论,提出异构无线网络中区分业务类型的接纳控制理论模型,规定了不同类型业务的接纳控制行为并推导了系统状态转移概率。而且,进一步从用户角度对不同类型业务QoS要求和网络状态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接纳效用评估机制,在保证各类业务接入和切换成功率的基础上,推导出接纳效用最大的最优接纳控制策略。仿真表明,基于模糊逻辑的接纳效用评估能够有效反映网络状态动态变化对接纳控制的影响,最优接纳控制策略在平均接纳效用方面明显优于不考虑业务区分和用户移动性2种接纳控制机制,并且能严格保证各类业务的接入和切换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无线网络 接纳控制 业务区分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分布式定价和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41
2
作者 姜永 陈山枝 胡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8,共8页
针对异构无线网络资源管理问题,结合多主多从Stackelberg博弈模型,提出了一种同时满足网络运营商和用户效用最大的异构无线网络定价和资源分配方案。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收益和花费的移动用户效用函数,并证明在运营商的价格确定后,效用... 针对异构无线网络资源管理问题,结合多主多从Stackelberg博弈模型,提出了一种同时满足网络运营商和用户效用最大的异构无线网络定价和资源分配方案。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收益和花费的移动用户效用函数,并证明在运营商的价格确定后,效用函数满足凹函数的条件,保证了移动用户间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点存在。为了获取移动用户的最优带宽策略和运营商的最优价格策略,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迭代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取得了参与者的最优策略和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无线网络 无线资源分配 定价 STACKELBERG博弈 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GHz室外微蜂窝毫米波信道测量与建模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树 赵雄文 +3 位作者 王琦 王蒙军 孙韶辉 洪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1-139,共9页
在26 GHz室外微蜂窝场景测量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毫米波段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和大尺度参数的建模方法,提出优化的分簇方法和莱斯因子计算方法,比较了参数化和非参数化方法对信道建模的差异,对比分析了不同微蜂窝场景环境对路径损耗和大... 在26 GHz室外微蜂窝场景测量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毫米波段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和大尺度参数的建模方法,提出优化的分簇方法和莱斯因子计算方法,比较了参数化和非参数化方法对信道建模的差异,对比分析了不同微蜂窝场景环境对路径损耗和大尺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参数化方法对路径损耗影响较小,对大尺度参数影响较大,如均方根角度扩展。建筑物上的玻璃窗和环境中的树木对大尺度参数有较大影响,对路损影响较小。毫米波频段簇的数目比6 GHz以下频段更少。为26 GHz室外微蜂窝场景毫米波链路和系统仿真以及系统设计提供了信道基础数据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信道建模 微蜂窝信道测量 路径损耗 分簇算法 莱斯因子 参数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OBDD算法评估无线传感网的可靠度和结点重要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宇峰 陈山枝 +1 位作者 李昕 李玉宏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45-1250,共6页
基于有序二叉判定图(OBDD),提出用结点扩张(NE)算法来评估无线传感网的可靠度和结点重要性。NE算法执行结点扩张操作来处理不可靠结点,从两方面增强了计算效率:利用OBDD结构表示网络状态,减少了大量冗余的等价状态;利用Hash表存储同构... 基于有序二叉判定图(OBDD),提出用结点扩张(NE)算法来评估无线传感网的可靠度和结点重要性。NE算法执行结点扩张操作来处理不可靠结点,从两方面增强了计算效率:利用OBDD结构表示网络状态,减少了大量冗余的等价状态;利用Hash表存储同构子网的OBDD,减少了同构子网的重复计算。另外,该算法对结点重要性进行了评估,为脆弱结点的保护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NE算法的计算开销比传统的factoring算法低,能有效评估无线传感网的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 网络可靠度 有序二叉判定图(OBDD) 因子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GHz室内毫米波人体阻挡衰减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耿绥燕 李杏 +5 位作者 王琦 王光波 王蒙军 孙韶辉 洪伟 赵雄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8-73,共6页
基于26GHz室内通信测量数据对人体阻挡衰减特性进行了研究。在Vogler多重刃形绕射场强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二射线和四射线的多个人体阻挡绕射模型。结果表明,四射线人体阻挡衰减模型与实验数据非常吻合,信道测量带宽为1GHz时的... 基于26GHz室内通信测量数据对人体阻挡衰减特性进行了研究。在Vogler多重刃形绕射场强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二射线和四射线的多个人体阻挡绕射模型。结果表明,四射线人体阻挡衰减模型与实验数据非常吻合,信道测量带宽为1GHz时的人体绕射衰减略大于带宽为500MHz时的衰减。在人体沿发端(TX)和收端(RX)连线平移过程中,人体位于连线中间位置时衰减最小,人体离RX端最近时衰减最大。在多人体穿过视距线阻挡测量中,人体横向穿过视距线(人脸正面面向RX喇叭口)比人体侧向(人脸侧面面向RX喇叭口)穿过视距线时衰减大。此外,人体阻挡数目越多,衰减越大,人体阻挡数目每增加1人,阻挡衰减增加5-8dB。本文结果为分析26GHz人体衰减特性和该频段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提供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26GHz 人体阻挡特性 Vogler绕射模型 二射线和四射线多人体阻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5G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唐万伟 康绍莉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3-819,共7页
作为第5代(5G)移动通信系统更新换代的标志性技术——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正交技术能够大幅提高频谱效率和提升系统容量。接收机检测技术是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性能提高的关键技术,本文基于传统的消息传递算法(MPA)进... 作为第5代(5G)移动通信系统更新换代的标志性技术——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正交技术能够大幅提高频谱效率和提升系统容量。接收机检测技术是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性能提高的关键技术,本文基于传统的消息传递算法(MPA)进行改进,在MPA算法的基础上加入Turbo译码后的先验信息进行连续迭代运算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性能,称为MPA-Turbo译码联合迭代算法(MPA-TDJIA)。根据先验信息的加入方式提出4种实现方案,并在链路仿真中对其性能进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MPA-TDJIA相对于MPA最高可获得1. 67 d B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 消息传递算法(MPA) 迭代检测 第5代(5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化路径代价和流量均衡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华卫 王洪波 +2 位作者 程时端 陈山枝 林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15-2420,共6页
流量均衡是流量工程中为避免网络拥塞经常采用的路由优化目标,如何选择路径以使流量达到均衡分布是流量路由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为了最小化网络拥塞,该文在指出网络拥塞决定于流量路由时所选路径的拥塞特征后,建立了流量分布的最小化路... 流量均衡是流量工程中为避免网络拥塞经常采用的路由优化目标,如何选择路径以使流量达到均衡分布是流量路由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为了最小化网络拥塞,该文在指出网络拥塞决定于流量路由时所选路径的拥塞特征后,建立了流量分布的最小化路径代价和模型。在流量路由选择路径时,提出基于瓶颈链路的最小代价路径路由算法。在实际的网络拓扑和流量矩阵数据基础上对所提模型及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在网络负载较大时最大链路利用率相对于已有模型可降低近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网流量工程 路由优化 最小化拥塞 流量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容量相关字典的5G毫米波大规模天线单元选择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琦 赵雄文 +3 位作者 张蕊 李树 王蒙军 孙韶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990-2998,共9页
针对传统天线选择算法在大规模天线阵列应用中的局限性,该文在多用户场景下提出一种基于容量相关字典的5G毫米波大规模天线随机选择算法。该算法通过特定环境中不同位置处的多用户与基站的交互,快速提取大规模天线单元间容量的强弱相关... 针对传统天线选择算法在大规模天线阵列应用中的局限性,该文在多用户场景下提出一种基于容量相关字典的5G毫米波大规模天线随机选择算法。该算法通过特定环境中不同位置处的多用户与基站的交互,快速提取大规模天线单元间容量的强弱相关特性,并建立相关字典;在天线选择时,先搜索最优信道容量单元连接射频链路,再随机选择相关字典中与最优单元容量相关大的天线单元接入其余射频链路。该方法大大降低了传统天线选择算法应用的复杂度,只与环境有关且较为稳定,当新用户加入时也无需重新建立相关字典。该方法通过损失一部分性能来换取较低的复杂度,适用于天线单元多的大规模天线阵列。此外,该文在室内开放式办公室开展了26 GHz视距和非视距下的大规模天线信道测试,分析了不同场景下的天线阵列行间单元间的容量相关性,并对该算法的系统信道容量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天线系统 相关字典 随机选择 毫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LTE上行链路的D-MMSE-FE均衡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连友 《电子科技》 2015年第8期63-66,70,共5页
为克服线性均衡性能的局限性及避免传统判决反馈均衡器的高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判决反馈均衡算法D-MMSE-FE。该均衡器先是分析线性MMSE均衡的结果成分,并根据最小均方误差准则计算出均衡器的前、后向传递函数,形成反馈链路,提高均衡器性... 为克服线性均衡性能的局限性及避免传统判决反馈均衡器的高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判决反馈均衡算法D-MMSE-FE。该均衡器先是分析线性MMSE均衡的结果成分,并根据最小均方误差准则计算出均衡器的前、后向传递函数,形成反馈链路,提高均衡器性能。将该种均衡器应用于TDD-LTE 1×2 SIMO上行链路中,在协议中常用的信道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TDD-LTE 1×2 SIMO均衡器相对于线性均衡器使系统性最多可提高达2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均衡 判决反馈 长期演进 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PP内交织器的架构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刘钊元 俞晖 +1 位作者 徐友云 王海龙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8,共4页
为达到较高的吞吐率,在Turbo码并行译码时,需采用二次置换多项式(QPP)内交织器。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一种新的QPP内交织器实现方法与架构。相比现有的实现方法,提出的实现方法复杂度降低,计算简单,资源占用减少。软件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 为达到较高的吞吐率,在Turbo码并行译码时,需采用二次置换多项式(QPP)内交织器。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一种新的QPP内交织器实现方法与架构。相比现有的实现方法,提出的实现方法复杂度降低,计算简单,资源占用减少。软件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码 并行译码 QPP内交织器 架构 实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5G网络的应用和标准化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胡成 陈山枝 艾明 《移动通信》 2019年第6期76-81,共6页
首先探讨了在5G网络中引入AI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AI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AI在5G网络中的典型应用。最后介绍了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和ITU-T在AI与5G结合上的标准化研究进展。通过介绍AI在5G的发展可知5G网络智能化不仅要从A... 首先探讨了在5G网络中引入AI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AI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AI在5G网络中的典型应用。最后介绍了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和ITU-T在AI与5G结合上的标准化研究进展。通过介绍AI在5G的发展可知5G网络智能化不仅要从AI算法研究方面实现突破,还需要有相关的政策法规来严格保护用户隐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人工智能 应用场景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BUCK相数自动调整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12
作者 王磊 林福江 刘迪军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4-500,共7页
针对智能手持设备多核处理器供电模块中的散热设计和效率难题,提出了一种多相交错BUCK以及相位个数自动调整装置。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款三相BUCK的电路实现,该电路能够根据负载运行的区间范围增加或减少支路个数,从而实现在整个负载范... 针对智能手持设备多核处理器供电模块中的散热设计和效率难题,提出了一种多相交错BUCK以及相位个数自动调整装置。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款三相BUCK的电路实现,该电路能够根据负载运行的区间范围增加或减少支路个数,从而实现在整个负载范围内保持较高的转换效率。此外,为克服相位个数判断延迟造成的输出电压跌落,完整的实现电路还包含了一个抑制输出电压快速跌落的功能模块。芯片基于0.18μm CMOS pure 5V工艺设计并完成投片测试,测试结果满足最大输出电流6A,相位个数自动调整装置运转正常,0.9V输出电压下,在4A范围内满足不低于80%的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降压转换器 自动相位控制 多核处理器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