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刺粉虱的发生、为害及其生物防治国内研究概况 被引量:30
1
作者 郭蕾 邱宝利 +1 位作者 吴洪基 任顺祥 《昆虫天敌》 CSCD 2007年第3期123-128,共6页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为茶园和柑桔园为害严重的粉虱种类之一。本文概述了黑刺粉虱在国内分布、寄主种类、发生与为害等,探讨了近年来生物防治在控制黑刺粉虱为害中的作用,包括寄生性天敌、捕食天敌及昆虫病原性真菌等的利...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为茶园和柑桔园为害严重的粉虱种类之一。本文概述了黑刺粉虱在国内分布、寄主种类、发生与为害等,探讨了近年来生物防治在控制黑刺粉虱为害中的作用,包括寄生性天敌、捕食天敌及昆虫病原性真菌等的利用,以期为黑刺粉虱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粉虱 发生 为害 天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sh-Pull”策略防治柑橘木虱研究现状
2
作者 林文汉 王静 +2 位作者 周雨彤 桑文 邱宝利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0-230,共11页
柑橘作为世界上重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病虫害日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在为害柑橘的众多害虫中,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为害最为严重,其成虫和若虫不仅能直接刺吸为害柑橘、柠檬等芸香科植物,还是传播柑橘... 柑橘作为世界上重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病虫害日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在为害柑橘的众多害虫中,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为害最为严重,其成虫和若虫不仅能直接刺吸为害柑橘、柠檬等芸香科植物,还是传播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的重要媒介。“Push-Pull”策略作为害虫生态调控(Ecological regul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ests,ERMP)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具有“经济、简便、有效、绿色”等优点。通过推广普及“Push-Pull”技术,将有助于控制柑橘木虱的为害,推动我国柑橘产业绿色发展。本文以综述“Push-Pull”策略为例,分别介绍了“Push”和“Pull”两个组分的研究进展,展望“Push-Pull”策略在防治柑橘木虱的发展应用,希望能为柑橘生产过程中经济、简便、有效地治理柑橘木虱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推动我国柑橘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控 柑橘木虱 “Push-Pull”策略 驱避 引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龙病媒介昆虫柑橘木虱生物防治新进展 被引量:38
3
作者 代晓彦 任素丽 +2 位作者 周雅婷 任顺祥 邱宝利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419,共6页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黄龙病的重要媒介昆虫,对我国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潜在着巨大的威胁。本文在综合国内柑橘木虱防控技术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柑橘木虱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且对其生物防治的发展前景...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黄龙病的重要媒介昆虫,对我国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潜在着巨大的威胁。本文在综合国内柑橘木虱防控技术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柑橘木虱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且对其生物防治的发展前景给予了展望。目前应用于柑橘木虱生物防治的天敌资源主要是天敌昆虫及昆虫病原真菌,其中捕食性天敌主要包括瓢虫、食蚜蝇、草蛉和蜘蛛,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包括啮小蜂和跳小峰;昆虫病原真菌主要包括蜡蚧轮枝菌、拟青霉、白僵菌、桔形被毛孢等。期望通过对柑橘木虱生物防治工作的综述,为我国今后柑橘木虱的科学、高效防控及其可持续治理提供参考,不断推动我国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黄龙病 天敌昆虫 昆虫病原真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木虱若虫与成虫复眼的结构研究
4
作者 李敏儿 董露露 +5 位作者 谢予希 袁祥智 王飞凤 王小平 黄求应 桑文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6-233,共8页
本研究旨在明确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若虫与成虫复眼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的变化,以更好地了解柑橘木虱的视觉系统发育。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柑橘木虱1~5龄若虫和雌、... 本研究旨在明确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若虫与成虫复眼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的变化,以更好地了解柑橘木虱的视觉系统发育。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柑橘木虱1~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柑橘木虱1~5龄若虫复眼呈椭圆球形,雌、雄成虫复眼呈半球形;复眼表面均光滑,无感觉毛,且位于复眼中心区域的小眼排列紧密、整齐,呈六边形,而边缘区域的小眼呈近圆形或多边形,小眼表面微向外凸起。每个小眼由角膜、晶体、初级色素细胞、视网膜细胞、次级色素细胞和基膜等组成。沿小眼纵轴方向8个视网膜细胞呈圆环形排列,向心侧细胞膜特化延伸成微绒毛,形成辐射状排列的感杆,感杆融合形成融合型感杆束。柑橘木虱的复眼为并列像眼,且若虫与成虫单个复眼小眼数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柑橘木虱的复眼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成熟,小眼数目迅速增加,表明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视觉能力的需求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复眼 小眼 外部形态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黏虫板对柑橘木虱的监测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许炜明 李翌菡 +2 位作者 张盛 沈祖乐 邱宝利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3-188,共6页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中的重大病害,随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蔓延,该病已成为近年来柑橘生产和研究中普遍关注的热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传播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的主要虫媒,对柑橘...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中的重大病害,随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蔓延,该病已成为近年来柑橘生产和研究中普遍关注的热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传播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的主要虫媒,对柑橘木虱种群的准确监测与有效防控是控制柑橘木虱传播黄龙病的关键所在。有色黏虫板是一种利用昆虫趋色性,对小型飞行昆虫进行监测与诱杀的重要物理防治手段。有色黏虫板同样适用于监测和诱捕柑橘木虱,但黏虫板的颜色、光源、气候条件、悬挂黏虫板的植物种类及其挥发性信息化合物成分等都会影响黏虫板对柑橘木虱的诱集效果。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柑橘木虱防控技术的基础上,将近年来利用有色黏虫板,监测与防控柑橘木虱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有色黏虫板的发展前景给予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有色黏虫板 监测 害虫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类次生共生菌在豆大蓟马体内分布以及不同因子对其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旭 钟泽鑫 +4 位作者 李建兴 邱佳仁 吴建辉 张永军 潘慧鹏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4-764,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体内次生共生菌Rickettsia,Wolbachia和Arsenophonus的分布模式以及虫生真菌侵染、温度、寄主植物、啶虫脒抗性对Rickettsia,Wolbachia和Arsenophonus含量的影响,为深入了解这些...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体内次生共生菌Rickettsia,Wolbachia和Arsenophonus的分布模式以及虫生真菌侵染、温度、寄主植物、啶虫脒抗性对Rickettsia,Wolbachia和Arsenophonus含量的影响,为深入了解这些次生共生菌在豆大蓟马中的潜在功能奠定基础,为开发新型生物防治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Rickettsia,Wolbachia和Arsenophonus在豆大蓟马雌雄成虫和2龄若虫体内的分布;通过RT-qPCR检测取食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孢悬液(1×10^(8)孢子/mL)浸泡的豇豆Vigna unguiculata、不同温度(5,10,15,25,30,35和45℃)处理、取食寄主植物豇豆和刀豆Canavalia gladiata的豆大蓟马及啶虫脒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豆大蓟马成虫中Rickettsia,Wolbachia和Arsenophonus的含量。【结果】Rickettsia和Wolbachia广泛分布于豆大蓟马的成虫和2龄若虫中,主要位于胸部和腹部,少量分布于口器和尾部;Arsenophonus仅在豆大蓟马雌成虫腹部发现。与对照相比,球孢白僵菌感染4 d时豆大蓟马雌成虫中Rickettsia的含量开始显著增加,Wolbachia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Arsenophonus的含量直到6 d时显著增加。豆大蓟马成虫中Rickettsia,Wolbachia和Arsenophonus含量在25℃下最高,在其他温度下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取食豇豆的豆大蓟马相比,取食刀豆后豆大蓟马成虫中Rickettsia含量显著降低;与啶虫脒敏感品系相比,豆大蓟马啶虫脒抗性品系成虫中Rickettsia,Wolbachia和Arsenophonus含量显著增加。【结论】Rickettsia和Wolbachia广泛分布于豆大蓟马成虫和2龄若虫中,而Arsenophonus仅存在于豆大蓟马雌成虫体内;真菌侵染、温度、寄主植物和杀虫剂等因子动态调控Rickettsia,Wolbachia和Arsenophonus的含量。上述研究结果突显了次生共生菌的生态可塑性,为其在害虫靶向性防控策略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大蓟马 次生共生菌 RICKETTSIA WOLBACHIA ARSENOPHONUS 荧光原位杂交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单丛茶区不同海拔瓢虫科昆虫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再霖 彭锋 +1 位作者 王兴民 陈晓胜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9,共11页
为了明确潮州单丛茶区天敌瓢虫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对潮州市不同海拔的茶园开展瓢虫科物种多样性调查。采用比较形态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两种分析方法,从不同海拔茶园瓢虫科昆虫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优势种、相对多度以及群落多样... 为了明确潮州单丛茶区天敌瓢虫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对潮州市不同海拔的茶园开展瓢虫科物种多样性调查。采用比较形态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两种分析方法,从不同海拔茶园瓢虫科昆虫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优势种、相对多度以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潮州茶园中瓢虫群落与海拔间的关系。设置了茶园天敌瓢虫调查样点63个,共采集瓢虫标本1132头,鉴定天敌瓢虫12族26属45种。结果显示,直钩方瓢虫(Sasajiscymnus kuriharai Kitano,2012)是潮州单丛茶区天敌瓢虫群落优势种,其相对多度达到50.80%。此外,不同海拔的天敌瓢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低海拔茶园中天敌瓢虫群落多样性最为丰富,且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2.48)、丰富度指数(5.07)及均匀度指数(0.73),而优势度指数最低(0.17)。这一结果表明潮州低海拔茶区内存在着较为丰富、分布均匀且具有平衡竞争关系的天敌瓢虫群落,从而使得该群落更加稳定。研究结果可为潮州单丛茶区害虫绿色防控以及茶园的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虫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不同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SiO_(2)纳米复合材料对柑橘木虱的毒杀活性及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叶青青 于琳 +4 位作者 潘俊 李敏儿 董露露 牟桂萍 桑文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5-774,共10页
【目的】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和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 subsp.citri是严重阻碍我国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的两大病虫害,其防治手段单一。银纳米颗粒(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与二氧化硅纳米颗粒(nano-silicon dioxide,SiO_(... 【目的】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和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 subsp.citri是严重阻碍我国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的两大病虫害,其防治手段单一。银纳米颗粒(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与二氧化硅纳米颗粒(nano-silicon dioxide,SiO_(2)NPs)具有杀虫抑菌活性,在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测定Ag-SiO_(2)纳米复合材料对柑橘木虱的毒杀活性及其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来探索有效防治柑橘病虫害新的措施。【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浸液法测定1,2,4,8和16 mg/mL Ag-SiO_(2)纳米复合材料对柑橘木虱低龄若虫(1-2龄)、高龄若虫(3-5龄)和成虫的毒杀活性,计算处理后24,48和72 h时的柑橘木虱的校正死亡率和Ag-SiO_(2)纳米复合材料对不同发育阶段柑橘木虱的致死中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_(50))值,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Ag-SiO_(2)纳米复合材料处理后24和48 h时的柑橘木虱的形态和行为的变化;采用抑菌圈法测定100,200,400,800和1600μg/mL Ag-SiO_(2)纳米复合材料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处理后48 h时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直径,计算相对抑菌率和有效中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_(50))值。【结果】处理后72 h时,8 mg/mL Ag-SiO_(2)纳米复合材料引起的柑橘木虱低龄若虫、高龄若虫和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7.50%,85.00%和57.14%,Ag-SiO_(2)纳米复合材料对柑橘木虱低龄若虫、高龄若虫和成虫的LC_(50)值分别为1.3949,1.9650和5.4648 mg/mL。处理后48 h时,1600μg/mL Ag-SiO_(2)纳米复合材料对柑橘溃疡病菌的相对抑菌率达到53%,Ag-SiO_(2)纳米复合材料对柑橘溃疡病菌的48 h内的EC_(50)值为1.1853 mg/mL。【结论】Ag-SiO_(2)纳米复合材料对柑橘木虱具有明显毒杀效果,同时也可抑制柑橘溃疡病菌活性。Ag-SiO_(2)纳米复合材料可同时作为柑橘木虱的有效杀虫剂和柑橘溃疡病菌的有效杀菌剂应用于柑橘病虫害的防治,为后续研究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的药剂开发、田间应用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柑橘溃疡病菌 Ag-SiO_(2) 纳米复合材料 杀虫活性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诱变对玫烟色棒束孢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兴民 罗莹 +2 位作者 龙秀珍 赵晶 任顺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13-121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对玫烟色棒束孢菌落生长、产孢量、毒力及胞壁疏水蛋白(FAE蛋白)含量的影响,以获得最佳紫外线诱变时间,为深入研究玫烟色棒束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玫烟色棒束孢sp.1菌株原始菌落配制成1×10^6个/... [目的]探讨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对玫烟色棒束孢菌落生长、产孢量、毒力及胞壁疏水蛋白(FAE蛋白)含量的影响,以获得最佳紫外线诱变时间,为深入研究玫烟色棒束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玫烟色棒束孢sp.1菌株原始菌落配制成1×10^6个/m L的孢子悬浮液恒温培养20 h后,分别取4 m L孢子悬浮液于紫外光灯下照射5、7、10、20、30min,吸取10μL不同照射时间的孢子悬浮液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培养后测定菌落直径、产孢量、毒力及FAE蛋白含量。[结果]经不同诱变时间处理的sp.1菌株再培养后,其菌落生长和产孢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诱变10 min处理的孢子生长速度最快、产孢量最多,此诱变时间的菌株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致死中时间最短,为1.97 d,明显优于其他诱变时间处理的菌株和原始菌株。诱变株FAE蛋白含量也因诱变时间不同有较大差别,其中以诱变10 min处理菌株的FAE蛋白含量最高,达3.46μg/mg,显著高于其他诱变时间处理和对照处理(P〈0.05)。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紫外诱变株与对照株之间FAE蛋白条带也存在明显差异,诱变10 min处理在20.0~30.0 k D和66.2 k D处有较高浓度的FAE蛋白。[结论]玫烟色棒束孢具有耐紫外照射的特性,紫外线诱变10 min能使玫烟色棒束孢产生正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烟色棒束孢 紫外线诱变 生物学特性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HvFer1影响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发育和肠道稳态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俊娜 陈琪 +2 位作者 卢忆峰 潘慧鹏 杨春晓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9-719,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中的重链铁蛋白(ferritin1HCH,Fer1)基因HvFer1功能,为茄二十八星瓢虫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HvFer1氨基酸序列进行blastp分析后,再与不同物种的Fer...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中的重链铁蛋白(ferritin1HCH,Fer1)基因HvFer1功能,为茄二十八星瓢虫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HvFer1氨基酸序列进行blastp分析后,再与不同物种的Fer1序列进行多重比对;通过RT-qPCR检测HvFer1在茄二十八星瓢虫不同发育阶段(卵、1-4龄幼虫、蛹和雌雄成虫)和4龄幼虫不同组织(头、中肠、脂肪体、表皮和马氏管)中的表达量;通过注射200 ng/头的dsHvFer1沉默茄二十八星瓢虫3龄幼虫HvFer1,观测幼虫表型、存活率和4龄幼虫至蛹的历期以及中肠中双氧化酶(dual oxidase,Duox)基因HvDuox表达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细菌多样性。【结果】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的Fer1序列聚为一支,HvFer1与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和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的Fer1亲缘关系最近。HvFer1在茄二十八星瓢虫雄成虫中的表达量最高,在4龄幼虫中的表达量最低;HvFer1在4龄幼虫中肠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中的。与对照组(注射dsGFP)相比,对茄二十八星瓢虫3龄幼虫注射dsHvFer1 (200 ng/头)后4龄幼虫到蛹的历期显著延长,蛹的部分枝刺和斑点无法正常形成;羽化后的成虫鞘翅发育异常,斑点融合或者缺失;3龄幼虫HvFer1的表达量在注射dsHvFer1第2天时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在注射dsHvFer1第4天时与对照组比显著降低。HvFer1的沉默导致茄二十八星瓢虫幼虫体内发生剧烈的氧化应激,中肠中HvDuox的表达量、ROS水平和MDA含量与对照组比显著上调,改变了中肠细菌的结构组成,降低了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提高了沙雷氏菌属Serrat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等肠道菌的相对丰度。【结论】HvFer1在调控茄二十八星瓢虫幼虫发育、成虫表型、维持幼虫肠道免疫和微生物稳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基于RNAi技术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候选靶标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二十八星瓢虫 重链铁蛋白 基因功能 RNA干扰 氧化应激 活性氧 微生物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叶枯病病原菌鉴定、耐药性测定及生防菌防效评估
11
作者 喻星宇 付菲 +5 位作者 林剑浩 张石林 胡宝茹 靳晨煜 李丰 周佳暖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3-894,共12页
【目的】由稻生黄单胞菌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危害水稻的世界性重要病害。近年来发现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肠杆菌Enterobacter spp.等可引起水稻细菌性叶枯病,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 【目的】由稻生黄单胞菌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危害水稻的世界性重要病害。近年来发现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肠杆菌Enterobacter spp.等可引起水稻细菌性叶枯病,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旨在分离鉴定近年来广东等地发现的水稻细菌性叶枯病病原菌,明确田间病原菌主要流行种,测定病原菌对常规杀菌剂的耐药性,明确病害频发难控的原因;同时分离健康水稻叶际微生物,筛选具生防效果的拮抗细菌,为病害的田间防控提供有益微生物资源及可替代的绿色防控策略。【方法】收集广东等地水稻叶片样本,使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叶际微生物,结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看家基因序列鉴定微生物种类,通过回接试验确定致病性,验证科赫氏法则。利用梯度稀释培养法确定5种田间常用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评估其耐药性。利用抑菌圈法测定细菌的拮抗活性,并通过拮抗菌的预接种和同时接种明确其对病害的生防潜力。【结果】从多地多批次水稻病叶分离的细菌类群多样,其中菠萝泛菌占比(21.95%)最大;从水稻健康叶片分离的细菌类群较单一,仅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占比就高达52.46%。Xoo、P.ananatis、假罗根肠杆菌Enterobacter pseudoroggenkampii对春雷霉素、氯溴异氰尿酸、噻唑锌和噻菌酮均产生耐药性,中生菌素对3种病原菌的广谱抑菌效果较好。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可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结论】菠萝泛菌已成为田间水稻细菌性叶枯病的主要病原,多病原的出现和复合侵染使得对病害的防控变得更加复杂,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水稻细菌性叶枯病病原菌的多重耐药性。研究水稻细菌性叶枯病新型致病菌的致病机理并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的绿色病害防控措施,尤其是筛选和利用叶片可培养有益微生物,对病害有效防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叶枯病 分离鉴定 农药 生防菌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君子内生真菌杀线虫活性菌株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永平 向梅梅 +1 位作者 习平根 姜子德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4-479,共6页
以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为靶标,从249株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内生真菌中筛选到活性较强的菌株10个,其中菌株FDYS-1活性最高,培养滤液对线虫的致死率达99%;培养滤液杀线活性热稳定性好,121℃处理20min仍不失活,而且活... 以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为靶标,从249株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内生真菌中筛选到活性较强的菌株10个,其中菌株FDYS-1活性最高,培养滤液对线虫的致死率达99%;培养滤液杀线活性热稳定性好,121℃处理20min仍不失活,而且活性物质的产生能力遗传稳定,连续继代6代后致死率仍达90.43%。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PD培养液、初始pH5~8、150r/min、装液量100ml/500ml、接种7块菌饼(φ=5mm)的条件下培养3d,菌株FDYS-1生长最好,滤液杀线活性最强,稀释3倍后对松材线虫的致死率仍高达96.45%。正交试验极差分析表明,培养时间是影响培养滤液杀线活性的关键因子。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菌株FDYS-1为炭角菌属Xylaria sp.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松材线虫 真菌毒素 炭角菌属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小实蝇中国与马来西亚种群间杂交:融合性、生物学及检疫挑战(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灿 Muhammad Z Ahmed +8 位作者 马骏 武目涛 何日荣 梁帆 赵菊鹏 林莉 胡学难 Catharine Mannion Muhammad Ashfaq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3-570,共18页
桔小实蝇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可对水果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首先采用微卫星标记比较桔小实蝇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差异性,然后通过室内种间杂交试验,研究了两个相异地理种群(此前称谓的来自中国的桔小实蝇和来自马来西亚的木瓜... 桔小实蝇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可对水果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首先采用微卫星标记比较桔小实蝇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差异性,然后通过室内种间杂交试验,研究了两个相异地理种群(此前称谓的来自中国的桔小实蝇和来自马来西亚的木瓜实蝇)之间杂交后代在繁殖力、孵化率、发育历期、产卵管长度以及抗逆性等方面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桔小实蝇中国和马来西亚种群之间的遗传关系极为相近,不存在生殖隔离,但杂交后代在繁殖力、孵化率、幼虫发育情况、高蛹期抗逆性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亲本种群,产卵管长度则介于亲本的马来西亚种群和中国种群之间。上述杂交种的适应性特征分析表明,杂交后代可能具有比亲本更强的传播潜力,因此,本研究结果对于桔小实蝇相异地理种群的检疫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木瓜实蝇 种群遗传学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真菌紫外线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莹 赵晶 +1 位作者 黄振 任顺祥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5-1092,共8页
昆虫病原真菌是控制害虫发生与危害的重要生物防治因子之一,优良的菌种是生物防治的关键。紫外线诱变育种是昆虫病原真菌菌种选育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易操作、效果好、作用时间长等优点。本文以白僵菌、绿僵菌、玫烟色棒束孢等三种... 昆虫病原真菌是控制害虫发生与危害的重要生物防治因子之一,优良的菌种是生物防治的关键。紫外线诱变育种是昆虫病原真菌菌种选育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易操作、效果好、作用时间长等优点。本文以白僵菌、绿僵菌、玫烟色棒束孢等三种常用的昆虫病原真菌为例,从诱变育种的材料、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昆虫病原真菌紫外线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昆虫病原真菌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真菌 紫外线诱变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敌昆虫低温贮藏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沈祖乐 李翌菡 +2 位作者 周雅婷 许炜明 邱宝利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380,共7页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不合理使用,导致"3R"问题持续存在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生物防治产品及技术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作用越发重要。天敌昆虫的生长发育及存活期往往很短,探索其储存技术是天敌昆虫规...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不合理使用,导致"3R"问题持续存在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生物防治产品及技术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作用越发重要。天敌昆虫的生长发育及存活期往往很短,探索其储存技术是天敌昆虫规模化生产中的关键性环节。低温贮藏可以延长天敌昆虫的寿命,进而可以为生物防治提供充足、稳定的天敌产品。因此,天敌昆虫低温贮藏一直是生物防治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天敌昆虫低温贮藏这一环节,就低温诱导天敌昆虫滞育虫态、冷驯化对昆虫低温贮藏效果的影响、低温贮藏对天敌昆虫适合度(寿命、羽化率、性比、个体尺寸大小、飞行扩散能力等)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天敌昆虫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敌昆虫 低温贮藏 滞育 冷驯化 适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蔡东章 王德森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4-600,共7页
2018年5-10月在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了昆虫多样性调查工作,共采集到昆虫2110头,分别隶属于15目106科880种。其中以鳞翅目Lepidoptera(274种)、鞘翅目Coleoptera(206种)、半翅目Hemiptera(185种)和膜翅目Hymenoptera(89种)... 2018年5-10月在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了昆虫多样性调查工作,共采集到昆虫2110头,分别隶属于15目106科880种。其中以鳞翅目Lepidoptera(274种)、鞘翅目Coleoptera(206种)、半翅目Hemiptera(185种)和膜翅目Hymenoptera(89种)为主,种数占比分别为31.14%、23.41%、21.02%和10.11%,其他类群(共126种)占14.32%。9种不同植被类型中昆虫群落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灌草丛和马尾松林中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各项指标均较高,落羽杉林和杉木林次之,草甸、水生植被和竹林最低。在区系组成上,古北种昆虫最丰富,有372种,占总数的42.26%;其次是东洋种,有269种,占30.57%;广布种最少,有239种,占27.15%。在昆虫群落相似性方面,总体上两种混交林与其他森林类型的相似性较高,而竹林、草甸和水生植被与其他森林类型的相似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植被类型 昆虫多样性 区系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MP理论框架优化烟草“四虫一剂”综合防控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皓 陆歆 +6 位作者 ISMOILOV Khasan 孟玉芳 桑文 王兴民 杨海林 王明慧 韩鹏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1-1270,共10页
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当前,我国烟草产业正处于向绿色、生态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而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烟草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框架为基础的烟草... 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当前,我国烟草产业正处于向绿色、生态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而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烟草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框架为基础的烟草“四虫一剂”综合防控体系应运而生。该体系包括科学组合利用捕食螨(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 Oudermans)、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 Nixon和叉角厉蝽Cantheconidae furcellata Wolff防治多种烟田害虫,以及利用烟草内源抗病毒制剂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是目前云南烟区重点推广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IPM框架内各单一防控技术在治理多种害虫时发生的“低协同度”和“低覆盖度”的问题,我们前期提出了“多害虫多维治理”(Multi-Dimensional Management of Multiple Pests,3MP)理论框架。本研究基于3MP理论框架,就如何提高烟草“四虫一剂”体系中各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度展开讨论,旨在为优化“四虫一剂”防控体系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四虫一剂” 3MP理论框架 I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烟色拟青霉对烟粉虱的致病力测定 被引量:19
18
作者 黄振 任顺祥 黎崇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0-44,共5页
用1.0×10^7mL^-1的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分生孢子悬浮液侵染烟粉虱Bemisiatabaci的1龄、2龄、3龄、4龄若虫和伪蛹,其累计死亡率分别为81.28%、91.40%、39.26%、24.67%和7.91%,差异显著,其中以烟粉... 用1.0×10^7mL^-1的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分生孢子悬浮液侵染烟粉虱Bemisiatabaci的1龄、2龄、3龄、4龄若虫和伪蛹,其累计死亡率分别为81.28%、91.40%、39.26%、24.67%和7.91%,差异显著,其中以烟粉虱的2龄若虫对攻烟色拟青霉最敏感,累计死亡率最高.用1.0×10^5、5.0×10^5、1.0×10^6、5.0×10^6、1.0×10^7、5.0×10^7、1.0×10^8mL^-1的攻烟色拟青霉孢子悬浮液分别处理烟粉虱2龄若虫,以5.0×10^7mL^-1的效果最佳,在第10、12、14d时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高达89.33%、92.58%和92.69%.不同孢子含量的攻烟色拟青霉对烟粉虱的LC50值差异显著,对烟粉虱的LT50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处理后第2~6d番茄、节瓜、黄瓜、茄子上攻烟色拟青霉对烟粉虱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在第8~14d4种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烟色拟青霉 烟粉虱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菌和芒果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13
19
作者 丘麒 罗建军 +2 位作者 曾勇 叶倩文 钟国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588-3589,共2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巴核桃等21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菌和芒果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以10 mg(干粉)/ml溶剂处理后5 d对荔枝霜疫霉菌抑菌活性较高的是巴核桃、大杨柳和甘草提取物,抑菌率分别为100%、87.72%、87.2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巴核桃等21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菌和芒果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以10 mg(干粉)/ml溶剂处理后5 d对荔枝霜疫霉菌抑菌活性较高的是巴核桃、大杨柳和甘草提取物,抑菌率分别为100%、87.72%、87.20%;对芒果炭疽病菌抑菌活性较好的是水茄提取物,其抑菌率为69.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霜疫霉菌 芒果炭疽病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平与高温对Cardinium的灭活效果及其对烟粉虱寄主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任素丽 尹祥杰 +2 位作者 郭秋 任顺祥 邱宝利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7-474,共8页
共生菌Cardinium是烟粉虱Bemisia tabaci体内的一种内共生细菌,对烟粉虱的生物学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PCR技术,首先对两种入侵的B、Q生物型以及一种本土的Cv生物型烟粉虱种群体内Cardinium的感染率进行了检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 共生菌Cardinium是烟粉虱Bemisia tabaci体内的一种内共生细菌,对烟粉虱的生物学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PCR技术,首先对两种入侵的B、Q生物型以及一种本土的Cv生物型烟粉虱种群体内Cardinium的感染率进行了检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利福平抗生素与高温处理对Q型烟粉虱体内的Cardinium的灭活情况;进一步比较了Cardinium阳性与阴性Q型烟粉虱种群在发育、存活与繁殖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型不同,其体内Cardinium的感染率也存在显著差异;B、Q和Cv型烟粉虱Cardinium的感染率分别为26.7%、91.6%与82.9%。三种浓度的利福平蔗糖溶液(0.5、1.0与2.0 mg/m L)对Q型烟粉虱体内Cardinium的灭活效果不同,考虑到灭活效果及对烟粉虱生命力的影响,以1.0 mg/m L的浓度连续饲喂7 d以上的灭活效果最佳;高温36-40℃连续处理3-9 d均不能去除Q型烟粉虱体内的Cardinium。与Cardinium阳性的烟粉虱种群相比,阴性的Q型烟粉虱种群发育延迟,世代存活率降低,后代雄性比例增加,单雌产卵量减少。研究结果对于全面了解Cardinium共生菌与烟粉虱之间的互作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高温 烟粉虱 CARDINIUM 共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