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多孔分散染料复合纳米球的合成及其性能
1
作者 张帅 王金坤 +2 位作者 房宽峻 马君志 宋焱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0-167,共8页
为提升分散染料/聚合物纳米球的染料负载量,选取新型内部多孔聚合物纳米球作为载体,采用扩散染色法制备分散染料/聚合物复合纳米球,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表面彩色疏水涂层的构建。借助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元素分析仪对多孔分散染... 为提升分散染料/聚合物纳米球的染料负载量,选取新型内部多孔聚合物纳米球作为载体,采用扩散染色法制备分散染料/聚合物复合纳米球,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表面彩色疏水涂层的构建。借助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元素分析仪对多孔分散染料/聚合物复合纳米球和涂层织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接触角测量仪等分析其热性能、化学结构及疏水性。结果表明:随着甲苯溶液体积的增加,聚合物纳米球内部孔径逐渐增大,且孔隙结构趋向不均匀;同时,分散染料的负载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显示出与纳米球内部孔径和分布的密切关系;分散染料/聚合物复合纳米球具有良好的自固化性能,可在棉织物表面形成薄膜结构;随着喷涂层数的增加,涂层织物的颜色性能和疏水性能逐渐提升,其中水接触角最高达到139.2°,且具有较好的耐摩擦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透气透湿性以及耐化学试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多孔结构 聚合物纳米球 彩色涂层 涂层织物 固化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阳离子改性的棉织物低盐低碱染色
2
作者 王小丽 鹿旺 +2 位作者 房磊 包伟 房宽峻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6,39,共6页
针对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上染率低和排放废水量大等问题,开发了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为改性剂、Na_(2)CO_(3)协同增效、汽蒸固色的新型低盐低碱染色工艺,探究了改性后棉织物的表面电位、亲水性和染色性能的变化。结果发现:P... 针对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上染率低和排放废水量大等问题,开发了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为改性剂、Na_(2)CO_(3)协同增效、汽蒸固色的新型低盐低碱染色工艺,探究了改性后棉织物的表面电位、亲水性和染色性能的变化。结果发现:PDADMAC改性后棉织物表面电位由-19.82 mV升高到+19.10 mV,明显改善了活性染料的上染率;通过红外谱图确认改性织物表面成功引入季铵基。Na_(2)CO_(3)与PDADMAC的协同作用使得染料与纤维之间的共价键加强,汽蒸固色后,织物颜色深度进一步加深。该研究为棉织物染色提供了一条高效环保的工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活性染料 阳离子改性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水透湿纳米纤维复合织物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
作者 马晓远 包伟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4-262,共9页
为了解纳米纤维复合织物发展现状,实现其在防水透湿冲锋衣领域的广泛应用,综述了纳米纤维复合织物制备方法、发展历程以及应用现状。不同性能的纳米纤维膜、复合织物以及复合方法等,皆会影响纳米纤维复合织物的性能。通过掺杂改性或添... 为了解纳米纤维复合织物发展现状,实现其在防水透湿冲锋衣领域的广泛应用,综述了纳米纤维复合织物制备方法、发展历程以及应用现状。不同性能的纳米纤维膜、复合织物以及复合方法等,皆会影响纳米纤维复合织物的性能。通过掺杂改性或添加涂层覆膜可改善纳米纤维复合织物防水透湿性能,赋予纳米纤维复合织物新的功能。然而目前大多研究仅仅考虑局部优化,往往顾此失彼,难以实现防水性、透湿透气性以及耐用性等各项性能指标的平衡。未来可基于复合织物系统整体设计思路,采用无氟聚合物并掺杂改性、基布整理、根据纳米纤维膜和基布特点优化复合工艺等,解决纳米纤维复合织物的绿色化、耐用性、多功能性等问题,从而实现其在不同户外场景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性 透湿性 纳米纤维复合织物 冲锋衣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涤纶纺织品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4
作者 缪星宇 石振 +2 位作者 许迪 房宽峻 覃蕊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4,共6页
针对废旧涤纶纺织品回收率低、缺乏绿色环保回收涤纶的方式以及再利用手段单一等问题,介绍了国内外废旧涤纶纺织品的回收现状及回收技术;从力学性能、声学性能的角度阐述了回收废旧涤纶纺织品制备纤维增强体复合材料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针对废旧涤纶纺织品回收率低、缺乏绿色环保回收涤纶的方式以及再利用手段单一等问题,介绍了国内外废旧涤纶纺织品的回收现状及回收技术;从力学性能、声学性能的角度阐述了回收废旧涤纶纺织品制备纤维增强体复合材料的原理及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废旧涤纶纺织品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建筑、汽车领域的应用,最后总结了涤纶在制备复合材料时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废旧涤纶纺织品的回收利用率、废旧涤纶纺织品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涤纶 回收再利用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减排的废旧棉纺织品增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许迪 覃蕊 +2 位作者 缪星宇 房宽峻 石振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129,共6页
针对废旧纯棉纺织品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废旧纯棉纺织品的处理、回收利用方式,重点介绍了废旧棉回收做增强体制备复合材料这一利用方式。一方面,阐述了废旧棉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现状,包括隔热性能、力学性能;另一方面,回... 针对废旧纯棉纺织品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废旧纯棉纺织品的处理、回收利用方式,重点介绍了废旧棉回收做增强体制备复合材料这一利用方式。一方面,阐述了废旧棉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现状,包括隔热性能、力学性能;另一方面,回顾了近年来废旧棉增强复合材料的技术现状,包括废旧棉的参数、废旧棉增强体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分析表明:废旧棉增强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力学性能良好,在交通、建筑等领域有一定应用价值;对废旧棉纤维进行化学改性整理可以增强废旧棉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黏合性,并有利于废旧棉增强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废旧棉纺织品 回收再利用 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冬冬 刘秀明 +3 位作者 房宽峻 李政 巩继贤 李秋瑾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1,共10页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作为第三代多孔材料,因其高比表面积、高稳定性、化学可调性等功能特性而备受关注,尤其在各种轻质和柔性基材上负载应用成为该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纺织基材作为载体,负载MOF...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作为第三代多孔材料,因其高比表面积、高稳定性、化学可调性等功能特性而备受关注,尤其在各种轻质和柔性基材上负载应用成为该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纺织基材作为载体,负载MOFs的进展,对以溶剂热法、逐层生长法、喷涂打印法等构建织物基MOFs复合材料的方式进行阐述,且根据制备方式的差异性指出不同制备方式的应用场景;归纳了该类材料的复合机理;针对复合材料的使用耐久性总结了现有增强MOFs与基底材料结合牢固性的方法,并介绍了该类复合材料在超疏水自清洁、自消毒纺织品等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指出织物基MOFs复合材料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以及在现实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是迈向广泛应用的关键步骤,其更多的一体化功能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纺织材料 制备方法 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丙烯腈皮芯结构纤维成型构筑及功能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崔瑞祺 商元元 +3 位作者 李娟鹃 张浩 史宝会 房宽峻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共9页
为开发新型复合纤维材料,提出以石墨烯为导电基材一步法构筑导电纤维的研究策略,采用微流控湿法纺丝工艺制备石墨烯/聚丙烯腈皮芯结构复合纤维,探究皮层和芯层纺丝液流量对石墨烯取向排列、纤维导电和电热性能影响规律。通过微观形貌观... 为开发新型复合纤维材料,提出以石墨烯为导电基材一步法构筑导电纤维的研究策略,采用微流控湿法纺丝工艺制备石墨烯/聚丙烯腈皮芯结构复合纤维,探究皮层和芯层纺丝液流量对石墨烯取向排列、纤维导电和电热性能影响规律。通过微观形貌观察发现,复合纤维皮层石墨烯取向随着纺丝液流量的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皮层流量为0.10 mL/min时石墨烯取向最佳。高度取向的石墨烯赋予复合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使复合纤维的强度和电导率分别达到241.38 MPa和3.94 S/cm。在4 V电压下,复合纤维表面的温度达到约48.3℃,热响应速率为2.0℃/s。研究表明通过调控不同的皮芯流量,调整复合纤维的结构和性能,可以成功制备出以石墨烯为基材的复合导电纤维。研究结果可为石墨烯复合加热纤维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微流控 湿法纺丝 导电纤维 电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马来酸和丁烷四羧酸对莱赛尔纤维的防原纤化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肖张草 李瀚宇 +2 位作者 杜立新 房宽峻 包伟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共4页
在纺丝液中添加聚马来酸和丁烷四羧酸,采用干喷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含有多元羧酸的莱赛尔纤维,研究了多元羧酸对莱赛尔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纺丝液中添加多元羧酸制备的莱赛尔纤维截面孔隙分布不均匀,结晶度有所下降,可显... 在纺丝液中添加聚马来酸和丁烷四羧酸,采用干喷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含有多元羧酸的莱赛尔纤维,研究了多元羧酸对莱赛尔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纺丝液中添加多元羧酸制备的莱赛尔纤维截面孔隙分布不均匀,结晶度有所下降,可显著降低纤维的原纤化程度。其中,添加丁烷四羧酸制备的莱赛尔纤维几乎没有发生原纤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赛尔纤维 干喷湿纺 丁烷四羧酸 聚马来酸 原纤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纤维素酶对有机颜料的分散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宋佳丽 郝龙云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5,20,共5页
利用油酰氯对纤维素酶(EG)进行酰化改性,得到改性纤维素酶(MEG),并将其应于制备颜料分散体。通过FTIR方法表征了MEG对颜料的吸附改性作用,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动力学不稳定性、粒径以及Zeta电位测试分析了MEG质量分数、超声处理条... 利用油酰氯对纤维素酶(EG)进行酰化改性,得到改性纤维素酶(MEG),并将其应于制备颜料分散体。通过FTIR方法表征了MEG对颜料的吸附改性作用,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动力学不稳定性、粒径以及Zeta电位测试分析了MEG质量分数、超声处理条件对分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EG质量分数的提高,以及超声处理时间和功率的增大,颜料分散性能得到增强。此外,测定了颜料分散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电解质的性质以及温度条件都会对颜料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改性 颜料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生长因子的微纳米纤维创面敷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蔺志浩 房磊 +2 位作者 贾娇娇 扈延龄 房宽峻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4-251,共8页
伤口愈合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细胞参与的过程,理想的创面修复材料对促进伤口的愈合至关重要,为实现更好的创面愈合,可在创面修复材料中添加生长因子等物质。首先总结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这... 伤口愈合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细胞参与的过程,理想的创面修复材料对促进伤口的愈合至关重要,为实现更好的创面愈合,可在创面修复材料中添加生长因子等物质。首先总结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这3种生长因子的作用及其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环节及机制,阐述了微纳米纤维支架、微球和纳米颗粒等生长因子的可控释放递送策略,重点讨论了负载一种或多种生长因子的微纳米纤维创面敷料。研究指出,生长因子的作用已被广泛证实,不同的生长因子参与伤口愈合的不同阶段,微纳米纤维作为一种可控释放的递送系统及理想的创面修复材料,在皮肤创面愈合医用敷料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 微纳米纤维 医用敷料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化活性红195/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在棉织物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东伟 房宽峻 +2 位作者 刘秀明 张鑫卿 安芳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96,共7页
针对活性染料水解导致染料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采用乙二胺改性活性红195/聚合物微球制备了胺化活性红195/聚合物微球。探究了初始体系pH值、乙二胺质量分数、改性温度和时间对胺化活性红195/聚合物微球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并考... 针对活性染料水解导致染料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采用乙二胺改性活性红195/聚合物微球制备了胺化活性红195/聚合物微球。探究了初始体系pH值、乙二胺质量分数、改性温度和时间对胺化活性红195/聚合物微球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并考察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胺化活性红195/聚合物微球染色阳离子化棉织物的K/S值和颜色参数。结果表明:在初始体系pH值为11,乙二胺质量分数为40%,改性温度为60℃和改性时间为120 min条件下,可制得粒径为96.5 nm,多分散指数为0.075,Zeta电位为-33.7 mV的胺化活性红195/聚合物微球;染色后阳离子化棉织物的K/S值可达9.3,是相同用量活性红195上染棉织物K/S值的3.1倍,且色彩鲜艳度提高,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均达到4级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彩色聚合物微球 阳离子化改性 棉织物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乙烯砜基团活性染料染色对棉织物防皱性能的提升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金坤 刘秀明 +3 位作者 房宽峻 乔曦冉 张帅 刘冬冬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7-213,共7页
为提高棉织物的防皱性能,采用不同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通过冷轧堆工艺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借助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染色棉织物的化学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探究了活性染料基团数量、种类、距离对染色棉织... 为提高棉织物的防皱性能,采用不同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通过冷轧堆工艺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借助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染色棉织物的化学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探究了活性染料基团数量、种类、距离对染色棉织物防皱性能的影响,并对染色棉织物的颜色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活性基团染料,双活性基团染料可以提高棉织物的防皱性能;相较于含有异双基团的活性红198染色棉织物,含有双乙烯砜基团的活性黑5染色棉织物具有更好的防皱性能;在活性黑5、活性橙131、活性蓝203以及活性红AS这4种双乙烯砜基团染料中,活性基团距离越大,染色织物的防皱性能越好,其中活性黑5染料染色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可达到210°;染料主要在纤维的无定形区与大分子链上的羟基发生共价键合反应,形成交联结构提升了棉织物的防皱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防皱性能 活性基团 活性染料 染色性能 冷轧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甲基纤维素改性对棉和锦纶织物表面性质的差异性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乔曦冉 房宽峻 +3 位作者 刘秀明 巩继贤 张帅 张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7-132,共6页
棉纤维和锦纶表面性质的巨大差异使喷墨印花墨水在棉/锦交织织物2种纤维上的铺展与渗化行为不同,为棉/锦交织织物喷墨印花获得清晰图案带来了巨大困难。针对这一问题,选取了多种水溶性聚合物分别对棉/锦交织织物进行表面改性,对比研究... 棉纤维和锦纶表面性质的巨大差异使喷墨印花墨水在棉/锦交织织物2种纤维上的铺展与渗化行为不同,为棉/锦交织织物喷墨印花获得清晰图案带来了巨大困难。针对这一问题,选取了多种水溶性聚合物分别对棉/锦交织织物进行表面改性,对比研究了改性后的棉纤维和锦纶表面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当使用羟乙基甲基纤维素对棉/锦交织织物改性后,棉纤维表面亲水性减弱,锦纶表面亲水性增强;在羟乙基甲基纤维素改性后的棉/锦交织织物上喷墨打印青色、品红、黄色和黑色色块的染色深度值较使用海藻酸钠改性分别提升34.6%、45.0%、40.0%和31.5%;羟乙基甲基纤维素改性有利于棉/锦交织织物喷墨印花色深和图案清晰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锦交织织物 表面改性 羟乙基甲基纤维素 活性染料 喷墨印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基吸附剂对阳离子染料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后飞 张宾 柳荣展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8-206,共9页
为对活性染料印花废水中海藻酸钠(SA)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文章以SA为原料、K2CO_(3)作为活化剂、ZnCl2为交联剂制备了海藻酸盐微球,再通过一步碳化活化法制备得到吸附剂(ZAC),采用SEM、BET、XRD及热重分析对ZAC的微观结构和形貌... 为对活性染料印花废水中海藻酸钠(SA)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文章以SA为原料、K2CO_(3)作为活化剂、ZnCl2为交联剂制备了海藻酸盐微球,再通过一步碳化活化法制备得到吸附剂(ZAC),采用SEM、BET、XRD及热重分析对ZAC的微观结构和形貌及微球的热解特性进行了表征,并将ZAC用于阳离子蓝X-GRRL染料的吸附脱色研究。结果表明:在碳化活化温度1000℃、K2CO_(3)与SA的质量比为1.5∶2的条件下制备的ZAC-1.5比表面积可达1269.17 m^(2)/g,总孔体积为1.63 cm^(3)/g,介孔率达84.66%,与未K2CO_(3)活化样品相比分别提高了26.17%、85.23%、46.09%。对浓度为250 mg/L的阳离子蓝X-GRRL溶液,在ZAC-1.5投加量0.20 g/L、吸附时间360min、吸附温度25℃、pH 5.3的条件下,吸附容量可达1174.55 mg/g。其吸附等温模型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可由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好地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碳化 活化 吸附剂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赛尔机织物防原纤化前处理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路健 宋亚伟 +2 位作者 谢汝义 高志超 房宽峻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6-105,共10页
针对前处理中莱赛尔织物在浓碱、湿热和摩擦作用下的原纤化问题,分别探究了冷轧堆碱退浆精练、汽蒸碱退浆精练、酶退浆、漂白和丝光等工艺对原纤化现象的影响,分析了NaOH、H2O2等化学品及时间、温度等条件与原纤分裂过程的关系,优化莱... 针对前处理中莱赛尔织物在浓碱、湿热和摩擦作用下的原纤化问题,分别探究了冷轧堆碱退浆精练、汽蒸碱退浆精练、酶退浆、漂白和丝光等工艺对原纤化现象的影响,分析了NaOH、H2O2等化学品及时间、温度等条件与原纤分裂过程的关系,优化莱赛尔机织物前处理条件和加工流程。结果表明:虽然NaOH可有效提升织物毛效,但当其质量浓度在20 g/L以上时,莱赛尔纤维开始原纤化,并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原纤化逐渐增强;采用淀粉酶退浆工艺不仅能够获得满意的白度和毛效,而且防原纤化效果较好;H2O2漂白能够进一步提升织物的白度,但H2O2质量浓度较高时,织物表面出现原纤化;使用浓碱丝光会使莱赛尔剧烈溶胀,织物发生严重的原纤化;采用酶退浆和轻漂白的短流程工艺可有效防止原纤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赛尔机织物 原纤化 退浆 漂白 丝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结构对彩色聚合物纳米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帅 房宽峻 +1 位作者 刘秀明 乔曦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6-101,共6页
为提高彩色聚合物纳米球的染料负载量及着色性能,选取含不同数量磺酸基的活性染料和阳离子聚合物纳米球,制备了不同的彩色聚合物纳米球。通过平衡透析法,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粒径/电位分析测试仪,探讨了含有不同数量磺酸基活性染... 为提高彩色聚合物纳米球的染料负载量及着色性能,选取含不同数量磺酸基的活性染料和阳离子聚合物纳米球,制备了不同的彩色聚合物纳米球。通过平衡透析法,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粒径/电位分析测试仪,探讨了含有不同数量磺酸基活性染料的浓度对彩色聚合物纳米球的染料吸附量、水合粒径及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染料浓度下,含有磺酸基越多的活性染料在阳离子纳米球上的吸附量越大;当磺酸基数量相同时,疏水性越强的活性染料在阳离子纳米球上的吸附量越大;彩色聚合物纳米球的染料吸附量随着染料浓度增加而增加;Zeta电位的绝对值随染料浓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平均水合粒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染料结构 吸附量 ZETA电位 水合粒径 彩色聚合物纳米球 纤维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颜料水性分散体系的制备及其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7
17
作者 宋佳丽 李运景 郝龙云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8-193,共6页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10与纤维素酶协同制备了稳定的有机颜料水性分散体系,并研究其对阳离子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性能。首先,利用紫外吸收光谱验证了NP-10与纤维素酶在溶液中通过疏水作用发生缔合;其次,通过稳定性测试表明纤维素酶能够...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10与纤维素酶协同制备了稳定的有机颜料水性分散体系,并研究其对阳离子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性能。首先,利用紫外吸收光谱验证了NP-10与纤维素酶在溶液中通过疏水作用发生缔合;其次,通过稳定性测试表明纤维素酶能够提高颜料分散体的稳定性,通过粒度测试发现纤维素酶有助于减小颜料粒径,通过电位测试发现纤维素酶的加入可增加颜料颗粒的Zeta电位;最后,通过颜色深度测试,表明纤维素酶的加入有助于织物染色深度的提高,在pH为4的条件下可获得最大染色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有机颜料 分散体系 棉织物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棉交织物一浴法轧染工艺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宇 谢汝义 +3 位作者 宋亚伟 齐元章 王辉 房宽峻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25,共8页
针对涤/棉交织物染色工艺流程长,耗水耗能大,碳排放量和废水排放量高等问题,研究了涤/棉交织物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两步法轧染工艺。通过分析分散/活性混合染液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稳定性,探讨了焙烘温度、焙烘时间、染浴pH值、固色碱种类... 针对涤/棉交织物染色工艺流程长,耗水耗能大,碳排放量和废水排放量高等问题,研究了涤/棉交织物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两步法轧染工艺。通过分析分散/活性混合染液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稳定性,探讨了焙烘温度、焙烘时间、染浴pH值、固色碱种类与质量浓度、汽蒸时间等对分散蓝79以及K型、KN型、M型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一浴两步法轧染工艺和两浴两步法工艺产生的能耗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一浴两步法染色织物可以获得与传统染色工艺相同的颜色深度,耐摩擦色牢度以及耐皂洗色牢度可以达到4~5级;以分散蓝79和活性蓝19为例,相比于传统两浴两步法轧染,每染色1万m涤/棉交织物,一浴两步法轧染工艺可减少45.5%的水耗、20.9%的电能消耗、41.7%的热能消耗、40.6%的CO_(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棉交织物 一浴两步法 轧染 分散染料 活性染料 低碳排放 表观色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可控静电纺丝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玉健 房宽峻 +1 位作者 王薇 牛海涛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37,共6页
聚乙烯醇(PVA)是静电纺丝中可纺性最好的聚合物之一,但由于纺丝过程受湿度等因素影响大,PVA纳米纤维的质量可控性较差,限制了PVA纳米纤维的应用范围。使用自制静电纺丝装置,研究PVA溶液浓度、纺丝电压、注射速度、环境湿度,对PVA纳米纤... 聚乙烯醇(PVA)是静电纺丝中可纺性最好的聚合物之一,但由于纺丝过程受湿度等因素影响大,PVA纳米纤维的质量可控性较差,限制了PVA纳米纤维的应用范围。使用自制静电纺丝装置,研究PVA溶液浓度、纺丝电压、注射速度、环境湿度,对PVA纳米纤维形貌、直径和纺丝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直径和纺丝面积随环境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高湿度条件下会出现纤维黏连现象。通过控制PVA溶液浓度、纺丝电压、注射速度、纺丝区域的湿度,避免了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的黏连现象,获得了形貌均匀的纳米纤维,实现了PVA纳米纤维的可控静电纺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乙烯醇 纳米纤维 湿度 纤维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喷墨印花打印方式的调控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家辉 梁跃耀 +1 位作者 陈妮 房宽峻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9-166,共8页
为减小由于墨水在织物上过度扩散而导致的图像还原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聚集打印技术,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将原本分散打印的点,按照一定规律聚集打印,实现图像高精度复制的效果。从网点面积扩大率、线条均匀性、网点传递特性、图像还原效果... 为减小由于墨水在织物上过度扩散而导致的图像还原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聚集打印技术,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将原本分散打印的点,按照一定规律聚集打印,实现图像高精度复制的效果。从网点面积扩大率、线条均匀性、网点传递特性、图像还原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在网点面积扩大率方面,聚集打印可将点增益由36%减小至18%,有效减小墨水在织物上过度扩散;在线条均匀性方面,聚集打印可将线条粗细差距由30%减小至10%以下,极大地提高打印线条的均匀性;在网点传递特性方面,聚集打印极大地提高了网点传递的均匀性,增强了对光的吸收和反射,从而更好地还原不同的色阶;在图像还原效果方面,聚集打印不仅可减小网点搭界造成的灰度跃迁现象,还能降低打印过程的噪声,从而提高打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打印 聚集打印 面积扩大率 网点传递特性 图像还原性 棉织物喷墨印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