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1篇文章
< 1 2 2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树桑黄总三萜的提取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坤 付鑫垚 +5 位作者 郭彤 张婉月 赵庆生 孔泽娟 程华 宋恒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7,共11页
为了优化桑树桑黄总三萜的提取工艺,纯化总三萜并分析其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该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桑树桑黄总三萜的提取工艺,经D101型大孔树脂和Sephadex LH-20层析联用纯化总三萜,结合UHPLC-ESI-MS技术分析三萜成分,并... 为了优化桑树桑黄总三萜的提取工艺,纯化总三萜并分析其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该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桑树桑黄总三萜的提取工艺,经D101型大孔树脂和Sephadex LH-20层析联用纯化总三萜,结合UHPLC-ESI-MS技术分析三萜成分,并通过CCK8法、DPPH法和ABTS法对其进行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5 min、提取温度45℃、乙醇浓度75%、液料比35∶1(mL·g^(-1)),此条件下总三萜含量为10.34 mg·g^(-1)。(2)纯化后的Fraction a(Fa)组分纯度为47.98%,提高了3.8倍;从Fa中检测出8种三萜成分,即甘草次酸、黄柏酮、熊果酸、大戟醇、24,25-二氢羊毛甾醇、大豆皂苷B、羊毛甾醇、山楂酸。(3)200μg·mL^(-1)时Fa对肿瘤细胞PC3的抑制率为68.65%,高于5-氟尿嘧啶66.30%;Fa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有较高的清除能力,半数清除率分别为42.76μg·mL^(-1)和66.24μg·mL^(-1)。该研究为桑树桑黄总三萜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桑黄 三萜 响应面优化 纯化 抗肿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短期增减对藓结皮微生物组氮循环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靖宇 曹梓渝 +4 位作者 李佳佳 刘建利 王颖 张蓉 魏淑花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17-4430,共14页
生物土壤结皮在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候模型预测西北地区未来将会经历降水模式的显著变化,而氮循环对这些变化特别敏感。然而,降水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对生物土壤结皮氮循环过程产生哪些影... 生物土壤结皮在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候模型预测西北地区未来将会经历降水模式的显著变化,而氮循环对这些变化特别敏感。然而,降水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对生物土壤结皮氮循环过程产生哪些影响仍然不是很清楚。在宁夏荒漠草原生态修复野外定位观测研究区内,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置降水量增减观测样地,借助宏基因组测序方法,对自然降水(CK)、减水50%(DW)、增水50%(AW)这3种处理条件下参与氮循环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功能基因多样性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藓结皮土壤参与氮循环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主要包括细菌域的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和假单胞菌门(Pseudomonadota)以及属于古菌域的亚硝化球菌门(Nitrososphaerota)。NMDS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降水条件下藓结皮土壤中参与氮循环的微生物类群存在显著差异,与氮循环相关的功能基因多样性也存在显著差异。narB基因的相对多度在AW条件下显著高于CK和DW,nasB基因的相对多度在AW条件下显著高于DW,nrfA基因的相对多度在DW条件下显著低于CK,pmoB/amoB基因的相对多度不论在DW还是AW条件下均显著高于CK。PERM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降水处理以及土壤有机质(SOM)可以分别解释参与氮循环微生物属水平组成差异的20.25%和14.12%以及参与氮循环功能基因多样性组成差异的26.23%和19.33%。藓结皮土壤微生物参与氮循环的过程中,受到降水量的显著影响,在未来降水量增加的背景下,藓结皮土壤中的化学性质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同化性硝酸盐还原过程会增强。未来出现降水量减少的趋势,可能会导致藓结皮土壤中NH_(4)^(+)-N含量的增加,同时会限制异化性硝酸盐还原过程。无论减水还是增水条件下,都会促进氨氧化过程的增强。藓结皮微生物组响应降水量变化的过程中,其功能基因多样性的差异表明了微生物在氮循环功能方面的适应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藓结皮 氮循环 降水 土壤化学性质 宏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教学改革对促进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以陕西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课程为例
3
作者 王梦姣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5期175-178,共4页
《微生物学》是生物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该文以陕西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课程为例,从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目标、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成效3个方面进行探索。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开发教学案例,将专业教育与价值观... 《微生物学》是生物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该文以陕西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课程为例,从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目标、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成效3个方面进行探索。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开发教学案例,将专业教育与价值观培养有机结合,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教学实践表明,改革后的课程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业素养,为生物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开花生物学及授粉方式对果实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林秀 姚小华 +4 位作者 曾海涛 滕建华 徐皓 陈娟娟 常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3,共11页
为探究油茶开花生物学及不同授粉方式对油茶果实发育的影响,以14年生国家审定良种‘长林4号’(CL4)和‘长林53号’(CL53)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统计分析了2个油茶品种的花期特性、花器官结构特征,以及3种不同授粉方式(自然授粉、自花授粉、... 为探究油茶开花生物学及不同授粉方式对油茶果实发育的影响,以14年生国家审定良种‘长林4号’(CL4)和‘长林53号’(CL53)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统计分析了2个油茶品种的花期特性、花器官结构特征,以及3种不同授粉方式(自然授粉、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下油茶果的果实性状和经济性状差异。结果表明:①CL4为早花品种,CL53为中花品种,昆虫访花行为频繁,有利于异花授粉,CL4相比更有利于进行自花授粉。②横径、纵径动态分析发现,同一时间段CL53×CL53横径、纵径最小,与其他组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L4×CL4与异花授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果实性状的比较发现,CL53自花授粉与自然授粉和异花授粉相比,果实的鲜果质量、横径、纵径明显下降,而CL4所有授粉组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利用隶属函数对经济性状综合排名发现,排名第1、2、3的分别为CL4×CL4、CL53×CL4、CL4×CL53。综合表明:CL53异花授粉优势明显,而CL4自花授粉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此外,CL4和CL53可互为父母本进行异花授粉,授粉果实品质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开花生物学 授粉方式 果实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缺血性脑卒中生物标志物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菲 刘天平 +4 位作者 关雅今 郝伟超 温鼎声 谢水林 别亚男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7,共9页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仍未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索IS后血浆和脑组织中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寻找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将12头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仍未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索IS后血浆和脑组织中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寻找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将12头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额颞入路电凝闭塞大脑中动脉构建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术后36 h收集血浆及脑组织样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检测,在p<0.05的条件下进行主成分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剔除外源性代谢物,最后进行HMDB(Human Metabolome Database)化合物分类、KEGG通路分析及VIP分析。血浆代谢组学结果显示,86个差异代谢物上调,149个下调,显著差异代谢产物包括(Z)-3-氧代-2-(2-戊烯基)-1-环戊乙酸、反式肉桂酸和肉桂酰甘氨酸。脑组织代谢组学结果显示58个差异代谢物上调,53个下调,显著差异代谢物包括2,3-二氢黄酮-3-醇、胍基乙酸(GAA)、N-乙酰-D-色氨酸、氧化型谷胱甘肽、2-羟基喹啉和N-乙酰-L-天冬氨酸(NAA)。在血浆和脑组织中,前五类化合物中共同化合物类别为有机酸及其衍生物、脂质和脂质样分子、有机杂环化合物以及有机氧化合物。血浆和脑组织的共同代谢通路涉及氨基酸代谢、消化系统、癌症概述和脂类代谢通路。(Z)-3-氧代-2-(2-戊烯基)-1-环戊乙酸、GAA、氧化型谷胱甘肽及NAA可能是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为IS的早期筛查和临床治疗方法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非靶向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血浆 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苷及其衍生物合成和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君涛 汪凤臣 +3 位作者 杜鹏飞 盛韵脂 冯自立 陈旺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8-254,共7页
三七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是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关键活性成分,主要包含人参皂苷Rb1、Rd、Rg1、Re和三七皂苷R1等常量成分,以及人参皂苷CK、F1、F2等微量成分。这些成分可以通过β-葡萄糖苷酶、α-L-鼠李糖苷酶等生物酶... 三七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是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关键活性成分,主要包含人参皂苷Rb1、Rd、Rg1、Re和三七皂苷R1等常量成分,以及人参皂苷CK、F1、F2等微量成分。这些成分可以通过β-葡萄糖苷酶、α-L-鼠李糖苷酶等生物酶催化或化学方法实现从常量成分向微量成分的定向转化,主要作用位点是原人参二醇型皂苷的C-3、C-20位和原人参三醇型皂苷的C-6、C-20位糖苷键。研究显示,三七皂苷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转移和侵袭、调控细胞周期和能量代谢、促进肿瘤微血管正常化、逆转多药物耐药和化疗药物增敏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效果。总结了三七皂苷的32种单体皂苷结构;并综合分析了酶法和化学法转化三七皂苷结构的机制、作用位点和基团。同时,探讨了三七皂苷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和作用机制。此外,未来的研究应深入探究三七皂苷的构效关系和药代动力学,以期高效、多向地开发基于三七皂苷类化合物的抗肿瘤药物,以优化其药效,为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 衍生物 结构修饰 构效关系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微塑料的生物学毒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杨玉菲 李盼 +4 位作者 薛振 路宏朝 王令 王珊珊 张涛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2,共10页
微塑料已经成为海洋、河流、湖泊和土壤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对不同类型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都有较大影响,最终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累积对人类健康造成较大危害。为全面把握微塑料毒理学研究热点和趋势,本文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We... 微塑料已经成为海洋、河流、湖泊和土壤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对不同类型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都有较大影响,最终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累积对人类健康造成较大危害。为全面把握微塑料毒理学研究热点和趋势,本文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微塑料毒性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微塑料毒性研究领域现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以外文文献发展为主,发文量排名前三的作者和机构均来自于中国,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较大影响力。微塑料毒性领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主要是生物毒性、海洋环境、生态毒性和毒性效应等,早期研究以微塑料环境污染为主,之后集中于生态毒性作用,近年主要为其暴露而引发的疾病及其致病机制等方面。研究已经明确,微塑料暴露可导致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和代谢系统等多种疾病,由于塑料目前的不可替代性,本研究建议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微塑料污染的管控、塑料替代品开发、微塑料生物毒性的预防及微塑料损伤疾病的治疗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毒性 文献计量 CITESPACE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微生物强化的人工湿地对含盐废水中氮的去除
8
作者 李红霞 王浩 +2 位作者 刘乐冕 郭毅松 陈剑锋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70,I0003,I0004,共12页
人工湿地是一种简单高效,常用于废水处理的设施,但对含盐废水处理的研究较少。比较了4种植物的耐盐和氮磷去除能力,并筛选了一株耐盐的好氧硝化-反硝化细菌,构建了植物-微生物强化的植生混凝土人工湿地,研究了其对高盐废水中氮的去除效... 人工湿地是一种简单高效,常用于废水处理的设施,但对含盐废水处理的研究较少。比较了4种植物的耐盐和氮磷去除能力,并筛选了一株耐盐的好氧硝化-反硝化细菌,构建了植物-微生物强化的植生混凝土人工湿地,研究了其对高盐废水中氮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耐盐能力最高,其次是莲子草(Alternanthera sessilis)、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毛苕子(Vicia villosa),4种植物耐受的最高盐度分别为30‰、20‰、10‰、10‰。海马齿对15‰及以上盐度废水中氮的去除率明显高于莲子草,但两种植物除磷能力相似;筛选分离的好氧硝化-反硝化菌株对25‰和35‰盐度培养基中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的去除率均在40%左右。最后构建了3种类型人工湿地并进行了4个周期去氮试验。随着试验周期的增加,细菌强化组的NH^(+)_(4)-N+NO^(-)_(3)-N去除能力逐渐高于混凝土组,第4周期时细菌强化组的NH^(+)_(4)-N+NO^(-)_(3)-N去除率比混凝土组平均高10.86百分点,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人工湿地技术在含盐水体净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植生混凝土 植物-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王浆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及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9
作者 巫红艳 祁珊珊 +6 位作者 张立君 贺博 张玉秀 聂旭莲 姜梦秋 李智渊 郑红星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406-420,共15页
蜂王浆作为我国传统的珍贵营养品和现代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蜂王浆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其中核心活性成分为蜂王浆主蛋白和10-羟基-2-癸烯酸。本文总结了蜂王浆... 蜂王浆作为我国传统的珍贵营养品和现代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蜂王浆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其中核心活性成分为蜂王浆主蛋白和10-羟基-2-癸烯酸。本文总结了蜂王浆在免疫调节、抗氧化与抗衰老、抗炎、抗菌、神经保护、生殖保护、保肝以及抗肿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基于药智网(https://www.yaozh.com/)保健食品注册数据库、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等对国内外蜂王浆保健食品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分析内容涵盖我国生产企业地域分布、功能宣称、配伍规律、国际市场特征、应用现状等。结果显示,我国蜂王浆保健食品呈现区域集聚特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省份,产品剂型以胶囊为主,功能宣称集中于免疫增强、抗疲劳等基础领域。蜂王浆与“人参-蜂蜜-西洋参”原料配伍形成核心组合,并与枸杞、鹿茸、黄芪、VC构建免疫增强协同网络。国际上不同地区蜂王浆产品开发模式各异,临床研究已实现了全年龄段覆盖。未来需构建涵盖特征成分检测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开发酶解脱敏、缓释包埋等新型制剂技术,重点拓展精准营养、军工食品等细分市场,增强产学研合作力度,推动蜂王浆产业从传统原料供应向高附加值产品体系转型升级,为我国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王浆 生物活性 保健食品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来源纤维素酶CelL7的异源表达、酶学表征及生物膜清除作用
10
作者 翁晓敏 胡诗琦 +2 位作者 蔡佳琪 洪健渠 严芬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132,共9页
从海洋细菌Zobellia sp.B2中克隆新型纤维素酶CelL7基因,同时添加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家族3(carbohydrate-binding module family 3,CBM3)基因构建融合基因CelL7-CBM3,并实现其编码的融合蛋白CelL7-CBM3在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异源表达,利... 从海洋细菌Zobellia sp.B2中克隆新型纤维素酶CelL7基因,同时添加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家族3(carbohydrate-binding module family 3,CBM3)基因构建融合基因CelL7-CBM3,并实现其编码的融合蛋白CelL7-CBM3在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异源表达,利用亲和层析柱获得纯化蛋白。CelL7基因序列全长1 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残基,理论蛋白分子质量为40.39 kDa。CelL7和CelL7-CBM3的比酶活力分别为2 249.81 U/mg和2 915.75 U/mg。CelL7与CelL7-CBM3的最适反应温度均为50℃,最适pH值分别为5.0和5.5,Mn^(2+)和Fe^(2+)能激活CelL7,Cu^(2+)抑制CelL7的活力,CelL7可降解羧甲基纤维素钠、纤维二糖和木聚糖。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底物时,CelL7-CBM3的米氏常数(K_(m))为11.70 mg/mL,较CelL7的K_(m)(13.23 mg/mL)有所降低,表明添加结合结构域后的融合酶对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亲和力增强;最大反应速率(V_(max))为175.44 mg/(mL·min),催化常数(K_(cat))为2.78 s^(-1),K_(cat)/K_(m)为0.24 mL/(mg·s),与CelL7相比变化不大。生物膜清除实验表明,10.0~60.0μg/mL的CelL7和30.0~60.0μg/mL CelL7-CBM3能够有效分散生物膜,减少生物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异源表达 结构域融合 生物膜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橙MYC转录因子家族鉴定与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作者 周家豪 张冀芳 +6 位作者 邓勇 高泽昕 刘婕 唐瑄玥 吴卓迪 梁引库 栾明宝 《中国麻业科学》 2025年第2期65-75,101,共12页
为深入了解柑橘次生代谢的分子机制和通过代谢工程手段提升柑橘营养价值,试验以甜橙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sMYC转录因子进行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与分析。研究共鉴定到14个CsMYC转录因子成员,分布在甜橙的4条染色体上。系统发... 为深入了解柑橘次生代谢的分子机制和通过代谢工程手段提升柑橘营养价值,试验以甜橙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sMYC转录因子进行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与分析。研究共鉴定到14个CsMYC转录因子成员,分布在甜橙的4条染色体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甜橙中的CsMYC转录因子家族可以划分为4个亚家族,并且在同一亚家族中的大多数基因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对奉节脐橙(Citrus sinensis L.Osbeck“Fengjie 72-1”)和埃及艳后柑橘(Citrus sinensis L.Osbeck Cleopatra)甜橙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CsMYC1在柑橘汁胞幼果中高量表达,CsMYC5在柑橘果实不同组织幼果中均高量表达,CsMYC11在柑橘白皮层(AL)与囊衣(SM)幼果中均高量表达。同时,CsMYC1、CsMYC2、CsMYC5和CsMYC11在热胁迫(HS)、水分胁迫和热胁迫组合(WS+HS)下有高量表达。通过蛋白互作分析可知,与CsMYC1、CsMYC2、CsMYC5和CsMYC11同源的基因AtMYC1、AtBHLH13、AtBHLH3和AtMYC2直接或间接调控类黄酮合成。这4个基因参与植物防御且均可能参与了柑橘果实类黄酮的生物合成。研究结果为CsMYC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C基因家族 系统发育 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芨滩两种沙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比较
12
作者 黄晶晶 段晓敏 +3 位作者 李佳佳 何王平 熊婉湘 李靖宇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4-263,共10页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显著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植物-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植物健康、适应环境等至关重要,深入了解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可为评价荒漠生态系统植物适应极端环境提供理论依...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显著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植物-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植物健康、适应环境等至关重要,深入了解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可为评价荒漠生态系统植物适应极端环境提供理论依据。选择两种沙生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揭示不同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异同及其在碳源利用方面的差异。研究采用Biolog-ECO生态板对白芨滩地区花棒和沙生针茅两种沙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样品进行碳源利用分析。两种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平均颜色变化率大小关系为花棒非根际土<沙生针茅非根际土<花棒根际土<沙生针茅根际土。连续培养288 h后的沙生针茅非根际土的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花棒根际土(P<0.05),而四种土壤的Simpson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差异。两种植物以糖类化合物和氨基酸为敏感碳源。主成分分析表明,花棒非根际与其他三种土壤碳源利用差异较大,沙生针茅非根际土样地间的碳源利用差异较大;六大类碳源对四种土壤主成分分离的贡献作用相近,起主要作用的是氨基酸类、糖类化合物、羧酸类和聚合物。花棒和沙生针茅两种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基本一致,花棒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分布差异最大。花棒和沙生针茅根际微生物能够提高土壤碳源的利用情况,改善土壤环境,对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土 非根际土 Biolog-ECO 土壤微生物 群落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草原鼠害防治研究现状及生物防治建议
13
作者 杨晨希 石淳 +3 位作者 曹梓渝 杨学龙 赵日良 赵方婷 《草学》 2025年第4期70-76,82,共8页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在草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以期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但鼠害的发生仍制约着宁夏草、林、牧业的发展,草原鼠害治理形势依旧严峻。“种群清除式”的灭...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在草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以期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但鼠害的发生仍制约着宁夏草、林、牧业的发展,草原鼠害治理形势依旧严峻。“种群清除式”的灭鼠策略,严重忽视了鼠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起到的维系食物网、土壤养分循环和植被群落演替等多重功能,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原有食物链的完整性及相关物种间的制约关系。如何发挥好生物防治的积极作用是鼠害综合治理的核心问题。本文立足于较为缺乏防治和监测技术的中国西北地区——宁夏,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草原鼠害的防治方法及研究现状,重点对宁夏草原鼠害的生物防治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鼠害 研究现状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CYTH样蛋白YjbK对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Cereulide生物合成过程的影响
14
作者 梁欣敏 李佳珣 +6 位作者 李阳福 秦科元 李湘 张菊梅 王涓 吴清平 丁郁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134,共10页
为了探究可以引发呕吐型食物中毒的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的合成机制,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对潜在调控基因yjbK进行敲除,发现yjbK在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合成中起正调控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YjbK的潜在磷酸水解酶活性及ExExK关... 为了探究可以引发呕吐型食物中毒的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的合成机制,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对潜在调控基因yjbK进行敲除,发现yjbK在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合成中起正调控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YjbK的潜在磷酸水解酶活性及ExExK关键位点。随后,构建了YjbK的点突变表达与回补菌株,明确了E6和E8位点的突变显著降低了磷酸水解酶活性及呕吐毒素的产量,从而证实了磷酸水解酶活性在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合成进程中发挥了正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呕吐毒素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孢杆菌 呕吐毒素 YjbK蛋白 腺苷酸环化酶 磷酸水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生物工程学科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被引量:25
15
作者 陈剑锋 陈菁 +2 位作者 谢航 许明塔 潘孝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4,共3页
旨在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三性"实验的强化和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的采用等方面的建设,尝试新型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研究型和设计型的生物工程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对生物工程知识的综合理... 旨在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三性"实验的强化和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的采用等方面的建设,尝试新型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研究型和设计型的生物工程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对生物工程知识的综合理解和集成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培养掌握先进生物工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 实验教学 体系创新 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研促进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琇 王薇 +2 位作者 任贤 乌日娜 邓洁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2-134,共3页
探讨在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将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展、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与内容分别融入到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活动中,构建以科研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模式。学生不仅了解了当前生物工程的研究热点和发... 探讨在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将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展、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与内容分别融入到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活动中,构建以科研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模式。学生不仅了解了当前生物工程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也训练了自己的科研思维能力,明显提高了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生物工程 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双语教学,培养国际化的高素质生物工程专业拔尖人才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穗平 潘力 林影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97-198,共2页
进入21世纪以来,生物经济正成为新的时代特征,"国际化"拔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使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跟上学科发展的轰新进展,使其具有原始创新能力、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有必要实施双语教学,以适应我国高... 进入21世纪以来,生物经济正成为新的时代特征,"国际化"拔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使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跟上学科发展的轰新进展,使其具有原始创新能力、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有必要实施双语教学,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以及整体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国际化 生物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教学法在生物工程实验课程中的应用——以酿造工艺学实验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倪志婧 王薇 马文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248-249,252,共3页
在总结创新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酿造工艺学实验项目内容的调整、实验设计及过程管理的创新、实验方法的改革,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酿造工艺学综合实验中,提出了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的实验内容及项目的设计原则,实验教学实施方法及评价方... 在总结创新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酿造工艺学实验项目内容的调整、实验设计及过程管理的创新、实验方法的改革,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酿造工艺学综合实验中,提出了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的实验内容及项目的设计原则,实验教学实施方法及评价方法,旨在达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及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组织动手能力、协作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并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教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酿造工艺学 综合实验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晓娟 赵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3期8002-8004,共3页
论述了生物工程专业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提出了建立以学生为主、多层次的生物工程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财经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香美 卢涵 +1 位作者 郝秋娟 张志广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17期108-111,共4页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施工蓝图。以河北经贸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讨新财经背景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探索制订“精食品、懂市场、会营销”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新财经 食品科学与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