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在黄河流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彭定华 刘哲 +3 位作者 张彦峥 张笛 王涛 张宁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54,共14页
开展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建立合适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是解决河流健康问题的前提和实现河流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黄河自上而下生态环境现状迥异,水生态环境脆弱,寻求一种或多种适合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 开展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建立合适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是解决河流健康问题的前提和实现河流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黄河自上而下生态环境现状迥异,水生态环境脆弱,寻求一种或多种适合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国内外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在黄河流域的应用进展,总结了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指数(B-IBI)、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及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法的主要指标,以及黄河流域不同区域生物种类的评价指标,分析了各评价方法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并根据目前研究基础评述了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对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指示生物的选择及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法的研究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生态环境质量 评价方法 生物完整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0年黄河口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翔 李愫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9-147,共9页
[目的]监测2015—2020年开展的渤海海域水质,分析黄河口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变化与入海泥沙径流量的相关性,为黄河口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采用水质污染指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法,利用SPSS软件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与海... [目的]监测2015—2020年开展的渤海海域水质,分析黄河口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变化与入海泥沙径流量的相关性,为黄河口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采用水质污染指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法,利用SPSS软件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与海水各监测指标之间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黄河口近岸海域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无机氮,其单项污染指数波动范围为0.63~1.40,超过第2类水质标准。无机氮浓度与黄河入海输沙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833(p<0.01)。夏季调查期间采集到浮游植物77种,主要位于黄河口北部海域。2018年以来浮游植物物种数呈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67种降至2020年的42种。采集到浮游动物52种,主要位于河口东北部离岸海域,2015年以来浮游动物种类逐步增加。多样性指数从2015年的Ⅳ级水平升至2020年的Ⅲ级水平。采集到大型底栖生物92种,主要位于入海口东部离岸海域,2018年以来底栖生物种类和密度呈增加的趋势,多样性指数从2018年的2.18增至2020年的3.01。[结论] 2015年以来黄河口近岸海域水质满足《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中的工业用水区和滨海风景旅游区的水质要求,生态状况逐步好转。黄河口近岸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与黄河入海输沙量和径流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41(p<0.01)和0.918(p<0.01)。浮游植物和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与泥沙径流量无显著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泥沙径流 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 浮游生物 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氨氮水生生物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廖梓童 陆韻 +7 位作者 陈卓 丁仁 巫寅虎 魏东斌 高桦楠 徐红卫 温慧娜 胡洪营 《环境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0,共9页
分析揭示黄河流域氨氮水生生物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对黄河流域氨氮风险管控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氨氮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细化和修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态环境部颁布的《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氨氮》国家生态环境基准,应... 分析揭示黄河流域氨氮水生生物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对黄河流域氨氮风险管控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氨氮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细化和修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态环境部颁布的《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氨氮》国家生态环境基准,应用统计学方法和风险商法,研究了2022年黄河流域氨氮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识别出重点关注时段和区域.同时,通过变异系数建立了对比氨氮风险时空差异性的方法,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识别出黄河流域氨氮风险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氨氮长期毒性基准和风险商的空间差异性分别为时间差异性的3.3和2.1倍.(2)时间上,冬季氨氮浓度和风险商显著升高,有风险的断面由春季的2.3%增至13.6%,冬季情况亟需额外关注.(3)空间上,黄河流域91%的断面无氨氮风险或风险较低,但渭河、汾河等黄河支流部分断面,特别是汇流河段氨氮长期毒性风险问题较为突出.(4)黄河流域氨氮风险除氨氮浓度外,主要受水体pH影响,水温对氨氮风险影响较小.研究显示,制定区域性氨氮水质标准和排放标准比季节差异化标准更为重要,需要重点关注支流和干支流汇流河段并建立水质监控和预警机制.除控制氨氮污染物的排放外,还应重点关注pH较高的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氨氮 生态风险 时空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监测方法研究进展及在黄河流域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哲 张宁 +3 位作者 彭定华 张彦峥 张笛 秦祥朝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71,共14页
水生态监测能够为水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加强黄河水生态监测,维护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对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常规水质监测、生境监测和生物监测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水生态监测方法的... 水生态监测能够为水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加强黄河水生态监测,维护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对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常规水质监测、生境监测和生物监测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水生态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在黄河流域的应用实践。结合黄河流域水生态监测尤其是生物监测相对滞后的现状,探讨了流域水生态监测的发展方向。建议加快黄河流域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建立适用于黄河流域的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标准体系,探索新兴监测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 黄河流域 常规监测 生境监测 生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在黄河流域的污染现状与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郭笑盈 马怡 +3 位作者 蔡尚迎 李哲 李泓露 张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103,111,共7页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而黄河流域人口密集,其水质安全极其重要。针对黄河流域水体中微塑料,通过调研大量黄河流域微塑料污染相关文献,从微塑料的来源特征、形状与粒径、空间与季节分布特征等方面系统归纳了黄河流域微...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而黄河流域人口密集,其水质安全极其重要。针对黄河流域水体中微塑料,通过调研大量黄河流域微塑料污染相关文献,从微塑料的来源特征、形状与粒径、空间与季节分布特征等方面系统归纳了黄河流域微塑料污染现状,结合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地理环境和季节变化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对比了黄河流域和国内其他主要河流微塑料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微塑料在黄河流域的丰度整体呈现西低东高的态势,黄河流域干流微塑料粒径大部分集中在200μm以下,黄河流域枯水期微塑料丰度大于丰水期的。此外,还系统阐述了微塑料的生物毒性及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毒性效应 治理技术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典型尾矿库周边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6
作者 杜毅飞 孙佳政 +5 位作者 张辉 杨红燕 王帅 沙锦箖 陈泽世 郑明超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4,43,共8页
选择包头市某铁尾矿库所在水文地质单元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35个,分析土壤中Zn、Pb、Cr、Mn、Cd、As、Cu和Ni等8种重金属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健康风险指数法评估重金属污染状况、潜在生... 选择包头市某铁尾矿库所在水文地质单元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35个,分析土壤中Zn、Pb、Cr、Mn、Cd、As、Cu和Ni等8种重金属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健康风险指数法评估重金属污染状况、潜在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除As外,其余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超过河套地区土壤背景值;Zn、Pb、Cd空间分布相似,尾矿库东部是其主要高值分布区;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总体表现为轻度及以下污染水平,有轻微的生态风险;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值均小于1,致癌风险值小于10-4,处于可接受风险水平,经口摄入是健康风险的主要暴露途径,As、Cr为主要的贡献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尾矿库 土壤重金属 空间分布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典型铅锌冶炼企业重金属废水管控与碳排放协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武亚凤 王海燕 +2 位作者 刘琰 丁帅 温慧娜 《环境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220,共9页
黄河流域作为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重金属污染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为提升重金属重点排放源铅锌冶炼行业废水排放管控水平,本文聚焦黄河流域中上游典型地区某铅锌冶炼企业,研究了不同产污环节排放废水中重点重金属排放特征及达标情况,... 黄河流域作为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重金属污染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为提升重金属重点排放源铅锌冶炼行业废水排放管控水平,本文聚焦黄河流域中上游典型地区某铅锌冶炼企业,研究了不同产污环节排放废水中重点重金属排放特征及达标情况,并从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测算了不同冶炼工艺流程碳排放强度、不同产污环节排放废水处理过程碳排放强度.结果表明:(1)采用氧化法+硫化钠除汞+石灰中和+生物制剂法+除铊稳定剂的组合处理工艺,污酸废水中总铅、总镉、总汞和总砷的排放浓度均可稳定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特别排放限值要求,以处理后各重金属日最大检出浓度的90%分位数作为参比浓度,该处理工艺对总铅、总镉、总汞的去除率分别为98.2%、99.8%、99.9%.(2)铅锌冶炼企业污酸车间地面冲洗水应全部纳入污酸车间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集中处理,避免铅、镉、汞、铊等重金属废水稀释排放,长期汇入黄河干流富集造成潜在环境风险.(3)锌冶炼过程重金属主要富存于固相颗粒和液相颗粒中,污酸废水(废气洗涤制酸废水)中总铅、总镉、总汞、总砷产污系数分别为4.83、4.33、7.02、0.01 g/t(以产品计),较实际流向废气中相应重金属产污系数低10^(3)量级.(4)鉴于污酸废水处理碳排放强度约为一般性生产废水的7.93倍,建议加强评估并推广应用2022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水污染防治领域)》提出的有色冶炼烟气洗涤污酸废水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提出基于资源化利用途径的污酸废水排放控制要求.(5)湿法炼锌工艺碳排放强度为3.08 t/t(冶炼1 t锌的CO_(2)排放量),相对属于绿色低碳冶炼工艺.研究显示,黄河流域中上游部分典型铅锌冶炼企业已采用相对绿色低碳冶炼工艺,鉴于黄河流域的国家战略定位,需进一步提升末端重金属废水风险管控和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力度,引领沿黄冶炼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铅锌冶炼 重金属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重要湖库大型底栖动物数据集
8
作者 王宁 张泽豪 +7 位作者 高云霓 董静 高肖飞 袁华涛 宋东蓥 李学军 张景晓 王娟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22-28,共7页
大型底栖动物在调节湖库等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也是评价湖库水生态健康状况的关键类群。课题组于2021年和2022年对黄河流域内包括扎陵湖、鄂陵湖、龙羊峡水库、青海湖、岱海、乌梁素海、小浪底水库和... 大型底栖动物在调节湖库等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也是评价湖库水生态健康状况的关键类群。课题组于2021年和2022年对黄河流域内包括扎陵湖、鄂陵湖、龙羊峡水库、青海湖、岱海、乌梁素海、小浪底水库和东平湖在内的8个湖库43个点位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的采样调查,经过物种鉴定、计数和物种丰度计算,形成本数据集。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均依照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进行,并通过多人交叉核验完成数据的审核与评估。本数据集有助于系统了解黄河流域重要湖库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现状,为黄河流域的水生态健康评估和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物种丰度 黄河流域 湖泊与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湖泊沉积物微塑料赋存特征和生态风险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波 谢建雲 +4 位作者 洪滨 蔡宴朋 彭进平 李博文 贾群坡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89-3298,共10页
以粤港澳大湾区典型城市湖泊(星湖)为研究区,使用密度浮选方法提取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研究微塑料时空赋存特征,揭示微塑料潜在生态风险,并对微塑料丰度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丰水期和枯水期星湖表层沉积物微塑料平均丰度分... 以粤港澳大湾区典型城市湖泊(星湖)为研究区,使用密度浮选方法提取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研究微塑料时空赋存特征,揭示微塑料潜在生态风险,并对微塑料丰度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丰水期和枯水期星湖表层沉积物微塑料平均丰度分别为(637±392),(1765±883)particles/kg,颜色以蓝色和黑色为主,形状以线条为主,尺寸集中在100~2000μm范围,人造丝、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主要的聚合物类型.不同时期,星湖表层沉积物微塑料丰度均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其微塑料采样间隔应低于435m.同时,丰水期和枯水期星湖表层沉积物微塑料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分别为53.09和344.08,分别处于轻微和很强风险水平,且人造丝微塑料潜在生态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湖 沉积物 微塑料 赋存特征 空间自相关性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河南段浮游藻类功能群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飞虎 杨越 +9 位作者 张洋 秦祥朝 陈玉环 袁杰 郭聪慧 董静 李学军 张曼 高云霓 高肖飞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3-523,共11页
为研究黄河流域藻类功能群分布及关键环境驱动因子,于2021年6—7月在黄河河南段设置16个采样位点,对黄河流域河南段浮游藻类群落组成、藻类功能群分布特征、不同空间环境因子特征及藻类-环境因子相关性进行分析,(1)共鉴定浮游藻类7门65... 为研究黄河流域藻类功能群分布及关键环境驱动因子,于2021年6—7月在黄河河南段设置16个采样位点,对黄河流域河南段浮游藻类群落组成、藻类功能群分布特征、不同空间环境因子特征及藻类-环境因子相关性进行分析,(1)共鉴定浮游藻类7门65属154种,在物种数上,绿藻门类(68种)>硅藻门类(60种)>蓝藻门类(11种),以小环藻(Cyclotella sp.)、颗粒沟链藻极窄变种(Aulacose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束丝藻(Aphanizomenon sp.)、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为流域内主要优势种(优势度≥0.02);(2)黄河流域河南段浮游藻类共划分为23个功能群,分别是功能群B、C、D、E、F、G、H1、J、LM、Lo、M、MP、N、P、S1、T、W1、W2、X1、X2、X3、X_(ph)和Y,所调查流域功能群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其中干流功能群种类最少,支流种类最多;从优势度来看,以适应富营养化、混动水体的功能群C、D、MP、P和J占优势;(3)RDA分析结果表明,优势功能群C与TN呈负相关;功能群MP与TP、NH_(4)^(+)-N、WT、pH和CODMn呈负相关;功能群P与NH_(4)^(+)-N、WT和CODMn呈正相关;功能群D与TN呈正相关,功能群J与NTU呈正相关,与DO呈强负相关,其中CODMn是驱动藻类功能群分布的关键因子;(4)结合地表水环境评价、基于功能群的Q指数与Qr指数评价、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此次调查流域水体呈重度氮污染,水库呈轻度磷污染,洛河流域相对其他支流水质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浮游藻类 优势度 功能群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的制约因素和对策措施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温慧娜 高涵 +2 位作者 张翔 彭定华 寇杰锋 《环境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9,共9页
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是破解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三水统筹”治理难题,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通过调研黄河流域上中下游16个地级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的推进情况,剖析了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模式在地方的认知度和... 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是破解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三水统筹”治理难题,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通过调研黄河流域上中下游16个地级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的推进情况,剖析了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模式在地方的认知度和融合度,从政策和技术层面梳理了影响黄河流域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构建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旨在推动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在黄河流域更大范围内发挥更加显著的效益,为其他流域再生水利用提供借鉴.政策层面的制约因素表现在地方政府缺少对再生水利用比例的考核机制,人工湿地工程无法与当地再生水利用规划、城镇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充分衔接融合,再生水不能有效纳入水资源配置规划,对于再生水取用权和收益权亦缺乏明确的管理要求,再生水尚未纳入水权交易市场.再生水利用工程盈利能力较弱,在缺乏经济政策保障的情况下很难形成稳定的市场运营和长效运行机制.技术层面的制约表现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人工湿地工程的处理效果对运维技术的依赖度较高.不少地方的人工湿地工程往往缺乏专业运维队伍,“重建设、轻运维”的现象较为普遍.黄河流域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的需求量大,潜力有待充分发掘,再生水盐分升高和水质安全利用问题需持续探索和研究.提出的对策措施包括四方面:一是强化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协同,加大再生水利用率在考核中的权重,鼓励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再生水水权交易制度建设试点;二是省级层面应加大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的政策和资金倾斜,推动工程尽早开工建设和发挥示范效益;三是强化人工湿地用地保障和运维管理;四是鼓励地方政府出台支持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的政策,推动黄河流域内典型农业县城形成具有示范性的再生水农业安全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底栖动物调查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学军 张景晓 +5 位作者 于淼 董静 高云霓 张曼 秦祥朝 周艳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47,共12页
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于监测水体的营养状况和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连接三江源、祁连山、汾渭平原、华北平原等一系列“生态高地”的巨型生态廊道,具... 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于监测水体的营养状况和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连接三江源、祁连山、汾渭平原、华北平原等一系列“生态高地”的巨型生态廊道,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目前,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以水质监测为主.受黄河特殊的水文条件和生境异质性等因素影响,黄河流域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开展较少且数据较为分散,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为此,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干支流及其附属水体底栖动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生态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减污降碳和水质目标约束下的黄河干流兰州段城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限值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定华 张辉 +1 位作者 马雪菲 黄河 《环境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11,共10页
为科学合理地提出黄河干流兰州段城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限值,实施精准科学治污,持续改善黄河干流兰州段水环境质量,本文以兰州市城区四座有代表性的污水处理厂(西固、七里河安宁、盐场和雁儿湾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统计四座污水处理... 为科学合理地提出黄河干流兰州段城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限值,实施精准科学治污,持续改善黄河干流兰州段水环境质量,本文以兰州市城区四座有代表性的污水处理厂(西固、七里河安宁、盐场和雁儿湾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统计四座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中水回用率、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及减排效果,分析四座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对黄河干流兰州段水质的影响,梳理污水处理厂运行阶段的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1)兰州市城区四座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率低,介于0.86%~4.66%之间.(2)四座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高于国内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去除率的平均水平,COD、NH_(3)-N年均减排量分别为114584.1、8234.6 t,减排效果明显.(3)在黄河枯水期上游来水水量小、水质接近或超出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目标限值的条件下,叠加区间其他入河排污口的影响,兰州市城区四座污水处理厂均按照设计规模及设计出水水质排污会对下游河段水质造成影响.因此,不能一味地追求出水水质,盲目提标改造,要综合考虑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在满足受纳水体水质目标前提下,统筹考虑减污降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排放限值 减污降碳 水质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生境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学军 张洋 +6 位作者 高云霓 李龙飞 张景晓 董静 张曼 高肖飞 秦祥朝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5,I0002,I0003,共10页
河流生境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河流健康的重要因素。为揭示黄河生境质量状况,于2021年和2022年5-7月对黄河源头至下游的26个干流河段开展河流生境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选取河道和河岸10项生境指标开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 河流生境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河流健康的重要因素。为揭示黄河生境质量状况,于2021年和2022年5-7月对黄河源头至下游的26个干流河段开展河流生境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选取河道和河岸10项生境指标开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黄河干流各河段生境质量综合得分H值介于79~153分,超过69%的河段生境质量介于90~120分,等级为中等.源区、上游、中游和下游生境未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p>0.05).10项生境指标中,大型木质残体分布在全河段得分最低,介于1~5分,水质状况、河道内人类活动强度、河岸带植被覆盖度和河岸土地利用类型等4项指标在不同区域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黄河干流生境质量的主要因子有河岸土地利用类型、河道内人类活动强度、水质状况和河岸稳定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生境质量 河道 河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黄河河南段浮游植物数据集
15
作者 唐媛媛 王飞虎 +9 位作者 袁璐 张淑稳 沙渊璞 袁华涛 张景晓 高肖飞 高云霓 宋东蓥 董静 李学军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48-57,共10页
浮游植物个体较小,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十分迅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组成常用于水生态学研究和水质评价中。本数据集源自2021年6月黄河流域河南段16个样点,共涉及11条支流、3个水库以及2条干流。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藻类155种,隶属于7门67属... 浮游植物个体较小,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十分迅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组成常用于水生态学研究和水质评价中。本数据集源自2021年6月黄河流域河南段16个样点,共涉及11条支流、3个水库以及2条干流。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藻类155种,隶属于7门67属,数据内容包含了位点、经度、纬度、藻类所属的门、纲、目、科、属、种、拉丁文、丰度和生物量字段,且数据经严格质量控制(含采样点科学布设、器具清洗、现场样品处理及鉴定质控等流程)。本数据集可为黄河流域的水生态调查、黄河生态保护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撑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丰度 生物量 黄河流域河南段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黄河河南段浮游动物数据集
16
作者 刘谦 李辰林 +8 位作者 卢思泽 周志国 袁华涛 张景晓 高云霓 董静 宋东蓥 高肖飞 李学军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39-47,共9页
浮游动物是水生食物网关键功能类群,是水生态评价的重要指标。本数据集原始数据为2021年黄河流域河南段野外调查获得,采样位点包含黄河流域河南段干流、支流和湖库共计16个。其中干流2个位点,伊洛河和沁河2条支流共计11个位点,小浪底水... 浮游动物是水生食物网关键功能类群,是水生态评价的重要指标。本数据集原始数据为2021年黄河流域河南段野外调查获得,采样位点包含黄河流域河南段干流、支流和湖库共计16个。其中干流2个位点,伊洛河和沁河2条支流共计11个位点,小浪底水库3个位点。本次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3门32属47种。数据内容包含浮游动物物种名录、丰度、生物量、优势种等。样品采样严格按照SC/T9402-2010的规定执行,以确保数据准确性。本数据集为黄河流域下游水生态评价提供基础资料,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黄河河南段 优势种 水生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生境调查评价数据集(2021-2022年)
17
作者 曾大海 秦祥朝 +8 位作者 赵建南 魏颖 袁华涛 张景晓 高肖飞 董静 宋东蓥 高云霓 李学军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本数据集整合了2021年至2022年在黄河干流从源头至河口的生境调查评价相关数据,共计26个位点,680条数据。本数据集主要包括底质、栖境复杂性、河水水量状况、水质状况、河道内人类活动强度等5项河道相关指标和大型木质残体分布、河岸稳... 本数据集整合了2021年至2022年在黄河干流从源头至河口的生境调查评价相关数据,共计26个位点,680条数据。本数据集主要包括底质、栖境复杂性、河水水量状况、水质状况、河道内人类活动强度等5项河道相关指标和大型木质残体分布、河岸稳定性、河岸带植被覆盖率、河道护岸变化、河岸土地利用类型等5项河岸相关指标。调查人员通过现场观测、记录、拍照及无人机全景摄像对每个监测河段生境指标情况进行调查,并参照河流生境质量分级标准进行评价打分。数据采集过程中采用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无人机多维度勘测、专家评分验证和交叉复核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数据集的发布可为黄河流域生境调查与评价提供借鉴,为大型河流的保护和修复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生境质量 河道 河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链双向重构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
18
作者 张志醒 韩亚峰 黄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3-51,共9页
在价值链重构背景下研究企业碳排放问题,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和全球价值链攀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论文基于WIOD投入产出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增加值视角测算国内与区域价值链重构趋势,实... 在价值链重构背景下研究企业碳排放问题,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和全球价值链攀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论文基于WIOD投入产出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增加值视角测算国内与区域价值链重构趋势,实证检验价值链双向重构对我国企业碳排放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影响异质性。结果表明:同时构建国内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价值链对企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同时构建国内与主要发达经济体区域价值链对企业碳排放具有促进作用。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价值链双向重构的影响效应因区域、产业等存在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价值链双向重构通过影响企业煤炭消耗量和煤炭使用效率影响碳排放。研究为企业在价值链双向重构背景下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经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重构 国内分工体系 碳排放 能源使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黄河上游青川甘河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和营养盐数据集
19
作者 丁厚宽 郭春晖 +8 位作者 赵建南 魏颖 袁华涛 张景晓 高肖飞 董静 宋东蓥 高云霓 李学军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29-38,共10页
黄河上游青(青海省)川(四川省)甘(甘肃省)段位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区,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为了解该区域内黄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和营养盐的分布状况,于2020年9-10月在该区... 黄河上游青(青海省)川(四川省)甘(甘肃省)段位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区,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为了解该区域内黄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和营养盐的分布状况,于2020年9-10月在该区域内黄河干流及洮河、湟水、黑河和白河等主要支流布设18个采样点位,采集近岸处表层沉积物(0-10 cm)样品,测定镉、铬、锌、铜、汞、镍、铅和砷8种重金属和总碳、总磷、总氮、总硫、有效磷和有机碳6种营养盐含量,分析了各个元素在研究区域内的分布状况。为确保数据集的准确性,各项指标均在实验室内按照标准方法测定,同时多人交叉复核完成对数据的校对和审查。本数据集的建立为评估黄河上游沉积物环境质量和污染风险提供本底数据,为科学保护黄河上游生态敏感区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青川甘段 沉积物 重金属 营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铁核桃对云斑白条天牛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蕾 郭春晖 +4 位作者 杨振德 庞洁芳 陆节婷 杨琼 邝超娟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2期69-76,共8页
为筛选出对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lineolata具有抗性的铁核桃Juglans sigillata品种,找出影响铁核桃抗虫性的主要化学物质,在细香核桃J.sigillata cv.‘Xixiang’、龙佳核桃J.sigillata cv.‘Niangqing’×J.sigillata cv.‘Yangbid... 为筛选出对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lineolata具有抗性的铁核桃Juglans sigillata品种,找出影响铁核桃抗虫性的主要化学物质,在细香核桃J.sigillata cv.‘Xixiang’、龙佳核桃J.sigillata cv.‘Niangqing’×J.sigillata cv.‘Yangbidapao’和娘青核桃J.sigillata cv.‘Niangqing’3种铁核桃苗上接种云斑白条天牛成虫,比较受害面积并测定为害前后3个铁核桃品种树皮的营养物质、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保护酶和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差异,选出抗虫性最强的铁核桃品种。结果表明,娘青核桃受到云斑白条天牛成虫的为害面积最小,为0.0007 m^(2),影响铁核桃树皮抗虫性的主要营养和次生代谢物质是可溶性蛋白质和总酚;影响铁核桃树皮抗虫性的主要保护酶和蛋白酶抑制剂分别是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娘青核桃的抗虫性综合得分最高。由此得出,3个铁核桃品种中娘青核桃的抗虫性最强,可溶性蛋白质、总酚、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是影响铁核桃树皮抗虫性的主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核桃 云斑白条天牛 成虫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