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补偿设备混合配置策略的电力系统无功规划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玉荣 李方兴 陈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9-305,共7页
为满足电力系统在稳态运行条件下和暂态过程中的多种电压稳定性约束要求,根据现有无功补偿设备所具有的动态、静态不同的特性,基于模糊聚类法、动态电力系统理论和优化方法,研究了电力系统不同的运行方式下混合配置并联电容器组、SVC的... 为满足电力系统在稳态运行条件下和暂态过程中的多种电压稳定性约束要求,根据现有无功补偿设备所具有的动态、静态不同的特性,基于模糊聚类法、动态电力系统理论和优化方法,研究了电力系统不同的运行方式下混合配置并联电容器组、SVC的无功规划模型及方法.在IEEE30节点系统算例分析中,首先基于模糊聚类理论及最优化理论采用成本较低的并联电容器组进行满足静态稳定约束的无功规划;然后利用SVC的快速响应特性,基于动态电力系统的理论模型进一步实现了不同工况下考虑严重故障后短期稳定约束的电力系统无功规划.算例分析表明,有效配置多种类型的无功补偿设备资源,能够在保证经济性的同时,实现满足不同稳定约束要求的无功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过程稳定约束 无功规划 静止无功补偿器 并联电容器组 混合配置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两步分解和ARIMA-LSTM的短期风速预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蕻峰 王贺 +1 位作者 李岩 熊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为提高风速序列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两步分解的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模型,首先使用鲁棒经验模态分解(REMD)将风速数据分解为不同频率的子序列,然后将REMD分解得到的高频模态分量使用小波包分解(WPD)进行第二步分解,降低风速序列不稳定性,... 为提高风速序列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两步分解的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模型,首先使用鲁棒经验模态分解(REMD)将风速数据分解为不同频率的子序列,然后将REMD分解得到的高频模态分量使用小波包分解(WPD)进行第二步分解,降低风速序列不稳定性,提高其可预测性。其次对分解得到的高频子序列建立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预测模型,低频子序列建立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预测模型。最后叠加子序列预测结果得到风速预测结果。通过两组不同风速数据集的实验对该模型的性能进行科学评估,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3026、0.1255;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498、0.1607。与其他几种对比预测模型相比,验证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神经网络 统计方法 两步分解 鲁棒经验模态分解 组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分布 被引量:26
3
作者 肖峻 张苗苗 +3 位作者 司超然 佘步鑫 张宝强 李方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26-3332,共7页
提出了配电网供电能力分布的定义、指标和计算方法,解决了现有最大供电能力TSC没有完整描述不同负荷分布下系统能力范围的问题。首先,提出了安全边界供电能力(boundary supply capability,BSC)的定义,BSC定义为配电网安全域边界上某工... 提出了配电网供电能力分布的定义、指标和计算方法,解决了现有最大供电能力TSC没有完整描述不同负荷分布下系统能力范围的问题。首先,提出了安全边界供电能力(boundary supply capability,BSC)的定义,BSC定义为配电网安全域边界上某工作点的负荷之和,反映了该工作点的效率;所有边界工作点的BSC构成了配电网供电能力的分布,称为BSC分布,TSC是BSC分布中取极大值的部分。其次,提出了计算BSC分布的抽样算法,通过抽样得到能够完整描述安全边界的点集,再计算所有工作点的BSC值得到抽样BSC分布。再次,进一步加工分析:按BSC大小排序得到BSC排序曲线;统计得到BSC占比图;按BSC值乘占比后求和得到BSC均值,BSC均值比TSC值更综合反映了配电网供电能力。最后,通过算例验了所提概念及方法,并初步探讨了BSC不同的原因。首次探讨了配电网在不同负荷分布下的供电能力分布问题,提出的BSC比TSC更全面地反映了电网效率,为智能配电网规划方案选取提供了更精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供电能力分布 最大供电能力 边界供电能力 BSC分布 BSC排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CEEMDAN和ICS-LSTM的短期风速预测建模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贺 陈蕻峰 +1 位作者 熊敏 刘素梅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23,共7页
为提高风速预测精度,本文从挖掘风速数据可预测性和优化预测模型性能两方面出发,提出一种融合完全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改进的布谷鸟算法优化长短期记忆深度神经网络(ICS-LSTM)的风速预测模型。首先采用CEEMDAN降低风速序列的不稳定... 为提高风速预测精度,本文从挖掘风速数据可预测性和优化预测模型性能两方面出发,提出一种融合完全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改进的布谷鸟算法优化长短期记忆深度神经网络(ICS-LSTM)的风速预测模型。首先采用CEEMDAN降低风速序列的不稳定性,提高其可预测性。其次对分解得到的各子序列建立LSTM预测模型,并采用ICS优化LSTM的关键参数,提高LSTM预测模型的回归性能。然后对各个子序列采用最优参数LSTM预测模型进行建模预测,最后叠加子序列预测结果得到风速预测结果。经实测数据验证,本文所提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仅为0.82和0.95,对比研究表明本文所提预测模型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预测 CEEMDAN LSTM 融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供电能力曲线的数学模型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11
5
作者 肖峻 梁子钰 佘步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58-3172,共15页
配电网完整的供电能力呈一条曲线(TSC曲线),曲线点的值是严格安全边界点总负荷,大部分曲线点相对最大供电能力(total supply capability,TSC)下降。该文基于数学模型揭示TSC曲线的形成机理。首先,提出TSC曲线的数学模型。其次,基于数学... 配电网完整的供电能力呈一条曲线(TSC曲线),曲线点的值是严格安全边界点总负荷,大部分曲线点相对最大供电能力(total supply capability,TSC)下降。该文基于数学模型揭示TSC曲线的形成机理。首先,提出TSC曲线的数学模型。其次,基于数学模型发现了交叉机理:等式约束间的交叉量引起了等式约束和式的冗余,冗余量的增加导致边界点总负荷减小,即TSC曲线下降。然后,推导出交叉机理公式以计算下降量,进一步还得到交叉机理的物理意义:最小冗余对应TSC,是最优备用方案;冗余量与最小冗余之差是普通备用方案相对最优备用方案的容量浪费。最后,分别针对典型接线模式和配电网算例验证了交叉机理,还与现有文献的备用机理和分配机理对比。备用/分配机理从N-1备用转带过程出发,交叉机理从数学模型出发,机理解释更为简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TSC曲线 数学模型 交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曲线和消纳能力曲线 被引量:3
6
作者 肖峻 王传奇 +1 位作者 鲍震宇 佘步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2-681,共10页
为了完整刻画有源配电网在各种负荷/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分布下的能力极限,更好挖掘系统潜力,提出了有源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曲线和消纳能力曲线。首先,介绍了无源配电网的安全域、安全边界和供电能力曲线。其次,给出了... 为了完整刻画有源配电网在各种负荷/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分布下的能力极限,更好挖掘系统潜力,提出了有源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曲线和消纳能力曲线。首先,介绍了无源配电网的安全域、安全边界和供电能力曲线。其次,给出了有源网安全域的直流潮流模型。有源网同时具有负荷增长和负荷削减的临界性,还具有DG增长和DG削减的临界性,定义了负荷上限/下限边界和DG上限/下限边界。针对直流潮流模型的不足,给出了边界点的电压校验及修正方法。然后,建立了供电能力曲线和消纳能力曲线模型。供电能力上限曲线刻画了有源网供应负荷的能力范围,即无源网的供电能力曲线;供电能力下限曲线刻画了优先DG消纳所需的最小负荷。消纳能力上限曲线刻画了有源网消纳DG的能力范围;消纳能力下限曲线刻画了优先保证负荷供电所需的最小DG出力。最后,采用简单算例和IEEE 33节点算例进行验证。观察发现供电能力曲线和消纳能力曲线具有不完全的对称性,揭示了其对偶性原理。通过与现有消纳能力计算方法对比,展示了曲线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负荷上限/下限边界 DG上限/下限边界 供电能力曲线 消纳能力曲线 对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