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焦油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乐豪 闻光东 +4 位作者 杨启炜 张铭 邢华斌 苏宝根 任其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07-2416,共10页
生物质气化技术是目前常见的生物质能转化技术,其过程中产生的焦油不仅有腐蚀设备、堵塞管道、造成二次污染等危害,而且会降低生物质气化效率。文章介绍了生物质焦油的组成、危害及其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最近几年里催化裂解法和等离子... 生物质气化技术是目前常见的生物质能转化技术,其过程中产生的焦油不仅有腐蚀设备、堵塞管道、造成二次污染等危害,而且会降低生物质气化效率。文章介绍了生物质焦油的组成、危害及其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最近几年里催化裂解法和等离子体法处理焦油的研究进展,并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物理法具有设备和操作流程简单的优点,但存在焦油自身能量得不到利用和二次污染等问题。热裂解法可将焦油转化为气体,具有增加产品气能量含量的优点,但对操作温度的要求高,耗费较大。催化裂解法的温度低于热裂解法,是目前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但仍普遍存在催化剂稳定性差、易失活、价格高等难题。等离子体法是近年来新兴的焦油处理方法,包括冷等离子体法和热等离子体法。其中,热等离子体法具有高温、高焓、高电子密度的特点,为生物质焦油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焦油 合成气 热解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孔HZSM-5分子筛催化快速热解生物质制芳烃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会霞 周峰 +2 位作者 武光 傅杰 乔凯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200-5207,共8页
采用酸和/或碱处理法制备了一系列多级孔HZSM-5分子筛,采用XRD、N2吸附、XRF、TEM、27AlMAS NMR和NH3-TPD等表征手段对其孔道结构和酸性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采用碱处理方法,可获得孔径集中于3~6nm的介孔结构,通过改变酸、碱处理次序... 采用酸和/或碱处理法制备了一系列多级孔HZSM-5分子筛,采用XRD、N2吸附、XRF、TEM、27AlMAS NMR和NH3-TPD等表征手段对其孔道结构和酸性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采用碱处理方法,可获得孔径集中于3~6nm的介孔结构,通过改变酸、碱处理次序,可调变酸中心数量和强酸/总酸中心比例。在Py-GC/MS装置上,以纤维素和水稻秸秆为原料,研究多级孔分子筛结构对催化快速热解(CFP)制芳烃反应的影响。反应评价结果表明,同商品级HZSM-5相比,采用先碱后酸处理获得的多级孔HZSM-5分子筛(HZ-OH/H),可将纤维素CFP芳烃碳产率由32.3%提高至43.6%,可将水稻秸秆CFP芳烃碳产率由23.0%提高至30.8%。多级孔HZ-OH/H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和酸中心分布特征,对开发应用于生物质制芳烃的高效工业催化剂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孔HZSM-5 催化 热解 生物质 芳烃 纤维素 秸秆 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等离子体处理生物质焦油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铭 李乐豪 +5 位作者 李如龙 吴剑骅 苏宝根 闻光东 杨启炜 任其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773-4782,共10页
生物质气化过程中副产的焦油不仅有腐蚀设备、堵塞管道等危害,而且会降低生物质气化效率,传统的物理处理与热裂解处理方法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基于旋转弧热等离子体反应装置,以二氧化碳作为等离子介质,选取苯及苯萘混合物作为生物质焦油... 生物质气化过程中副产的焦油不仅有腐蚀设备、堵塞管道等危害,而且会降低生物质气化效率,传统的物理处理与热裂解处理方法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基于旋转弧热等离子体反应装置,以二氧化碳作为等离子介质,选取苯及苯萘混合物作为生物质焦油的模型化合物进行了气化实验,实现了向合成气的高效转化(碳收率可达到90%以上),初步显示了该路线的可行性。进一步分析了真实生物质焦油的物质组成,考察了二氧化碳等离子体对焦油的气化性能,焦油内的水分可作为气化剂,调节合成气中H2/CO的比例(0.3~1)。上述结果为生物质焦油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弧等离子体 生物质焦油 气化 二氧化碳 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及生物医药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郑超 徐羽贞 +2 位作者 黄逸凡 刘振 闫克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85-2193,共9页
低温等离子体的生物学效应包括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和对动物细胞的刺激作用,分别造就了一批灭菌技术和临床医药技术。本文介绍了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在医疗器械、水和空气净化、食品和包装材料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其中已商业化的医疗器械灭... 低温等离子体的生物学效应包括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和对动物细胞的刺激作用,分别造就了一批灭菌技术和临床医药技术。本文介绍了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在医疗器械、水和空气净化、食品和包装材料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其中已商业化的医疗器械灭菌器主要分低气压和常压两种,低气压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体积较大,常压等离子体灭菌器的优点则是结构简单和便于操作。等离子体灭菌技术用于水、空气、食品等领域由于能耗、效率、化学残留等问题尚未商业化。在医药技术方面,近十年来开发的等离子体技术和装备成功运用于龋齿、皮肤、伤口、癌症等的处理,部分已进入临床应用。将来的研究重点在于明确等离子体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并开发出更高效、实用的用于各相关行业的等离子体技术和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生物医药 消毒灭菌 水处理 空气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孔材料吸附分离六氟化硫/氮气研究进展
5
作者 韩沛 李金键 +4 位作者 柯天 张治国 鲍宗必 任其龙 杨启炜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92-3617,共26页
六氟化硫与氮气的混合气体是电力工业中最重要的新兴绝缘介质之一,从废弃设备和废气中分离回收六氟化硫具有重要意义。吸附法避免了高能耗的相变过程,具有绿色节能的特点,然而六氟化硫与氮气均为惰性的非极性分子,因此开发能够精准辨识... 六氟化硫与氮气的混合气体是电力工业中最重要的新兴绝缘介质之一,从废弃设备和废气中分离回收六氟化硫具有重要意义。吸附法避免了高能耗的相变过程,具有绿色节能的特点,然而六氟化硫与氮气均为惰性的非极性分子,因此开发能够精准辨识六氟化硫的吸附剂极具挑战。目前获得研究的吸附分离材料已经从传统的沸石分子筛发展到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主的新型吸附剂,这些材料具有结构的高度可调性,可以有预期地对其进行设计,从而体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吸附六氟化硫的能力。本文重点总结了这些材料的结构特点、调控策略、分离性能及其机理,同时指出一些尚存的重要问题,如对扩散传质规律与材料稳定性的研究不足、对材料潜力的评价不够全面等,应当在未来的研究中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多孔材料 吸附分离 六氟化硫 金属有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1/In-TS-1催化果糖一步法醇解制备乳酸甲酯连续化试验
6
作者 李愽龙 蒋雨希 +3 位作者 任傲天 秦雯琪 傅杰 吕秀阳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78-2686,共9页
乳酸甲酯(MLA)是重要的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其中生物质糖固定床催化连续醇解制备MLA是未来工业化的方向。前期采用间歇釜开发了TS-1和In-TS-1两种长效催化剂,本文开展了在固定床中TS-1和In-TS-1催化果糖连续醇解制备MLA的试验。结果表明... 乳酸甲酯(MLA)是重要的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其中生物质糖固定床催化连续醇解制备MLA是未来工业化的方向。前期采用间歇釜开发了TS-1和In-TS-1两种长效催化剂,本文开展了在固定床中TS-1和In-TS-1催化果糖连续醇解制备MLA的试验。结果表明,在200℃,系统压力4.8 MPa下,TS-1和In-TS-1可稳定运行144 h且未发生失活,MLA收率分别达到50.4%和60%。XRD、N2吸脱附试验、TG-DSC、Py-FTIR、ICP-OES等一系列表征结果表明反应后催化剂的晶型、孔道结构、表面酸性质保持稳定,Ti、In金属流失极少,证实了TS-1和In-TS-1催化剂在固定床连续反应过程中的稳定性。本研究为推进In-TS-1催化果糖连续醇解制备MLA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化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床 果糖醇解 乳酸甲酯 催化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在线监测蛋白A亲和层析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
7
作者 范煜 乔亮智 +6 位作者 纪凯迪 阎续 高栋 王海彬 阮银兰 姚善泾 林东强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2,共10页
针对蛋白A亲和层析过程,利用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建立细胞培养液中抗体浓度的拉曼光谱模型,实现复杂料液中抗体浓度的在线测量。针对不同上样条件的拉曼光谱数据,分别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岭回归建模。结果显示,PLS模型的最小交叉验证... 针对蛋白A亲和层析过程,利用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建立细胞培养液中抗体浓度的拉曼光谱模型,实现复杂料液中抗体浓度的在线测量。针对不同上样条件的拉曼光谱数据,分别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岭回归建模。结果显示,PLS模型的最小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088 g·L^(-1),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112 g·L^(-1);岭回归模型的RMSECV为0.097 g·L^(-1),RMSEP为0.055 g·L^(-1)。对比两个拉曼模型,发现岭回归模型可以平衡模型复杂性和精度,降低模型过拟合的风险,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此外,对于不同数据集划分,均发现岭回归法的拟合和预测性能优于PLS。结果表明,基于岭回归方法建立的拉曼光谱模型能够准确预测亲和层析过程中复杂料液的抗体浓度,有望为连续抗体捕获过程的在线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亲和层析 在线监测 偏最小二乘法 岭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使能技术在化妆品原料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左一萌 张姣姣 连佳长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53,共21页
伴随消费者对化妆品的需求急剧增长,化妆品原料市场同步扩张。化妆品原料作为化妆品的核心成分,不仅承载着化妆品的主体功效和产品竞争力,同时对化妆品的安全也至关重要。合成生物学是以工程化设计为理念,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计算机模拟... 伴随消费者对化妆品的需求急剧增长,化妆品原料市场同步扩张。化妆品原料作为化妆品的核心成分,不仅承载着化妆品的主体功效和产品竞争力,同时对化妆品的安全也至关重要。合成生物学是以工程化设计为理念,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和生物工程等技术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的设计、改造乃至重新合成的一门新兴交叉融合性学科。合成生物学的进步使微生物宿主能够以高效、具有成本竞争力和安全的方式合成有价值的天然产物。随着合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酿酒酵母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物底盘细胞,在化妆品原料合成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构建酿酒酵母细胞工厂异源生物合成化妆品原料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具有环保、可持续的优点,可以减少对传统物理提取法的依赖以及规避化学合成法的污染问题。本文综述了酿酒酵母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化妆品原料生物合成途径构建中的关键作用,总结了基因多拷贝整合、区室化工程、转运工程、人工多细胞体系等代谢工程策略在化妆品原料酿酒酵母细胞工厂优化中的应用,并进一步从萜类、维生素类、多酚类、蛋白质与氨基酸类等不同类别的化妆品活性成分出发,阐述了酿酒酵母细胞工厂生物合成化妆品原料的最新进展。虽然酿酒酵母在化妆品原料大规模生产方面具有巨大潜能与优势,然而目前仍面临诸如产品生物合成途径未完全解析、生物合成水平较为低下、分离纯化困难等一系列挑战。未来,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手段有望开发更为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并应用于酿酒酵母细胞工厂的优化与化妆品原料成分的合成中,为化妆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化妆品原料 合成生物学 基因组编辑 代谢工程 细胞工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DI-TOF MS基质HCCA与含巯基生命物质加成反应的质谱研究
9
作者 李静 任其龙 潘远江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3-141,I0001,共10页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电喷雾质谱(ESI-MS)研究含巯基的生命物质(氨基酸、肽及蛋白质)与MALDI常用基质α-氰基-4-羟基肉桂酸(HCCA)之间的加成反应,并分别考察了其在酸性、弱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反应情况。结...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电喷雾质谱(ESI-MS)研究含巯基的生命物质(氨基酸、肽及蛋白质)与MALDI常用基质α-氰基-4-羟基肉桂酸(HCCA)之间的加成反应,并分别考察了其在酸性、弱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含巯基的生命物质易与HCCA发生加成反应,使待测物在质谱图中产生189.0 u的质量数迁移。此外,使用高分辨质谱分析加成产物,并通过串联质谱分析进一步确认其为共价结合产物。此研究为确定MALDI基质与含巯基的生命物质之间的加成反应提供了依据,以期减少质谱中基质对含有巯基化合物测试的干扰,为基质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 电喷雾质谱(ESI-MS) α-氰基-4-羟基肉桂酸(HCCA) 分析物-基质加合产物 含巯基生命物质 碎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孔聚丙烯酰胺晶胶微球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和吸附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鲁丹萍 占晓勇 +1 位作者 林东强 姚善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50-2356,共7页
利用反相悬浮结合溶剂结晶致孔法制备了具有超大孔隙、球形度良好的聚丙烯酰胺晶胶微球,晶胶微球平均粒径为234.1μm,孔径约为10~50μm。采用原位接枝法,将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A)接枝到晶胶微球孔隙表面上,得到... 利用反相悬浮结合溶剂结晶致孔法制备了具有超大孔隙、球形度良好的聚丙烯酰胺晶胶微球,晶胶微球平均粒径为234.1μm,孔径约为10~50μm。采用原位接枝法,将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A)接枝到晶胶微球孔隙表面上,得到了带有磺酸基团的阳离子交换晶胶微球。考察了晶胶微球的生物相容性和吸附蛋白质及重金属离子Cu2+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添加晶胶微球,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影响不大。接枝了AMPSA的晶胶微球表现出更强的吸附Cu2+的能力,吸附容量达到1.14 mmol·g-1。同时,接枝后的晶胶微球也具有一定吸附蛋白质的能力,溶菌酶的吸附容量达到54.5 mg·g-1。因此,该大孔晶胶可望在微生物固定化、生物分离和重金属离子吸附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聚合物 晶胶微球 离子交换 原位接枝 生物相容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滴滤塔去除硫醇和BTEX的性能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佩伦 乐绍明 +7 位作者 张浩哲 钱薇 吴超 李锋 李素静 郭天蛟 李伟 王向前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5-535,共11页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排放的恶臭硫醇和苯、甲苯、乙苯及二甲苯(benzene,toluene,ethyl benzene and xylenen,BTEX)污染物,采用生物法对其进行去除。在生物滴滤塔(biotrickling filter,BTF)中接种二甲苯降解菌Pandoraea sp.WL1和硫醇降解菌P...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排放的恶臭硫醇和苯、甲苯、乙苯及二甲苯(benzene,toluene,ethyl benzene and xylenen,BTEX)污染物,采用生物法对其进行去除。在生物滴滤塔(biotrickling filter,BTF)中接种二甲苯降解菌Pandoraea sp.WL1和硫醇降解菌Pseudomonas sp.WL2,对硫醇和BTEX的去除性能、动力学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特性进行详细研究。运行结果表明,优选菌的接种能大大缩短BTF的启动时间。宏观动力学分析表明,该体系混合VOCs的最大去除能力为210.7g·m^-3·h^-1。16S rRNA测序表明,在经过长时间混合底物的通入后,Hydrogenophaga(17.2%)和Pseudomonas(8.1%)取代Pandoraea成为BTF内的主导菌属。Thiobacillus(4.5%)和Pseudomonas(8.1%)菌属在恶臭硫醇的生物降解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醇 BTEX 生物滴滤塔 微生物群落 16S r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酮基-D-葡萄糖酸生物制造L-(+)-酒石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建锋 吴绵斌 +1 位作者 林建平 岑沛霖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16,共4页
利用生物质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L-(+)-酒石酸符合当前国际的需求。从生产方式、发酵底物及工艺方面综述了L-(+)-酒石酸的研究情况,并指出糖质发酵法生物制造L-(+)-酒石酸的潜在优势,讨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反应的机理以及前体物质的研... 利用生物质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L-(+)-酒石酸符合当前国际的需求。从生产方式、发酵底物及工艺方面综述了L-(+)-酒石酸的研究情况,并指出糖质发酵法生物制造L-(+)-酒石酸的潜在优势,讨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反应的机理以及前体物质的研究情况,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酒石酸 5-酮基-D-葡萄糖酸 生物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定性硅基杂化纤维素衍生物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其色谱拆分性能
13
作者 罗飞 翁西伦 +2 位作者 鲍宗必 杨亦文 任其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520-4525,共6页
合成了含少量3-(三乙氧基硅)丙基氨基甲酸酯的纤维素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CDMPC),并采用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SE)为偶联剂,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得到新型硅基杂化手性固定相。该固定相的CDMPC含量达60%,在含有10%... 合成了含少量3-(三乙氧基硅)丙基氨基甲酸酯的纤维素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CDMPC),并采用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SE)为偶联剂,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得到新型硅基杂化手性固定相。该固定相的CDMPC含量达60%,在含有10%氯仿的流动相中保持良好的手性识别性能和机械强度。使用其拆分了多种手性化合物,拆分效果优于商品柱Chiralpak IB,其中对2,2,2-三氟-1-(9-蒽基)乙醇和反式二苯乙烯氧化物对映体的分离选择性分别达到2.99和2.48,表明该类硅基杂化类手性固定相在制备色谱领域中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固定相 杂化材料 色谱 分离 机械性能 溶剂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苯异构体吸附分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莹 郑芳 +3 位作者 杨启炜 张治国 任其龙 鲍宗必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095,共15页
二甲苯异构体的分离与纯化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过程之一,但二甲苯异构体的结构和性质极其接近,常规精馏和深冷结晶法分离能耗高、生产效率低。模拟移动床色谱是主流的二甲苯异构体分离技术,但作为吸附剂的分子筛在吸附容量和分离选择... 二甲苯异构体的分离与纯化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过程之一,但二甲苯异构体的结构和性质极其接近,常规精馏和深冷结晶法分离能耗高、生产效率低。模拟移动床色谱是主流的二甲苯异构体分离技术,但作为吸附剂的分子筛在吸附容量和分离选择性两方面均存在不足。金属有机框架和超分子材料具有组装自由、结构多样和性质可调等优点,可通过构建极性孔环境或精准设计孔道尺寸与形状实现二甲苯异构体的高效辨识与分离。本文综述了金属有机框架和超分子材料在二甲苯异构体吸附分离中的研究进展,从静电作用、尺寸筛分和形状筛分等方面探讨了二甲苯异构体分离的内在机制,总结了金属有机框架在二甲苯分离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分离 吸附剂 二甲苯异构体 对二甲苯 金属有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烃/环烷烃吸附分离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彬浩 朱小倩 +5 位作者 柯天 张治国 鲍宗必 任其龙 苏宝根 杨启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63-1881,共19页
吸附法由于其节能环保的特性有潜力替代萃取精馏成为分离同碳数芳香烃/环烷烃的新方法,目前采用的吸附分离材料已从传统的沸石分子筛发展到包括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共价有机框架(COFs)和多孔分子晶体(PMCs)在内的新型多孔材料,体... 吸附法由于其节能环保的特性有潜力替代萃取精馏成为分离同碳数芳香烃/环烷烃的新方法,目前采用的吸附分离材料已从传统的沸石分子筛发展到包括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共价有机框架(COFs)和多孔分子晶体(PMCs)在内的新型多孔材料,体现出优异的选择性、优先吸附芳香烃或环烷烃的能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OFs、COFs和PMCs在苯/环己烷和甲苯/甲基环己烷分离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三类材料结构的设计思路、吸附分离性能及其机理,包括热力学平衡、分子排阻等两类不同的机理。在取得较大研究进展的同时,该领域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对吸附质扩散传质规律和混合物固定床分离性能研究不足、对材料稳定性和杂质敏感性关注较少、多孔材料结构复杂、经济性有待提升等,在未来的研究中需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吸附分离 芳香烃 环烷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单抗电荷异质体的模型辅助过程优化
16
作者 许茹枫 陈煜成 +5 位作者 高丹 焦静雨 高栋 王海彬 姚善泾 林东强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03-1911,共9页
针对单抗电荷异质体分离,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机理模型,预测洗脱分离行为,辅助工艺条件优化。设计了校准实验,拟合得到模型参数,模型计算与实验吻合良好,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利用模型分析比较了不同洗脱方式,得到最优的两步阶跃洗脱方案,... 针对单抗电荷异质体分离,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机理模型,预测洗脱分离行为,辅助工艺条件优化。设计了校准实验,拟合得到模型参数,模型计算与实验吻合良好,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利用模型分析比较了不同洗脱方式,得到最优的两步阶跃洗脱方案,具有较高的收率,但发现该分离过程对盐浓度极为敏感。进一步针对第一步洗脱盐浓度进行过程稳健性约束的过程优化,发现盐浓度为108.5 mmol/L时过程稳健性增强。经实验验证,两步阶跃洗脱收率最高可达到85.3%,稳健约束优化后第一步等度洗脱盐浓度操作区间增大为98.9~117.5 mmol/L。结果表明,模型辅助的工艺优化可以进行复杂条件分析,促进难分离体系的分离过程优化,并能够针对过程稳健性给出合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电荷异质体 分离 离子交换层析 层析模型 过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辅助的单抗连续捕获工艺分析和过程优化
17
作者 马烨玮 孙艳娜 +3 位作者 高栋 王海彬 姚善泾 林东强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74-4285,共12页
连续流层析具有提高过程产率和介质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显著优势,在抗体药物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连续流层析模式多样,影响因素众多,传统的基于实验的过程开发方法存在困难。将模型辅助方法引入到连续流层析亲和捕获过程... 连续流层析具有提高过程产率和介质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显著优势,在抗体药物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连续流层析模式多样,影响因素众多,传统的基于实验的过程开发方法存在困难。将模型辅助方法引入到连续流层析亲和捕获过程,建立了模型辅助过程优化方法,系统比较了两柱、三柱和四柱连续捕获模式,确定了最佳模式和操作条件,并经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与批次层析相比,四柱连续捕获的过程产率提高了27.2%,介质利用率提高了50.1%,且产品质量稳定。由此说明,模型辅助方法有助于确定最佳连续捕获模式和操作条件,促进过程优化,加速抗体药物连续生产过程的工业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层析 抗体捕获 模型辅助方法 蛋白A亲和层析 过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味剂三氯蔗糖合成法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9
18
作者 吴红英 鲍宗必 +3 位作者 张治国 任其龙 邢华斌 杨亦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7-238,共12页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高质量且高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的需求日益增长,三氯蔗糖是最理想的人工甜味剂,具有非营养、低热量、高甜度、高安全性和风味好等特点,所以三氯蔗糖合成法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三氯蔗糖各合成法的国...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高质量且高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的需求日益增长,三氯蔗糖是最理想的人工甜味剂,具有非营养、低热量、高甜度、高安全性和风味好等特点,所以三氯蔗糖合成法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三氯蔗糖各合成法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综合评价了各合成法,认为全基团保护法合成步骤太过繁锁;单基团保护法中的乙酸酐法和原乙酸三甲酯法仍存在一定缺陷,但有机锡法合成步骤少,有机锡可回收再利用,是目前最适宜于工业化的合成方法;而酶法,特别是蔗糖法,由于其环保和高选择性而被认为是未来最有潜力的合成法;同时一些新的合成法,如三氯蔗糖-6-酯的酶水解等,均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并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蔗糖 甜味剂 全基团保护法 单基团保护法 酶-化学联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萃取分离结构相似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启炜 鲍宗必 +1 位作者 邢华斌 任其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99,共9页
结构相似化合物的高效分离是化学工业最具挑战的难题之一,传统分离方法存在选择性低、溶剂消耗大、能耗高等不足。基于离子液体较强的氢键、π-π作用能力及良好的成相能力,离子液体液-液萃取过程能够有效识别结构相似化合物物化性质的... 结构相似化合物的高效分离是化学工业最具挑战的难题之一,传统分离方法存在选择性低、溶剂消耗大、能耗高等不足。基于离子液体较强的氢键、π-π作用能力及良好的成相能力,离子液体液-液萃取过程能够有效识别结构相似化合物物化性质的微小差异,提高分离选择性,同时还可获得较高的分配系数和萃取容量,并抑制乳化的发生。本文在简要介绍离子液体偶极性/可极化性、氢键酸碱性和液-液相平衡规律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离子液体液-液萃取技术在不同类型结构相似化合物选择性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与亲水性化合物的分离相比,离子液体液-液萃取技术在疏水性结构相似化合物及表面活性结构相似化合物的分离中更具优势。离子液体-分子溶剂复合萃取剂的研究则为解决离子液体黏度大、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了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萃取 分离 相平衡 结构相似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气中烷烃、烯烃新型分离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士珍 苏宝根 +3 位作者 鲍宗必 苏云 杨亦文 任其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6-405,共10页
综述了二十年来烯烃烷烃新型分离吸附剂的研究进展,与传统的π络合吸附剂相比,优先吸附烯烃的吸附剂包括金属有机材料(MOF)、Engelhard Titanosilicate(ETS)、高硅分子筛和介孔分子筛,主要是利用氢键作用、孔径大小、分子扩散速率差异... 综述了二十年来烯烃烷烃新型分离吸附剂的研究进展,与传统的π络合吸附剂相比,优先吸附烯烃的吸附剂包括金属有机材料(MOF)、Engelhard Titanosilicate(ETS)、高硅分子筛和介孔分子筛,主要是利用氢键作用、孔径大小、分子扩散速率差异或π络合作用,将烷烃烯烃分离;而优先吸附烷烃的吸附剂包括AlMePO-α、ZIF-7和凹凸棒黏土,主要利用吸附剂上甲基与烷烃的相互作用。MOF对烯烃吸附量大,但选择性较差;高硅分子筛对烯烃的动力学分离效果良好;介孔分子筛经过渡金属改性后,对烯烃有优良的选择性;ETS类对烯烃有较高的吸附量和选择性,且稳定性强,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烃 烯烃 吸附剂 吸附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