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iener模型的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剩余寿命评估方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明泽 刘骥 +2 位作者 陈昕 廖俐琳 陈庆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5098-5108,共11页
变压器的稳定安全运行是电网可靠供电的重要保证,为合理预测实际运行单台变压器油纸绝缘的剩余使用寿命,提供一种单台变压器油纸绝缘系统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方法。首先以Wiener随机模型为理论基础,建立其剩余概率密度函数方程;其次利用B... 变压器的稳定安全运行是电网可靠供电的重要保证,为合理预测实际运行单台变压器油纸绝缘的剩余使用寿命,提供一种单台变压器油纸绝缘系统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方法。首先以Wiener随机模型为理论基础,建立其剩余概率密度函数方程;其次利用Bayesian定则对参数进行迭代更新处理,并采用最大期望算法,实现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参数迭代更新,最终达到剩余寿命预测的目的。为进一步验证上述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的准确性,在实验室中进行130℃加速热老化试验,分别获得老化温度下的油中糠醛退化数据及绝缘纸板聚合度退化数据,将退化数据与上述算法相结合,对比实测油纸绝缘剩余寿命的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预测变压器油浸纸板剩余寿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WIENER 模型 Bayesian 方法 最大期望算法 剩余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电荷的开尔文力显微镜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志 王暄 +1 位作者 韩柏 雷清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57-1964,共8页
为在微纳米尺度下研究无机纳米掺杂对聚酰亚胺表面电荷特性的影响,采用开尔文力显微镜测量了杜邦公司生产的原始聚酰亚胺薄膜和纳米掺杂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二种材料,在被导电微探针注入电荷后的表面电荷发生、发展特性。实验发现,在... 为在微纳米尺度下研究无机纳米掺杂对聚酰亚胺表面电荷特性的影响,采用开尔文力显微镜测量了杜邦公司生产的原始聚酰亚胺薄膜和纳米掺杂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二种材料,在被导电微探针注入电荷后的表面电荷发生、发展特性。实验发现,在相同的电荷注入条件下,耐电晕薄膜上表面电荷积累量约为原始聚酰亚胺薄膜上电荷积累量的50%;耐电晕薄膜上电荷消散速度较快,约为原始聚酰亚胺薄膜上的4~5倍。分析可知,耐电晕薄膜由于掺杂了纳米颗粒Al2O3,使得薄膜的注入势垒增大、电阻率减小,这些因素减少了耐电晕薄膜表面电荷的积累,避免了局部电场畸变,进而增强了材料的耐电晕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开尔文力显微镜 表面电荷 纳米杂化 耐电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微间隙空气放电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孙志 付琳清 +2 位作者 高鑫 韩柏 孙伟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5616-5624,共9页
微放电等离子体已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但是汤逊放电理论不能合理解释介观尺度空气放电现象,为了深入探究微小间隙空气放电特性和确定场致发射对微放电的作用和机理,基于手动精密位移台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构建能实现微米距离控制的针板... 微放电等离子体已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但是汤逊放电理论不能合理解释介观尺度空气放电现象,为了深入探究微小间隙空气放电特性和确定场致发射对微放电的作用和机理,基于手动精密位移台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构建能实现微米距离控制的针板电极结构,研究了两种尺寸针板电极在大气压下、施加直流电压时的微间隙放电现象及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微间隙放电机理与长间隙有很大不同,间隙为15μm左右时针板裸电极可在空气中、常压下发生辉光放电;AFM针板电极不发生辉光放电,间隙小于2μm后预击穿电流变化趋势与FowlerNordheim公式描述的一致,击穿电压不随间隙距离变化,呈现场致发射放电机制。阴极场致发射放电导致负极性击穿电压低于相同间隙正极性击穿电压。通过AFM实现了针板电极放电微区域的定位和原位形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放电 原子力显微镜 极性效应 原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介电响应分频段优化计算的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参数定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骥 张明泽 +3 位作者 赵春明 程炜超 贾海峰 朱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20-2031,共12页
变压器的稳定运行是维护电网安全的重要保证,频域介电谱中各频段可以对变压器内部油纸绝缘老化状态进行更准确的评估,而目前的评估方法多针对于单一油纸绝缘老化状态的评估,对变压器等效模型老化状态评估较少,评估软件在评估老化后变压... 变压器的稳定运行是维护电网安全的重要保证,频域介电谱中各频段可以对变压器内部油纸绝缘老化状态进行更准确的评估,而目前的评估方法多针对于单一油纸绝缘老化状态的评估,对变压器等效模型老化状态评估较少,评估软件在评估老化后变压器内部含水量时也十分不准确。为进一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变压器等效模型,通过分频段计算得到变压器内部油纸绝缘老化状态的数值评估方法,并通过加速老化试验进行了相关验证。首先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变温介电谱测试,得到不同老化程度油浸纸板的频谱曲线,并根据"频温平移方式"计算不同老化程度油浸纸板的活化能,建立油浸纸板聚合度与活化能的定量表征方程;其次应用"反频温平移方式"得到不同测试温度下,不同老化程度油浸纸板频域介电响应基础数据;最后将绝缘纸板基础数据与变压器介电等效模型相结合并分频段进行数值迭代计算,当测试曲线与计算曲线拟合优度最佳时,可以得到变压器内部油浸纸板的聚合度、含水率、变压器油的电导率,并将其与理化性能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可得计算误差较小,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小现场变压器绝缘老化评估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老化状态 频域介电响应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场力显微镜的聚酰亚胺表面电荷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春香 孙志 +1 位作者 陈丽梅 陈佰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2-455,共4页
为了研究电介质材料在微纳米尺度下表面电荷产生的原因,为纳米电介质材料的发展提供实验分析基础,本文利用电场力显微镜(Electrostatic Force Microscope,EFM)在微纳米尺度下对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电荷的起因及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为了研究电介质材料在微纳米尺度下表面电荷产生的原因,为纳米电介质材料的发展提供实验分析基础,本文利用电场力显微镜(Electrostatic Force Microscope,EFM)在微纳米尺度下对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电荷的起因及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导电探针施加偏置电压,摩擦接触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在微纳米区域内可产生稳定的电荷分布;薄膜的接触电势差约为-4.0V;负电压更易在聚酰亚胺表面注入电荷;针尖运动速度对聚酰亚胺表面电荷的产生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力显微镜 表面电荷 聚酰亚胺 接触电势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