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对策探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徐志玲 王贵学 +2 位作者 王伯初 刘万钱 吕永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6-149,共4页
作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保障。新工科的建设也需要新型的实验室作为支撑,新工科必将对实验室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结合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展现状,从提升实验室的研究水... 作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保障。新工科的建设也需要新型的实验室作为支撑,新工科必将对实验室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结合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展现状,从提升实验室的研究水平与贡献、提升研究团队建设、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4个方面,探讨新工科背景下实验室应对人才培养创新变革的关键策略,以期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新工科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为具有新工科高素质复合型的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内涵机制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徐志玲 杨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0-252,284,共4页
结合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现状,探讨了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性,阐述了实验室在国际化科研团队建设、科技合作、协同育人、访问学者基金项目设立、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及科学传播等方面的开放内涵机制与... 结合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现状,探讨了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性,阐述了实验室在国际化科研团队建设、科技合作、协同育人、访问学者基金项目设立、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及科学传播等方面的开放内涵机制与成效,分析了实验室开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升国内外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高水平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开放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在生物技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3
作者 时兰春 王伯初 +1 位作者 杨艳红 戴传云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38-142,共5页
低强度超声波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是一个比较新的热点研究领域。超声波作用的物理机制主要包括机械传质作用、加热作用和空化作用。研究发现低强度超声波可以促进底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强化反应物进入及生成物离开酶活性中心的过程 ... 低强度超声波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是一个比较新的热点研究领域。超声波作用的物理机制主要包括机械传质作用、加热作用和空化作用。研究发现低强度超声波可以促进底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强化反应物进入及生成物离开酶活性中心的过程 ,提高酶的活性 ;改变细胞膜的透性 ,加强物质运输 ,促进有益物质的生成 ;提高整个细胞的新陈代谢效率 ,加速细胞生长 ;增加细胞膜的透性 ,有助于细胞对药物的吸收。因而可以将之应用于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以及肿瘤的生物治疗中。文中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 ,在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提出了此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低强度超声波 生物技术 应用 机械传质作用 加热作用 空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翻转课堂+半自主设计”教学模式在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志玲 吕永钢 +1 位作者 梅虎 杨迎伍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1-194,共4页
文章将半翻转课堂和半自主设计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在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中实施了"半翻转课堂+半自主设计"教学模式。该模式注重"个体化教育"和"差异化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实验... 文章将半翻转课堂和半自主设计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在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中实施了"半翻转课堂+半自主设计"教学模式。该模式注重"个体化教育"和"差异化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半翻转课堂 半自主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光子计数探测技术的材料K-edge特性识别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何鹏 吴晓川 +5 位作者 安康 邓刚 王星 周仲兴 魏彪 冯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929-3933,共5页
X射线光子计数探测器是多能谱CT成像技术的核心,其通过能量阈值可以选择记录不同能量的X射线光子,有助于分析不同材质的物理特性。利用搭建的基于光子计数探测器的多能谱CT系统,开展高纯度金属材料K-edge特性识别实验研究。通过设置探... X射线光子计数探测器是多能谱CT成像技术的核心,其通过能量阈值可以选择记录不同能量的X射线光子,有助于分析不同材质的物理特性。利用搭建的基于光子计数探测器的多能谱CT系统,开展高纯度金属材料K-edge特性识别实验研究。通过设置探测器的不同能量阈值,在不同能量范围获取金属材料投影图像,利用投影图像灰度信息分析不同能量X射线的衰减特性,以识别金属材料K-edge特性。最终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光子计数探测器的X射线能谱CT系统,能够识别金属材料与特定能量X射线光子发生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K-edge特性。通过计算K-edge特征峰能量阈值与材料K-edge理论能量值之间的线性对应关系,对光子计数探测器的能量阈值进行了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计数探测器 多能谱CT K-edge特性 能量阈值 投影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内毒素对血液流变学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苑 王翔 +2 位作者 高玮 马海涵 蔡绍皙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54,共4页
通过分析血液流变特性对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内毒素在导致内毒素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内毒素血症中血液流变特性的变化,由此提示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与血液流变学特性变化之间关系密切,因此及时降低血液中内毒素... 通过分析血液流变特性对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内毒素在导致内毒素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内毒素血症中血液流变特性的变化,由此提示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与血液流变学特性变化之间关系密切,因此及时降低血液中内毒素的水平对于有效治疗内毒素血症及相关病症具有重大意义。临床上对于内毒素血症的治疗缺乏有效药物,利用固定化多粘菌素B聚苯乙烯微球进行血液灌流可特异地吸附血液中内毒素,降低血液中内毒素的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在急救医学治疗中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血液流变学 多粘茵素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专业实验室绩效考核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许蓉 吕凤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4-207,共4页
通过分析实验室典型工作种类的不同业务内容,讨论了现阶段专业实验室的绩效考核所面临的问题,强调应该重视调动实验员主观能动性,并提出了针对高校专业实验室不同岗位、不同工作内容,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及全方位的考核方法。
关键词 绩效考核 模糊综合评价 全方位考核 专业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处理技术在微流控芯片中流体运动检测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蔡绍皙 赵振礼 +1 位作者 邹米莎 宋振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3-50,共8页
介绍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解决微管中流体运动状况的精确检测问题。处理过程:通过视频录像等方法获取目标运动的序列图片,根据帧图片之间差异定位运动目标轨迹区域,然后采用帧差法处理得到运动轨迹图像,将轨迹图像裁剪出,以减少后面... 介绍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解决微管中流体运动状况的精确检测问题。处理过程:通过视频录像等方法获取目标运动的序列图片,根据帧图片之间差异定位运动目标轨迹区域,然后采用帧差法处理得到运动轨迹图像,将轨迹图像裁剪出,以减少后面处理运算量;将所得图像进行亮度变换、数次开闭运算等,进行运动轨迹图像边缘平滑和背景噪声消除,利用边界跟踪法标定运动轨迹边缘,最后霍夫变换方法检测到运动直线,求得运动长度,结合流动时间可求出目标的运动速度,进而获取流体剪切力、流体粘度等数据。结合微流控芯片流动状况测量,阐述了该方法测量的精确性、可重复性及广泛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微流控技术 运动检测 粘度测量 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公共实验中心建设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筱娟 王贵学 +3 位作者 黄俊丽 唐朝君 尹铁英 秦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9-153,共5页
生物产业基地公共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国家第一批生物产业基地公共服务条件建设专项项目。现结合中心的建设与实践,阐述了通过成立专门的建设项目组与管理委员会对中心进行管理的理念以及中心建设国家级平台,培养实用型人才以及公... 生物产业基地公共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国家第一批生物产业基地公共服务条件建设专项项目。现结合中心的建设与实践,阐述了通过成立专门的建设项目组与管理委员会对中心进行管理的理念以及中心建设国家级平台,培养实用型人才以及公共服务方面的建设目标。同时围绕中心的具体建设情况,本文从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管理制度、网络信息平台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中心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为高校和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中心今后将坚持协调发展,创新模式,进一步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强实验中心与产业结合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实验中心 生物产业基地 实验中心建设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迫振荡技术的呼吸道阻力及其可变性测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园园 李勃 邓林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利用强迫振荡技术(forced oscillation technique,FOT)测量成年哮喘病人和健康人的呼吸道阻力,从而验证该技术对哮喘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手持式FOT仪器分别测量5个哮喘病人和5个健康人的气道阻力,并对其随时间变化的差异进行统... 目的利用强迫振荡技术(forced oscillation technique,FOT)测量成年哮喘病人和健康人的呼吸道阻力,从而验证该技术对哮喘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手持式FOT仪器分别测量5个哮喘病人和5个健康人的气道阻力,并对其随时间变化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于FOT测量的气道阻力总是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哮喘病人和健康人受试者的呼吸道阻力分别为(294.98±86.24)、(151.9±39.20)Pa.s/L,两者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FOT测试所得的哮喘病人的呼吸道阻力和呼吸道阻力可变性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这与临床常规诊断的结果一致,从而为临床检测呼吸系统动力学参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为准确诊断哮喘病等肺功能异常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振荡 哮喘 呼吸道阻力 可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流变的永恒魅力——深切缅怀吴云鹏先生
11
作者 王贵学 杨力 +1 位作者 蒋稼欢 刘肖珩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1-783,F0002,共4页
在2022年这个极端高温暑热中,我们敬爱的前辈和老师吴云鹏先生驾鹤西去。吴老师是我国生物力学及生物流变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领域,无论是理论和应用研究,还是学科建设都做出了系统性和创造性的成果与贡... 在2022年这个极端高温暑热中,我们敬爱的前辈和老师吴云鹏先生驾鹤西去。吴老师是我国生物力学及生物流变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领域,无论是理论和应用研究,还是学科建设都做出了系统性和创造性的成果与贡献。他奉献祖国科教事业逾六十五年,一生之中勤奋、睿智,他那只争朝夕、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永远激励着他的晚辈和学生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流变学 生物力学 科教事业 极端高温 驾鹤西去 学科建设 吴云鹏 只争朝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Oddi括约肌狭窄后肌电改变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李宝山 李海林 +3 位作者 李智华 刘永康 禹建峰 徐世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958-1960,共3页
目的探讨犬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狭窄后其肌电活动的改变。方法禁食16~18h成年杂种犬全麻后,经过机械性损伤SO致其狭窄,术毕饲养,4周后再次全麻下行SO肌电测量。最后切取SO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术后4周肝功能TBI... 目的探讨犬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狭窄后其肌电活动的改变。方法禁食16~18h成年杂种犬全麻后,经过机械性损伤SO致其狭窄,术毕饲养,4周后再次全麻下行SO肌电测量。最后切取SO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术后4周肝功能TBIL、DBIL明显高于术前,超声测量胆总管管径大于术前,病理检查发现括约肌组织纤维化,而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快波和慢波幅度均明显下降。结论SO狭窄模型成功建立;狭窄后其电生理发生明显改变:快波和慢波幅度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DI括约肌 狭窄 Oddi肌电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荡流动对组织工程用灌注式生物反应器中剪切力分布影响
13
作者 徐锐 陈国宝 +2 位作者 张昌 杨力 吕永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4-431,共8页
目的考察振荡流动以及三维支架孔径和孔隙率对生物反应器内流速和剪切力分布的影响,并根据理论计算结果为脱细胞骨三维支架和灌注式生物反应器制备提出优化方法。方法针对实验室前期制备的骨组织工程用脱细胞骨三维支架和灌注式生物反应... 目的考察振荡流动以及三维支架孔径和孔隙率对生物反应器内流速和剪切力分布的影响,并根据理论计算结果为脱细胞骨三维支架和灌注式生物反应器制备提出优化方法。方法针对实验室前期制备的骨组织工程用脱细胞骨三维支架和灌注式生物反应器,将脱细胞骨三维支架简化为各向同性的多孔介质,对生物反应器内的流速和剪切力分布进行理论建模。结果振荡流作用时,多孔支架材料内速度和达西剪切力呈现一致的变化规律,不同半径处流速和达西剪切力差异减小,有利于在骨组织工程中对种子细胞进行均匀三维培养。提高入口灌流速度可提高平均达西剪切力;增加多孔支架孔径或孔隙率对支架内流速峰值影响不大,但会显著降低平均达西剪切力;提高入口振荡流动振荡频率可降低支架内流速最大峰值,显著减小不同半径处流速的差异。结论适宜的振荡流易产生利于骨组织工程干细胞所需剪切力,研究结果有望为优化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三维培养方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计算流体力学 组织工程学 数值模拟 剪切力 振荡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红萍 赵川榕 王贵学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血管生物力学主要探讨血管细胞如何感知力学刺激、力学如何影响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开发多种数理模型来分析力学因素对疾病的作用。近年来,血管生物力学领域的研究蓬勃发展,各科研团队从不同方向解析血管的力学生物学过程,以期深入了解血... 血管生物力学主要探讨血管细胞如何感知力学刺激、力学如何影响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开发多种数理模型来分析力学因素对疾病的作用。近年来,血管生物力学领域的研究蓬勃发展,各科研团队从不同方向解析血管的力学生物学过程,以期深入了解血管生物力学因素影响各种血管疾病进程的调控机制,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基于力学生物学的理论基础。本文基于国内外专家团队并结合本团队研究工作,对血管力学生物学领域近期的研究热点和新兴趋势进行总结探讨,为把握血管力学生物学领域热点和探索新的研究方向提供系统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物力学 力学生物学 计算流体动力学 血管支架 动脉瘤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芯片式血流变分析系统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杨国清 廖彦剑 +3 位作者 陈礼 杨军 罗洪艳 郑小林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42,共2页
血液流变性质具有重要的病理和生理意义。针对血液流变特性测量的便携化和自动化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DMS芯片的简化的血液流变性质检测方法,初步设计并制作出一种集压力检测系统,平层腔,图像测速系统于一体的双面沟道微流控PDMS芯... 血液流变性质具有重要的病理和生理意义。针对血液流变特性测量的便携化和自动化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DMS芯片的简化的血液流变性质检测方法,初步设计并制作出一种集压力检测系统,平层腔,图像测速系统于一体的双面沟道微流控PDMS芯片血液流变检测系统。本文工作主要包括:基于芯片流路流速和压力变化的流体粘度测量方法推导;利用显微图像配准操作的PDMS双面结构模塑成型工艺进行测量芯片的制作;结合双光路显微图像测量和简化压力驱动进行的系统构建等。最后将此芯片应用于血液流变性质实验进行系统的功能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变 微流控芯片 显微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A与GP60/SPARC相互作用力学生物学机制构建药物靶向递送系统及抗肿瘤应用
16
作者 孟润 张瑞雅 +2 位作者 王磊 周晓荣 王伯初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5-225,共1页
目的人血清白蛋白(HSA)能与其受体蛋白(GP60)/结合蛋白(SPARC)相互作用,但其相互作用的分子力学生物学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这阻碍了以HSA为基础构建药物靶向递送系统。本研究旨在阐明HSA与GP60/SPARC相互作用的分子力学生物学机制,为以HS... 目的人血清白蛋白(HSA)能与其受体蛋白(GP60)/结合蛋白(SPARC)相互作用,但其相互作用的分子力学生物学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这阻碍了以HSA为基础构建药物靶向递送系统。本研究旨在阐明HSA与GP60/SPARC相互作用的分子力学生物学机制,为以HSA而构建的药物靶向递送系统合理设计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子力学实验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方法,旨在揭示HSA与GP60/SPARC相互作用的分子力学原理和分子生物学规律等。进而对HSA进行合理改造设计,构建更为精准的药物靶向递送系统。通过荷瘤小鼠实验模型,对构建的药物靶向递送系统进行有效性评估。结果HSA的ⅡAⅡB结构域是其与GP60/SPARC相互作用的主要区域,分子间疏水相互作用是HSA与GP60/SPARC相互作用的主要分子力。通过对ⅡAⅡB结构域进行截短和亲疏水性改造设计,能有效构建药物靶向递送系统,该药物靶向递送系统展现了精准的肿瘤靶向性和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结论HSA与GP60/SPARC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受主要作用区域、关键氨基酸等生物学机制调控,还受以疏水相互作用为代表的分子力影响。揭示HSA与GP60/SPARC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力学生物学机制,不仅有助于以HSA为基础的药物靶向递送系统合理设计,还为以其他蛋白质为基础构建新型药物靶向递送系统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递送系统 力学生物学 肿瘤治疗效果 生物学机制 疏水相互作用 分子力学 SPARC 有效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吞噬不同电荷纳米颗粒的力学生物学研究
17
作者 张红萍 邱菊辉 王贵学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9-49,共1页
目的纳米颗粒(NPs)具有良好的生物分布、稳定性和持续释放动力学,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系统。通过静脉给药的NPs会被血管最内层的内皮细胞吞噬。然而,NPs的电荷如何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吞噬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对... 目的纳米颗粒(NPs)具有良好的生物分布、稳定性和持续释放动力学,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系统。通过静脉给药的NPs会被血管最内层的内皮细胞吞噬。然而,NPs的电荷如何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吞噬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对不同电荷NPs的吞噬情况。方法氨基和羧基修饰的聚苯乙烯NPs分别作为正电荷NPs(p NPs)和负电荷NPs(n NPs),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吞噬细胞,在低剪切应力条件(LSS)和层流切应力条件(NSS)下吞噬NPs3 h,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对吞噬后细胞内的荧光强度进行对比。利用Apo E-/-小鼠模型和小鼠部分颈动脉结扎模型,体内模拟振荡剪切应力(OSS),以研究不同剪切应力对HUVEC吞噬不同电荷纳米颗粒的影响。利用不同化学抑制剂抑制吞噬过程,以研究HUVEC吞噬两种纳米颗粒的路径。结果体内外模型证明,LSS和OSS条件下,与p NPs相比,HUVEC吞噬n NPs更多;吞噬后,大多数p NPs与溶酶体共定位。利用不同化学抑制剂抑制吞噬过程,发现HUVEC吞噬不同电荷纳米颗粒可能经历不同的吞噬路径。结论LSS和OSS条件下,HUVEC更容易吞噬n NPs,且HUVEC吞噬不同电荷纳米颗粒可能经历不同的吞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生物学 血管内皮细胞 颈动脉结扎 化学抑制剂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HUVEC 释放动力学 生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尾静脉形成的内皮细胞行为及力学生物学机制研究
18
作者 赵川榕 文霖 +3 位作者 张涛 王瑾暄 王业启 王贵学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8-68,共1页
目的为适应组织器官氧气和营养的需要,血管新生后局部毛细血管被选择性地修剪,形成具有明确分级的功能化的血管网络结构,这一过程叫血管修剪。然而,关于血流动力学调控血管修剪的机制尚未阐明。方法通过共聚焦延时拍摄观察斑马鱼尾静脉(... 目的为适应组织器官氧气和营养的需要,血管新生后局部毛细血管被选择性地修剪,形成具有明确分级的功能化的血管网络结构,这一过程叫血管修剪。然而,关于血流动力学调控血管修剪的机制尚未阐明。方法通过共聚焦延时拍摄观察斑马鱼尾静脉(Caudal vein,CV)的形成及血管修剪过程,通过原位杂交、斑马鱼基因敲除和敲入,q PCR、WB、Ch IP等实验探索调控斑马鱼CV修剪的分子机制。结果与结论首先发现斑马鱼CV形成是伴随着血管环减少的血管修剪过程,由内皮细胞的迁移运动导致,该过程内皮细胞黏附连接(VE-cadherin)和细胞骨架(F-actin)的动态变化在形态上与血管吻合相反。进一步发现斑马鱼CV修剪过程中,直径相同的两根分叉血管血流速度低的血管将被修剪,血流速度大的血管将保留。机制上,发现klf6a在尾部静脉丛中高表达,与被修剪血管有共定位,并能响应血流动力学。敲降或敲除klf6a表明,klf6a的缺失抑制内皮细胞迁移、VE-cadherin和F-actin动态重排,导致CV修剪受阻。进一步发现tagln2是klf6a的下游直接靶基因。敲降或敲除tagln2导致CV修剪受阻,抑制内皮细胞迁移及VE-cadherin和F-actin动态重排。斑马鱼体内过表达tagln2 m RNA可有效拯救klf6a缺失导致的CV修剪受阻。综上,klf6a响应血流动力学调控下游靶基因tagln2调控斑马鱼CV修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基因敲除 细胞骨架 原位杂交 力学生物学 血流速度 斑马鱼 迁移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应力通过组蛋白乳酸化修饰调控肝癌干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19
作者 丰凡 杨力 王春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49-449,共1页
目的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是导致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和耐药的关键因素之一。LCSCs调控肝癌发生发展涉及多因素的参与,其中力学因素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显示,肿瘤细胞响应力学刺激时会发生表观... 目的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是导致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和耐药的关键因素之一。LCSCs调控肝癌发生发展涉及多因素的参与,其中力学因素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显示,肿瘤细胞响应力学刺激时会发生表观遗传修饰改变,并影响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功能,进而参与关键细胞过程。乳酸化修饰是糖酵解和乳酸水平的指标,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功能。然而,关于力学因素是否通过乳酸化修饰调控LCSCs目前仍不清楚。因此,本文探讨力学应力刺激调控LCSCs的组蛋白乳酸化修饰位点及下游分子机制。方法(1)利用微流控技术构建挤压应力加载模型;(2)采用GC-MS代谢组学等方法检测挤压应力刺激对LCSCs糖酵解水平和乳酸生成的影响;(3)采用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挤压应力刺激对LCSCs组蛋白乳酸化修饰水平的影响;(4)采用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挤压应力刺激对LCSCs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1)挤压应力刺激导致LCSCs糖酵解水平和乳酸生成水平显著升高;(2)挤压应力刺激导致LCSCs组蛋白H3K14和H3K56位点乳酸化修饰水平显著上升;(3)挤压应力刺激通过组蛋白乳酸化修饰促进LCSCs的增殖、迁移和耐药性。结论挤压应力通过组蛋白乳酸化修饰调控LCSCs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发生 肝癌干细胞 挤压应力 力学刺激 乳酸水平 力学因素 微流控技术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狼尾草水土保持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7
20
作者 王凭青 段传人 +2 位作者 王伯初 刘万钱 朱蠡庆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4-116,135,共4页
杂交狼尾草是一种优良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能力,但人们对其水土保持方面的定量研究较少。通过对杂交狼尾草草地植被的持水能力、土壤水分变化、土壤抗冲性、渗透性等指标的研究,探讨杂交狼尾草的水土保持能力。结果表... 杂交狼尾草是一种优良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能力,但人们对其水土保持方面的定量研究较少。通过对杂交狼尾草草地植被的持水能力、土壤水分变化、土壤抗冲性、渗透性等指标的研究,探讨杂交狼尾草的水土保持能力。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的持水能力强,能明显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提高土壤的抗冲性、渗透性,在三峡库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 水土保持工作 持水能力 土壤水分含量 多年生禾本科牧草 土壤抗冲性 草地植被 增加 指标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