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用最近邻域聚合图神经网络的阿尔茨海默病分类方法
1
作者 韩亮 刘媛 +2 位作者 蒲秀娟 谈云帆 任青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0-1013,共1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准确分类有助于实现AD的早期诊断,从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措施.本文提出了一种最近邻域聚合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 with nearest Neighborhood...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准确分类有助于实现AD的早期诊断,从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措施.本文提出了一种最近邻域聚合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 with nearest Neighborhood AgGrEgation,GraphNAGE)的AD分类新方法.首先进行图数据建模,将AD数据样本表示为图数据.采用基于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的特征选择方法,从样本的114维大脑皮层与皮层下感兴趣区域(Cerebral Cortex and Subcortical Regions Of Interest,CCS-ROI)的体积特征中选取重要性高的体积特征,并将其用于节点建模.提出基于相似性度量的关系建模方法,利用重要性高的体积特征、遗传基因、人口统计信息和认知评分对样本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进而构建GraphNAGE,针对每个节点,基于与该节点相关的边的权重进行最近邻域采样,然后使用均值聚合方法对采样得到的邻居节点和中心节点的数据进行聚合,最后通过一个全连接层和一个Softmax层实现AD分类.在TADPOLE(The Alzheimer’s Disease Prediction Of Longitudinal Evolution)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AD分类方法的准确率(ACCuracy,ACC)为98.20%,F_(1)分数为97.34%,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97.80%.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AD分类方法充分利用了AD数据样本之间的相关性,其性能优于传统的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的AD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图神经网络(GNN) 节点建模 关系建模 相似性度量 最近邻域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双优先预测层次模型联合决策的阿尔茨海默症预测方法
2
作者 蒲秀娟 任青 +2 位作者 韩亮 谈云帆 刘媛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5,共10页
在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出现晚期症状之前,能够准确预测AD进展对于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和干预措施至关重要。提出一种使用双优先预测层次模型联合决策的AD预测方法,将AD、轻度认知障碍(MCI)和认知正常(NC)3类别预测问题转化为两个层次的... 在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出现晚期症状之前,能够准确预测AD进展对于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和干预措施至关重要。提出一种使用双优先预测层次模型联合决策的AD预测方法,将AD、轻度认知障碍(MCI)和认知正常(NC)3类别预测问题转化为两个层次的两类别预测问题。首先,从个体历史随访所获取的磁共振成像(MRI)和认知评分(CSs)两种模态的时间序列数据中提取统计特征,并使用累计加权嵌入式特征选择方法从MRI体积统计特征中选择出高重要性MRI体积统计特征;然后,构建NC优先预测层次模型和AD优先预测层次模型,利用提取得到的高重要性MRI体积统计特征和CSs统计特征,使用这两个层次模型的不同层次的预测结果进行联合决策,优先预测出样本中的NC个体和AD个体;最后确定MCI个体,实现AD/MCI/NC 3类别预测。在TADPOLE数据集上进行实验,AD预测方法的准确率为89.29%,F1分数的宏平均值为88.81%。实验结果表明,AD预测方法是有效的,且其性能优于传统的AD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预测 层次模型 磁共振成像 认知评分 统计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多特征融合的心律失常分类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国祥 韩亮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115,共7页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利用心电信号(ECG)进行心律失常自动分类对于其及时诊断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使用多特征融合的心律失常分类方法。首先从去噪后的心电信号中分别...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利用心电信号(ECG)进行心律失常自动分类对于其及时诊断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使用多特征融合的心律失常分类方法。首先从去噪后的心电信号中分别提取短时傅里叶(STFT)特征和小波(WT)特征。然后将STFT特征输入分支聚合残差网络(BCAR-NET)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其深度STFT特征;将WT特征输入1D-CNN网络,获得其深度WT特征;将原始ECG输入LSTM网络,获得其深度ECG特征。最后使用全连接网络将3种深度特征进行拼接和融合,进而实现心律失常分类。使用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进行实验,所提出的使用多特征融合的心律失常分类方法的准确率为98.66%,F_1分数的宏平均为94.22%,优于传统心律失常分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多特征融合网络有效利用了深度STFT特征、WT特征和ECG特征之间的互补性,提升了心律失常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多特征融合 分支聚合残差网络 短时傅里叶变换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