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鳔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玉玲 范志强 +3 位作者 刘雯恩 王梅文 周艳芳 彭新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8,共8页
鱼鳔是鱼类加工产生的重要副产物,来源丰富,利用酸法、酶法、热水法、盐法、碱法和发酵法从鱼鳔中提取出的胶原蛋白具有免疫原性低、组织相容性高、细胞活化能力强、可降解性好等多种优良生物学性状,在骨科治疗、细胞培养、伤口愈合、... 鱼鳔是鱼类加工产生的重要副产物,来源丰富,利用酸法、酶法、热水法、盐法、碱法和发酵法从鱼鳔中提取出的胶原蛋白具有免疫原性低、组织相容性高、细胞活化能力强、可降解性好等多种优良生物学性状,在骨科治疗、细胞培养、伤口愈合、药物制作、生物发电等医学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通过综述不同来源鱼鳔胶原蛋白的多种常用制备工艺和结构特征,阐述了其生物医学应用,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应用发展,以期利用副产品鱼鳔填补医用领域的空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鳔 胶原蛋白 制备 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Ⅰ型胶原蛋白的纯化工艺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雯恩 周艳芳 +3 位作者 范志强 李玉玲 甘兵 彭新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0-855,874,共7页
使用0.5 mol/L乙酸和胃蛋白酶提取Ⅰ型胶原蛋白后,结合等电点沉淀法和超滤纯化技术对Ⅰ型胶原蛋白进行纯化。通过鞣酸沉淀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证实等电点沉淀可有效除去胃蛋白酶;经超滤纯化后的胶原蛋白紫外光谱检测在235n... 使用0.5 mol/L乙酸和胃蛋白酶提取Ⅰ型胶原蛋白后,结合等电点沉淀法和超滤纯化技术对Ⅰ型胶原蛋白进行纯化。通过鞣酸沉淀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证实等电点沉淀可有效除去胃蛋白酶;经超滤纯化后的胶原蛋白紫外光谱检测在235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SDS-PAGE谱图上出现3条Ⅰ型胶原蛋白特征谱带;采用凯氏定氮法也证实其纯度符合YY/T1511—2017医药行业标准;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圆二色谱法(Circular Dichroism, CD)测定证实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被完整保留下来。采用等电点沉淀法结合超滤纯化技术,可保证Ⅰ型胶原蛋白的高纯度及三螺旋结构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胶原蛋白 等电点沉淀法 超滤纯化 圆二色谱法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胶原蛋白的多孔微球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熊新 李炜钊 +3 位作者 杨育灿 张灿华 周郁斌 彭新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3-190,共8页
胶原蛋白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低免疫原性,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基于胶原蛋白制得的多孔微球,不仅对组织有良好亲和性,还具有比表面积大、密度低、细胞黏附性好等优良特性,是一种... 胶原蛋白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低免疫原性,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基于胶原蛋白制得的多孔微球,不仅对组织有良好亲和性,还具有比表面积大、密度低、细胞黏附性好等优良特性,是一种细胞培养与药物递送系统的极佳选择。文中综述了胶原蛋白的生理性能、多孔微球的制备工艺、多孔微球用于细胞培养和药物递送的优点,总结了近十年来基于胶原蛋白的多孔微球在药物载体和细胞培养中的实际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多孔微球 制备工艺 药物载体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