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屏蔽功能纺织品研究现状与展望
1
作者 刘磊 叶姝含 郭文文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9-33,38,共6页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向大功率、高频和集成化方向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开发和制造具有高电磁干扰屏蔽效能以及优异机械性能的材料。电磁屏蔽纺织品作为柔性电磁屏蔽材料,在现代生活、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和军事防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向大功率、高频和集成化方向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开发和制造具有高电磁干扰屏蔽效能以及优异机械性能的材料。电磁屏蔽纺织品作为柔性电磁屏蔽材料,在现代生活、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和军事防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电磁屏蔽纺织品的分类、制备技术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包括金属涂层、Ti3C2TxMXene涂层、碳纳米材料、本征导电聚合物等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对目前常使用的各种制备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分析,旨在评估它们在电磁屏蔽效能方面的表现,并探讨了这些材料的屏蔽机制。在总结电磁屏蔽纺织品发展现状的同时,对电磁屏蔽纺织品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特别是在多功能集成和绿色环保方面的潜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屏蔽材料 化学镀 金属涂层 MXene 碳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测定纺织品中苯并三唑类化合物 被引量:19
2
作者 田欣欣 朱智甲 +1 位作者 郭华 卢赛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43,共4页
通过萃取和优化仪器条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纺织品中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的含量,并分析该物质的质谱图和母离子可能的裂解机理。该方法采用Yafian Pumuit?XRs C18色谱柱,含0.1%... 通过萃取和优化仪器条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纺织品中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的含量,并分析该物质的质谱图和母离子可能的裂解机理。该方法采用Yafian Pumuit?XRs C18色谱柱,含0.1%甲酸的CH3CN-H2O溶液(65:35)作为流动相,并以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0.01-50.00mg/L范围内,UV-P峰面积S与浓度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s=1.0×10^7C+2.0×10^6,相关系数为0.9998;以3盯计算得UV-P的检出限为3ng/L,平均回收率为96.4%~102.6%。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用于纺织品中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中UV-P的日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串联质谱法 苯并三唑 紫外线吸收剂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TD-GC-MS法快速测定纺织品中的甲基环硅氧烷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海浪 尹喆 谭玉静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0-74,共5页
建立了热裂解/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Py/TD-GC-MS)法高效检测纺织品中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和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将目标物质由裂解器热脱附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再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使用聚氯乙烯聚... 建立了热裂解/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Py/TD-GC-MS)法高效检测纺织品中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和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将目标物质由裂解器热脱附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再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使用聚氯乙烯聚合物吸附挥发性的甲基环硅氧烷,确定了热脱附温度、热脱附时间和接口温度。在20~1000mg/kg范围内,各物质线性关系良好(R2≥0.997),检出限在0.051~0.273mg/kg,定量限在0.169~0.909mg/kg,加标回收率在86.42%~118.20%,相对标准偏差在0.86%~4.73%,适用于纺织品中D4、D5、D6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 热裂解/热脱附-气质联用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3种苯扎氯铵同系物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小轲 沈婵 +2 位作者 曹石淼 谭玉静 李卫东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3-56,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同时检测纺织品中3种苯扎氯铵同系物(n-C_(12)H_(25)-C_(9)H_(13)NCl、n-C_(14)H_(29)-C_(9)H_(13)NCl、n-C_(16)H_(33)-C_(9)H_(13)NCl)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前处理条件,并研究了最...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同时检测纺织品中3种苯扎氯铵同系物(n-C_(12)H_(25)-C_(9)H_(13)NCl、n-C_(14)H_(29)-C_(9)H_(13)NCl、n-C_(16)H_(33)-C_(9)H_(13)NCl)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前处理条件,并研究了最佳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该方法采用乙腈超声萃取样品,以CN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流动相为0.1 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p H=5.0,体积比35∶65),等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5℃,进样量10μL。该检测方法在50.0~10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_(2)>0.995,在不同贴衬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7.12%~92.82%,精密度(RSD)为1.10%~6.42%,检出限(LOD)为5 mg/kg,定量限(LOQ)为16~20 mg/kg,能满足纺织品中3种苯扎氯铵同系物的测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扎氯铵同系物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MS/MS技术测定纺织品中的苯扎氯铵 被引量:9
5
作者 沈婵 毛志平 +3 位作者 赵海浪 徐红 谭玉静 陈小轲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8-72,共5页
建立了纺织品中苯扎氯铵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试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超声萃取的方法对纺织品中的苯扎氯铵进行提取,提取率可达85%以上。采用C;液相色谱柱,流动相采用0.1%甲酸水-甲醇体系溶液,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 建立了纺织品中苯扎氯铵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试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超声萃取的方法对纺织品中的苯扎氯铵进行提取,提取率可达85%以上。采用C;液相色谱柱,流动相采用0.1%甲酸水-甲醇体系溶液,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电离,选择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在0.1~0.8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3.04%~98.91%,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4.61%。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苯扎氯铵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法测定纺织品中的苯酚和双酚A 被引量:7
6
作者 周信芳 韩宁 +3 位作者 张琳萍 谭玉静 徐红 赵海浪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3-67,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纺织品中苯酚和双酚A的方法。该方法可进行批量前处理,操作简便,检测回收率在83.24%~94.80%,精密度(RSD)在1.98%~8.10%,检出限(LOD)为0.03~0.05 mg/kg,定量限(LOQ)为0.10~0.17 mg/kg,能满足生态纺织...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纺织品中苯酚和双酚A的方法。该方法可进行批量前处理,操作简便,检测回收率在83.24%~94.80%,精密度(RSD)在1.98%~8.10%,检出限(LOD)为0.03~0.05 mg/kg,定量限(LOQ)为0.10~0.17 mg/kg,能满足生态纺织品中苯酚和双酚A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苯酚 双酚A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中喹啉含量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尹喆 赵海浪 +2 位作者 徐红 毛志平 谭玉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130,共6页
为解决现有纺织品中喹啉化学提取法样品提取时间长、有机试剂用量大的问题,建立了热裂解/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Py/TD-GC-MS)法快速测定纺织品中喹啉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所测样品无需处理,直接在热裂解/热脱附装置中热脱附出喹啉,再进入... 为解决现有纺织品中喹啉化学提取法样品提取时间长、有机试剂用量大的问题,建立了热裂解/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Py/TD-GC-MS)法快速测定纺织品中喹啉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所测样品无需处理,直接在热裂解/热脱附装置中热脱附出喹啉,再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针对喹啉标准溶液中喹啉在等待分析过程中挥发的问题,加入了聚氯乙烯(PVC)作为喹啉的吸附剂,提高喹啉标准溶液分析的准确性;确定了热脱附条件:温度为240℃,时间为6 s,升温速率为50℃/min,接口温度为300℃。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线性范围10~1000 mg/kg内,相关系数为0.994,方法检出限为3.520 mg/kg,定量限为11.760 mg/kg,加标回收率为90.02%~102.07%,相对标准偏差为1.27%~4.53%,适用于纺织品中喹啉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喹啉 吸附剂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快速测定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中紫外线吸收剂的HPLC-MS/MS测定 被引量:3
8
作者 范文静 田欣欣 朱智甲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48-51,共4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纺织品中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UV-327和UV-328的测定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以0.3mL/min流速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表明,UV-...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纺织品中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UV-327和UV-328的测定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以0.3mL/min流速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表明,UV-327和UV-328在0.01~50μg/mL范围内,峰面积A与浓度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015μg/mL和0.011μg/mL,加标回收率为99.2%。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测定纺织品中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UV-327和UV-3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苯并三唑 紫外线吸收剂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水热法分离回收废旧涤棉混纺织物 被引量:12
9
作者 杜永康 陈英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7-62,共6页
采用磷酸水热法降解纤维素纤维,并运用于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中涤纶组分与纤维素组分的分离。研究了磷酸浓度、水热处理条件对纤维素纤维降解的影响,并使用SEM、FT-IR、XRD和热重分析对水热反应前后纤维素及涤纶纤维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 采用磷酸水热法降解纤维素纤维,并运用于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中涤纶组分与纤维素组分的分离。研究了磷酸浓度、水热处理条件对纤维素纤维降解的影响,并使用SEM、FT-IR、XRD和热重分析对水热反应前后纤维素及涤纶纤维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得到涤棉混纺织物的分离回收工艺参数为磷酸质量分数4%、水热处理温度140℃、水热处理时间3 h。研究表明,该方法将纤维素纤维降解为30~80μm的棒状Ⅰ型纤维素粉末,回收率高达91.67%,结晶度和热稳定性能有所提高;而涤纶仍以表面光滑的纤维形态存在,回收率为96.63%,其化学结构和晶体结构均无变化,结晶度和热稳定性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回收 磷酸 水热反应 废旧织物 涤棉混纺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绒纤维的拉伸性能 被引量:16
10
作者 侯秀良 高卫东 +1 位作者 王善元 周启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22,共5页
研究了山羊绒纤维的拉伸性能以及单纱的拉伸松弛性能,并与细支羊毛纤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山羊绒纤维的比强度、拉伸模量,松弛时间高于羊毛;在较小定伸长条件下,山羊绒纱线拉伸应力松弛速率慢于羊毛纱线,即山羊绒纱线比羊毛纱线... 研究了山羊绒纤维的拉伸性能以及单纱的拉伸松弛性能,并与细支羊毛纤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山羊绒纤维的比强度、拉伸模量,松弛时间高于羊毛;在较小定伸长条件下,山羊绒纱线拉伸应力松弛速率慢于羊毛纱线,即山羊绒纱线比羊毛纱线难定形,这些力学性能的差异是由于山羊绒纤维α-结晶度高于羊毛;在80~130℃干热条件下,山羊绒纱线的拉伸应力松弛速率及其定形率均随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当温度高于120℃时,提高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绒 细支羊毛 拉伸性能 应力松弛 定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浆过程中木片浸渍机理及改善措施 被引量:22
11
作者 林友锋 房桂干 +4 位作者 杨淑蕙 龙柱 邓拥军 沈葵忠 李萍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0-55,共6页
从木片浸渍的基本原理、评价手段和影响木片浸渍效果的因素等方面对木片的浸渍进行了阐述,并重点讨论了加强木片浸渍的措施。
关键词 化机浆 浸渍 风干木片 制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茜草染料的提取及其在羊毛织物上的染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位丽 侯秀良 +2 位作者 周启澄 张新龙 胡晓峰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8,共4页
文章以茜草染料染毛织物为出发点,研究了茜草染液的提取方法以及染色工艺参数对其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24 h后,采用酒精提取的茜草染液所染毛织物颜色更红更深;茜草提取液在100℃沸水中能稳定存在2 h,但其耐酸、碱稳定性较差;... 文章以茜草染料染毛织物为出发点,研究了茜草染液的提取方法以及染色工艺参数对其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24 h后,采用酒精提取的茜草染液所染毛织物颜色更红更深;茜草提取液在100℃沸水中能稳定存在2 h,但其耐酸、碱稳定性较差;茜草染料染毛织物的优化工艺为:染液用量6 ml,染液用量与铝离子媒染剂比例1∶2,染色温度100℃,pH值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 天然染料 染色性能 羊毛针织物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壳聚糖膜的制备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俞丹 吴玲玲 +2 位作者 杨杰 王甲福 王炜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8,45,共5页
以PEG-400作改性剂,柠檬酸作交联剂,磷酸氢二钠作催化剂,合成了β-环糊精聚合物;然后将壳聚糖与β-环糊精聚合物通过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交联,制成具有孔洞的β-环糊精/壳聚糖膜;采用FT-IR、XRD、TG和SEM表征其官能团、结晶度、热失... 以PEG-400作改性剂,柠檬酸作交联剂,磷酸氢二钠作催化剂,合成了β-环糊精聚合物;然后将壳聚糖与β-环糊精聚合物通过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交联,制成具有孔洞的β-环糊精/壳聚糖膜;采用FT-IR、XRD、TG和SEM表征其官能团、结晶度、热失重和膜孔洞的尺寸大小。研究表明,自制的β-环糊精/壳聚糖膜孔洞直径约为5μm,其对酸性染料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可认为是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符合假二级动力学吸附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副产品 加工 废水处理 酸性染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萃取-HPLC法测定4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海浪 徐红 +2 位作者 韩宁 王麟 谭玉静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6-51,共6页
采用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DAD)测定纺织品中UV-350、UV-320、UV-328和UV-3274种限用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样品经二氯甲烷超声萃取后,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柱分离,甲醇-10 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 采用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DAD)测定纺织品中UV-350、UV-320、UV-328和UV-3274种限用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样品经二氯甲烷超声萃取后,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柱分离,甲醇-10 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方法在0.5~50.0μg/m L范围内,4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线性相关系数良好(R>0.999 5),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5.88%~99.75%,相对标准偏差为1.04%~3.97%,方法检出限(LOD)为0.64~0.82 mg/kg,方法定量限(LOQ)为2.13~2.7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超声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珍珠粉中氨基酸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华 朱智甲 +1 位作者 周晓雅 吴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5-858,共4页
以邻苯二甲醛(OPA)为柱前衍生化试剂,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建立了测定珍珠粉中氨基酸的新方法。珍珠粉样品经研磨、拌糊、酸化、水解、蒸干、用乙腈定容等处理,采用Welch Topsil C_(18)色谱柱(150×2.1mm,3μm)进... 以邻苯二甲醛(OPA)为柱前衍生化试剂,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建立了测定珍珠粉中氨基酸的新方法。珍珠粉样品经研磨、拌糊、酸化、水解、蒸干、用乙腈定容等处理,采用Welch Topsil C_(18)色谱柱(150×2.1mm,3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10mmol/L HAc-NH_4Ac/乙腈,梯度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重反应模式(MRM)进行监测。氨基酸在0.1ng/mL^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在0.9928~0.9990之间,7种氨基酸的检出限在0.03~15ng/m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5%~105%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珍珠粉中氨基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柱前衍生 邻苯二甲醛 氨基酸 珍珠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的微凝胶智能舒适性整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金才 葛凤燕 +4 位作者 杨纯 蔡勇 蔡再生 曹秀 吴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共5页
以合成的壳聚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S/PNIPAm)微凝胶为整理剂,柠檬酸(CA)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SHP)为催化剂,采用轧烘焙工艺对氨基化改性涤纶进行智能化舒适性整理。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能谱(XPS)表征微凝胶整理后织物的表面形貌和... 以合成的壳聚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S/PNIPAm)微凝胶为整理剂,柠檬酸(CA)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SHP)为催化剂,采用轧烘焙工艺对氨基化改性涤纶进行智能化舒适性整理。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能谱(XPS)表征微凝胶整理后织物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变化表明,整理后织物的化学组成中氮元素含量增加,说明微凝胶成功整理到织物上,且形成了一层非均匀排列的微凝胶层;测试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整理织物的毛效、动态润湿性及水蒸气透过速率(WVTR)显示,整理织物具有温度响应性和智能调节水蒸气透过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织物的穿着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整理 N-异丙基丙烯酰胺 壳聚糖 微凝胶 智能纺织品 涤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纹理的简单视神经细胞感受野的选择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建立 沈菁 +1 位作者 王蕾 高卫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期185-190,共6页
研究了织物纹理的简单视神经细胞感受野的选择特性。分别选择具有明显方向性和周期性以及周期性和方向性不显著的两类代表织物纹理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视觉模型估计出简单视觉细胞的感受野。通过对感受野兴奋区域重心、... 研究了织物纹理的简单视神经细胞感受野的选择特性。分别选择具有明显方向性和周期性以及周期性和方向性不显著的两类代表织物纹理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视觉模型估计出简单视觉细胞的感受野。通过对感受野兴奋区域重心、方向角和面积的分析,以有效表示感受野在位置、方向和空间频率的选择特性。基于织物纹理与自然纹理两类纹理的简单细胞感受野选择性比较实验显示,相比于自然纹理,织物纹理的简单细胞感受野单元中的兴奋区域在方向、位置和空间频率上具有更加显著的选择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简单视觉细胞感受野选择特性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初级视皮层对织物纹理图像处理的神经机制,从视觉感知层面反映了织物纹理的视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纹理 感受野 视觉模型 简单视神经细胞 独立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叶桉风干过程生物孔隙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友锋 龙柱 +5 位作者 房桂干 杨淑蕙 邓拥军 沈葵忠 李萍 陈悦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20,共4页
利用压汞仪和扫描电镜来研究尾叶桉风干前后孔隙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尾叶桉风干前后孔径和孔比表面积均减小,孔体积从1.1012mL/g下降到0.9391mL/g,孔隙率从59.52%下降到56.40%,孔径分布表明,尾叶桉心材在风干过程中孔隙结构的变化主要... 利用压汞仪和扫描电镜来研究尾叶桉风干前后孔隙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尾叶桉风干前后孔径和孔比表面积均减小,孔体积从1.1012mL/g下降到0.9391mL/g,孔隙率从59.52%下降到56.40%,孔径分布表明,尾叶桉心材在风干过程中孔隙结构的变化主要集中在0.01~10μm孔径范围内;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与尾叶桉新鲜材相比,风干材的孔道产生了闭合和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 风干 孔隙结构 压汞法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乳酸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甲福 俞丹 王炜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5-40,共6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大豆油(SOY)、乳酸(L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乳液(WPU)。通过红外分析(FT-IR)的手段对环氧大豆油-乳酸多元醇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差示扫...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大豆油(SOY)、乳酸(L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乳液(WPU)。通过红外分析(FT-IR)的手段对环氧大豆油-乳酸多元醇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探讨了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形态、稳定性及其涂膜的耐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结果表明:利用环氧大豆油-乳酸开环聚酯多元醇合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粒子形态均一,乳液流平所制得的涂膜耐热性能及力学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大豆油 乳酸 改性 水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在拒水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明悦 陈英 车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共6页
为开发一种无氟环保的拒水整理方法,采用酸解法制备纳米微晶纤维素(NCC),并将其协同有机硅拒水剂二浴法整理棉织物。优化了NCC制备条件,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失重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及热性能进行分析;探讨了NCC粒径及整理工... 为开发一种无氟环保的拒水整理方法,采用酸解法制备纳米微晶纤维素(NCC),并将其协同有机硅拒水剂二浴法整理棉织物。优化了NCC制备条件,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失重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及热性能进行分析;探讨了NCC粒径及整理工艺参数对有机硅拒水剂拒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CC最佳的制备范围为H_2SO_4质量分数60%-65%,温度40-50℃,反应时间2-3 h;NCC协同有机硅拒水整理时,当NCC粒径在260 nm时,织物拒水效果明显提高,达到95分以上,经扫描电镜观察,NCC在织物表面形成粗糙结构。NCC协同有机硅拒水整理最佳工艺参数为:NCC烘干时间180 s、拒水整理焙烘时间90 s、焙烘温度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晶纤维素 酸解法 拒水整理 有机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