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对骨髓抑制的小鼠促血小板生成作用的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马杉姗 胡成炫 +2 位作者 王洪领 聂李亚 许松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1-1517,共7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PEGylated IL-11 mutein,PEG-m IL 11)不同给药次数和给药剂量对骨髓抑制的小鼠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并与m IL-11进行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BALB/c小鼠经2.5 Gy全身^(60)Coγ射线照...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PEGylated IL-11 mutein,PEG-m IL 11)不同给药次数和给药剂量对骨髓抑制的小鼠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并与m IL-11进行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BALB/c小鼠经2.5 Gy全身^(60)Coγ射线照射后,腹腔注射50 mg/kg卡铂制备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在给药次数研究中,将30只造模成功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d 1,4,7每日1次,共3次;m IL-11组:m IL-11 200μg/(kg·d)×9 d;PEG-m IL 11 A组:PEG-m IL 11 1800μg/(kg·d)×1 d(d 1);PEG-m IL 11 B组:900μg/(kg·d)×2 d(d 1,5)和PEG-m IL 11 C组:600μg/(kg·d)×3 d(d 1,4,7),各组小鼠均为皮下注射给药。监测5周内血小板的变化情况;在给药剂量研究中将100只造模成功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d 1,5每日1次,共2次;m IL-11组:m IL-11 200μg/(kg·d)×9 d、PEG-m IL 11低、中、高剂量组(200、420、900μg/(kg·d)×2 d,d 1,5),对各组小鼠均皮下注射给药,在5周内每隔2-3 d检测外周血细胞,并于给药后d 8选取部分动物安乐死后进行骨髓细胞培养。结果:与造模前相比,溶剂对照组Plt在最低点时降低幅度达到80%以上。给药次数研究中,PEG-m IL 11各给药组在最低点时的Plt值均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和m IL-11组(P<0.05),但不同给药次数的3组间差异不显著;在给药剂量研究中,PEG-m IL 11各治疗组在Plt最低点的降低幅度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和m IL-11治疗组(P<0.05),在最低点后Plt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溶剂对照组,在d 10呈剂量依赖性的升高(r=0.92);PEG-m IL 11各治疗组的RBC在最低点的降低幅度明显减小并且恢复明显加快;各组WBC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FU-M eg测定结果显示,PEG-m IL 11和m IL-11组同溶剂对照比相比CFU-M eg有增多的趋势,且PEG-m IL 11治疗组动物的集落数更高。结论:PEG-m IL 11对骨髓抑制小鼠血小板减少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且同m IL-11相比,可以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治疗的顺应性,为开发重组白介素11的长效制剂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 重组人白介素11 骨髓抑制 血小板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ylea对AAV2-VEGF重组载体诱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2
作者 姜来生 廖琴 +2 位作者 蔡可阳 孙辉业 孙云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08-612,共5页
目的探讨Eylea对腺相关病毒2(AAV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重组载体诱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方法眼睛无异常的2只食蟹猴4只眼均进行视网膜下腔注射给予7.0×1011 IU/ml AAV2-VEGF重组载体每只眼60 μl,2只眼... 目的探讨Eylea对腺相关病毒2(AAV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重组载体诱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方法眼睛无异常的2只食蟹猴4只眼均进行视网膜下腔注射给予7.0×1011 IU/ml AAV2-VEGF重组载体每只眼60 μl,2只眼在给予AAV2-VEGF重组载体后3周,玻璃体腔注射50 μl/眼、40 mg/ml Eylea眼内注射液;另外2只眼作为对照。视网膜下腔注射后对食蟹猴进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结果OCT检查可见注射AAV2-VEGF重组载体后,注射局部视网膜下有高反射信号物质生成,伴有视网膜及脉络膜水肿增厚、局部视网膜神经感觉层脱离;注射Eylea后视网膜下高反射信号物质、视网膜及脉络膜水肿、局部视网膜神经感觉层脱离等症状开始减轻,注射Eylea后4周症状开始加重。FFA检查可见,注射AAV2-VEGF重组载体后2周眼底荧光素渗漏区域开始明显扩大,至5周时整个后极部均可见荧光素渗漏;注射Eylea后1周眼底荧光素渗漏区域明显减小,注射Eylea后4周于注射后眼底荧光素渗漏区域又逐渐增大。ERG结果显示,注射AAV2-VEGF重组载体后随着时间的延长,ERG振幅渐进性下降;Eylea注射眼随着注射后时间的延长,ERG振幅逐渐升高,注射Eylea后4周时ERG振幅又逐渐下降。结论注射AAV2-VEGF重组载体可引起CNV及视网膜病变;给予Eylea可改善这些症状,但不能持续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食蟹猴 视网膜病变 Eylea AAV2-VEGF重组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