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姜昀 王文燕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6,共6页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国土空间规划均属建立区域空间分区体系的举措,目标是实现国土空间分区分类管控,但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目前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衔接内容和衔接技术不清晰等问题,亟须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梳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国土空间规划均属建立区域空间分区体系的举措,目标是实现国土空间分区分类管控,但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目前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衔接内容和衔接技术不清晰等问题,亟须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梳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在管理要求、技术逻辑、主要成果等方面的异同,分析总结地方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衔接实践。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中的基本理念相同,共同维护发展保护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但各有侧重,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管控目标是环境质量,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目标是用途管制,二者不能相互替代。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和用途管制成果,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成果和管控要求完全一致,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分析结论、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成果,可促进国土空间规划在优化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布局、矿产资源开发布局时更多考虑生态环境约束,在政府招商引资阶段,二者协同发力,共同保障项目选址科学、布局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国土空间规划 底线约束 用途管制 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技术路径实践探索——以邹平市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文燕 杜超 +4 位作者 刘军 林靖华 王龙飞 胡丙鑫 郭二民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8,共11页
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研究,是“双碳”背景下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协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邹平市为例,评估研究区域内重点工业行业碳排放现状,用清单网格化的方式识别大气污染物与碳排放的双高值区域,构建碳... 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研究,是“双碳”背景下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协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邹平市为例,评估研究区域内重点工业行业碳排放现状,用清单网格化的方式识别大气污染物与碳排放的双高值区域,构建碳污一体化清单;运用卫星遥感、激光雷达等手段开展碳汇空间研究,识别碳汇重点区域与重点种类;针对重点行业,形成减污降碳协同措施库,采用协同控制效应分级指数法分析减污降碳协同性,提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化建议。结果显示:2020年邹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碳排放量约为5867万t,热电联产、炼焦、铝冶炼加工等为重点行业;全市在韩店镇、魏桥镇、长山镇、高新街道等重点区域存在4处碳污高排放物网格,电解铝、焦化等重点企业集中了大部分碳污排放;2020年邹平市平均植被碳汇强度为364 t/(km^(2)·a),年植被碳汇量为45万t,碳汇主要集中在九户镇、码头镇、魏桥镇和临池镇,耕地和林地是主要的碳汇系统类型,在各管控单元中应根据区域行业特点与植被碳汇类型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工艺升级改造、林地碳汇提质增效等措施。本研究提出的减污降碳协同纳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技术路径,为减污降碳协同要求结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化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源头防控 分级指数法 准入清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期植被状况与土壤质量变化评估:以陕北三道沟煤矿首采区为例
3
作者 刘维福 蔺楠 +2 位作者 苏显静 杜超 李聪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7-336,共10页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旨在恢复因采矿活动而受损的生态环境,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是矿山生态修复的关键措施,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具有深刻的协同作用与互补效应。为探究陕北煤炭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期间植被状况与土壤质量结果及其相互影响关系...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旨在恢复因采矿活动而受损的生态环境,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是矿山生态修复的关键措施,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具有深刻的协同作用与互补效应。为探究陕北煤炭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期间植被状况与土壤质量结果及其相互影响关系,本文以三道沟煤矿首采区开展的141个植被恢复、土地复垦项目为例,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治理措施下的植被状况和土壤质量变化,结合相关系数法深入评估恢复治理措施的成效。结果表明:①在生态修复实施期间,植被状况转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植被恢复项目区,显著改善区域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2.39%,显著退化区域面积仅占0.12%。在各类项目中,植被恢复项目区的植被覆盖水平整体最高,局部波动最小;②恢复为林地、草地的区域土壤质量指数均高于耕地,通过土地复垦项目转为耕地的区域土壤质量指数最低(0.279);③土壤质量对植被状况有显著影响(p<0.01)。不同生态修复类型中,植被状况趋势与土壤质量指数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地复垦项目区的相关系数普遍大于0.4。结合土地复垦措施的植被恢复项目可显著改善矿区生态状况,后期植被管护对于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查明三道沟煤矿生态修复实施成效,为煤炭矿山生态修复措施的推广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生态修复 归一化植被指数 土壤质量指数 成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TOPSIS法的石化园区固体废物环境绩效评价
4
作者 袁帅洁 沙莎 +4 位作者 戴安国 张岩超 王永强 段潍超 买里旦·莫塔里甫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441,共8页
针对石化园区固体废物种类多、管理复杂等问题,采用灰色关联-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开展了A石化园区固体废物的环境绩效评价与障碍因素识别研究。结果表明:2021—2023年,A石化园区固体废物环境绩效水平整体处于良好水平;2023年,在固体... 针对石化园区固体废物种类多、管理复杂等问题,采用灰色关联-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开展了A石化园区固体废物的环境绩效评价与障碍因素识别研究。结果表明:2021—2023年,A石化园区固体废物环境绩效水平整体处于良好水平;2023年,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环境管理机制和公众参与层面上,处于良好水平,在固体废物过程管控和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层面上,处于一般水平;制约园区固体废物环境绩效水平的关键障碍因素有危险废物产污系数,危险废物填埋处置率,HW04类、HW08类和HW49类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污系数,危险废物园区内利用及无害化处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园区 固体废物 环境绩效 灰色关联-TOPSIS法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行业清单式环境管理技术路径与方法探讨
5
作者 刘磊 李晓举 +1 位作者 周程琳 张敏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9,共7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环保验收、执法监管以及与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下简称分区管控)之间衔接路径不够明确、衔接深度不足等问题,总结轨道交通特点和规划环评、项目环评重点内容,参考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与项目环...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环保验收、执法监管以及与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下简称分区管控)之间衔接路径不够明确、衔接深度不足等问题,总结轨道交通特点和规划环评、项目环评重点内容,参考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要求,解析清单式管理的内涵,分析轨道交通行业实施清单式环境管理的可行性,研究制定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环保验收、执法督察清单,提出轨道交通行业清单式环境管理的衔接路径和方法。研究表明:清单式管理是健全轨道交通行业环境管理的重要举措,具备实施的条件;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环保验收、执法督察清单自前向后传递不同管理要求,自后向前反馈不同的管理有效性信息;审批部门、规划部门、建设单位、评估单位和执法部门等通过不同的管理清单,了解本部门本单位应关注的重点,落实环境准入和环保措施要求,为推动轨道交通行业全过程环境管理提供了技术路径和方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清单式管理 环境管理 技术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自主验收行政处罚案件量化分析——基于自主验收监管执法和环境质量相关性的视角
6
作者 刘牧远 杨雾晨 +3 位作者 张健 隆重 田蕴 钟黄蓉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52-2960,共9页
为研究自主验收制度对于监管执法的支撑作用,量化分析自主验收监管执法对于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不完全统计了自主验收制度实施后2018~2023年间全国47870件自主验收行政处罚案件,结合同期全国大气、水环境质量,模拟自主验收监管执... 为研究自主验收制度对于监管执法的支撑作用,量化分析自主验收监管执法对于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不完全统计了自主验收制度实施后2018~2023年间全国47870件自主验收行政处罚案件,结合同期全国大气、水环境质量,模拟自主验收监管执法对13个被多次通报地市环境质量较差的省份的环境质量影响.研究发现,将自主验收案件占比纳入模拟的预测值和环境质量通报频次显著相关,拟合优度达到0.8051,而不考虑自主验收行政处罚占比的预测值与环境质量通报频次不具有相关性,针对自主验收事项的行政处罚对于提升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效果可能高于宏观、一般行政处罚.案情分析发现,对自主验收“弄虚作假”案件的处罚额与其他自主验收案件处罚额没有明显差别.法理分析发现,自主验收和排污许可制存在一定功能重叠,但在监管对象和监管内容上两者仍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管理 排污许可制 自主验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纳入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探讨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文燕 冯翰林 郭二民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82-1889,共8页
现阶段,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纳入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尚处于探索期,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管理机制和技术方法还需完善。通过厘清各制度环节中的责任主体、边界范围、职能定位等,梳理分析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纳入生态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面临的主... 现阶段,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纳入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尚处于探索期,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管理机制和技术方法还需完善。通过厘清各制度环节中的责任主体、边界范围、职能定位等,梳理分析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纳入生态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基于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框架。运用现有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制度环节中的管理和技术要素,以问题为导向,探讨了在源头防控上,根据减污降碳相关试点内容,需完善“三线一单”、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中碳评的边界范围、工作内容和管理机制;在过程控制上,进一步构建排污许可数据一体化管理;在执法督察上,探索建立全国碳监测网络等方式,提升监察执法运行效力,强化督察问责工作机制,推动构建减污降碳协同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三线一单 环境影响评价 排污许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大保护城市水生态环境驻点研究-九江方案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帆 徐成龙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0-528,共9页
开展长江沿线城市水生态环境跟踪驻点研究,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长江大保护”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以长江中游城市九江市全域为研究区域,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信息化手段,采用统计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开展了以... 开展长江沿线城市水生态环境跟踪驻点研究,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长江大保护”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以长江中游城市九江市全域为研究区域,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信息化手段,采用统计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开展了以数据库构建、驻点研究平台建设、水生态环境问题诊断、污染物溯源剖析、综合解决方案制定为主要内容的系统研究,探索了驻点城市需求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联合研究任务相互嵌套的研究思路,摸索出一条“数据平台构建→全域问题诊断→逐层双向剖析→全过程综合施策”的城市水环境问题“把脉、问诊、开药方”技术路线和方法体系,提出了一套统筹“结构减排、技术减排、管理减排”3个维度,遵循“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管治的“一市一策”综合解决方案,以期为拥有复杂水生态环境的城市开展同类型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 问题诊断 溯源剖析 技术路线 方法体系 综合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港发展与海岸带生态环境演变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黄丽华 姜昀 +3 位作者 林齐 李天威 陈帆 王文燕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90-893,900,共5页
借鉴区域经济-海洋生态系统耦合关系研究成果,构建了厦门港发展与海岸带生态环境演变耦合协调关系的定量分析技术体系,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识别及作用机理剖析、耦合协调系统的表征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关系定量分析等,为沿海港口发展与... 借鉴区域经济-海洋生态系统耦合关系研究成果,构建了厦门港发展与海岸带生态环境演变耦合协调关系的定量分析技术体系,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识别及作用机理剖析、耦合协调系统的表征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关系定量分析等,为沿海港口发展与海岸带生态环境演变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也为沿海港口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港口 海岸带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关系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机制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波 徐敏云 +3 位作者 张勇 吕晓君 诸德臻 安晨光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1,共4页
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监管机制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中央管理企业(央企)纳入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对央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机制开展研究,梳理了央企生态环境保护保责任清单,从督察对象、督察事项和督察模式等方面探... 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监管机制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中央管理企业(央企)纳入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对央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机制开展研究,梳理了央企生态环境保护保责任清单,从督察对象、督察事项和督察模式等方面探究了央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路径,并提出央企生态环境督察成效保障相关建议:采用宏观督察(督政)和微观督查(查企)相结合的互动型督察工作模式对央企开展督察。央企应进一步提升政治思想站位、完善责任传导机制、加强信息公开等措施,确保央企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督察 央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领域容错纠错制度样本的实证分析
11
作者 谢琼立 薛宇航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86-1690,共5页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领域容错纠错制度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要求的应有之义,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必要举措,是推动履职尽责制度落地的有效手段。研究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的容错纠错制度出台与执行现...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领域容错纠错制度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要求的应有之义,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必要举措,是推动履职尽责制度落地的有效手段。研究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的容错纠错制度出台与执行现状,分析制度文本要素,发现免责认定不明晰、与追责部门合力不足、免责程序不完善是造成制度“出台易,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推进容错纠错制度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中的有效运用,一是要推动免责认定有规可依,二是要谋求多元参与、协同推进的格局,三是要完善流程、健全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 容错纠错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电工程生态流量实践主要问题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昂 吴淼 +3 位作者 王鹏远 温静雅 李慧 吴赛男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3-40,共8页
梳理了2001—2015年96个水电工程的生态流量数据,基于ArcGIS平台分析了工程时空分布特征,回顾分析了生态流量的落实情况,分析了生态流量计算方法、泄放方式、保障措施和监测措施的差异及其对保护坝下河段珍稀、濒危保护鱼类的生态效益;... 梳理了2001—2015年96个水电工程的生态流量数据,基于ArcGIS平台分析了工程时空分布特征,回顾分析了生态流量的落实情况,分析了生态流量计算方法、泄放方式、保障措施和监测措施的差异及其对保护坝下河段珍稀、濒危保护鱼类的生态效益;重点分析水电工程下泄生态流量的保障情况、目前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总结了中国水电工程下泄生态流量实践的主要问题,并从生态流量计算原则与流量过程线要求、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的考虑、加强河流生态修复中生态流量研究与实践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计算方法 水电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钢铁行业排放清单及大气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42
13
作者 汤铃 贾敏 +7 位作者 伯鑫 薛晓达 郭静 田军 黄满堂 王彤 崔磊 董广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93-1506,共14页
自下而上建立2018年中国高分辨率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HSEC,2018),定量模拟中国钢铁企业2018年和未来年情景下排放各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2018年,中国钢铁行业共排放SO2、NOx、PM(10)、PM(2.5)、PCDD/Fs、VOCs... 自下而上建立2018年中国高分辨率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HSEC,2018),定量模拟中国钢铁企业2018年和未来年情景下排放各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2018年,中国钢铁行业共排放SO2、NOx、PM(10)、PM(2.5)、PCDD/Fs、VOCs、CO、BC、OC、EC、氟化物分别为29.02万t、66.57万t、28.73万t、11.69万t、2.24kg、89.21万t、4057.49万t、0.45万t、0.61万t、0.06万t、0.88万t,焦化、烧结、球团、高炉4个铁前工序是中国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主要排放环节,中国钢铁行业对各省份SO2、NOx、PM(2.5)年均浓度贡献比例平均值分别为2.85%、3.37%、1.54%;未来年,中国钢铁企业SO2、NOx、PM(10)排放量分别为4.94万t、7.58万t、4.11万t,分别下降了82.98%、88.61%、85.69%,中国钢铁行业对各省份SO2、NOx、PM(2.5)年均浓度贡献比例平均值分别为0.31%、0.22%、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清单 钢铁 大气污染 CAMX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深水航道整治生态护岸工程实施效果综合评估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晋鹏 宣昊 +1 位作者 王学霞 李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1-217,共7页
生态护岸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实现河岸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实现途径。以长江深水航道整治生态护岸工程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选取结构稳定性、材料生态性、工程布置合理性、工程经济性... 生态护岸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实现河岸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实现途径。以长江深水航道整治生态护岸工程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选取结构稳定性、材料生态性、工程布置合理性、工程经济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5类共计16个指标构建了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实施效果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护岸工程生态符合性指数(ECIR)对立体网状栅格护岸、格状石笼压载植生垫护岸和传统抛石护岸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格状石笼压载植生垫护岸实施效果最好,立体网状栅格护岸次之,传统抛石护岸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岸 综合评估 层次分析法 内河航道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空气和废气中颗粒物和SO2监测为例分析便携式监测设备进行环境执法的认证体系及方法支撑 被引量:7
15
作者 汪旭 卓俊玲 +3 位作者 隆重 李勇 李格 李天昕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4-152,共9页
在中国,快速有效的环境监测执法需求越来越急迫,特别是在出现疫情与地质灾害等特殊时期,便携式快速监测仪器能更好地保证执法的时效性,但应用上却在执法环节一直受到监测数据合法性及标准方法等问题的困扰。笔者首先采用关键词频统计法... 在中国,快速有效的环境监测执法需求越来越急迫,特别是在出现疫情与地质灾害等特殊时期,便携式快速监测仪器能更好地保证执法的时效性,但应用上却在执法环节一直受到监测数据合法性及标准方法等问题的困扰。笔者首先采用关键词频统计法研究了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基于执法机构实践,调研了解了中国现行常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质控和认证流程,指出便携监测与常规流程不匹配之处,以空气和废气中颗粒物和SO2监测为例系统梳理了方法标准、质控、论证等内容,分析论证便携式设备在环境执法中数据有效性的问题,并针对便携监测设备的型式批准、强检、监测方法和数据合法性认定等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环境监测 环境执法 数据有效性 环境监测设备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评价环境质量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报告2018》书评
16
作者 任景明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当前,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己经成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系统科学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相关问题奠定理论基础,为决策者制定科学的环境治理政策提供有力依据。西... 当前,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己经成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系统科学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相关问题奠定理论基础,为决策者制定科学的环境治理政策提供有力依据。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心主任袁晓玲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所著的《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报告2018》一书致力于构建科学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力求为“美丽中国”建设及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 质量发展 科学评价 评价报告 中国 经济 质量评价体系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大气环境保护标准限值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谭玉菲 郭敏 +3 位作者 徐舒 安广楠 顾闫悦 王宗爽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6-131,共6页
砷大气环境保护标准是控制砷污染的重要环境管理手段与执法依据。为此,对比国内外砷环境空气质量限值,分析中国砷大气排放标准体系存在的不足,通过定量理论计算研究了砷大气排放浓度限值与环境空气质量限值之间的关系,提出砷大气排放理... 砷大气环境保护标准是控制砷污染的重要环境管理手段与执法依据。为此,对比国内外砷环境空气质量限值,分析中国砷大气排放标准体系存在的不足,通过定量理论计算研究了砷大气排放浓度限值与环境空气质量限值之间的关系,提出砷大气排放理论浓度限值和建议浓度限值。结果表明:国内外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质量浓度限值多为0.006μg/m^3,建议今后开展中国砷空气质量基准研究,制订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国际上,各类固定污染源大气排放标准中砷的质量浓度限值为0.025~1.000 mg/m^3,与其他国家和组织相比,中国焚烧炉窑等部分行业现行砷大气排放控制较为宽松,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及工业炉窑排放标准中均未规定砷污染物项目,且缺少半导体、电子及针对铅、锌、金的有色金属工业等行业的砷大气排放浓度限值。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基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砷大气排放理论质量浓度限值为0.05 mg/m^3。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和技术水平,建议有色金属工业近期的砷大气排放质量浓度限值可维持为0.4~0.5 mg/m^3,今后随着技术进步可逐步加严;焚烧炉窑砷大气排放质量浓度限值可加严为0.5 mg/m^3;其他涉砷工业的砷大气排放质量浓度限值建议制订为0.1 mg/m^3,经过一定过渡期后逐步达到0.05 mg/m^3的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环境容量理论的再思考和总量控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孟凡 李时蓓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83-1591,共9页
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在我国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研究和管理实践中一直作为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但长期以来其概念定义和理论模型一直存在模糊之处,也未能建立公认的数学规划模型和算法.基于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发展和应用回顾,对大气环境容量的... 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在我国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研究和管理实践中一直作为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但长期以来其概念定义和理论模型一直存在模糊之处,也未能建立公认的数学规划模型和算法.基于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发展和应用回顾,对大气环境容量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对其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实用性与局限性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基于不同的大气环境容量定义,提出了绝对大气容量、广义大气容量和狭义大气容量3种概念的区分,提出大气环境容量规划的主要理论困难是大气规划空间的开放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空间边界定义和规划区外约束缺失问题,指出除一次空气污染物在局地尺度夜间边界层或山谷特殊地形等条件下可获得广义大气容量解以外,其他大部分情形往往并不能获得确定的广义大气环境容量解;指出因臭氧、二次细粒子复合污染存在二次污染物与前体物排放的非一一对应及非线性关系,传统的单物种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和单目标线性优化规划方法不再适用.空气质量问题,特别是区域尺度空气污染问题并不一定是排放量超出大气容量所致,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并不是一个普适理论.针对区域性复合空气污染控制问题,建议在全国或大区域尺度,基于排放状况与经济、技术可行性,采用空气质量模式情景分析与影响评估的规划方法,优化确定区域排放总量;长远可探讨建立包含技术、经济、社会变量的多物种和多目标规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 容量 总量 空气质量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及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崔建升 雷团团 +5 位作者 伯鑫 伍鹏程 屈加豹 高爽 田飞 李时蓓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1-659,665,共10页
基于海南省2016年工业环境统计数据,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海南省2016年工业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并利用中国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MEIC)排放清单进行背景源补充,使用CALPUFF模型进行大气污染模拟。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显示,2016年海南省SO... 基于海南省2016年工业环境统计数据,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海南省2016年工业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并利用中国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MEIC)排放清单进行背景源补充,使用CALPUFF模型进行大气污染模拟。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显示,2016年海南省SO2、NOx、CO、PM2.5、PM(10)、黑碳(BC)、有机碳(OC)、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NH3的排放量分别为1.50×104、5.10×104、4.56×105、2.34×104、2.10×104、3.50×103、1.20×104、4.96×104、6.50×104 t,其中SO2主要排放源为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分担率66.67%),NOx主要排放源为交通源(分担率51.18%),CO、PM10、PM2.5主要排放源为生活源(分担率分别59.01%、81.28%和87.62%),VOCs主要排放源为工业溶剂使用源(分担率75.91%),NH3主要排放源为农业源(分担率93.54%)。排放量较大的区域集中在儋州市、澄迈县一带。SO2、NOx年均最大浓度均出现在海口市,PM10、PM2.5年均最大浓度均出现在定安县。交通源对全省污染物浓度贡献突出,工业源虽然对颗粒物浓度贡献率较低,但仍需加强PM2.5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清单 CALPUFF 空气质量 海南省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垃圾焚烧电厂PCDD/Fs排放清单及其环境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汤铃 郭静 +5 位作者 郭朋恒 李建晖 甘狄松 贾敏 屈加豹 伯鑫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5-747,共13页
基于2018年现场实测数据,以山东省为典型案例研究,综合考虑现有生产技术、生产规模、炉型工艺及年垃圾焚烧量等因素,自下而上构建山东省垃圾焚烧发电厂PCDD/Fs排放清单,并采用空气质量模型CALPUFF定量评估现状及不同情景下垃圾焚烧PCDD... 基于2018年现场实测数据,以山东省为典型案例研究,综合考虑现有生产技术、生产规模、炉型工艺及年垃圾焚烧量等因素,自下而上构建山东省垃圾焚烧发电厂PCDD/Fs排放清单,并采用空气质量模型CALPUFF定量评估现状及不同情景下垃圾焚烧PCDD/Fs排放及其环境影响.结果表明:PCDD/Fs排放因子范围为24.68~290.90ng TEQ/t,平均值为75.11ng TEQ/t,年排放量为1.07g TEQ,排放因子、排放量均低于已有研究.从炉型维度分析:炉排炉排放因子低于循环流化床,表明其PCDD/Fs排放控制水平较好;从空间分布维度分析:潍坊市,济宁市和淄博市的垃圾焚烧量最大,其排放量与大气模拟浓度也相对较高;从情景对比维度分析:标准加严、垃圾焚烧率提高的未来情景更符合山东省垃圾焚烧电厂的未来发展规划要求,同时也可达到降低PCDD/Fs排放及其环境影响的目标;相比2018年基准情景,该情景下的年排放量以及年均浓度贡献将分别下降22.73%,24.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PCDD/Fs排放 排放清单 环境影响 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